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妹子减肥 减着减着就进了妇科

2024-04-25 05:47:12 来源:网络

眼看天气越来越热,身上的肉肉藏不住啦,赶快减肥!节食、大量的运动、吃各种减肥药……相信这些方法很多人都有尝试过,或是正在尝试的过程中。结局要么减重成功但伴随其他症状,要么减重失败直接放弃,要么减重短暂成功后又反弹。

在妇产科门诊,减重后月经减少、闭经的病例屡见不鲜,交流中发现大多数妹子在减肥的过程中,更关注变“美”的结果,而不是减重对健康品质的提升。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过分关注瘦身效果、减肥用力过猛,可能带来的妇科问题。

不当甩肉招来的妇科病

以下三种减肥方式有可能给女生埋下健康隐患。

过度节食 血糖供应能量,当不足时,大脑会接收到能量缺乏的信号,很多器官就没有办法正常运转。脂肪是合成体内激素的重要原料,体脂丢失过多过快,就很难维持雌激素的正常分泌,导致月经减少,甚至闭经。

蛋白质转换成氨基酸后,起到更新和修复的作用,一旦缺乏,会出现皮肤起皱、头发干枯、贫血、水肿、月经失调、肌肉流失等健康问题。可见任何一种营养素都很重要,当长期缺乏时,机体首先是保障心、肝、肾等“首要”脏器的营养支持,而选择降低或关闭“次要”的生理功能来维持生存,比如月经。

超负荷大量运动 有研究显示,女性运动员闭经人数居多。因为过度运动会引起激素分泌失调,使月经量减少或延迟,甚至闭经。美国运动医学会将经常运动的女性中出现饮食紊乱、闭经和骨质疏松症三种症状相结合的现象,定义为“女运动员三联征”。

长期吃各种减肥药 市面上很多的减肥药伴随着一些不良反应,不同程度地影响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不宜长期使用。

“姨妈”缺位或需补雌激素

减重期间女性经常会忽略月经的变化,直到出现闭经才开始重视。当体重恢复,月经也会慢慢恢复,但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有的甚至更久。

所以,体重可以很快减下来,但月经却不一定很快恢复正常。在月经没有恢复正常期间,需要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以免导致子宫、卵巢等生殖器官的萎缩。如果闭经时间长,还要关注骨密度,适量补充钙及维生素D,预防骨量的流失。

胖不胖参考这3个指标

你是真的肥胖吗?根据2022年《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评估指标来测一测:

体重指数BMI 如果BMI大于24小于28为超重,大于等于28就属于肥胖。这个方法简单易用但也有局限性,比如,BMI不能区分脂肪和肌肉含量。因此BMI是衡量机体整体肥胖程度的指标。

腰围、腰围身高比 这个指标可间接判断是否存在中心型肥胖。腰围测量时需在自然呼吸情况下,于髂嵴最高点和第12肋骨下缘连线中点处,用软尺沿水平方向绕腹1周。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就属于中心型肥胖。

计算腰围身高比时腰围和身高的单位需保持一致。目前以0.5作为切点,0.40-0.49时无向心性肥胖危险,0.50-0.59时向心性肥胖发生风险增加,0.60时为高风险。

人体脂肪的测量、体脂率 这个方法可以筛查BMI指数正常的隐性肥胖患者。一般来说正常成年男性体内脂肪含量占体重的15%-18%,女性为20%-25%。

你对减重还有些误会

不少人在减重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在减肥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人倒是瘦了,健康也丢了。

只看是否掉秤 不少减肥人士只关注体重下降多少斤,却忽视了身体内肌肉、水分、脂肪等成分的比重变化,“肌肉减少性肥胖”就是很好的例子,证明肥胖与肌肉减少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期望短期快速减重 要知道短期的快速减重,减的是水分和肌肉,而且容易出现脱发、月经紊乱、免疫力下降等伴随症状。例如逐渐受到关注的“跌重性闭经”即体重下降超过标准体重的15%以下出现的闭经,多见于年轻女性。

想获得一劳永逸的减重成效 实际上是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可以永久保持减重效果的,只有舒适、简单、易行的方式才可长久。

文/王贞娜(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

小贴士

减重悠着点 每周别超两斤

科学减重方法不仅可以预防月经失调,还可以长期维持健康体重,避免体重反弹。

制定规律的减重周期,不宜骤减,应循序渐进,例如每周体重减轻不要多于1千克,在每日能量需求基础上,达到500-1000千卡的负平衡,这个负平衡可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来完成。对于肥胖患者,每周不超过1.5千克。减重达到标准后仍要控制热量摄入与运动强度的平衡,避免反弹。肥胖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还应结合个体情况,去专科门诊咨询。

教你几招儿 减脂不减肌

减肥前必须要明白的是:减肥是减脂肪,不能减肌肉。下面,北京市疾控中心的专家就来给大家推荐四个减脂不减肌的好方法。

计算自己每日所需摄入的总热量 如果你的体重指数BMI在18.5-23.9(体重正常),可以用这个公式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理想体重×每公斤体重所需热量,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如果已经超重或者肥胖,需要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每日所需能量。

健康饮食 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控制进食总量,使每日摄入总热量低于消耗量。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几点,可以让减肥事半功倍。

(1)食物多样。

(2)每天吃好早餐,不吃零食和夜宵。

(3)低热能、低脂食物。

(4)用小号餐具进餐,每餐细嚼慢咽,减慢吃饭速度,每餐吃七八分饱。

(5)每天至少有一餐以全谷物为主食,如午餐或晚餐为粗杂粮。

(6)顿顿要吃菜。每天都要吃深绿色的叶菜,中餐、晚餐分别至少应有2种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一半。

(7)优质蛋白绝不可少。

(8)每天喝牛奶。纯牛奶、没有添加糖的酸奶、低脂或脱脂牛奶等都可以。

(9)多喝白开水,少碰碳酸饮料、风味饮料等含糖高的饮料。

吃动平衡 养成每天晨起量体重的习惯。多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做家务、走路、各种运动项目……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使体重逐渐减轻达到正常标准体重。

充足睡眠 有研究显示:导致身体发胖的主要原因是体内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生长激素是人体自行分泌的一种天然激素,主要作用是促进骨骼及肌肉的生长,同时也加速体内脂肪的燃烧。但这个激素只有夜间睡眠时分泌,尤其是在入睡 90分钟以后分泌量最旺盛。

此外,人体在睡眠时,身体机能运作会趋于迟缓,但新陈代谢功能仍会持续进行,积存于体内的卡路里也能不断地燃烧。越是年轻健康的人,细胞代谢就越活跃,睡眠时消耗的能量当然就越多。

文/本报记者 李洁

,有些妹子减肥 减着减着就进了深圳继续教育网 妇科

相关:

“消博”观潮 新型消费好物加速“出圈”  重量更轻、性能更优的碳纤维自行车、“会呼吸”的人造草、听指令的“空中的士”……会期6天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上,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好物加速出圈。   “展会第5天,我们带来参展的几十支碳纤维羽毛球拍全卖完了。”连续两年与消博会相约的毕然,是连云港神鹰碳纤维自行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今年参展,他明显感觉到“展品的消费转化率较去年更高,展区内很多展品都..

新方法可降低小麦镉铅污染对人体健康威胁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4月21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获悉,该所重金属生态毒理与污染修复创新团队发现,小麦籽粒中的某些营养组分,如钙、镁、植酸和甲硫氨酸等,对镉铅生物可给性有显著影响。这为重金属污染农田安全利用与品种选育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上。 小麦镉铅污染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生物可给性即农产品中重金属被人体吸收的潜力,..

人类智力超群之谜破解 科技日报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张佳欣)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研究发现,人类神经元并不像小鼠的神经元那样以环路形式传递信息,而是主要沿着一个方向进行通信。这一机制提高了人脑处理信息的效率和能力。相关成果发表在最近的《科学》杂志上。 大脑新皮层是关系人类智力的关键结构,厚度不到5毫米。在大脑最外层,200亿个神经元处理无数的感官感知、计划行动,并构成人们思想意识的基础。这些神经元是如何处理所有这些..

因果机器学习展示诊疗疾病潜力  科技日报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刘霞)一个由德国慕尼黑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波士顿大学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正在探索将人工智能(AI)较新分支——因果机器学习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潜力。他们的最新研究指出,因果机器学习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是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机会,有助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相关论文发表于19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自然·医学》杂志。  研究负责人、慕尼黑大学AI管理研究所所长斯特凡·..

爱国卫生月:儿童如何保持健康体重?专家支招2024年4月是第36个爱国卫生月,全国爱卫办以“健康城镇 健康体重”为主题展开活动。近年来,儿童超重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如何判断儿童是否肥胖?儿童肥胖的具体危害有哪些?哪些方法可以有效防控儿童肥胖?为此,人民网采访了河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副主任医师刘芳。 相关阅读: 爱国卫生月:运动减肥 你需要避开这6个误区 爱国卫生月:肚子赘肉太多?4个动作帮你应对腹部脂肪 爱国卫生月:警惕这5种“伪减脂”食物 ..

清淡饮食就是吃素吗?这份健康饮食指南请收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医生嘱咐要清淡饮食。然而,很多人对清淡饮食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清淡饮食就是“尽量吃素,不能吃肉”。其实,这样的吃法不但不利于营养均衡,还会导致体质变差。  清淡饮食不等于吃素  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吃荤还是吃素,而在于吃什么和吃多少,也就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不是齐全、是不是适量。  鸡、鸭、鱼、肉之类的荤食,能够成为营养的重要来源,为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提供大量..

AI将帕金森病药物设计提速十倍  科技日报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张佳欣)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大幅加快了帕金森病治疗方法的开发。他们设计并使用了一种基于AI的策略,来识别阻止α-突触核蛋白(帕金森病的特征蛋白)聚集的小分子。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  帕金森病影响着全球600多万人,预计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两倍。当人们患上帕金森病时,一些蛋白质会失控并导致神经细胞死亡。当这些蛋白质错..

3D打印药膜能“剿灭”癌细胞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研制出一种载药3D打印薄膜。其由含有特定剂量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和顺铂的凝胶制成,可杀死癌细胞,显著降低复发率,并能最大限度减少传统化疗的毒性。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国际药学杂志》。  全球每年有超过80万人被诊断出患有肝癌。目前主要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肿瘤,然后辅以化疗。尽管这对防止复发至关重要,但会带来副作用,很多患者会选择停止治疗。  鉴于此,研..

建立多学科融通式医学教育体系“医学正在经历‘由单病而共病,由疾病而健康,由当下而长远,由个体而群体’的现代转化。”4月20日,在以“构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学术咨询委员会主席王辰表示,医疗卫生工作要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再到“以人和人类为中心”的转化,需开展新医科建设,通过改革医学教育构建现代医学体系,改善医学卫生实践。 与时俱进,优化医..

我学者提出贫血治疗新策略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代小佩)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团队在血液学领域著名期刊《血液》在线发表文章,首次揭示转运核糖核酸(tRNA)假尿苷修饰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关键机制,并验证了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能改善环形铁粒幼细胞性贫血(MLASA)患者的红细胞生成及贫血症状。  假尿苷修饰是细胞中最常见的核糖核酸(RNA)修饰形式,其异常水平与MLASA、线粒体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