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蘑菇莫乱吃 小心中毒

2023-07-12 21:22:41 来源:网络

在我国,每年6至10月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期,也是因误食毒蘑菇而中毒事件的高发时期。

“野生蘑菇又名野生菌,按照能否食用,可分为食用菌和有毒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杜贤进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种类达40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蘑菇有40多种。

杜贤进表示,不同的毒蘑菇,因所含毒素不同,会有不同的中毒表现。有些中毒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有些表现为流口水、大汗、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有些表现为溶血、急性肾脏损害;还有些刚开始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之后出现假象好转,若诊疗不及时,最后会出现肝、脑、心、肾等多器官损害并伴有烦躁不安、嗜睡等精神状态,甚至死亡。

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摘、不销售、不食用野生蘑菇。如不慎误食毒蘑菇中毒,该如何自救?杜贤进表示,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按压中毒者舌根引起呕吐,反复多次催吐,让中毒者尽量把胃内食物吐出来,减少毒素的吸收。

立即就医。凡是在吃过野生蘑菇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都应立即就医。最好携带剩余野生蘑菇样品,以备鉴定野生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野生蘑菇莫乱无惧风雨 吃 小心中毒

相关:

自然资源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   【权威部门话开局】   7月11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王广华表示,自然资源部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按照“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的定位,积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自然资源部严..

夜间门诊:方便患者上班看病两不误  “看夜间门诊的患者,请及时关注屏幕上的叫号。”每天17时之后,北京协和医院门诊楼内就会响起这样的提示音,虽然已经到了平时的下班时间,但门诊楼里依然还有很多患者在等待就诊。北京协和医院已有28个科室提供夜间门诊服务,以方便患者错峰就医。   当前,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江西等地都在推进夜间门诊建设,越来越多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陆续推出夜间门诊,这些医疗机构通过调整医疗资源,延长..

真性近视不可逆转 5种防控模式教你早预防 伴随着暑假的到来,不少孩子又将迎来近视度数飞涨的时期。如何帮助孩子预防近视,或者减缓近视度数的进展,是众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医师王凯表示,一般来说,青少年儿童在刚出生时都是远视眼。幼儿园阶段,一般会有正1.50-正2.00左右的远视储备。由于近距离用眼强度增加,会导致远视储备消失速度过快,使得在后续发育过程中逐渐向近视眼过渡。 “绝大多数青少年的真性近视是不可逆转的。所以..

子宫内膜癌治疗有了新方式  科技日报讯 (记者雍黎 通讯员黄琪奥)7月10日,科技日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获悉,该院妇产科王延洲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孙力教授团队证实了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病痛,为该类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手段。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外科学杂志》上。   “多孔腹腔镜、单孔腹腔镜以及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手术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

微针贴片:助你免去打针吃药之苦  很多人害怕打针的痛和吃药的苦。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革命性的、更温和的用药方式免去人们打针吃药的痛苦,那就是微针贴片。   微针贴片是一种新型的透皮给药器件,它看起来像一个“创可贴”,表面布满了装着药液的凹槽和微小针头。只要把它在皮肤表面轻轻一贴,这些微小针头就会穿过皮肤最外层的角质层,把药液输送到人体的皮下细胞。由于角质层里没有痛觉神经,因此微针穿过时人基本不会感到疼痛。   浙江大学药学院..

研学携手科学,共助青少年成长  “小朋友们,我们是不是能看到一个点?”只见老师让孩子们拿起桌子上的意大利面,用眼睛注视着一根意大利面的顶端。这是一节教孩子认识点、线、面的课程,整节课生动、有趣、直观。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这类“复合型”的课程正悄然走红。课程内容取材自日常生活,教师在课堂的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问题的引导者,启发孩子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得出结论。这类课程不只提供知识,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研究思维..

微生物有望成为抗癌利器  沙门氏菌通常会引起食物中毒,但2019年,71岁的加拿大人爱瑞特·巴尔布尔自愿喝下一瓶含有10亿个活性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液体,作为对抗胰腺癌的最后手段。当时,胰腺癌已经扩散到她体内其他器官,她只能活几个月。她喝下的沙门氏菌经过了基因改造,可攻击癌细胞,且对身体其他部位的毒性比普通沙门氏菌小。巴尔布尔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接受化疗的同时尝试沙门氏菌疗法的人,结果显示,她的肿瘤缩小到了原来的10%。   英国《新科..

无创血糖监测技术取得突破  科技日报深圳7月11日电 (记者叶青)11日,记者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该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创中心聂泽东研究员团队,在基于生理信息的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研究团队提出了基于心电(ECG)及光电容积脉搏波(PPG)多模态融合的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有望应用于糖尿病慢病管理、高风险人群评估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根据《中国2型糖..

各地人社部门争当高校毕业生“就业帮”  “全勤能开5000元吗?”“公司提不提供班车?”一条条网友提问出现在某网络直播评论区,“主播”也很快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应——这是由黑龙江鸡西市人社局发起的“入企探岗”网络直播,鸡西市就业“探岗员”将直播间搬到了用工单位现场,方便高校毕业生等求职者与企业实时互动,实现相互选择。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7月11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直播带岗”的做法并非个案,各地人社部门都在努力创新,为促进高..

重庆:智慧平台精准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  “本来很焦虑,没想到就业服务平台岗位推送这么精准!”近日,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应用化学专业2023届毕业生佘施倩高兴地做着入职准备。通过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智慧就业平台(即重庆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她很快找到了本校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助理的岗位,满足了一边提升科研能力一边为考研做准备的心愿。   能在高校做科研助理,不仅解决了就业,还能为自己进一步提升奠定基础。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