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唯GDP论 走出产能调整困境

2013-12-06 02:28:04 来源:网络

  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再次走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关口。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报告还提出,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意味着,产业调整可能会成为未来结构调整的重要议题。

  内需为主已成定局

  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稳定在7.5%~8%。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至第三季度才出现反弹。在这一系列的转换中,内需始终扮演着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助推器的角色。

  在限制“三公消费”的背景下,面对房价持续高企等限制性因素,稳健的消费增速为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带来了很高的期待。

  不仅有实体消费,网络消费也方兴未艾。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曾表示,前三季度,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网络购物同比增长34.7%,预计前三季度网络消费零售额将达1.3万亿元,已达到2012年全年水平。

  在投资方面,整个三季度内,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力量。资本形成的贡献率较上一季度又有回升,主要来源于基建投资和民间投资的恢复。

  今明两年,经济结构还将继续调整,调整的动力核心在于城镇化,而城镇化又将释放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从城镇化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在近期中央高层的讲话和对地方的调研中,城镇化确实已经成为频率较高的字眼。

  因此,未来在城镇化带动下的消费和投资两轮驱动,将激发中国的增长活力,也让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到新阶段。

  增速放缓倒逼结构调整

  由于当前宏观环境既不那么热,又比较平稳,且有一定的市场压力,正好给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机遇。

  比如,对过剩产能集中的地方国有企业来说,结构调整是在痛苦中进行的。以甘肃省为例,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是该省两大拳头产业。但随着宏观增速放缓,石油、煤炭、有色等行业都受到巨大影响。

  在更多的行业,除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产能大量过剩外,氮肥、电石、氯碱、甲醇、塑料等一度热销的化工产品也因为产大于需而销售困难;铜、铝、铅锌冶炼等有色行业生产形势低迷,产能过剩问题凸现。甚至多晶硅、风电设备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产品也出现产能过剩,大型锻件也存在着产能过剩的隐忧。

  今年年初,企业曾经希望政府换届能带来与往年相似的明显投资效应,但中央采取了稳中求进的政策基调。年中,在中央稳增长的要求下,企业热情再次提升,但是经济中的实际需求仍然是稳定运行。所以整个2013年,直到今年下半年本轮的去库存才基本告一段落。同时,直到今年10月,地方国有企业的累计利润增速才转正。

  由于需求平稳使得企业生产的东西不是都能卖得出去,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就要进行技术创新,就要调整产品结构,这就是市场压力。

  这些变化再次证明,企业是结构调整的主体,市场机制是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

  走出“越调越多”的困境

  除了经济放缓导致企业调整意愿走强,也需要政府适时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手段,防止钢铁行业“越调越多”的状况再次出现。

  在过去的数年中,中国对于产能结构实施了多轮调整,但产能往往越调越大。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在钢铁行业价格下滑、钢铁企业利润大减的情况下,粗钢的日均产量却达到了历史高点,背后的原因就是被扩大的产能仍在集中释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会存有一定量的产能过剩,只有存在产能过剩,才会有竞争压力来提高质量、服务,有一定的过剩,未必完全是坏事。但是,中国很多产能过剩问题背后,实际上有许多非市场因素在运作。

  我国产能过剩在多行业凸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落后。此外,有些地方政府采取摊大饼的方式片面强调做大GDP,以土地优惠、税收优惠等公共资源,引导投资者进入本已过热的投资领域,导致产能过度无序扩张。

  2013年中国的中东部频繁遭遇雾霾的侵袭也再次证明,单纯扩大生产能力低水平重复投资已经走不通了,必须提高技术和环境门槛,提高发展质量。各地政府应该把调结构、转方式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不能再一味盲目扩充产能。

  中央高层已经明确提出,再也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来论英雄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也提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

  这也意味着,政府应从竞争性项目的经济性管制,及时转向针对外部性的社会性管制,比如,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安全卫生,以及土地使用等等社会性审查,脱离原来的运动员职责,转而变成真正的裁判员,让市场承担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责任编辑:DF126)

,改变唯GDP论 走出产能调整重庆景点 困境

相关:

过会企业抢食IPO重启头啖汤  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已过会企业5日上报新股发行计划。除因券商存在问题而导致IPO搁浅的企业,剩下的企业绝大部分均计划抢食IPO重启头啖汤,预计在20日前后递交会后事项材料,少数企业由于自身或中介机构原因可能将无缘进入首批方阵。  “企业排队等这么长时间,只要自身条件够硬,肯定会希望尽快上市。”投行人士认为,越往后拖,IPO项目越多,发行不确定性可能越大、项目相对优势越小。  1月或现首单发行  多家大型..

多地口岸检出非法转基因玉米进口商 包括中粮  国家质检总局4日发布消息称,继11月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进口美国玉米中检出未经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成分MIR162后,近日,福建、深圳、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又相继从5批进口美国玉米中检出MIR162转基因成分,共计约12万吨,并作出了退运处理。  11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曾表示,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对一船进口美国玉米实施检验检疫中检出MIR162转基因成分,对其进行退运处理,涉及玉米达6万多吨。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

创业板指失守半年线:IPO速度决定未来  “利空消息的消化不是一两天的事,创业板怎么涨起来还会怎么跌回去。”广州一位知名私募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  昨日,创业板再度急挫,截至收盘,创业板指报1202.07点,大跌3.08%,半年线宣告失守。  分析人士认为,创业板的命运在上周六证监会出台IPO新政后就已经注定了,不准借壳、批量发行、存量发行、控制“三高”等政策让创业板逐渐失去了吸引力;而IPO重启以及巨量解禁,也将持续对创业板的整体估值构成..

建设银行积极探索小微业务   随着国内各家银行在小微金融的市场上竞争日益激烈,各家银行的小微金融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  正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说,“不创新,就死亡”,创新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不二法门。中国建设银行在小微金融方面的积极探索,对同业尤其是国有大行来讲,颇有借鉴意义。  全行战略重点良性机制形成  作为中国第二大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将小微企业业务作为全行重要的战略性业务,加强资源倾斜,优化经营机制,确保始终满足..

百个生态示范区有望出炉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由多部门参与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上报。意见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个生态文明示范区。纳入示范区的地区,除将获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外,还可能会编制自然资产负债表。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由多部门参与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上报。意见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有望在全国..

银行理财变保险客户投诉交行   本是要买理财产品,却被交通银行忽悠买了保险,如果退保将亏损20多万元。记者调查了解到,交通银行销售该产品的客户经理竟然没有相关从业资质,产品销售风险提示涉嫌违规。然而,客户要求全额退保、返还利息,交通银行和太平洋人寿广东分公司却并不认账。  银行“兼业代理”保险销售纠纷不断,问题保单无人“买单”,相关制度是否存在漏洞?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客户陈小密投诉称,2010年1月她在交通银行中山市三乡..

怡亚通:平台服务企业的创新典范  在中国经济迈入“而立”的门槛时,中国企业却提前体会到了“高成本时代”的困惑,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物流成本的上升使许多企业陷入了转型的困境。但危机永远是双面的,“危”中往往蕴含着“机会”。在劳动力与原材料成本上升刚性约束的条件下,流通环节成本的降低往往成为了企业降本增效的“金矿”。中国物流协会的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超过18%,远高于美国8%的比重,这也意味着巨大的“掘金”空间..

科伦药业:突破专利壁垒 2017年创新驱动   9月,科伦药业(002422.SZ)与大冢制药专利纠纷案由山东省高院终审判决科伦胜诉。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这个回合的较量代表一个趋势:在输液的高端材料和输液的高端制造上,中国第一方阵的企业正在逼近他们的核心技术区和核心市场区。”  突破专利壁垒  科伦与大冢制药的专利纠纷是围绕塑料小水针展开的。这一产品正展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科伦药业副总经理刘思川表示,“我们产品今年6月上市..

“取消中药提取委托加工”争议最大  记者从正在召开的第7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上了解到,由于不少中成药企业对不久前下发的《关于加强中药提取和提取物监督管理的通知》有很大争议,国家食药总局药化监管司于5日在北京召开加强中药提取和提取物监督管理研讨会。  国家食药总局相关人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为进一步规范中药提取和提取物生产使用行为,保障中成药质量安全,该局起草了《关于加强中药提取和提取物监督管理的通知》。  “《通知》加强对中药..

11月个人投资景气指数下降  5日,国泰君安发布11月国泰君安个人投资者投资景气指数显示,当月该指数录得运行值66.35,较上个月69.58的运行值下降3.23个点。  从3I指数的构成细项看,中小投资者投资收益出现一定改善,但月末账户活跃度降低,账户资金出现一定程度的流出,表明中小投资者对后市走向偏于谨慎。  分项指标显示,交易投资收益率较前期出现一定程度改善。选定样本的当期平均浮亏率为18.50%,较上月下降了4 .86个百分点。已交割的当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