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楼图书馆备下六大中秋传统民俗活动

2018-09-20 16:12:18 来源:网络

制作冰皮月饼、用“补绣”技法亲手绣一幅“嫦娥奔月”、扎个应景的中秋花灯、自己动手画个泥塑兔儿爷、再来听听中秋诗会。作为全北京唯一一个开在古建中的图书馆,位于左安门的北京外城东南角楼“角楼图书馆”特别为中秋节假期准备了六大传统民俗活动,邀请市民一起边听、边看、边动手。

一把剪刀,几块碎步,挥挥洒洒几下,组成一幅艺术画作,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宫廷补绣”。“补绣”自南北朝源起,与唐代“堆绫”、“贴绢”技艺相结合,演变发展成“宫廷补绣”这门独特的手工技艺,后来被戏称为中国古代的3D绣。本周六上午,角楼图书馆就将有专家到场,教市民现场用传统“补绣”技法亲手制作一幅“嫦娥奔月”。

古时候的中秋,除了吃月饼,还有赏月、逛花灯、猜灯谜、赏桂花等风俗。中秋为何要燃花灯呢?原来,灯即是等,故此,花灯有等待,守候之意。古时候人们对明月当空的美景并不满足,便以“燃灯”来助月色。本周日下午,角楼图书馆邀请朝阳区灯彩扎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灯笼黄”第四代传人马海捷,手把手教报名参加的市民做一盏专属花灯,重温旧时燃花灯的温暖时光。

古人究竟是如何过中秋的呢?历朝历代传下来的中秋习俗到底有哪些?自古便有的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溯其源头,有何讲究?本周日上午,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将在角楼图书馆讲解“中秋节的文化密码”。

兔儿爷是北京城过中秋的标志之一。八月十五的晚上祭月,摆上一张八仙桌,供上瓜果、月饼,其中的毛豆枝就是专门为兔儿爷准备的。下周一,也就是中秋节当天上午,国家级泥彩塑兔儿爷代表性传承人双彦将来到角楼图书馆,给大家讲兔儿爷的故事,还现场教市民如何自己动手画兔儿爷。

,角楼图书馆备下六大中秋传统民俗活投标流程 动

相关:

北京市博物馆20项精彩展览伴中秋下周一是中秋节,记者了解到,虽然博物馆有周一闭馆的传统,但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中国科技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老舍纪念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正阳门管理处、北京古观象台、北京西山大觉寺管理处、智化寺北京文博交流馆、北京白塔寺管理处、北京市团城演武厅管理处等多家热门场馆打破习惯,周一照常开门迎客,节日期间正常开放。 20个文物展览精彩“伴假”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北京地区..

珍藏阳光立春过后。春天就来了。天空的那抹暖阳。宛如豆蔻少女。走出闺门。欣欣然张开了眼。站在窗前向外望去。明艳艳的天。水洗般清澈。丝绸般光滑。湛蓝。还携带些许的薄凉。从云岫而出的阳光。像无数条看不见的小溪在空中缓缓流动。清亮亮的。街边的槐树干枯着。冬青瑟缩着。松柏无精打采的。他们的沉睡并不能阻止春天的脚步。人们都说小草是报春的使者。在我看来。阳光第一个报告春天的信息。无论万物是否从冬天醒来。看一看阳光吧。..

老北京人 送月饼有何讲究户力平 北京史话 再过几天,就到中秋节了。北京有句老话儿:“中秋送月饼,送的是礼儿,走的是面儿。”月饼应月而圆,寓意吉祥,亲朋好友及邻里之间互送月饼,表达的是“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长生”的美好祝愿。那“月饼”一词始于何时?老北京中秋送月饼有哪些讲究?慈禧赐给重臣的月饼,又是什么样子?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 北京人从明永乐年间开始送月饼 据《中国民俗文化》载:“‘月饼’一词..

从中秋民俗 说到京剧《嫦娥奔月》张永和 又是一年中秋将至,如今人们过中秋节,追求的是“团圆”,亲朋好友团聚在一起吃月饼、饮桂花酒、赏秋菊、看电视台的中秋晚会。那么,中国古人是如何过中秋的呢?从何时开始,人们在八月十五这一天拜月、赏月、玩月?一说到中秋,人们就会想到嫦娥,您可知道,京剧大师梅兰芳首次尝试有布景、歌舞结合的京剧,演的就是一出“嫦娥奔月”的传奇故事? 中秋节的民俗演变 唐代开始拜月 明代已有“兔儿爷”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

盛夏的果实习惯了沉默。便不知道如何去诉说所谓的情深。笔力的有限更加束缚了表达的力度和深度。假期在即。校园里明显的少了很多聒噪。这种安静很适合抒情。我在想我该怎么写。怎么记我对她的印象。想来想去。还是决定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去记录这一场遇见。盛夏的江南。那个属于我们的季节。 陪时光坐下来。含一颗回忆的糖。季节已经是隆冬了。回忆却带来了盛夏的温暖。那时候。我们像新进的戏班子。叽叽喳喳闹江南。转眼。我们也算“老人”..

评剧《藏地彩虹》进藏演出赢喝彩受拉萨市委市政府的邀请,中国评剧院原创评剧《藏地彩虹》赴藏演出。9月16日至18日连续三天,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委市政府、北京援藏指挥部的相关领导与2000余名援藏干部和藏族同胞共同欣赏了来自北京艺术家的精彩表演。 北京与拉萨是对口共建城市,在民生、文化、经济、民族等各领域、各层次持续深入推进京藏两地交流交往交融。作为今年“京藏一家亲 共筑中国梦”文化援藏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藏地彩虹》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

“吉祥三宝”爸爸布仁巴雅尔去世记者上午获悉,著名蒙古族音乐人布仁巴雅尔9月19日在海拉尔突发心梗去世,享年58岁。他的作品《吉祥三宝》在2006年登上央视春晚,为广大观众知晓,他是“吉祥三宝”之中的父亲。 布仁巴雅尔1960年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1978年,18岁的布仁考入鄂温克族自治旗乌兰牧骑,担任独唱演员和马头琴伴奏。1980年,他考入呼伦贝尔盟艺术学校声乐班,接受正规的声乐训练,并在这里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乌日娜。布仁巴雅尔本职工作是电台..

凌宇薇儿,倾城如歌前世。你我定有过一次倾心的相遇。 ——题记 【壹】倾心相遇 雨荷依旧。夏色潋滟。这样的季节适合想念。欲说还休。欲诉还念。 遇见你。正值烟花三月。此时。江南柳依然绿。风依旧柔。看。帘外。是谁踩着细碎的莲步行走在疏烟淡雨的桥头。素衣笑眸。婉约的等候?是谁静立于轩窗下。听雨打芭蕉。勾勒一朵青花的烟凉?又是谁枕着一帘幽梦。拥书而眠。在一阕小令中发出忧婉的叹息?愁了潇湘涟漪。湿了我的心。让我心生牵念。 你有一..

老屋 残树 故人昨天。儿子驾车载着我和他奶奶。回到阔别近十年的故乡探访。也许是上苍特别眷顾怀旧之人吧。从家里出发时已是雨落纷纷。及至中途时大雨滂沱。倒扣的雨帘。仿佛将天地连结。一片雨雾蒙蒙。目击距离只有不到二十米。汽车行驶在公路上。即使大白天。仍要将车灯打开。好在在豪雨如注中。行人稀少。车辆亦不太多。隔着车窗玻璃。目睹雨中景色别有一番韵味。 这条道已经走过数十年。十年后再度走过。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曾记得那时道..

网事如烟,墨染流年2009年十月开始了我的网络旅程。三年了。再回首。恍然如梦。或爱或恨或悲或喜的一切都已成往事。这片无形的世界确也将一个心如琉璃的女子磨练成如今心如止水的我。经历过的太多。都已不愿提起。何必留恋?何必怀念?一些人注定只是过客。一些事注定只是回忆。留恋是另一种伤害。怀念是另一种过错。失去那些离去的人也许我会痛苦。但没有了他们我会更幸福。因为他们带给我的只是痛苦。我愿放下一切。以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守一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