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售两天2.5万册销量 《S.》热销的背后

2018-05-26 15:40:57 来源:网络

在数字出版逐步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阅读习惯,并为纸质书的萎靡感到担忧的同时,近日却有一部名为《S.》的纸质书实现热销,仅用两天就销售2.5万册。《S.》由中信出版社于6月正式出版上市,定价168元,虽然价格并不便宜却仍受到较多读者的欢迎,并引发推理小说爱好者、出版社等多方面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S.》并非只在国内受到读者的追捧,而是在全世界均实现热销。公开资料显示,该书原版即《S.》美国版,在三年前一经推出便被众多读者选为“最想拥有的小说”,20万册的首印也出现上市即断货的情况。随后《S.》繁体版在台湾上市,同样占据了当年诚品书店、博客来的全年畅销榜总冠军,而这一热度使得国内读者在当时就已开始期待《S.》简体中文版的出版。

图书内容

三重结构引解密风潮

与大多数图书不同,《S.》除了主体部分的文字外,书页边的空白处还有不同颜色和笔记的手写体文字,不同文字的出现也让该书存在多重内容结构。

其中第一重内容结构是该书的主体部分,即一本名为《忒修斯之船》的馆藏历险小说,根据图书整体的安排,这一小说被设置为由神秘作家石察卡所著。第二重内容结构则是由书页边空白处留下的手写体文字所构成,由于这些文字的颜色和字体表现并不相同,使得读者感觉似乎是两位相互不认识的读者通过轮流借阅《忒修斯之船》留下了笔记,并借此进行交谈,尝试揭开石察卡藏在书中的秘密。第三重内容结构则是读者自身,在该书中,读者相当于扮演了故事中的图书管理员或者是另外一名借书人,同时还可以是一名侦探,通过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该书,并试图揭开整个故事的真相。

由于《S.》的内容情节较为复杂,使得读者纷纷将其评为“烧脑神书”,更有人表示该书只有1%的人能看懂,由此引发一股股的解密风潮。书评者吴定谦表示,“每一次翻页就像打开神秘礼物一样兴奋又期待,你可以正着看、倒着看、翻过来看、来来回回地看,拼凑出脑中关于神秘文字‘S.’的所有线索,享受自己专属的阅读体验”。

装帧设计

仿造老旧书籍穿插多种道具

谈起《S.》热销的关键,不得不提该书较为艺术化的装帧设计。由于该书的主体部分被设置为馆藏图书,因此《S.》整本书也仿造成老旧书籍,纸页泛黄,部分还存在咖啡渍、霉斑、油污等。据了解,为了保证《S.》从开本、底色,到每章的进展、每页手写字的进展都与原版保持一致,该书所有设计、用纸、装帧及工艺,都由设计师陆智昌全程把关,涉及印专色、压纹、压凹、烫黄白黑、模切、铆钉装订、餐巾纸彩印等20余种工艺工序,使书也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

北京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皇甫晓涛表示,目前国内大多数图书的装帧设计都千篇一律,且由于装帧设计在部分出版社中处于边缘地位,甚至是被忽略,因此难以看到创新的设计,而精致的装帧设计能够刺激读者的阅读欲望,使得图书能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但并不代表要过度设计,还需要依据图书内容、定位,合理选择设计方案。

而《S.》整本书最吸引读者的,则是《S.》在不同书页中夹带的23种供读者用于解密的道具,如手写信、简报、明信片、纸罗盘、餐巾纸地图等,均制作得较为逼真,为让各种道具放置在正确的位置,出版社特意安排20多名工人专门负责该项工作。而这一安排使得读者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本可以看的书,还是一本玩的书。对此,皇甫晓涛认为,现在已经进入多媒体时代,图书不仅仅要具有提供信息、知识的功能,还需要实现与读者的交流互动性,从而能有更深入的阅读体验。

营销方式

预售加自媒体联合造势

每一本热销图书的形成,与该书所选择的营销方式都有密切联系。在此次《S.》的销售中,中信出版社不仅在图书上市前就已在亚马逊中国等图书电商平台进行预售,还联合自媒体在微信等平台进行图文推送,并为该书制作宣传片。

今年5月,《S.》就已开始预售,并有多个网站纷纷发布关于该书预售的图文信息,此外,自媒体“一条”公众号也推送微信图文信息,第一天是以非头条的形式,当晚的销售量就已达4000多册,随后在第二天,该公众号又在头条位置再次发布内容信息并增加视频介绍,使得24小时的时间里就获得2万余册的销量。有消息显示,《S.》最初的首印量只有5万册,但在不到两周的预售时间里,销售总量就已超过14万册。

借助自媒体销售图书已不是个例,其中自媒体“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就曾在今年初表示,该公众号已从最开始的三五本书形成如今独家在售近60种图书,而一年的图书销售额就超过1亿元,且守住图书不打折的底线。在出版业从业人士看来,出版社通过和自媒体合作销售,由于消费者自身对自媒体的认同,以及在特殊场景和氛围下营造的人群集结性质,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力,且自媒体信息传播迅速,范围较广,能在短时间内将信息借助关注者的朋友圈扩散至更多的人,推动销售。

,开售两沂南县 天2.5万册销量 《S.》热销的背后

相关:

暑期演出购票 如何开启安全模式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暑期将有近700场演出同时在京城市场上演。在各类演出蜂拥而至的同时,消费者对演出票务消费的需求也逐渐强烈。记者走访了知名票务网站,并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来了解情况,对于消费者所关心的诸如何为一票多卖、是否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以及如何规避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购票系统是问题根源 “在正规渠道购买演出票,应当不会出现一票多卖的问题,因为每一张演出票的出处都是可以被追溯的,而且一票多卖在行..

七出大戏月底亮相长安大戏院北京京剧院日前宣布,7月25日到31日将有七出流派特色鲜明的大戏在长安大戏院接茬儿上演,而舞台上都是大艺术家带着颇具实力的青年京剧演员同台演出,这种名家带新秀共演一出戏的形式堪称戏曲艺术的“薪火相传”。 据介绍,此次“薪火相传”系列剧目展演精选《赵氏孤儿》《玉堂春》《龙凤呈祥》《赤桑镇·遇后龙袍》《凤还巢》《吕布与貂蝉》《八珍汤》七出大戏,而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谭孝曾、赵葆秀、朱强、陈俊杰、张慧芳、胡文..

李菁曹云金“情况不妙”7月11日,由李菁、曹云金、马丽、周韦彤等主演的喜剧电影《情况不妙》,在北京举行了说明会。演员李菁亲自驾驶三蹦子接曹云金到现场,并邀请周韦彤同台主持。 发布会一开场,李菁就抱怨他接曹云金来到现场的过程太痛苦。他们两人在和网友互动时还说起了快板儿,将气氛推向高潮。二手玫瑰乐队也为发布会送上惊喜演出,现场演唱了电影主题曲《命运》。 乐队主唱梁龙表示,《命运》的歌词和电影的气质很搭,歌曲咏叹的“命运不可控..

"2016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读物"揭晓本报讯 (记者 党云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日在北京公布“2016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的入选书目,包括图书78种、音像电子出版物22种。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明天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等80余家出版单位的100种出版物入选。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表示,青少年是推动全民阅读最为关注的群体,要切实做好少儿出版工作,大力推动青少年阅读。从规模上看,每年出版少儿图书4万多种,约占全国..

《路边野餐》只上10天暑期档票房火起来了,但文艺片的日子仍不好过。7月11日,电影《路边野餐》主创和祖峰、田原、宋洋等明星共同亮相北京见面会。从7月15日起,《路边野餐》将连续上映十天。十天的上映期短不短?导演毕赣说:“十天,足够在地球上进行一次最远的旅行了。” 《路边野餐》由毕赣导演、编剧,陈永忠等人主演。去年,该片在第68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斩获“当代影人”竞赛单元最佳新导演奖、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及两项大奖,在第52届金马..

第19届亚太管乐大会即将开幕 53支中外乐团奏响北京今夏,北京将迎来一件文化盛事。由北京市文联、北京音乐家协会、北京管乐协会、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19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管乐大会暨2016北京管乐节,将于7月14日~1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亚太地区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53支乐团200多位艺术家3000多名音乐爱好者将参加此次盛会。 据北京管乐协会理事长李方方介绍,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管乐大会每两年..

万达封杀《摇滚藏獒》传闻又有新进展关于“万达因叶宁跳槽华谊而封杀《摇滚藏獒》”传闻,又有了新进展。 7月10日,网上流出一份关于华谊兄弟电影7月8日发布的内部人事调整的重要通知,内容大致如下:因为《摇滚藏獒》全国发行工作出现重大失误并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决定对两位发行负责人做降职处理。 昨日(7月11日)上午9时,万达院线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封杀”纯属无稽之谈,“周末三天,万达院线旗下全部影城都有该影片的排片,平均每日排片都超过500场。”..

逃离北上广?营销要靠情怀,已经输了一大批媒体人在“逃离北上广”这个营销活动中,一本正经地说情怀、指点江山讲道理的时候,“知乎”上传来汹涌的质疑声:30张机票,完全可能是内定的。有网友晒出了其中一位运气大发的“中奖者”的身份——策划者的女友。 媒体普遍认为,“逃离北上广”之所以成为一起社会事件,揭的是社会之痛,是人的情怀,要不然不会这么一呼就万应了。然而一切的高深评述,都掩盖不了这么一个事实——偌大北上广,又逢暑假,找几万几十万有大..

电影市场,谁来讲规矩由华谊兄弟等出品的动画电影《摇滚藏獒》,刚上映就遭遇“封杀疑云”。该片编剧之一、著名音乐人郑钧感慨上映首周不到6%的低排片,直指“六年辛苦败给院线潜规则”。消息称,万达因前高管跳槽到华谊而封杀这部影片。万达昨日(7月11日)发布正式声明,称“封杀”为无稽之谈,决定起诉“发布不实报道的某媒体”。 一个事实是,《摇滚藏獒》的排片确实很低,既低于同一时间上线的动漫《大鱼海棠》19.5%的排片,也低于《致青春2》(..

丝绸之路上的北京民间技艺景泰蓝、玉雕、京绣、风筝、泥人……提起北京的传统民间工艺,不少人都能说出几样。这些民间工艺背后都有什么样的故事?它们与古代的丝绸之路有怎样的联系?如今它们又有哪些创新与突破?近日,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了“天工传桑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一带一路’主题民间工艺美术展”,用一件件展品串起了丝绸之路,集中展示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桑,指中国是最早采桑养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