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贝聿铭”也可以申遗

2018-05-26 15:22:00 来源:网络

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今年7月10日至20日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举行。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日前公布的文件,作为咨询机构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今年评估了36个申遗项目,其中7项在最后关头由申报国主动撤回,最终有29个申遗项目提交大会进行终审。

这29个项目中包括文化遗产16项、自然遗产9项、双重遗产4项。对于所有申遗项目,咨询机构都已给出了不同的评估意见,包括“支持列入名录”“退回待议”“推迟列入”“不予列入”等几种类型。让人高兴的是,中国申报的两个项目得到的评估意见都是支持列入名录。如无意外,花山岩画和神农架将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届时中国的世界遗产项目将达到50项。

兴奋之余,梳理这份名单,还可以得到若干启示。

启示之一,重新认识梁思成的遗产

随着世界遗产总数突破一千项,全球各地区那些价值不言自明、最具代表性的标志项目已陆续囊括其中。近年来新的申遗项目所表现出的趋势,是越来越强调对遗产价值的分析与提炼。“鹤立鸡群”的时代已经结束,能否提出一个好的概念、讲出一个好的故事,是在“矬子里拔将军”、成功突围脱颖而出的关键,这也成为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课题。

另一方面,梳理目前全部的世界遗产项目,可以发现,和文化遗产事业本身直接相关的项目在各国都还是空白。换言之,那些直接见证了文化遗产这个行业和相关学科在不同国家兴起、发展的文化遗产项目,还没有成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所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今年各国提交的申遗项目中,有美国申报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赖特的代表作品,具体包括了著名的流水别墅、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等10个作品。虽然这个申遗项目得到的评估意见是“推迟列入”,但不排除在本届大会上经过游说直接列入的可能。

在建筑界素有所谓“现代主义建筑四大师”的说法,虽然四位建筑家都在美国留有作品,但赖特作为本土建筑师无疑更受美国人的推崇。由此反观中国,最受推崇,也最为国人所知的建筑家莫过于梁思成。

梁思成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主持营造学社,他设计的建筑作品曾获中国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因对“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的精湛研究而被追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可以说,从建筑设计到建筑史,从建筑教育到遗产保护,梁思成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种种成就,都表明他是中国现代建筑当之无愧的第一奠基人。

关于梁思成,我们既有他精彩的设计作品,如梁启超墓、原吉林省立大学教学楼、北京大学地质学馆、鉴真和尚纪念堂;也有他留下的与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直接相关的遗存,如四川宜宾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更有他率先发现研究,并因此载入史册、为世人所熟知的众多古建筑。

具体而言,早在1932年至1934年,梁思成就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相继撰写了一系列经典文章,如《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赵县大石桥》等,其中所分析研究的古建筑大多早在1961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只可惜囿于申遗的规则变化、数量限制、新的潮流等诸多因素,这些古建筑今后被直接列入世界遗产的难度越来越大。

因此,若以“梁思成的遗产”为切入点,重新审视相关对象,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而更重要的是人们也可以在把“梁思成的遗产”申遗的过程中,对中国的现代建筑发展、建筑史研究、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梳理和反思,从而推动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启示之二,关注贝聿铭作品为代表的当代遗产

在今年提交大会审议的申遗项目中,由阿根廷、比利时、法国、德国、印度、日本和瑞士七国联合申报的“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现代主义运动的杰出贡献”格外引人注目。

这个项目历时多年,早在2009年时就曾进入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终评,可惜当时被推迟列入。此次再度入围,得到的评估意见是支持列入名录,多年打磨终将修成正果。如无意外,包括萨伏伊别墅、马赛公寓、朗香教堂在内的17个经典作品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事实上,早在1994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就已经提出关注“20世纪建筑”。在这个倾向性政策的引导下,诸如维克多·霍塔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设计的建筑、里特维尔德在荷兰乌得勒支设计的施罗德住宅、密斯·凡·德罗在捷克布尔诺设计的图根哈特别墅、约恩·伍重在澳大利亚设计的悉尼歌剧院、路易斯·巴拉干在墨西哥设计的自家住宅和工作室等众多20世纪知名建筑纷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反观中国,虽然已有为数众多的世界遗产项目,但“20世纪建筑”乃至“21世纪建筑”仍然是一个亟待填补的空白。而七国联合申报“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给我的最大启示是:祖籍苏州、出生于广州的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作品值得重视。

贝聿铭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一位大师”。他设计的作品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创作一直延续到21世纪,所取得的成就并不逊色于上述建筑师。这其中的北京香山饭店、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堪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建筑中的精品。而贝聿铭在美国及法国、日本、卡塔尔等国也设计了许多经典建筑。

在全球化遭遇困境的当下,贝聿铭设计的作品尤其具有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象征意义。他为巴黎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在卡塔尔建造的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在日本模拟桃花源建构的美秀美术馆,都堪称不同文明传统元素与现代主义建筑语汇水乳交融的典范。

在世界遗产委员会倡导各国联合申遗的大背景下,仿效“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如能实现多国联合申报“贝聿铭的建筑作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既可以作为中国和相关国家之间人文交流的重点项目,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合作,也能够填补中国作为世界遗产大国在遗产具体类型上的重要空白,更能进一步促进中国强化保护当代建筑的意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对中国当代建筑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一个鲜活的例子就发生在今年世界遗产大会召开前夕,素有“共和国科学第一楼”之称的中科院原子能楼,虽然保护之声振聋发聩仍难逃被拆除的噩运,真让人不由得感慨相关部门“有科学没文化”的可怕。

相对于建筑自身悠久的历史而言,文化遗产的确是一个晚近的概念。但这个概念所应用的范畴不应画地为牢,它所保护的对象也不应截止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对于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文化价值的当代建筑,理应在实践中被作为文化遗产来珍视、得到应有的保护。

通过联合申报的方式,将“贝聿铭的建筑作品”申遗,最终目的其实还是促使我们更关注活色生香的当代生活,赋予“遗产”这个概念以真实的生命力,促使遗产保护观念真正走进当代人的精神世界。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梁思成”“贝聿铭”也可颐和园 郝蕾 以申遗

相关:

新中国,工人走进连环画我在《采莲小集:〈李有才·小二黑〉》中曾说,《李有才·小二黑》等几部“老解放区”连环画在上海的出版,标志着旧连环画改造的肇始(见2016年3月4日本版)。事实上,自此发端之后,上海的旧连环画改造却并非如有的历史书所论述的那般顺利,其间极可能还有一些洄阻曲折;旧连环画改造在全国范围的铺开,新连环画的大规模编绘、出版,或许还有待于一个新时机的出现,以及其他必要条件的促成。在这个意义上,《争红旗》的出现值得..

21世纪文学“虚热浮躁”邵燕君著《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小说研究》,初闻此书,我真是既惊喜又担心。国内终于诞生了一本对本世纪首个十年的小说进行系统论述的著作,研究对象与涉及问题“直逼当下”。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文学能否被历史化尚且备受争议的今天,试图将最近的十年加以专题研究,其完整性与合法性恐怕难免遭到质疑。 在我看来,要解读首个十年的小说,最大的难题就是研究对象的模糊与不稳定。不同于现代文学、“十七年文学”甚至80年代文学,..

毛羽接替李京盛任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昨天(7月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通告了电视剧司主要领导职务任免的消息。消息称,在7月1日举行的总局电视剧司干部会议上,人事司主要负责同志宣布了总局党组关于电视剧司主要领导职务任免的决定:毛羽任电视剧司司长,不再担任电影局巡视员、副局长、分党组副书记;免去李京盛电视剧司司长职务,同时退休。 公开资料显示,李京盛2004年就任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任期覆盖了中国电视剧“一剧四星”到“一剧两星”,省..

专访张德芬:不介意被叫鸡汤教母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上官云)“对每个人来说,在现实生活中,想得少会比较幸福,太把自己的感受当回事,反而不会快乐。而且,从某种角度说,不快乐源自内心欲望,与物质财富无关。”近日,畅销书作家张德芬在北京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道。同时,她表示不介意被叫做“鸡汤教母”,“我只是希望与读者分享我的一些心得,希望更多人能因此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 被叫“鸡汤教母”无所谓:希望与读者分享心得 张德芬生于台湾,曾担..

比利时除了丁丁还有斯皮鲁在欧美地区知名度不亚于《丁丁历险记》的《斯皮鲁与方大炯历险记》,何以每年全球销量逾200万册?7月6日该系列漫画现任作者佑安·史瓦德来沪与读者见面,在他看来,艺术家接力执笔打造图书品牌、融入时代主题是这套漫画的两大制胜法宝。延续了78年的《斯皮鲁和方大炯历险记》系列全册18本,日前由麦田文化引进出版。 《斯皮鲁与方大炯历险记》套装封面 斯皮鲁系列与《丁丁历险记》是比利时最著名的两大常青树漫画,深得欧洲漫迷..

《成语魔方》亮相中国儿艺 美国学生用中文演话剧7月7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媒体见面会上进行了美国学生中文演出《成语魔方》的片段展示。本周末,该演出将亮相中国儿艺。 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表示,美国学生中文演出《成语魔方》将作为第六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首部小剧场剧目与大小观众们见面。此次参与演出的8名演员是米苏拉当地的高中生,也是蒙大拿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去年,中国儿艺与米苏拉儿童剧院合作,让中国的孩子用英文演出了美国儿童剧《公主与豌豆》;今年,双..

怀特“狠练”大剧院演员 月底献上夏日喜剧盛宴“可以说,莎士比亚既是中国的,也是英国的。”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合作导演克里斯·怀特在话剧《仲夏夜之梦》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由他执导的《仲夏夜之梦》是国家大剧院首次制作的莎士比亚话剧,怀特在发布会上盛赞与他合作的中方团队,并称他的训练方法会让演员们“胳膊腿都会酸痛”。 大剧院话剧演员现场排练《仲夏夜之梦》 由国家大剧院首次制作的莎士比亚话剧《仲夏夜之梦》将于7月20日至7月24日亮相国家大剧院小剧场,该..

《我爱我家》葛优曾被英达“绑架”23年前的7月,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开机,当时英达请出众多老中青演员出演,甚至“绑架”葛优来客串。23年后,主创们终于在同名栏目《我爱我家》中再度同台,爆料诸多剧中不为人知的秘密,节目将于7月11日19:35北京卫视文艺频道播出。 记者在录制现场看到,《我爱我家》的主创团队为了这极其少有的相聚集体现身:英达、杨立新、蔡明、梁天、赵明明、沈畅和李蕴桥接连推开98号院的大门,连当年的幕后高手作曲家关峡和演唱者章鹏、..

张大千《松峰晓霭图》将再现拍场 价格曾一年涨六成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记者 宋宇晟)昨天(7月7日),北京银座2016春季拍卖会预展在京举行。作为本次拍卖会标的最高的拍品,张大千的作品《松峰晓霭图》备受关注,这幅画曾多次现身拍场,其价格也在一年中上涨约六成。北京银座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黎明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该作品已“受到了很大关注”。 记者在预展现场看到,《松峰晓霭图》整幅画作以山为主体,山峰处有点点孤松立于晓雾之..

“宋元南戏活化石”莆仙戏亮相长安大戏院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陈灿)6日晚,莆仙戏《魂断鳌头》在长安大戏院圆满落幕,两个多小时的演出,观众看得如痴如醉;谢幕时,掌声欢呼声如潮。该剧是中宣部、文化部共同主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的开场戏,由福建省仙游县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选送,演绎了一个发生在晚唐科场腐败背景下的爱情悲剧。 《魂断鳌头》由著名剧作家郑怀兴在1982年创作完成,抨击了晚唐科场的腐败与黑暗,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讲述晚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