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型商品房长期成效待考

2013-12-04 10:56:07 来源:网络

  11月27日,北京市住建委出台《北京市自住型商品住房销售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集意见稿》),严格规定了自住型商品房的转让环节:5年内不得转让,5年之后转让的不得再次购买。同时明确,自住房摇号由开发商来组织,但必须使用全市统一的摇号软件,而且摇号和选房过程将由公证机关全程公证。

  此前,北京曾试推了3年的单限房,也就是自住型商品房的前身。由于之前单限房在已经上市的项目上发生了多次“乌龙事件”,因而关于此次即将上市的自住型商品房的分配,市场上依然有各种“内定”“优先”的传言。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轮北京市住建委出台新政,主要是针对3年来的各种问题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随着未来北京自住型商品房数量越来越多,短期内将有可能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而长期效果如何还将看具体落实情况。“只要不再沦为牟利工具,把房子真正分配给有需要的人”,就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试运行三年沦为牟利工具

  2010年北京开始试点限地价、竞房价的单限房,旨在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经过3年试点,越来越多的单限房被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中来。今年3月,北京推出“新国五条”细则,要求继续完善土地出让方式,通过“限房价、竞地价”等方式增加自住型、改善型住房的土地供应,进一步降低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的价格,逐步将其纳入限价房序列管理。这类房源就是单限房。4月10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杨斌公开表示,“纳入限价房序列管理”是一个全新概念,和纳入住房保障体系的限价商品房不同,这种新的限价房是针对中等收入家庭,满足自住、改善型需求的商品房。

  当时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单限房开始建设并逐步涌入市场,对于商品房市场将产生不可小视的冲击。但另一方面,由于单限房以商品房的形式出售,价格却比商品房低很多,于是成为各方关注的利益焦点,更有地方政府截留雪藏并以此作为招商引资的工具。

  实际上,早在两年前,就曾曝出地方政府欲截留单限房用于招商引资的消息。2011年,北京首个单限房项目房山中铁长阳国际城,就曾曝出800套单限房房源险被房山区政府截留销售给招商引资企业,后因引起了社会关注才得以正常销售。今年4月初,昌平区北七家金色漫香苑单限房被紧急配售,也是类似原因,当时开发商表示,北京市和昌平区两级政府意见不统一。据知情人士当时透露,金色漫香苑单限房紧急叫停的原因,源于北京市住建委与昌平区的矛盾,这与开发商表述的“两级政府意见不统一”说法不谋而合。

  过去优先保障轮候家庭

  据了解,此前北京市各区的单限房如何配售,都是北京市住建委下达针对项目的文件,对配售进行规定,通常会优先项目所属地区的保障房轮候家庭,再面向全市保障房轮候家庭,第三轮如果还有剩余房源,区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把房子优先配售给首套置业家庭。

  “单限房当初以限地价的方式入市。”上述知情人士说,由于单限房在土地出让环节上就做出了让利,所以当地政府当然不愿白白“贡献”给其他区县。区县之间的利益协调成为保障房难以解决的难题,“除非给出财政补贴,否则难以平衡。”知情人士说,开发商所说的市、区两级政府意见不统一也在于此,这个问题一直就存在,难以解决。因此,2011年,北京市注资100亿元成立了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买地建房或收购住房,用于全市住房保障。

  根据北京官方发布的消息,北京尚在轮候的保障房家庭还需要两年的时间才能解决,而近年来,北京市各区县保障房都按照本区优先来进行配售。由于远郊区县土地供应多,中心城区基本没有供应,各区域保障房的供给极不平衡,像海淀、东城、西城这三个供给稀少的城区,常常是与其他区县做工作调剂房源配售给本区县轮候家庭。例如,海淀区2012年就是从朝阳区调剂了900多套保障房来配售给本区轮候家庭。另外有消息传出,位于昌平区沙河镇的单限房,也早已内定给沙河高教园区的教师。

  新政效果值得期待

  试运行三年乌龙频出,北京市开始明确将要大力推出单限房地块,销售和转让环节的相关配套政策,也呼之欲出。早在今年5月份,北京市就研究对单限房的分配和再上市进行明确规定,并在10月推出了《关于加快中低价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建设的意见》,又在近期推出了关于销售管理的《征集意见稿》,明确了各种执行细则。

  “明确后,未来出现乌龙的情况就会有所避免。”一位曾参建过自住型商品房的业内人士说,过去市、区两级政府意见不统一,开发商很难做,回款周期长,打消了开发商的积极性。现在通过专门的软件来摇号,由开发商来操作,虽然利润不高,但至少能保证回款,对开发商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同时,此次还明确了自住型商品房不再针对保障房轮候家庭,而是京籍非京籍首套置业家庭,扩大了受众范围,预计会有相当一部分刚需家庭会考虑申请自住型商品房,这样在市场上也会起到短期的调控效果。但是长期的效果,还要看政策执行和落地的具体情况,“如果还是有各种内定的事情发生,那么调控效果必然还会大打折扣”。

(责任编辑:DF050)

,自住型商品房朱高燧 长期成效待考

相关:

土地增值税之辨  时隔半年,房企再陷“欠税”风波。  此次风波的导火索系11月24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报道,其称“从200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包括SOHO中国、万科在内的45家房地产企业欠缴3.8万亿元增值税”。此报道一出,随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此后短短三天内,万科、华远、招商地产等超过13家被提名房企纷纷或发布公告或直接对外宣称“自身的清白”,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更是直言要状告央视。  11月26日,中..

窦尔翔:金融天然是互联网 互联网并非天然是金融  2013年,互联网金融成了人们炙手可热的话题,相信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哲人们说,“你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仍旧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便都拥有了两个思想”。“思想交换模型”是网链的特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思想交换模型”推广开来,促进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进入新经济时代,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  互联网的实践如火如荼,互联网的讨..

新股存量发行恐遇冷  证监会日前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暂行规定》提出了在IPO时公司原有股东可以按照发行价格减持自己的股份,并入公开发行数量。本栏认为,根据新的新股发行制度,公司原有股东很可能不愿意把自己的股份并入IPO减持。  昨日本栏说了未来原始新股将会被惜售,新股的一二级市场可能会长期保持一定的差价。根据管理层的新规定,如果发行人减持股份,减持价格将不能低于发行价格。这就是说,发行人通过IP..

华泰证券:市场化演进和监管转型重要一步  2013年1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2009年以来的第四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最终落地。回顾近五年的四轮IPO改革路径,本次改革或是最为复杂的一次,既面临着IPO长期暂停的市场压力,同时存在着前几轮改革后遗留问题的累积。  本次改革整体上着眼于通过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及全过程的信息披露两个角度对新股发行体制进行改革。在五大方向的重点改革措施中,一方..

国泰君安:以信息披露为中心 奠定市场新生态  日前,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颁布。《意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的改革取向,在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强投资者保护、强化信息披露、强化发行人和控股股东以及中介机构的诚信义务与责任等多方面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实现新股发行向注册制的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览本次改革意见全文,亮点颇多,而落实以信息披露为中心、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无疑是其中亮点之一。我们知道,注册制的顺利实..

中信建投:以市场化法制化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改革方向,这意味着注册制将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继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政策红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证券市场的改革也进入了以顶层设计推动市场化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本次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

信达证券: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国证监会2013年11月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一规定是在新股发行市场暂停超过一年,相关改革制度酝酿超过半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证监会贯彻党中央金融改革思路,发挥市场决定行作用,出台的最重要的系统性改革意见。  A股市场有史以来,饱受“圈钱”、“政策市”、“三高”等质疑,大盘数次起落,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二级市场受..

刘士余:退出量化宽松或致我国金融市场短期波动  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安全,但也要高度关注和积极应对经济金融运行中的潜在风险隐患和苗头性问题。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入的风险上升,未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导致我国金融市场短期较大波动。要积极构建面向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金融稳定框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责任编辑:DF050)

苏培科:IPO改革虽有亮点 但仍须突围  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旗帜鲜明地提出 “这是逐步推进股票发行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的重要步骤”。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定调 “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之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第一次调整。遗憾的是,这次改革尚未触及权力发审的本质,也没有注册制的框架,仅是一个过渡性方案。  一个过渡性方案  既然中央文件和证监会都认为我国证券市场的改革方向是真..

余丰慧:“自贸区金改30条”最大突破在哪里  12月2日,央行出台《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开放提出30条意见。这为上海自贸区勾勒了未来金融改革的愿景,体现了大胆改革的精神。《意见》有张有弛,开放与监管并重,在一些金融重点领域有较大突破,体现了试验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原则。  笔者认为,“自贸区金改30条”最耀眼的地方是第十条 “稳步开放资本市场”中所提及的“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