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澄持续的回望里,有持久的不忍

2018-10-11 10:46:46 来源:网络

《繁花》《回望》外,《碗》和《轻寒》让我们对作家认知更为丰盈。恍兮忽兮,隔世遗梦,是这些作品的调性色系。作家有种焦灼,那就是如何面对记忆与现实的错位不适。作家想做的是安放它、叙述它,给予一种安然的遥远目光。

在金宇澄那里,非虚构和虚构的意义分野,显得并不那么重要。《繁花》《回望》外,《碗》和《轻寒》让我们对作家认知更为丰盈。他游走移借文类的才能,使你完全可把《碗》当第一人称小说来看。《轻寒》的全知视角则与开篇第一人称的“我”形成吊诡。

故事的真空是小说秘境

《轻寒》的情节线索朦胧隐约,在本质上是象征和印象主义气质。它被气味、光线、情绪,弥漫推动。不刻意追求明晰线索,完整故事,全用散文笔法托出1930年代末江南小镇的压抑躁郁。在一个腌货铺里,错综复杂的欲望关系就像光线交汇。

七官虽名为老板“寄女”,却给老板宿夜陪侍。反复的暗示,让故事隐而不发。老板和女佣阿才偷情,七官对阿才的同性忌妒,伙计寿生对七官的窥视觊觎……作家的情欲叙事相当克制。腌肉铺成了中心隐喻:它是肉的陈列堆放,与人物的欲望天然联系;腌肉的咸味、霉味,是故事挥之不去的气息。七官所厌恶的,是鲜活之物被压在腌肉之下,沾染了味道,那是对生命活力的侵蚀腐败。

金宇澄留下的故事真空,成了小说的诱人秘境。老板和女仆的相继失踪,是否是场设计?寿生对吃了晕船药的七官,中途做了什么?没有男人的女人们被送给日军,献祭的场景,哭喊散溢在平静的河道桥洞间,结局如何?小说反复提及的地藏王菩萨生日,似乎是个答案,它在超度亡魂,也在超度故事。

《碗》这部非虚构作品,延续了小说的悬念,但这是真实的“限知感”。作家重述了在农场劳动的亲身过往。女青年小英死于井中,生前产下一个女婴。几十年后,女孩随上海的爷叔阿姨、纪录片摄制组北上,寻访母亲墓地,作家记忆之河也开始流泻。

作家独特的时间意识

《碗》是金宇澄版的“致青春”。青春总有些许苦涩悔意,无奈轻愁,否则,反倒不值记忆。作家始终以“小年轻”“青年们”这些词来形容自己的同代人,努力避免了集合化、断代式的符号表达。其实,这也达成了另一种期待:追求跨时空的情感共同体,让不同代系的青年都能与作品对话。

作家有种独特的时间意识,那是一种滞留感,让过往和当下弥合了时间差。在上一辈人的眼里,“他(她)们当年的相貌,都比眼前这个女儿更年轻……”“刻舟求剑”式的时间观,在这里恰好成了善感的艺术知觉,超越随年月俱老的物理时间,实现了不同空间的并置。所以,女儿和母辈(老人)间的隔空对话,演绎成两代青年的通感照映。

小英投井事件,是“非虚构的限知感”带来的强大能量。作家确实不晓得背后缘由。但正因如此,它看上去就像一部优秀悬疑推理的开篇,在提供一切可能。小英就是故事的岔口与回路,以她为原点,记忆就可流溢、映射、折返、凝缩。北方纪事是记忆的重返,上海与农场人事交织穿行,让整个时空都显得破碎斑驳。

“如此交叉两类人群的记忆,正是本文特点。”“让所有的内容都融入记忆好吗,闪亮的鼻尖,耳朵背后的污垢,广阔的北方原野,与沪西密集的棚户屋顶,都存放在你的记忆里。”是记忆,就有暧昧处,犹如自带“滤镜”功效:它模糊、容易虚饰、甚至有聊以自慰的温情。无数旧面孔就像录影带浮现:教我们干农活的张某,善修烟囱及捕鱼。在音乐里意气风发的老杨,见了农场干部就立马“前倨后恭”。林德的同乡,临终前仍期待一口甘蔗水。

金宇澄在叙事中总迷恋“杳无音信”和“有去无回”,这些故事就像内陆河,半路蒸发。《碗》中汇聚了很多断片儿的事,没后文的人。如果用故事类型学的眼光看,它们原本就是同一个故事。老杨被征调,曾嘱咐三个月后一定回来,完成那把手制吉他。然而,“未完成的琴,一直挂在工具房土坯墙上,老杨再也没有出现”。纪录片制作者S的小电影获奖,“我给S电话,望他寄一个碟来。S抱歉说,怎么是寄过来,一定是要亲自登门,送给老师的。但至今数年过去了,杳无音信。”林德回粤探亲,上海青年让他代买荷兰式皮鞋,最后也打了水漂,老林不知所踪。

所谓的“非虚构”,并非排除想象,不能虚构,而是明确告诉你——什么时候“我在”虚构。正如太史公也在想象,项羽曾经“泪三行”。金宇澄的纪实边角是悠游补笔的“小说家言”。揣测甚至比纪事更丰腴,它颇具肉感。作家竭力幻想老林或偷渡遇了海难;或买好皮鞋,确实托人寄回,只不过受托者出了岔子。这种想象,恰是作家对老林的一片信任和追怀。

“观看之道”重组的叙事

记人的简约,忆事的疏淡,往往是线描艺术,勾勒印象。这与金宇澄的“插画艺术”形成顾盼映带。插图和文本,构成意义的“增殖”与“补位”。一方面是视觉化的写作,另一面是叙述功能的图像。金宇澄并不看重色彩、造型的技术性,而是在意线条力度、构图布置背后的观念性、象征性。换言之,他追求有意味的形式,最具包孕感的时刻。因为他深谙,画面本身是一种话语,是“及物的”力量。插图里人物常常缺席,就像新小说派对客观“物世界”的兴趣,只不过画风却如此表现主义。

作家把晕染功夫放在了场景、环境的“复盘”再现上。在材料调度上,他也完全吸收纪录片的剪辑效果,“我”始终在导演监控室观看,就是暗示。“观看之道”重组了叙事意义体。

《碗》的写法也是影像的拍法。30年前,黑夜里练胆比试,手提马灯的集会,以火光为主,“口味野重”。30年后,上海的老洋房大门口,巴洛克门廊、西洋水池、法式精致花园、罗马立柱,“周围同样是黑沉的夜”,“只是深重磐石般的黑暗,看不见巡游青年的身影。”

恍兮忽兮,隔世遗梦,是作品的调性色系。作家有种焦灼,那就是如何面对记忆与现实的错位不适。记忆既是确认青春的明证,也是难以承受的负重。碗里的筷子不能总直挺挺立着,该倒下就要倒下。它意味着爷叔阿姨们试图解脱放下,实现“复位感”。某种不能承受,本应归于尘土。

直到故地重游时,出行方式又使“爷叔阿姨”分化出:“飞机帮”和“火车帮”。作家别有意味写出聚会的反讽——如今地位财富悬殊的人们却“共享”青春记忆。时间惩罚了那些“吃情怀吃交情”、靠记忆老本“反刍”之人。富人却想淡忘,对他们而言,记忆如“他者”。《碗》是遗忘与记忆纠缠之书。没了它,人也失了青春存在的照见;回望它,又有持久的不忍。作家想做的是安放它、叙述它,给予一种安然的遥远目光。

(作者为书评人)

,金宇澄持续的回望里,有持久的巴黎时装周 不忍

相关:

这一刻——我们都是雅安人这一刻 你在流血 我在流泪 这一刻 你在痛哭 我在哀伤 这一刻 你在与命运抗争 我在焦急的守侯 这一刻 你的心在颤抖 我的情在燃烧 这一刻 你在忍受险境的种种摧残 我在提心吊胆的为你祈福 这一刻的你和我都在渴望平安幸福 这一刻——我们都是雅安人 曾几何时 我都想亲扑现场为您做点什么 回过神我又问自己 你能做甚 是的 我能做甚 欲进的脚步又缩了回去 只好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 默默地关注 默默地哀伤 默默为你祈福 看着你山..

30岁成婚姻的一道坎? 这部话剧直面年轻人婚恋观有这样一对情侣,他们既想生活在一起,又不想要婚姻的束缚,为此他们签订了一份“婚姻合同”,既相互负责,又给出有限的自由。这样的“合同婚姻”会幸福下去吗? 相隔十四年,最近,北京人艺话剧《合同婚姻》再度回归,从阵容到解读都大变样。导演丛林称,话剧将从表现中年人的婚恋困惑,改为关注青年一代的婚恋问题。 十四年后再演,演员变年轻了 《合同婚姻》讲述了一个有点荒诞但又现实的故事。 男主角苏秦在和前妻李小冬离异..

趣话三友坪三友坪。一个并不稀奇的名字。三友坪。顾明思意。必定是一个朋友相聚的地方。 还是晴空万里的日子。一群作者汇聚于此。探讨一些关于她的说法。终究可以窥见一斑。传说明朝末期。有一位邓姓流浪者逆清江徒步到“三友坪”(那时绝不叫三友坪的)。偶尔看见一处小店。遂进去喝一二盅。恰在这时。刚好另一位留着络腮胡子的汉子跨进门槛。径直坐到邓姓流浪者的对面。他叫店小二打了半斤包谷酒。自斟自酌地饮着。说来也巧。正当络腮胡..

黄豆豆:盖派“鹰展翅”,我要在舞蹈中好好亮一亮“失去中国元素的中国古典舞还是古典舞吗?中国古典舞又应该怎样更好地面向当代?这是常常引起舞蹈界讨论的话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黄豆豆说。他认为,无论中国古典舞在未来如何发展,都不应丢失自己的风格,并且在学习借鉴戏曲舞蹈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挖掘和尝试 许多年以前,当舞蹈家黄豆豆与昆剧表演艺术家谷好好还就读于温州少儿艺术学校时,他们都怀有各自远大的艺术梦想—— “长大后我要做一名武生演员。”黄豆豆说..

女儿送我的礼物亲爱的妈妈: 今天是您的节日。我爱您! 您辛辛苦苦把我抚养成人。您所做的一切。我全都记在心里。只因您是我的妈妈。在过去的岁月里。我和您吵过、闹过。现在。我很矫情的向您说一句:妈妈。对不起!请原谅我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 看着您的一根根青丝变成白发。看着您脸上的皱纹愈加明显。看着您的步伐渐渐沉重。看着您。我明白了。妈妈您老了许多。您身上的担子我会一天天往我身上转移。我知道您不求我回报给您多少。您不肯为..

国图联合14家单位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近日,国家图书馆联合天津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等14家单位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免费服务大众阅览和学术研究。 此次发布的古籍数字资源多达8000余部。其中,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在已发布2.5万部古籍影像资源的基础上,此次又发布1100多部,目前资源总量超过2.7万部;上海图书馆在已发布8000余部家谱数字资源的基础上,此次发布地方特色古籍资源400余部;..

汉学家眼中的中国文学日前举行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同时举办了贾平凹海外版权成果分享会,来自墨西哥、意大利、英国等国的出版人和翻译家,现场分享了各自翻译和在海外出版贾平凹作品的感受。据悉,贾平凹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俄、日、韩、越南语等30多个语种。其中,《浮躁》英文版获得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废都》法语版获得法国费米娜外国小说奖;今年7月,《带灯》意大利语版获得意大利克拉丽丝·阿皮安翻译奖。 进入世界文学视野..

纪念9·18徐福行事太荒唐。 留下后裔如豺狼。 不认华夏为祖上。 铁蹄踏过松花江。 国土沦丧人离殇。 昔年耻辱永不忘。 伟人豪气应犹在。 挥手一指灭扶桑。

续写一眼千年的国宝传奇——《国家宝藏》第二季启动10月9日下午4点半,已经闭馆的故宫畅音阁再次热闹起来——《国家宝藏》第二季正式启动。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打造的重要精品项目之一,《国家宝藏》第一季以前所未有的“纪录式综艺”节目模式,创造性地践行了“让文物活起来”的指示精神,获得了社会各界及海内外的热烈反响。历经半年多的探索磨砺,备受期待的《国家宝藏》第二季于金秋时节再次吹响持续打造精品节目的号角。   共同怀揣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作赤..

妈妈的小摇车伴着呜呜的摇车声入睡 听着悠悠的歌谣声入眠 穿着绵绵的粗布衣取暖 吃着香香的农家乐长大 回味无穷 意味深长 时隔多年 这种呜呜呜的纺车声依然回荡在我的耳畔 悠悠的思念情时时萦绕在心田 手捧着那件蓝白格子的粗布衣 我心潮澎拜 思绪万千 此刻 妈妈的伟大形象一下子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那一条条棉线从妈妈的手指尖抽出 然后绕到小摇车的锥子上 我看见了小摇车的锥子在漫漫的长夜中渐渐变大 雪白圆润 我看见了小摇车在妈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