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渴望》

2018-10-12 08:39:34 来源:网络

1990年12月22日,《北京日报》2版

1989年12月6日,《北京日报》2版

1990年12月7日,《北京日报》1版

1990年12月7日,《北京日报》3版

1989年7月13日,《北京日报》2版

1990年7月11日,《北京日报》2版

1991年3月8日,《北京日报》3版

“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上世纪90年代,这首由毛阿敏演唱的电视剧《渴望》主题曲传遍大江南北,剧中人物的悲欢与真情引来无数唏嘘。

《渴望》是新中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1990年播出时万人空巷,创下那个时代的收视巅峰,亦引发了一场关于真善美的全民大讨论。

1 300字短文侃出剧本

曾经有观众打电话或写信给北京电视台反映:北京电视台播的“肥皂剧”除了拉美的(指墨西哥、巴西),就是港台的,什么时候能有我们自己生产的呢?

1989年,为使电视剧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在产品结构上进行大幅度调整改革,确立了“三足鼎立”的方针,即艺术探索片、大型室内剧、娱乐片并行。同年,我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剧《渴望》剧组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立,由鲁晓威出任导演。

《渴望》以内景拍摄为主、以家庭生活和家庭关系为题材,这种拍摄手法的电视剧有个新鲜的名字——“室内剧”,即电视剧的拍摄、生产过程基本都在室内。

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室内剧作为电视剧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取多机定位拍摄、现场切换、同期录音的方法,一次完成,无后期制作程序,因此制作周期短、成本低。(1989年7月13日《北京日报》2版,《我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剧〈渴望〉将开拍》)

不过,拍摄室内剧首先要有摄影棚。从前,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没有自己的拍摄基地,拍摄时常常“四海为家”。此次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投资200多万元,在西山脚下利用工程兵某部训练基地建成了我国电视剧生产行业第一座大型室内剧摄影棚。《渴望》就是它生产的第一个婴儿。

《渴望》的剧本,说来也有趣。“一位女工拾到一个孩子,历经千辛万苦把孩子拉扯成人……”《记者文摘》中一篇不到300字的新闻报道,被拉成一部135万字的50集电视连续剧。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说,就是一头小牛拉起一辆大车。

当时,活跃在北京文坛的青年作家陈昌本、郑万隆、王朔、李晓明和郑小龙,在饭店包了一个房间,海阔天空地“神侃”起来。他们先确定人物,再为剧中人物安排好各自的出身、经历、性格和命运,最后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编辑室主任李晓明执笔完成。

最终,这部室内剧的剧情以青年女工刘慧芳和青年知识分子王沪生两个家庭为主线,围绕主人公刘慧芳捡到王家一弃婴,而后献出大半生的守护和辛劳而展开。(1990年7月11日《北京日报》2版,《大型室内剧〈渴望〉停机》)

2 剧组全体为艺术吃苦

1989年底,本报记者探访了《渴望》剧组的摄影基地。

导演鲁晓威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不修边幅:头发老长,胡子拉碴。也难怪,从《渴望》开拍起他就住在基地,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谈起这部剧的拍摄,鲁晓威说:“这些年我们总是放映国外大型室内剧,我不服这口气,外国有的,我们也应该有!”谈到《渴望》的艺术追求,他表示,“我首先要在讲好‘一个’故事上下功夫,这部剧没什么意念,就是老老实实地讲故事,注重表现人物的命运。”

与当时其它剧组的演员报酬相比,《渴望》剧组的报酬少得可怜,主要演员的报酬每集才100元,但这并不妨碍优秀演员的倾力加盟。李雪健、黄梅莹、杨青、孙松、郑乾龙、蓝天野、韩影、吴玉华、张凯丽……这个演员阵容在当时可谓群星云集,即便放到现在来看,《渴望》剧组也当得上“星光闪耀”四个字。

为了节省剧组的资金,演员们不住宾馆饭店,每天6点多钟起床坐班车前往拍摄基地,晚上8点多钟回家。拍摄初期天气寒冷,却正赶上拍夏天戏,摄影棚内又没有暖气,于是剧组给每人发了一个暖水袋。有一天李雪健拍完戏下场,别人问他,肚子上怎么有块“红记”,他莫名低头一看,才发现是暖水袋烫起的一片小红泡。(1989年12月6日《北京日报》2版,《渴望之中访〈渴望〉》)

拍摄过程也意外频出。《渴望》拍摄20集后,女主角刘慧芳的扮演者张凯丽的心脏出现了问题,王亚茹的扮演者黄梅莹被医院怀疑患了癌症,肖竹心的扮演者吴玉华怀了孕。这剧组的半边天要塌还得了?于朴、刘沙两位制片主任四处联系医院。庆幸的是张凯丽没有大碍,黄梅莹的癌症被医生证实是一场虚惊。

因摄影棚简陋,每天都有许多麻雀从排风扇口钻进来。怕鸟叫干扰录音,每天早上制片主任就带领所有人员手执扫帚、墩布轰鸟。到后来,他们都成了“轰鸟专家”。为了《渴望》,剧组中所有人都使出了浑身力气。(1990年12月22日《北京日报》2版,《〈渴望〉诞生记》)

3 观众热议“刘慧芳”式好人

1990年,50集大型室内剧《渴望》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收视率盛况空前。“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成为当年北京乃至全国的一道独特风景。

率先在北京地区播出《渴望》的,是地处房山区的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电视台。在这座拥有十几万人口的“石化城”里,《渴望》的收视率高达98%。1990年11月26日,《渴望》剧组应邀来到燕化。燕化副食品公司张广明特地跑来兴致勃勃地说:“看《渴望》就像吃多了油腻,泡壶酽茶,再嚼口脆萝卜,清心败火;就像老街坊串门,说说老宋、老王家这些年有什么变化。”(1990年12月7日《北京日报》1版,《京城〈渴望〉热》)

导演鲁晓威说,就像《渴望》片头曲里的歌词“好人一生平安”一样,《渴望》传达的是理想化的企盼。每个观众对生活的渴望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剧中人物则随着观众的思想和感情会形成不同的渴望,找到共鸣。

许多观众被女主角刘慧芳的无私大爱感动,也有观众质疑:“我就不信有刘慧芳这种人。”现实中,究竟有没有刘慧芳这样的好人?鲁晓威坦然回应,按编导的意图,刘慧芳不是一个做人的楷模,如果把她作为一个做人的模式就错了,因为《渴望》想歌颂的是一种道德规范——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

对于《渴望》的结局,有观众感叹:好人不得好报,导演、编剧真够恶的,把刘慧芳逼到墙角最后还让车撞了……对此,鲁晓威表示,“我已经左右不了刘慧芳了,这个人物形成了她自己的性格之后,她就会沿着自己的发展脉络去行走……我们希望给观众留下一个美好的渴望,这就是《渴望》的一个主题。”(1990年12月7日《北京日报》3版,《导演鲁晓威谈〈渴望〉》)

4 留下“真情从头说”

《渴望》的成功,对电视剧如何深层次地反映人际关系和道德观念,无疑是一次宝贵的探索。如同主题曲中唱的那样,“恩怨忘却,留下真情从头说”。剧中人怀着对真诚和美好生活的渴望,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较量中完善着自己,也启发着观众。

1990年底,北京影视界、新闻界、评论界100多人出席《渴望》座谈会。会上,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尹鸿谈道,从《渴望》的家长里短内容和它引起百姓的街谈巷议来看,这是一部大众文化产品;北京电影学院汪岁寒说,《渴望》剧组找到了当下人民的审美理想,与其说观众爱《渴望》,不如说他们是在呼唤生活中的善良、友爱、温情和真挚;评论家童道明认为,《渴望》不是概念化地用语言劝善,而是用感人的情节启发良知。

有人问,《渴望》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实则兼而有之。《渴望》的成功靠的是人情味儿,一座四合院,一栋小洋楼,两组四户三代人的悲欢离合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与会者还为《渴望》编了一条顺口溜:“大环境,小家庭。身边事,儿女情。真善美,丑灵魂,悲欢离合总关情。”当然,部分专家也指出《渴望》的缺陷是把一部小长篇按照大长篇作品来写了,如果它在30集就打住,会更好。(1990年12月24日《北京日报》3版,《〈渴望〉牵动万人心》)

《渴望》对当时的社会影响深远。1991年3月8日,本报刊发了调查文章《浅析〈渴望〉热》。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的邢刚在文中写道:为了探讨《渴望》热的社会原因,了解观众的心态,我们对北京市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96.1%的人收看了电视剧《渴望》,远远超出同类电视剧的收看人数比例。大陆第一部公开放映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收看人数为86.7%,《上海滩》为83.2%。其中,有81.9%的观众对《渴望》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探究《渴望》热的主要原因,70.9%的观众认为是它“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48.9%的观众认为是它“反映了人们内心世界的善良、友情和爱心”。剧中浓厚的悲剧色彩促使了人们去思考、去认识现实生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渴望》的社会效应不言而喻。

总而言之,《渴望》为我国大型电视连续剧的现代化、高效率生产摸出了一条路子。紧随其后,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另外两部大型室内剧《编辑部的故事》和《皇城根儿》也列上筹拍日程,自此拉开了中国室内剧的大幕。

本版文字:汪丹  制图:焦剑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当年红遍大江南北realtek网卡驱动 的《渴望》

相关:

民国传记热请降降温一段时间以来,“民国范儿”颇受推崇,一度呈现了民国学术热、民国教材热、名人传记热。 放眼出版业,围绕民国名人的传记一出再出,不胜枚举,套用伟人的那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真是“才读张恨水,又闻张爱玲”。 据我的观察,像张爱玲、徐志摩、张恨水、陆小曼、郁达夫、周作人等有故事的民国名人,大都有不下十几到几十种传记版本。 写这些传记的作家,有的身居京城,有的生活在基层,有的是大作家,也有的名..

盲人音乐家上演钢琴专场音乐会昨晚(11日),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上演,舞台上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是盲人。在这场“音乐光明行——音乐照亮未来·钢琴音乐会”中,作曲家、钢琴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代博及多位盲人艺术家带来了《悲怆奏鸣曲》《匈牙利狂想曲》等作品。 本场音乐会由SAE特殊儿童音乐教育基金首席专家、著名钢琴家盛原发起,演出的盲人演奏家也有不少音乐专业的学生,如中央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大四学生来佳俊、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

2018年北京电视秋交会直击行业痛点 互联网影视版权纠纷高发昨天(11日)是2018年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秋季)进行的第二天,两场重磅论坛“撞题”了——上午进行的“首届中国剧本推优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以及下午进行的“首届互联网影视著作权高峰论坛”,都不约而同地把焦点集中在影视作品的版权保护上。 在“首届中国剧本推优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上,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北京影视艺术学会、北京仲裁委员会等发起并联合224家影视制作公司、239名编剧会员代表、66..

“歌唱北京”新作品音乐会唱响国家大剧院说到歌唱北京的作品,大家都会想到传唱多年的《我爱北京天安门》等耳熟能详的歌曲。如今有什么歌唱北京的新作?昨晚(11日),国家大剧院“歌唱北京”新作品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唱响,8首以歌颂北京为主题的歌曲迎来了世界首演。在著名指挥家、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的执棒下,金郑建、王凯、么红等12位艺术家及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及管弦乐团共同带来了一场动听的音乐会,唱出了他们对北京深深的热爱。 “歌唱北京”..

海报艺术大师与红磨坊◎王加 展览:经典·劳特累克作品展 时间:2018年9月30日至 11月4日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二层 亨利·德·图卢兹·劳特累克,这位曾于19世纪末巴黎名噪一时却英年早逝的后印象派代表人物,凭其一己之力捧红“红磨坊”的海报艺术先驱,终于得以在21世纪的中国北京开启个人首场专题艺术展。国庆节前夕,由北京画院和匈牙利布达佩斯美术馆共同策划的“经典·劳特累克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拉开帷幕。 两年一展的珍贵纸本收藏..

漫画元老王敦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北新书局曾编辑、出版了一套“民间童话集”,编者署名林兰。然而就是这个“林兰”,却牵出了一件文坛公案。 原来,为满足小读者要求,北新书局曾多次组织编者“林兰女士”与读者见面,而彼时出场的均是书局老板李小峰的夫人蔡漱六;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赵景深在向客人介绍蔡漱六时,也还直称其为“林兰女士”。蔡漱六对此并未有任何说明和解释。然而,六十年代初期却有人发现,“林兰”乃是李小峰的笔名,..

漫画史上未尽的传说——手冢治虫与《火鸟》“给我一支笔。” 手冢治虫最后在医院对护士说的这句话,一直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流传着,然而他本人说完后,那双手却再也没有力气握住画笔,所有他生前未能完结的剧情停留在了那一刻,所有他笔下的人物也将不再长大、变老。 《火鸟》便是他笔下未尽的传说之一。 1954年,手冢治虫开始执笔《火鸟:黎明篇》,直至1988年的《火鸟:太阳篇》完稿,三十四年的时间里,这个系列一直在他笔下上演着各式各样的剧情,而他的一生也不过是六..

一个晚清文人的书事◎陈益 徐兆玮,江苏常熟人,一个生活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学者。清光绪十六年考中进士后,曾任翰林院编修,后赴日本学习法政,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常熟县代理民政长。民国元年当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员。他留下了长达四十余年的日记,厚厚六册。日记表明,他每天几乎不是在读书,就是在做与读书有关的事。从他对书单和书事的记述,不难窥视变迁中的晚清文化趋向。 比如,《棣秋馆辛丑日记》光绪二十七年十月的一则记述:“至..

河北迁安进京展示水城文化以“魅力水城新时代,京迁文创共发展”为主题的“水城迁安展示周”在京举办。水城迁安展示周活动共设置了“水城迁安展示周主题展览”、“主题圆桌论坛”和“京迁两地文化之旅互访考察活动”三个板块。 据介绍,“水城迁安展示周”主题展览活动,主要展现迁安营商环境、特色产业、文创产品以及合作落地项目发展情况;迁安郭宝皮影、汇远手工桑皮抄纸、众智汇轩小辕、马兰巧娘等文创企业代表参展;“映像迁安”展区展示了迁安部分..

俄罗斯片库里竟存有6万本中国电影拷贝在俄罗斯联邦国家电影基金会的片库里,居然存放着6万本中国电影的拷贝!发现者是正在莫斯科举行“一带一路国际电影交流活动”的中国影人,眼前的场景不禁让他们惊喜异常。为了显示这些中国电影资料在异国受到的精心呵护,工作人员还找出1965年谢添导演的《花儿朵朵》清晰的剧照和文本记录。 俄罗斯联邦国家电影基金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收藏库之一:基金会一方面保存世界各国的电影,作为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在全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