北京坊:老街区新“活”法儿

2019-02-14 08:20:20 来源:网络

北京中轴线西侧,紧挨着前门大街,有一处以百年劝业场为核心的集群式建筑——北京坊。

北京坊很“怪”。既像商业区,又像文保区,同时还有几分新型社区的味道。地界儿里,有办公,有住宿,有文化体验,包罗万象。街区里中西合璧的民国风建筑与当代先锋设计理念建筑并存,楼与楼之间还刻意保留了蜿蜒曲折的胡同肌理。虽然定位“中国式生活体验区”,老字号却寥寥无几,英园、星巴克等时尚品牌倒是触目可及……

作为历史街区活化复兴的一次大胆尝试,北京坊自2017年1月份亮相起,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两年间,“亦中亦洋”“四不像”的北京坊快速生长,现在节假日单日有效消费客流已超过4万人次。与前门大街主要吸引外地游客不同,来这儿“逛吃购娱”的八成以上是本地消费者。

有人说,北京坊的中西合璧是对历史的致敬,延续了百年前劝业场领先时代潮流的基因。也有人质疑,这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文保街区。

但无论如何,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

这个延续近600年的大栅栏老街区,已经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百年前京城时尚地

北京坊项目位于西城区大栅栏历史文保区的东北角,西起煤市街,东至珠宝市街,北起西河沿街,南至廊坊二条,总占地3.3万平方米;是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劝业场为核心,近50栋新旧建筑组成的建筑集群。目前已建成开放的是项目一期,共计17栋建筑。

从地铁2号线前门站出来,穿过前门大街牌楼,右手边一排敦厚的灰色调建筑就是北京坊。最打眼的是立在街角处的Pageone书店;往西走,是一栋栋彼此独立的单体建筑,入驻其中的有家传文化体验中心、星巴克臻选旗舰店、无印良品酒店等。

建筑与建筑间有曲折的胡同,拐进去别有洞天:有造型别致的地灯广场,有精美砖雕装饰、年代感满满的百年金店,有古色古香的街巷牌楼,有镶嵌在大楼里的“四合院”大门;仰头看,既有西洋范儿的球状穹顶,也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坡屋顶。

沿南北向胡同穿行到一期项目最南头的廊坊头条,眼前豁然开朗。历史上的廊坊头条胡同肌理原状保留着,而与胡同平行设计的露天美术馆正在展出先锋的艺术作品,历史与现代超越时空的对话和交锋,让人感叹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具有百年历史的劝业场位于北京坊的核心区域。这是一座巴洛克风格建筑,经过修缮现在已经成为北京坊的文化体验中心。春节期间,这儿是北京坊新春文化坊会的主场地,迎新春市集、VR看京剧、与大师面对面学非遗等热闹、好玩儿的“贺岁”节目引来了一拨又一拨市民。

在一楼二楼热闹完了,再上三楼看大栅栏老照片展,不少人会被这些旧影像迷住。一张标注拍摄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黑白照片上,前门大街两侧商铺鳞次栉比;街上跑着一辆辆人力黄包车,一家店铺前停靠着造型洋气的小汽车,正阳楼前还有一队骆驼缓缓走过。

“倒退100年,这儿可是全北京最时髦的地方,好东西都得奔这儿买。”一位老人对着照片给孙女儿讲大栅栏的历史,小女孩仰头看了半天,有点信又有点不信。

但老人说得没错。兴起于元代、建立于明代,从清代开始繁盛至今的大栅栏,与皇家宫殿相去不远,近600年来一直是商家汇聚之地,得风气之先,引领时代潮流也是应有之义。

如位于廊坊头条17号的北京劝业场,其前身是1905年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劝工陈列所”,为官办的工艺局产品展销场。所谓“劝业”意为“劝人勉力、振兴实业、提倡国货”。在内忧外患的岁月里,“劝业”二字寄托了一个时代实业强国的希望。它率先清晰给老百姓树立了“国货”的概念,从北京劝业场当年的盛景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中国制造的信心。

现在人们看到的劝业场是在遭遇3次大火后、于1923年重新修缮的建筑,由我国近代第一批留学归国的卓越设计师沈理源先生设计。这是北京首个配厢式电梯、剧场、游乐场、开放式卖场的场所,与当时王府井的东安市场、菜市口的首善第一楼、观音寺街的青云阁并列为京城四大商场——今天大都市里流行的所谓MALL的业态,在百年前的劝业场就已经有了雏形。

“和而不同”恢复历史街景

对于这样一个有着时尚基因的历史街区,怎么有机更新才更具有合理性?从2003年启动区域复兴研究到2017年初北京坊一期落成,西城区前后酝酿了近14年时间。

“都说‘十年磨一剑’,我们这个区域有机更新磨的时间更久。”西城区属国企、承担大栅栏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的广安控股董事长申献国介绍了北京坊建设全过程。“仅规划就前后修改了10余次,其中凝聚了各方的智慧,最大限度寻求有机更新的合理性。”

更新前,北京坊所在区域还是传统的商业街区,但是大部分房屋已经很破旧。当时大体量的商业综合体正在北京兴起,北京坊最初的保护复兴规划设计就是追赶当时的潮流,也要盖成这样的“巨无霸”商业建筑。“以劝业场为核心,东侧、西侧、南侧各盖一处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但是在区委专题会上讨论的时候,就有领导提出质疑来了,说在大栅栏做商业综合体和在CBD做商业综合体,有什么区别?大栅栏600年的历史积淀体现在哪儿?”

最初规划的街区建筑风格也很单调,1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全是一家设计单位的“手笔”。时任西城区委主要领导提出,能不能多请几家设计单位,形成多一点的建筑风格——大栅栏也因此成为国内最早提倡以集群式设计进行有机更新的历史街区。

取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北京坊项目最后规划保留了街区原有的一栋栋单体建筑,并拿出沿街的8栋建筑,邀请7位著名建筑设计师操刀,进行原创设计。7位建筑师分别是王世仁、朱小地、崔愷、边兰春、吴晨、齐欣和朱文一,都是业内顶尖高手。8栋待设计建筑体量有大有小,位置有偏有正,为保证公正公平,设计师们采取“抓阄”的方式,确定各自的设计项目。

“2012年启动的集群式建筑设计,当时吴良镛先生提出来一个总体原则,叫‘和而不同’。在‘和’的前提下,设计师们自行发挥。”申献国说,为把握好这个度,广安控股还委托法国一家曾经参与巴黎圣母院修缮的设计团队,为北京坊项目制定了街区风貌有机更新导则,街区内建筑檐口的高度、坡屋顶与平屋顶的采用比例、门窗开洞尺寸以及朝向等,都有细致的规定。

由这些设计师操刀设计的8栋建筑,最后呈现出来各有各的特色。最引人注目,同时也引起广泛争论的是劝业场东西两侧的两栋单体建筑。这两栋建筑因为单体面积不大,所以合并为一个项目由法国归来的设计师齐欣设计。之所以引人注目并引发广泛争论,是因为两栋建筑外面都罩了一层透亮的钢化反射玻璃,而包裹在里面的建筑墙面采用的却是中国传统建筑材料青砖和红砖。这让很多专业人士都看不懂,“文保区修房哪有这么干的。”

“齐欣老师的设计理念很‘先锋’,他在陈述方案的时候,就表示这是在向历史建筑致敬。”北京大栅栏永兴置业公司设计总监曹辉说。这一设计确实有它的玄妙之处,天气晴朗时,走过这两栋建筑,可以清晰地看到玻璃罩面上映着北侧交通银行、盐业银行的影子,这两栋建筑都是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文物,和劝业场一样见证了大栅栏近百年来的风风雨雨。建筑本体与光影镜像,历史与现代碰撞相融,引人追思过往,“向历史建筑致敬”名副其实。

8栋由著名建筑师设计的沿街建筑,再加上修缮后的劝业场,北京坊规模初具,建筑群再现清末民初“西风东渐”影响下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2014年明确北京“四个中心”定位,给北京坊项目规划带来了又一次重要的确立。即保留原区域的胡同肌理和过去楼与楼之间的位置关系。现在穿行在北京坊建筑楼群内的弓字胡同、排子胡同、三富胡同等,就是原先历史印记的传承。

美好生活样板间

“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不单纯是修几栋漂亮房子,要让街区真正地活起来,实现复兴,还在于它里面的内容物。”北京坊规划过程中组织团队几次前往欧洲、日本考察的申献国表示。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在日本的考察,当地对老字号可持续运营的关注远远大过了建筑本体。

北京坊的业态规划,差不多和建筑规划是同步实施,西城区明确给予的定位是“中国式生活体验区”。

“中国式”好理解,地处大栅栏历史文保区,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是理所应当;“生活”也很好理解,商业街区可不就是要服务市民的日常生活嘛。关键就在“体验”二字,“有点引领潮流的意思,人们脑海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儿能先体验一把。”

引进的商家也很有意思,虽然号召的是“中国式生活方式”,但是街区里像同仁堂、全聚德这类的中华老字号几乎是找不到的,触目可及的是Pageone书店、家传文化体验中心、星巴克臻选旗舰店、无印良品酒店、Wework联合办公空间等等。另外还有查尔斯王子基金会创建的、表达英国生活方式的“英园”,北京天竺保税区德国商品展示店等等。

对此,西城区一位负责人曾表示,中国式生活方式,并非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更多关注的是当下北京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国首都,多元文化以及多种生活方式的碰撞交流,在北京并不是稀罕事——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和而不同”的延伸。

虽然引进来的文化是多元的,但每个商家也在本地化上下了不少功夫。无印良品酒店一层大厅,有一张10多米长的条案,上面经常会展陈从北京四合院里“淘”出来的老物件,像是酒盅、腌菜坛子、淘米箩、竹椅、木板凳等,让人有莫名的亲切感。星巴克内部装修采用了青砖贴面,甚至摆放的椅子有不少是中国传统太师椅的造型。

弘扬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家传文化体验中心”更是将中国风发扬到了极致,蜡染、瓷器、金银配饰、精巧的手工木作,几乎让人挪不动脚步。

截至2018年底,北京坊一期已进驻店铺约70家,其中文化体验类的占了多数。不过看似“高大上”的门店,消费门槛却并不高。买本书,喝杯咖啡,吃一顿创意胡同菜,买一份“伴手礼”,花费在几十元到二三百元不等,大多数市民都能消费得起。

大数据分析显示,北京坊本地化的消费人群占了85%,年轻群体25岁到39岁的占了63%左右,女性占了62%。

打造新的文化地标

与很多商业综合体项目不同,北京坊做的不仅仅是商业,更着力于文化地标的打造。“当时区里把这个项目命名为‘北京坊’,就是做北京窗口的意思。这也倒逼着我们,通过不断的创新尝试努力树立起自身的文化形象。”申献国说。

春夏秋冬,北京坊内的文化活动月月不断档。露天音乐会、FUN市集、社区邻里节、国际设计周、新春文化坊会……无印良品酒店、英园等由商家自己举办的论坛、画展、文化体验活动也不在少数。据统计,2018年北京坊和入驻商家共组织各类艺术、文化、邻里及国际交往活动约300场次。国家大剧院去年在北京坊演出10多场次,今年预计会增加到20场次。

“来看演出的有游客,有消费者,也有抱着孩子来的附近社区居民。”广安控股工作人员张曼介绍,所有的文化活动都是公益性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像室内音乐会这类有人数限制的活动,采取公众号抢票的方式,先抢先得。

北京坊也为大栅栏街道举办社区活动提供了平台。大栅栏街道仅1.26平方公里,地面上寸土寸金,能拿出来供居民活动的大块活动空间凤毛麟角。北京坊落成后,街道近两年举办胡同“微马”、大栅栏生活节等文体活动有了去处。此外,西城区体育局、统计局、司法局、规划国土部门等,也经常在北京坊举办特色展览,服务周边居民。

在打造文化地标之外,北京坊还致力于营造社区生态,餐饮、文化、办公、酒店等业态,都是社区生态的一部分,将来可以实现街区的自我生长。同时这个社区不是孤立的,它和周围的历史街巷、普通百姓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18年,由北京坊Pageone书店运营的社区公益阅览空间在大栅栏三井社区落成,给胡同居民送去了书香。

“北京坊不仅是给来消费的市民服务的,也是给周围居民服务的。”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停车位的共享。北京坊地下有650个停车位,其中有大约120个车位以低廉的价格租给了杨梅竹斜街和西河沿街的居民使用。也正因为有共享车位,这两条老街实现了机动车有序管理,告别了以往人车混杂的状况。

但是申献国也坦言,北京坊对在地社区的服务和辐射作用,还发挥得不够。在接下来的二期项目中,将会考虑引入和周围居民需求匹配度更高的业态,例如生活性服务业,让老街坊们在老城有机更新中,生活更便利、舒适。

,北京坊:老街区新青年公园 “活”法儿

相关:

《知否》收官 好看但难称经典因为2月13日晚收官的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简称《知否》),播出平台湖南卫视被观众骂上了微博热搜。这部由赵丽颖和冯绍峰主演的电视剧,本应该在12日晚收官,湖南卫视却把最后一集大结局留到了13日晚,在12日晚《知否》最后一集播出前无缝衔接了新剧《逆流而上的你》,令不少观众吐槽:“演着演着突然切成新剧了,我们全家都以为是广告。” 这个小聪明,当然是出于收视率的考虑——《知否》的播出,拯救了湖南卫视很..

《流浪地球》成功之道:家国情怀+民族精神+英雄主义2月13日下午,《流浪地球》观摩研讨会在中影股份公司举行。20余位来自影视业、科技界的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会。 《流浪地球》自2月5日上映以来,引发全民观影热潮,截至2月13日,影片上映9天票房突破28亿元,取得了2019年春节档票房冠军,业界预测最终票房有望冲击50亿元。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北京大学电影节创始人黄会林教授认为,影片备受观众喜爱的原因在于科幻题材作品中反映的人文情怀。“这部电影从最初的创作就有自己..

科幻文学迎来黄金时代?科幻,在2019年开年迎来好时光。截至2月13日,《流浪地球》票房已超28亿元,成为现象级科幻电影。受《流浪地球》带动,刘慈欣科幻小说在畅销榜上高歌猛进,阿西莫夫《银河帝国:基地》销量突破百万册。科幻文学迎来黄金时代,但就在大众高调热议的同时,科幻圈内保持了冷静姿态。 刘慈欣图书订单涨幅超过12倍 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等创作的同名小说,刘慈欣也成为最大赢家之一,他的一系列作品都跟着火爆了起来。 根据重..

清代皇帝如何过春节▌张鹏 春节期间,故宫博物院的“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为北京城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很多人携亲友家人到故宫“过大年”,成为京城一道独特风景。 大年初四一早,记者拜访了一位真正的故宫“大咖”:在故宫工作近30年的清史专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万平。今年故宫声势浩大的“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就是她带领故宫多个部门组成的策展小组完成的。聊起这次故宫热展,任院长感叹:太不容易!她和同事们从浩如烟海的史料..

知否知否 故宫年味儿依旧连日来,京城最热门的旅行地非故宫莫属。今年春节假期,故宫每天游客都达到限流上限的8万人,假期已过,故宫里依然“满员”,而今天故宫的门票,前天晚上不到8时,已被抢购一空。不少网友都经历了“进不了宫”的难过,还有哪些措施,可以弥补遗憾?有幸“进了宫”,又该如何参观?怎样才能拍出刷爆朋友圈的好照片?……本报记者特别整理出大家最关心的十大问题,去现场帮您体验,找到答案。 问答 参观 看宫灯 赏宫猫 问:听说明..

《流浪地球》热映刘慈欣小说热卖刚过去的春节电影档斩获了58亿元票房,国产科幻题材电影的崛起成为惹人注目的现象。春节档两部热卖的电影《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一部是画面宏大的视效大片,一部是借科幻写现实的喜剧,尽管风格不同,但都改编自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的作品。随着电影《流浪地球》的爆红,刘慈欣的小说作品也随之引发阅读热潮。小说原著《流浪地球》春节期间卖出十余万册,《三体》高居销售榜单前列,电影为原本相对窄众的科幻小说打破了“..

海洋视野壮大当代诗歌格局“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现实背景。思考中国当代海洋诗歌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正是理解新时代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现实状况与未来趋势的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海洋诗歌,即是指以海洋为观照对象、书写题材和表现主题而创作出来的诗歌。一般来说,海洋诗歌主要包括这样几个类型:描述海洋自然风光的诗歌,如普希金《致大海》、林莽《绿色港湾》等;以海洋为空间背景,展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的诗歌..

失败的盲降:专家解析俄图-22M3轰炸机迫降失败坠毁致3死1伤 左图为图-22M3暴风雪中爆炸时刻的录像图,从图中可看出,飞机在坠毁刹那断成两截。右图为图-22M3坠毁后救援现场。 (科技日报2月13日报道)近日,俄空天军一架图-22M3“逆火”战略轰炸机在飞行训练中突遇短时间强暴风雪,最终因为迫降失败而坠毁。俄国防部委员会正在研究事故的所有可能性,包括军机技术故障。但也有消息称,事故原因也可能是机组人员失误。据称,在查明事故原因前,所有图-22M3将被禁飞。截至科技日报记者发稿..

在所有文类中,科幻最能够消解人类的焦虑“科幻小说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天马行空,但其实有非常现实的语境。《三体》流行之后,非常多的互联网从业者、投资人试图从《三体》里面读解出降维攻击、黑暗森林法则、三体管理学等一些对企业管理有用的概念。而刘慈欣自己则非常实在地说:“我就是个写科幻小说的,而科幻的目的就在于科幻本身。” 那么,科幻到底有没有用? 科幻有什么样的特质,可以处理人类文明的普遍焦虑?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作:无用之用,方为..

我写科幻小说,但是我不预测未来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不仅带热了同名原著,更将科幻这门原本小众的艺术门类推到了聚光灯下。科幻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而存在? 本期文艺百家,特刊发畅销科幻小说《三体》《流浪地球》作者刘慈欣以及科幻作家陈楸帆的文章,以飨读者。 ——编者 有历史学家说过,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地球上的其它物种建立文明,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大脑中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在未来,当人工智能拥有超过人类的智力时,想象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