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一部国产剧缘何俘获观众的心

2018-05-25 15:20:44 来源:网络

 
《琅琊榜》剧照

最近一个月,国产电视剧《琅琊榜》占据了视频网站甚至新闻网站娱乐板块的头条。来自第三方数据监控网站的统计显示,《琅琊榜》的互联网累计播放量超过60亿次,其在北京和上海东方两个卫星电视频道播出的最后7天时间里,叠加收视率连续突破2。

一部国产电视剧凭什么牵动了这么多人的心?在微博讨论中,有人点赞“跌宕起伏、一环扣一环的情节”,还有人痴迷于主演的“高颜值和小鲜肉”,但让最多人推崇的,还是片中展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真正”的古装剧

“真正的古装剧就应该是这样,有宫廷的生活,也有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观众“小小酥”说。最让她“怦然心动”的,是剧中扮演“谋士”的主角在郊外长亭送别一位儒家大师的场景。“我觉得这就是中学课本上‘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所描绘的画面。”她说。

而这一切离不开剧组对传统文化由表及里的用心考究。负责《琅琊榜》美术的王火已有25年从业经验。在他看来,“精神气质”是每一部电视剧的轴心。《琅琊榜》的网络小说模糊了历史朝代。经过讨论,电视剧的情节被大致框定在公元2世纪至5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人们还是席地而坐,有秦汉之风,但政权更迭频繁,加之外来民族融合、玄学兴起,隐士成为风尚,社会文化趋向复杂。除了诸多考证,为了烘托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忠义精神,剧组在场景布置上投入了不少心血。

电视剧讲述了主人公梅长苏隐居多年后,怀抱为家族冤屈昭雪之志,前往京城成为一名“谋士”的故事。王火认为,虽然电视剧中表现了一名隐士的“入世”状态,但在其居所的主场景设计中,还是要区别于宫廷里的华贵,“体现江湖山野的宁静”。于是,在冷色调为主的电视剧画面中,出场人物身着飘逸的宽袍大袖,其中尤以主人公的麻布素袍引人注目。在“苏宅”的主场景设计中,王火刻意避免摆设华贵的金铜器,而以线装书和竹简、写满书法的纱帘、朴素的草席取而代之。为了表现宅院的古朴风格,工作人员还使用原色木做廊柱,在院子摆设了真正的石材,栽上了从几百公里外的江苏移植来的竹子。“主人公的心一直在山野之间,仍然未被征服。另外,在电视剧中也出现了很多‘仙境’,大山大川,还有江湖人士的情谊、执着和追随,这都是值得我们缅怀的魏晋风度。”王火说。

从心散发的传统“礼仪”

电视剧的礼仪指导、“张晓龙工作室”的李斌希望借此剧呼唤人们关注逐渐被遗忘的礼仪传统。而剧中让许多观众感到“触动”的一段“感情戏”,则正是通过礼仪的变化表现的。

当女将军霓凰得知梅长苏是自己过去的恋人后,两人再次见面,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就不再像男子一样抱拳行礼,而是转回小女子姿态致以万福。眼尖的观众发现,知书达礼但地位不高的静嫔首次出场时,对地位不同的四个人居然行了四种礼。

李斌表示,那场戏中,面对太皇太后、皇后、贵妃和长公主,静嫔确实行了四种礼。“一开始见太皇太后的是稽首礼——最大的一个礼,向皇后行的是顿首礼,给妃子行的是空首礼,给长公主行的则是一个万福。但是长公主随后托住她,给她同样一个万福,这是还礼。”这一套礼仪来源自“九拜”,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

剧组为不同的人物角色设置了表现内心的仪态。在古老的《礼记·玉藻》记载着君子“九容”,包括“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在电视剧中,这些都是李斌对演员的要求。“现代人对先人已经失去了很多敬畏,古人制定的葬礼、婚礼,还有很多礼仪文明里头,其实都有对先人敬畏的含义。”他说。

“明亮”地回归传统文化

剧组的努力还不止于此。景致、服饰、礼仪,还只是流动和行走在电视屏幕上的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号称一夜读完原著的制片人侯鸿亮喜欢用“明亮”这个词来形容《琅琊榜》有别于其他古装传奇剧的特质。

在导演孔笙和李雪关于该剧的导演阐述中,“明亮”这个词再次出现。两位导演如是形容:“这种超脱了个人情仇的立场,这样明亮坚强的人物、荡气回肠的主题、热血满怀的故事。”孔笙说,如果把《琅琊榜》看作是一幅人物长卷,那么他个人最爱的依然是梅长苏。李雪觉得,年轻人对《琅琊榜》的期待很高,那么,拍的时候能表达出的东西应该要更高一些才好。

其实两位导演当初考虑的很多细节设计和审美追求,都在“90后”观众的现实反映中得到了印证。作为“90后”观众,“小小酥”表示:“很多很好的网络小说都被改成了‘雷剧’,但是这部剧回归了传统文化,真的很难得。”

,《最终兵器弓 琅琊榜》:一部国产剧缘何俘获观众的心

相关:

光线动漫集团推《大圣闹天宫》等22部动画新片“他们已经在动画界摸爬滚打十年二十年,有才华有热情,我觉得他们有必要被大众认识,他们接下来必将成为中国电影界耀眼的力量。”昨天,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在京宣布成立彩条屋影业,并与多位动画导演合作,披露《大鱼·海棠》《大圣闹天宫》《深海》《哪吒降世》等22部动画片片单。 动画片是王长田一直以来的遗憾,当光线电视、电影相继发展起来之后,他就将目光转向了动画。此次成立的彩条屋影业,其实近两年已有动作,参与投..

孟晓云画出“梦的颜色” 10月24日,孟晓云“梦的颜色”主题油画展在新闻大厦艺术馆开幕,在开幕式上,著名作家张抗抗说:“孟晓云在退休以后就从新闻界跨越到美术界,她是一个有能力的女人,一个可以巡游三界的有实力的人。” 孟晓云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在3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其新闻作品和报告文学作品均获过不少全国性大奖。其著作《胡杨泪》在全国引起轰动。七年前从工作岗位退休后,开始..

2015北京青年影展举办近日,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联合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的2015北京青年影展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本次影展由电影导演何平担任评委会主席,知名电影人江平、吴冠平、陈建斌等人组成评审团。影展自6月10日启动以来共征集影片165部,有效影片123部,入围影片包括《冬》、《心迷宫》、《诺日吉玛》等26部,其中,作为影展开幕影片的《心迷宫》彰显了当下青年电影人的优良创作水准。..

晋剧《红高粱》艺术呈现独特10月23日、24日,体现抗战精神的新创精品晋剧《红高粱》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连续上演两场。该剧由山西省晋剧院演出,是山西省优秀新创舞台剧进京展演剧目。文化部副部长董伟10月23日观看了演出。 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曾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舞剧等艺术版本,创排晋剧《红高粱》对创作者来说是一大挑战。山西省晋剧院院长白向杰说,《红高粱》题材厚重、悲壮感人,适合戏曲舞台表现,尤其适合晋剧高亢的艺术特点。该剧于今年3..

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 16位电影艺术家在影博留手模为了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中国电影博物馆2015年学术活动以“电影的历史与未来”为主题,前天(10月24日)在电影博物馆举行。活动现场特意向王晓棠、田华、丁荫楠、韦廉、陶玉玲、谢飞、翟俊杰、傅正义、傅庚辰、穆德远等16位电影艺术家致敬,并召开座谈会展望中国电影的历史和未来。 在致敬环节,16位电影艺术家现场印制手模,并由中国电影博物馆永久收藏。王晓棠深情回忆了在中国电影诞辰百年时中国电影博物馆筹建、奔忙的..

“国际舞台美术联盟”在中央戏剧学院成立10月25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和中央戏剧学院共同创办的“国际舞台美术联盟”在北京中央戏剧学院东城校区成立。文化部副部长董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比安柯尼·托比亚斯等出席成立仪式并致辞。 董伟表示,国际戏剧协会是世界上表演艺术领域最大的专业性文化组织,吸引全世界杰出的戏剧家包括舞台美术艺术家参与。中央戏剧学院作为中国戏剧艺术教育知名学府,舞台美术系实力雄厚,培养了一大批艺术..

话剧《网子》演绎京剧戏班故事上周末,由西城区委宣传部策划,北京风雷京剧团风入松剧社出品的京剧题材话剧《网子》在北京青蓝剧场上演。浓郁的京剧特色加上接地气的表演,展现了戏班后台的不同人生,让不少观众在观看之后对传统戏曲增加了新的了解和兴趣。 《网子》讲述了清末民初时,生意亏本要寻短见的秋子,意外捡到了一个男婴,后机缘巧合下他收养了男婴并进入梨园行。十余年来,秋子自己做了箱官儿给演员勒头,男婴鸣春则从小学习武生,在秋子的全心付..

国际舞台美术专家在京“结盟”昨天(10月25日),由国际戏剧协会和中央戏剧学院联合成立的国际舞台美术联盟在中戏东城校区宣布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总干事托比亚斯·比安柯尼与众多国内戏剧界人士出席了成立大会。 “国际舞台美术联盟”是由国际剧协与中戏联合创立的国际联盟组织,是一个非营利的国际团体,专注于体现舞台艺术价值的联盟,强调舞台艺术的创新。联盟内设有多个专家委员会,包括舞台设计与体现、人物造型、灯光、多媒体、剧场技..

张梓琳想尽快做妈妈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的世界小姐冠军张梓琳,日前携她主演的电影《爱情麻辣烫之情定终身》与其他主创回到母校。作为北京科技大学“柿子文化节”的特别嘉宾,张梓琳受到学弟学妹的热烈欢迎,出动了航模飞机“空中送表白”,惹得导演肖飞、征长张感叹,“世界是95后的啦,只有年轻人才会有那种不顾一切的麻辣态度,他们这个年纪感受到的才是最纯粹的。” 回到母校受到学弟学妹的热烈欢迎,张梓琳十分开心。对于大家关心的何时做妈妈..

"慰安妇"主题展亮相798映画廊 多国艺术家参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那段历史里有个群体不应该被遗忘:她们就是慰安妇。由纽约亚太事务研究中心主办的《烽火妇女泪——哭慰安妇》国际巡回展,昨天来到北京,亮相798艺术区映画廊。来自纽约、伦敦、台北、香港、东京、北京等地的艺术家带来各自作品,表达对过去苦难的反思。 该展今年9月3日在纽约白盒子艺术中心举行首次展览,以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纽约时报》给予它很高评价。北京的展览是这个巡回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