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摩山谷》:做时间的朋友,更要抵抗时间

2019-02-12 08:07:10 来源:网络

“她醒来,发现自己坐在从曼谷飞往廷布的飞机上。早上9点15分。飞机在下降,准备停留在加尔各答。”读到这一段,我明白,那个文字空灵、性情隐遁的庆山,又要带领读者在半空中翩翩起舞了。长篇小说最能表达写作者的内心思考,阅读一部长篇小说,不妨放下所有的防御,仿佛坐在摩托车后座,任凭作者使劲儿一踩油门,“突突突”带你闯荡山河。

没想到,《夏摩山谷》重塑了我阅读长篇小说的经验。

多数长篇小说,哪怕情节再繁芜、人物关系再复杂,总归有明确的主人公。小说以主人公的经历为主线,循序递进、渐入佳境,依据创作者的意志构筑叙事结构。

《夏摩山谷》不同,小说由几位女性于不同时期跟“夏摩山谷”产生的关联而展开。或者正如作者所言,这是一个时空结构开放、累叠、交织的故事。与其说这部小说由多位主人公构成,不如说“夏摩山谷”才是小说唯一的主人公。

夏摩山谷是一个地方,但似乎又不仅是一个地方。它仿佛是作者探索情爱、生命等宏大议题时,心灵归属的应许之地。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彷徨和疑惑后,不约而同地来到夏摩山谷寻求答案。而读者竟无从得知,她们走出夏摩山谷以后,是否获得了当初所预期的那个答案。如果把青春视为一场盛宴,那么在夏摩山谷里,盛宴的主席似乎永远空缺,年少的躁动在此停滞、凝结。

庆山(曾用名安妮宝贝)的创作一直都带有极强的个人属性,而《夏摩山谷》将这种个人气质发挥到了极致。不管是否公开承认,很多作家都有讨好读者的心理,把阅读愉悦感当作主要创作目标。然而,《夏摩山谷》并不是一本讨好读者的小说,甚至跟以往庆山的作品相比,想要与之产生“连接”(作者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为早期发迹于互联网的写作者,庆山的著作曾有通俗化的一面。“安妮宝贝”4个字多年徘徊在所谓作者财富榜前列。《七月与安生》等作品成功的影视改编,更是将其文字推向大众。不过,安妮宝贝一代的早期网络写作者,成名以后纷纷向传统文学靠拢,与现在活跃在网文平台、以流量为追求的新生代作者不同,这批早期网络写作者较少受资本的侵蚀,更专注于创作的纯粹。

《夏摩山谷》是安妮宝贝改名庆山以后的首部长篇小说。从《莲花》《春宴》到《夏摩山谷》,作者保持着写作风格的连贯和一致性。例如,旅行依然是《夏摩山谷》的重要主题。人物在旅途中逃避、探索和追寻,冲突始于旅途,也终于旅途。从《莲花》时代的墨脱,到《夏摩山谷》的不丹、尼泊尔以至“夏摩山谷”等地,旅途的目的地虚虚实实,但旅行“在路上”的精神气质始终如一。

然而,除却一以贯之的精致词藻,进入中年以后的庆山,更多地放下了“我执”。红尘作伴潇潇洒洒也好,竹杖芒鞋轻胜马也罢,作家逐渐转向性情上的自洽与安宁。

在早期作品中,安妮宝贝的文字,如潮湿的苔藓,如春水滋润的青笋,无论谋篇布局,还是文本细节,均给读者留下暴雨磅礴后的泥泞感。而随着她阅历的增长、思想的变化,特别是进入庆山时期以后,其作品灵性滋长。作者本人的思想变化,能从小说人物形象中窥探一二。正如其近期受访中对小说人物的评价,“趋向是越来越独立,更有清楚的意志和觉知,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并且付出行动。”

当然,思想性的成熟和稳定,也许会掩盖创作应有的激情,让小说减少最珍贵的意外感。尽管在《夏摩山谷》里,文本依然别具一格,依然能看到当初那个桀骜的安妮宝贝的影子,但过多理念性的阐发,会让读者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作家要善于做时间的朋友,更要抵抗时间,特别对于小说家来说,对思想“上瘾”并非良方。《夏摩山谷》的创作,类似于托尔斯泰晚年反省的《复活》,在可读性上难免欠缺。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作家群体中,庆山无疑是特立独行的一个。她在大众媒体鲜少露脸,不需要过多的营销和包装,甚至连流传出来的正面照片都没有几张,却依旧拥有一批忠实读者。庆山用实践履行了“靠作品说话”的作家职责,当然,读者也有理由期待她的创作带给人更多惊喜。

,《夏青铜器时代 摩山谷》:做时间的朋友,更要抵抗时间

相关:

国家博物馆春节假期人气爆棚大年初一3.7万人次、大年初二6.67万人次、大年初三6.8万人次、大年初四6.57万人次、大年初五6.6万人次……在学生寒假观展旺季和春节小长假客流暴增的双重推动下,国家博物馆春节假期人气爆棚,初二到初五连续4天现场观众突破6.5万人次。 春节期间,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等吸引了大量观众。据统计,国家博物馆6天接待观众数量达358020人次。..

先锋作家残雪写就《赤脚医生》先锋作家残雪耗费3年时间精心打磨的最新长篇小说《赤脚医生》日前出版。 书中主人公亿嫂年轻时不甘平庸,出外闯荡,进入了县城的医疗培训班,成为一名学员——未来的赤脚医生。残雪通过对赤脚医生亿嫂、米益、灰句等人的成长过程和他们行医故事的描述,将大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依存关系不断加以披露,从一种崭新的角度来建构这种未来世界里的新型关系,其间有很多描述惊世骇俗。文学评论家白烨认为,每一个普通读者都有可..

四万观众大剧院享受艺术新春春节假期北京文化市场热热闹闹,仅国家大剧院就精心策划组织音乐、舞蹈、戏曲、儿童剧等演出21场,演出上座率达到97%,共有2.6万人次观众观看各类演出。此外,还有1.4万余人次观众在节日期间走进国家大剧院,参观游览剧场和艺术展览,欣赏公共空间公益演出。 节日期间大剧院演出类型丰富、精彩迭出。2月6日至10日,爱尔兰国家舞蹈团踢踏舞剧《舞之韵》尤其引人注目。作为爱尔兰的文化名片,踢踏舞一直以繁复的舞步、整齐的队列、..

这届格莱美实在出人意料!作为全球音乐界备受瞩目的奖项之一,北京时间2月11日(美国当地时间2019年2月10日晚),第61届格莱美音乐奖在洛杉矶举行,公布本届年度歌曲、年度制作等年度大奖。唐纳德·格洛沃(Childish Gambino)的《这就是美国(This is America)》包揽年度歌曲、年度制作大奖,凯茜·马斯格雷夫斯(Kacey Musgraves)的《黄金时刻(Golden Hour)》斩获年度专辑。 格莱美奖是由美国国家录音与科学学会主办的音乐奖项,本届在30个领域中设..

《中国诗词大会4》英雄出少年13岁的邓雅文,小小年纪成为连续四期的擂主;第六期节目里,年仅12岁的少儿团选手陈滢也因为庞大的诗词量而上了微博热搜,“这一季选手虽然年龄小,但是强者真心厉害!”从大年初一至初十,《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在央视一套持续播出。 作为一年一度的诗词盛会,今年的“大会”显得更加重视诗词的生活实用功能。节目组导演介绍,今年更加突出古典诗词与当下生活的关联性,首次增加传统诗词在现实生活场景中的应用题,生动展现经..

国图春节期间到馆人次超12万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覆盖面和适用性显著提高。据了解,目前,中央、省、市、县、乡、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立,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重点,以流动文化设施和数字文化设施为补充,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扩展。全国群众文化机构每年开展活动近200万次,服务群众达数亿人次。 本报北京2月11日电(记者张贺)2019年春节期间,..

文化庙会成非遗传播“放大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京城庙会再次成为留京过年的市民全家出行的热门目的地。相比于早些年,如今的京城庙会普遍以文化为特色,借助春节庙会这个难得的平台传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许多非遗传人的自觉行为。 巨大客流量提供大舞台 “平常若参加一个非遗主题的展会,一天能有几千、上万的客流量就非常难得了,可庙会上一天就是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2月11日,刚忙完地坛庙会和朝阳国际风情节上两个剪纸艺术摊位的青年..

生肖文化见证大时代变迁■观展提示 展览时间:至3月17日 开馆时间: 9:00至17: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首都博物馆 地下一层水景庭院 展览类型:免费 己亥猪年新春已至,关于猪在历史演进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你了解吗?日前,“家和年丰——猪年生肖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亮相,60组(件)与猪相关的馆藏文物,将历史长河中与猪有关的故事和传说娓娓道来。 观展亮点 生肖邮票里 了解“猪的故事” 今年是首博连续第12年以生肖文化为主题举..

庙会烧烤味淡了 文化味浓了张 丽 庙会不再是“烤串会” 文创在庙会落地生根 春节庙会,在人们的认知中,是年味儿最浓的地方之一。地坛、龙潭湖、厂甸……北京人说起这些或老或新的庙会,都是如数家珍。但有时候数着数着,也不无遗憾地发现,庙会嘛,总是那老几样,看的玩的没啥新鲜;至于吃的,有人干脆吐槽说:庙会是烧烤味儿的。但今年,当庙会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之后,生发出了既传统又新鲜的年味儿。文化,成了庙会里最吸引眼球的一道“大餐”。 比如..

丰富多彩 旅游过年已成新年俗今年春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有序。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 旅游过年已成新年俗,家庭游、敬老游、亲子游、文化休闲游成为节日期间主流的旅游休闲方式。春节期间,传统民俗和民间文化吸引力凸显,各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惠民活动,营造春节气氛。北京、山西、内蒙古等地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