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高利率将扼杀实体经济 将致经济再度下滑

2013-12-09 07:47:52 来源:网络

  货币政策名义稳健实则偏紧

  专家警示高利率将扼杀实体经济

  建议调低存款准备金率,营造宽松金融环境

  虽然6月份的“钱荒”早已过去,但其引起的震荡远未结束。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最终令金融体系各类利率整体暴涨。作为指导价格的隔夜拆借利率比年初上升了100%,国债利率创10年新高,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平均融资成本10%以上,民间借贷利率高达20%以上。可以说,持续的高利率正在击垮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

  经济学家、企业界和金融界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记者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他们预警,“钱荒”之后,利率中枢显著抬升,并造成社会融资萎缩,最迟到明年下半年就会让经济再度下滑。

  专家认为,高利率显示货币政策名义“稳健”但实质“偏紧”,继续推行高利率政策不仅将压垮更多实业,而且有可能在中国重复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悲剧,当务之急是让货币政策尽快回归中性。

  7日,万博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参考报社联合主办了主题为“高利率下的中国经济风险”圆桌论坛。有与会专家甚至建议,在近期分两次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缓解微观层面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并在采取措施时宣布货币政策的中性基调不变。

  “在6月份‘钱荒’之后,各个期限的利率都出现明显抬升。一个月以内的利率下半年较上半年平均升幅超过120bp。虽然经济增速和CPI水平比过去低,但目前7天回购的利率水平已达到14年来的高位。”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货币市场利率抬升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驱动。一是,公开市场操作变调,加剧了市场对政策收紧预期;二是,频繁波动形成风险溢价。“钱荒”后机构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上升,这直接造成了下半年市场利率更为频繁的波动,而频繁波动反过来又造成新的不确定性。

  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认为,今年“钱荒”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总量原因。100多万亿的M2余额中有近30万亿被央行以法定存准金、央票等方式冻结起来。而且,十年来资产市场成倍扩张也需要大量的交易性货币支撑。实际进入实体经济的货币不足50万亿元。

  第二,结构原因。国际热钱持续涌入中国,央行被动收购外汇发行人民币,再不断通过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发央票回笼货币。但是,卖给央行外汇储备拿走人民币的,是结汇较多的大型商业银行,大型国企、外贸外资企业、息差套利者;而被抽紧银根的也包括并无多少外汇结算的中小银行,内资内贸企业、中小企业。

  第三,操作原因。近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由于搭配了紧缩的货币环境,造成实际利率不断上行。随之,越来越多实体企业被迫关门放起了高利贷,商业银行受到高息诱惑也通过影子银行变相做起高利贷生意,对此,央行并未从高利率和高利贷压垮实业的本质上去解决问题,反而直接从资金空转、银行杠杆高、期限错配等的现象出发,企图通过紧缩银根,迫使银行降低杠杆、并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让空转的资金回到实体经济,结果反而是进一步拉高利率。

  “银行间资金市场利率高企,推升了全社会的融资利率水平,也推升了债券一级市场发行利率。”泰达荷银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刘青山说,“目前中低评级信用债、私募债的发行利率都达到8%-10%,让较难获得高评级的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很多出口型企业、中小民营企业的毛利率也就10%,无法承担高企的融资成本。管理层对金融市场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经济的政策导向很难实现。”

  身在实体经济一线的企业家——无锡福祈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卓和观点更加直接,“高利率将击垮实体企业”。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很多传统产业的经营毛利率只有10%至15%,这样的毛利根本无法覆盖越来越高的融资成本和劳动力成本。高利率把许多原本盈利的企业逼到亏损边缘,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迫关门。

  “高利率以及紧流动性,加剧了资金空转,对实体经济造成了持续的负面效应。融资利率这么高,谁有能力承受?我们看到的只是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大量的资金堆积到了这两大领域。”交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马续田判断,今年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通过借新还旧还能够承受一定的高利率,但明年就很难说了,毕竟规模那么大,如果要发生风险,也将是系统性的。并且,明年企业融资成本也将快速上升,这都将对经济微弱复苏造成负面影响。

  鲁政委也赞同马续田的观点。“根据A股剔除金融业后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的测算显示,目前3年期和5年期AA-级企业债券的融资已超过了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但仍处于房地产企业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这意味着,如果试图让高利率来抑制房地产泡沫的话,在真正发挥对房地产的抑制作用之前,工业企业就已被压垮。”鲁政委说。

  滕泰呼吁,让货币政策尽快回归中性,降低实业融资成本,维护金融稳定。“企图用‘总量政策’调结构,不但不现实,而且是典型的政策错配和部门职能错位。地方债务的管理应该通过加强财税体制改革,改变预算软约束的财政体制。地方借债主体对利率并不敏感,央行通过提高利率的方式并不能遏制地方债务的规模扩张,反而会伤及实业,酿成风险。”他认为,只有央行回归其自身的定位,货币政策才能真正回归中性。短期应尽快通过各种手段,引导短期利率价格下行,使隔夜拆借利率尽快回到年初2%以下的正常水平。长期应按照三中全会的精神,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减少“金融抑制”,推动实际利率下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运行成本。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姜艾国建议:第一,在近期分两次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以缓解微观层面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并在采取措施时宣布货币政策的中性基调不变。第二,取消央行的信贷规模控制和银监会75%的存贷比例限制,改以银行的资本金再融资管理和流动性指标管理来约束其信贷扩张速度,以利率上浮和风险权重提升来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取消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和直接融资限制;取消对两高一剩行业流动性贷款的限制。第三,在近期由央行采取长短结合的手段,引导各档次拆借利率逐步回归正常水平,隔夜拆息应降至2.5%,并积极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责任编辑:DF070)

,专家:高中式装修效果图 利率将扼杀实体经济 将致经济再度下滑

相关:

非林地人参检测达标 益盛药业抢得行业先机  12月9日,益盛药业 (002566,收盘价26.34元)发布了首批非林地人参检测结果公告,公司首批收获的非林地人参的重金属、农药残留和皂苷含量等11个检测项目结果均达到国家标准。  有券商行业分析人士对此表示,作为国内非林地人参种植先行者,益盛药业在多年的人参种植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首批非林地种植人参获得丰收且检测均达国标,对其占领行业制高点具有重大意义。  11项检测达到国标  益盛药业今日公告称,全资子..

近亿巨亏压顶 中葡股份再次“卖子求生”   对中葡股份 (600084,收盘价4.19元)来说,今年仍是举步维艰的一年。  受禁酒令、限制“三公消费”、进口葡萄酒冲击等多重利空因素影响,国内葡萄酒行业今年仍旧低迷。在行业仍处寒冬的大背景下,中葡股份业绩也大幅下滑;财务数据显示,公司今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随着年关将至,扭亏将成为公司不得不再次面对的难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2年中葡股份通过出售旗下子公司以及房产得以扭亏为盈,相似的一..

上海基金公司“涉鼠”追踪:大数据锁定“嫌疑账户”  年末的基金业好不热闹:基金排名战激战正酣,互联网金融高烧未退,“捕鼠”行动又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上海5家基金经理因涉嫌“老鼠仓”正在协助调查。“五鼠”消息一出,让整个基金业的道德底线再次受到拷问。据知情人透露,证监会此次“捕鼠”行动,得益于利用大数据进行数字稽查。究竟哪些基金公司藏有“硕鼠”?“捕鼠”行动最新进展如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展开了全方位调查了解。  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 券商热议明年GDP增速  各方信息显示,本周有可能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瑞银曾发布研报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将明年GDP增长目标定为7%~7.5%之间。由于瑞银预期下限到了7%,由此引发市场热议,同时也引发了GDP增速调降对资本市场是利好还是利空的讨论。  券商 :增速调降仅短期影响A股  “目前通胀处于温和可控的状态”,一位券商研究所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期货币政策表现为中性偏紧,在央行发布的..

11月美非农就业数据大幅超预期 削减QE提前  上周五(12月6日),美国劳工部发布11月非农就业报告显示,该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20.3万人,较预期高出1.8万人,失业率跌至7%的5年低点,消费者信心触及5个月高位。  此次失业率触及7%的关键一线,令市场对美联储削减购债行动提前的预期大增,有部分经济学家甚至提出,削减行动最早将在本月发生。  “这是一份出色的报告,制造业就业情况达到了一年多以来的最好水平。”TDMeritrade首席市场策略师JJKinahan表示。  受此消..

104座城市重污染 雾霾概念股或卷土重来  受不利气象条件及入冬以来用煤取暖影响,近两个月以来,我国各地开始频发雾霾天气。据新华网12月8日报道,目前全国已陆续有104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程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初,我国也遭遇一轮大面积雾霾天气。资本市场上,嗅觉灵敏的资金当时对医疗保健、空气净化等“雾霾概念股”进行了持续炒作。此次雾霾卷土重来,分析人士认为,相关概念股或再度火爆。  首推口罩概念股  分析人士认为,在雾..

中国加入TPP或为时已晚 明年APEC力推亚太一体化  12月7日,世贸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在印尼巴厘岛延期一天后,终于就拖了11年的多哈回合“早期收获”达成一致。当日,美国代表立即飞往新加坡,与其他TPP(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协定)成员的贸易部长就TPP协议展开谈判。  业内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美国想要在今年底结束TPP谈判,明年争取让国会通过该谈判。在已经包括了日本在内的最重要的12个亚洲成员的前提下,美国不太可能让中国在明年加入,以免不能如期完成谈判..

我国环保产业“家底”公布 年营收规模达3万亿  正在被打造为支柱性产业的环保产业,目前正发挥强劲的经济拉动效应。  12月8日,在江苏昆山市,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3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2012年,环保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统计局等部委联合启动全国环境保护及相关产业基本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年营业收入在3万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  一同出席上述会议的环保部生态司司长庄国泰认为..

中国版“401K”应降低企业社保费率  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年金实施进程缓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3年前就指出,中国企业年金的覆盖面和替代率都十分滞后,参保人数仅为全国就业人口的1.6%。  新出台的税收递延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或能激发单位及个人参与企业年金的热情,但有专家表示,在政策的推动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企业的社会保险费率偏高,影响企业参与年金计划的积极性。  实施20余年参保率有限  作为对基本养老..

养老金EET模式落定 参保人利益回报成关键  自2014年1月1日起,中国将采取EET模式,实施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获悉,E代表免税,T代表征税,针对补充养老保险业务购买阶段、资金运用阶段及养老金领取阶段,形成了EET、ETT、TEE、TTE、EEE等不同税收优惠方式。  “这是一个标志,要说多重要就有多重要,它潜在地对税制改革、对个人所得税制从分项制向综合制迈进,都有重大意义。”12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