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造假”背后的上市公司专利困境

2014-01-10 14:44:43 来源:网络

  凭借所宣称的国内几乎独一无二人的工耳蜗技术,指望在2014年通过这个项目实现高利润的海南海药,近日因控股子公司上海力声特的人工耳蜗意外卷入院士“造假门”而遭遇罕见跌停,并被迫在盘中紧急临时停牌。海南海药1月7日晚间发布澄清公告,否认近日央视等媒体所提到的与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慈善总会签订协议为虚假消息、上海力声特不具备生产能力;并回应了对人工耳蜗技术转让、国家资助项目、产品质量等质疑。

  但澄清公告未就公众投资者最为关注的“院士抄袭”、潜在专利瑕疵及其附随的可能不利的法律后果作出回应和解释,只简单表示公司与植入耳蜗的患者之间并未因为产品质量问题产生法律纠纷;上海力声特于2004年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的复旦大学人工耳蜗技术为公司研发的初始基础,属于原理样机技术,之后推出的REZ-I人工耳蜗,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而产品质量无法律纠纷不等于专利权无法律纠纷,问题焦点恰在于上海力声特于2004年通过技术转让所获得的复旦大学人工耳蜗技术是否存在“法律瑕疵”,即复旦这项技术是否系转让方依法取得的专利技术,且不存在对第三方的侵权。如果该专利技术系通过仿制欺诈取得或对任何第三方构成侵权,那该技术转让就存在重大法律瑕疵,海南海药子公司取得该项技术及后续在此基础上取得的包括专利权在内的任何知识产权均可能受到潜在不利的法律影响。而相关媒体重点质疑的,恰恰正是该项人工耳蜗技术原始取得的“合法性”。

  据央视引述举报人王宇澄说法,中科院院士王正敏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耳蜗”其实是“克隆”国外人工耳蜗样机,是通过购买澳大利亚科利耳公司的样机,参考、模仿、破解芯片制造而来,其团队成员也承认,国产人工耳蜗非自主研发,65%引用国外技术,35%自主研发,而海南海药子公司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正是该“克隆”技术产品的生产者。正如前述,若该情节属实,那么海南海药子公司受让的相关技术及后续在此技术基础上通过再开发取得的专利技术,除了可能被主管部门取消该项技术及相关技术的专利许可外,还涉嫌对第三方构成侵权,法律瑕疵“明显”。

  专利具有特定时间和地域的排他性和经济性,拥有一项专利,可能就会占领一个市场;而丧失一项专利,很可能就意味着丧失一个市场,甚至因技术壁垒造成整个企业难以为继,这尤以严重依赖某项技术或产品的企业表现得最为突出。此番海药“造假门”,若果真如央视报道所说,那对海药的影响将是致命的,难怪市场和投资者会对此做出如此激烈的反应。

  实际上,“黑天鹅式”仿制性专利困局再度突袭一家因技术获资本青睐的A股上市公司,除涉及“院士”的部分外,涉嫌侵权产品的专利“仿制”故事也与此前曝光的A股公司专利侵权脉络如出一辙,是偶然,也是必然。在目前“各方说法迥异”、真相尚未完全明了之前,我们无从得知事实真相,也无从得出是否有人借“阴谋论”攻击上市公司非法,通过做空获利,譬如券商机构客户借机低价吸筹等,但专利技术被控侵权或造假,正在成为一切靠技术立企的A股上市公司的集体梦魇却是不争的事实――中兴通讯、中石油歌尔声学北玻股份等一长串上市公司都曾不同程度卷入专利纠纷,且都无一例外引起了股价波动。海药只是最新陷入“专利困局”的一家。

  不过,不管事态会如何演绎,除了“专利流氓”的考量因素外,这又一次为A股上市公司,尤其是创业板公司敲响了专利警钟。长期以来,沪深诸多上市公司恪于发展阶段而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采用了“逆向拆解式”研发技术策略,个别逆向研发技术甚至还在原专利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申请了专利,这在企业草莽发展阶段可能是可行的。但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成为公众公司,原有的所谓“借鉴式”或“仿制型”专利技术就必须跟着升级换代不可,靠自主研发获取真正的核心技术或争取合法授权使用,并构筑公司自己的“专利战略”,而不是继续躺在原来的仿制技术上睡大觉才是根本之道,否则,“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一旦该仿制技术被真正的专利拥有者提出异议、被禁用乃至提出巨额索赔,都可能重创这些企业,而投资者也会跟着蒙受巨大损失。

  为避免上市公司或潜在上市公司陷入“专利困局”,致使众多中小投资者成了专利危机爆发时的“炮灰”,监管部门应抓紧修订相关规则,严格限制拟上市公司的专利权等无形资产评估入股,或在股改时增加无形资产复核程序;拟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以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评估入股和上市公司在重大资产重组时作为交易资产的,须在IPO或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时按证监会新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4号――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上市公司承诺及履行》做出保值乃至盈利承诺,否则就剔除该项无形资产或作为其他交易标的交易。

 

(责任编辑:DF050)

,院士“造假”背后的上市公司专利困中国科普博览 境

相关:

周子勋:监管影子银行的总体思路不能是堵  中国式影子银行将要被勒上“缰绳”了。  据悉,国务院已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影子银行系统(SBS)的政策指引,即“第107号文”。该文件除明确各类影子银行的归口监管部门及要求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外,还对各类影子银行业务提出了具体要求。银监会1月6日召开的2014年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也特别提出要防范理财、信托、小贷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四种业务的风险。这意味着影子银行体系是整个金融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

谭浩俊:“破净”银行回购股份是应尽的市场责任  据报,相关监管职能部门日前召开的一次会议中表达了希望股价跌破了每股净资产值的大公司能回购本公司股份的愿望。此次被召集参加会议的上市公司主要为银行及大型央企。  据悉,沪深两市目前破净的上市公司已超过百家,其中尤以银行股为“主力军”,大面积破净在银行股已成常态。与此同时,规模较大的中央企业也是破净集中的公司板块。  虽然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值的市况与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股市长期低迷等客观因素..

评论:QE退出打压人民币?  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宣布退出QE。在许多人看来,这是历史性的转折点,人民币升值势头将扭转,一些人甚至认为人民币将开启贬值旅程。但此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还在加快。  尽管如此,看空人民币的声音仍此起彼伏。看空者主要有四种逻辑:外升内贬不可持续论,美元升值论,中国经济悲观论,贸易收支恶化论。  对于外升内贬不可持续论,我们认为,中国过去10年通胀水平的确略高于美国。2003年至2012年,中国CPI平均..

刘利刚:央行为何难以平抑市场利率  在高达20%的存款准备金率下,大银行在流动性紧张时并不愿意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同时,资金充裕的大银行反而乐见资金利率高企。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存款准备金率这样一个数量型调控工具是否还能达到以前的效果?  也许中国央行需要开始考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避免由于短期利率高企从而提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同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减少投机性资本流入,并减轻..

钮文新:2014年中国最大的威胁是通缩  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辑兼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1月10日在其博文中表示,中国最大的威胁是通缩。  钮文新称,中国2014年最大的威胁不是通胀,而是通缩,并未是以CPI为依据。而是从通货原理出发,透视真实的货币供给。“有人说,中国的M2已经超过100万亿元,但在我看来,真正可以实现流通的广义货币不到80万亿,有近25万亿元货币已经被央行锁定。”  钮文新表示,再有就是“锁长放短”的货币政策,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

欧洲央行行长:现在还不能宣告欧债危机结束  据英国《金融时报》1月10日报道,欧洲央行(ECB)1月9日加强了其维持超低利率的承诺,欧洲央行行长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表示,现在宣告欧元区债务危机结束还为时过早。  报道称,近几周,受危机冲击国家的主权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而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令人乐观地认为经济复苏正在加快。企业和家庭的信心也达到两年半来最高水平。但德拉吉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Barroso)8日所作的欧元区将在2014年告别危机的乐观预..

王亚煌:2014将成中国大妈滑铁卢点击查看大图  在过去的一年,中国大妈从幕后走上了前台,她们抄底黄金,她们国外炒房,她们购买比特币,她们广场舞扰民。不论是褒是贬,是爱是恨,大妈一词都已成为了2013年中国当仁不让的最流行词汇,并走出国门,为世人所知,让华尔街都为之颤抖。   不过,当2013年过去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大妈,会发现关于中国大妈的段子和传闻,多少有些夸张戏谑的成分。显然,跳广场舞的大妈与炒比特币的大妈不会是同一个人,她们..

亚行行长:今年中国经济增速7.5%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9日在结束三天访华之际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勾画的改革蓝图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稳健增长,预计增速为7.5%。  展望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中尾武彦指出,尽管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处在稳健增长期。亚行预测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估计在7.7%左右。“对中国而言,7%左右的增速足以支撑中国完成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中尾武彦..

福布斯中文网:中国面临经济增长突然中断的风险  Michael Pettis,卡耐基基金会高级副研究员   改革会提升中国经济的增速吗?   虽然具体细则还很含糊,但中国去年11月份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某种程度上阐明了中国政府为中国未来一年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性质。当然,在任何相关公告中,都很少提及在实施这些改革措施的过程中将会面临的各种困难,其中最重要的很可能是在政治上面临的困难,我们也没有听到(我认为这毫不意外)中国政府在应对这些困难方面将会采取..

叶檀:公务员抱怨养老金过低是撒娇 担心丧失利益  公务员养老是普通人心中的伤口,近日,一篇名为《公务员养老,制度并轨不是平均主义》的文章指出,制度统一是改革的方向,但是在养老金待遇上不宜搞简单的 “一刀切”。以“平均主义”偷换“公平”的概念,将会产生新的不公。文章列举德国、美国等国较普通人优厚的公务员养老,证明公务员养老待遇较普通人为高,是正常现象。称目前我国“国考”录取率如此之低,一般来说,能考上公务员的,文化程度也较高,读书时间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