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胞筹建华人食品银行

2022-05-02 10:42:51 来源:网络

  据联合国多家机构联合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报告》,全球约有1/10的人口面临食物不足的困境。近期,美西方对俄强硬制裁,导致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食品银行,指秉持“不取分文”的理念,为经济困难人士提供食物支援的慈善组织。目前,食品银行已经遍及多个国家,帮助众多贫困人士渡过难关。过去,华侨华人较少涉足食品银行,但这种状况即将发生转变。北美华人援助中心(以下简称“华援中心”)的华侨华人,即将在美国南加州创办一家华人食品银行。

  在合作中学习经验

  华援中心成立于新冠疫情期间,为中国包括武汉等多个城市的抗疫做出了贡献,也为北美华人群体提供了很多帮助。

  创办食品银行的想法,源于华援中心的一次公益活动。奇诺市是洛杉矶市东部新兴城市,近年来逐渐成为北美知名的华人聚集地。2020年5月,美国处于疫情暴发期,华援中心的义工们发现到奇诺食品银行领取食物的受助人大多没有合格的口罩。

  华援中心的负责人之一李怀国介绍:“在和奇诺食品银行的负责人沟通后,双方一拍即合,华援中心的义工们参与奇诺食品银行的工作,为人们提供口罩、发放食物。”

  正是这次接触,让华援中心逐渐有了运作食品银行的经验。华援中心的义工们会在每周三前往奇诺食品银行,学习食品的收集、包装和分发经验。

  据介绍,奇诺食品银行提供的单份食品量比较大,每份包括鸡蛋、肉类、蔬菜、水果和牛奶等。“基本上,每一份大概有普通小轿车后备厢的一半这么多。”李怀国说。

  除了义工们,华援中心还带动了很多华人学生参与奇诺食品银行的工作。“从2020年五六月份开始,每周都有华人学生参加。”李怀国介绍,“华人学生的热情非常高,都有很大的爱心去做这件事情。”

  困难面前寻求对策

  然而,筹建华人食品银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是受助人的身份识别问题:领取救济食物的人真的需要帮助吗?有的食品银行通过填表的形式对受助人进行背景调查,但这会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未必准确。李怀国说:“就像有人虽然开着豪车,但可能是刚刚失业,或者家庭出现了困难,甚至只是一个司机,你没办法判断。”华援中心计划通过发放号码牌、记录车牌等方式,避免重复领取的情况。

  其次是资金的问题。由于疫情和经济下行,目前美国的通货膨胀水平较高,供应链矛盾突出,物价涨幅较大。在食品需求量较大的前提下,如何才能筹集到更多资金呢?

  华援中心的义工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分拣经销。李怀国表示:“我们注意到,美国有很多仓库维护费很高,不要的货物会拉去销毁,但其实这些货物中有很多东西还是不错的。”义工们会将这些货物分拣出来,再联系经销商进行出售,将这个过程产生的利润放回食品银行。通过这种方式,华援中心既筹集到了食品银行的经费,又让剩余产品获得二次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

  为了更美好的社区

  为什么要创办华人食品银行?李怀国表示:“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从短期看,它能帮助因疫情而陷入困顿的人。我有一个餐馆生意做得很好的朋友,因为疫情,客流量急剧下降,在尝试线上拓展客源无果后,最后被迫关店。它不是一个简单关店的问题,而是意味着很多负债。他可能也会去找工作,但背负着债务,生活压力就会很大。如果有食品银行,就能帮他解决燃眉之急。从长期看,华人食品银行是为了建立华人群体的良好社会形象。”

  据调查,食品银行对美国少数族裔非常重要。以拉美裔群体为例,他们大部分在美国社会承担服务性体力劳动,贫困人口较多,一个家庭七八口人都很正常。

  帮助这些少数族裔群体,能够提升华人群体的社会美誉度。“有一个平时帮别人除草、清理泳池的少数族裔曾对我们说,自己好长时间没换过口罩,很害怕自己会感染雇主,所以非常感谢我们的帮助。”李怀国回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华援中心义工们深知慈善活动重在细水长流,他们相信华人食品银行的建立一定能让社区更加和谐美好。

  李怀国说:“我们想让其他种族认识到,我们华侨华人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还会尽可能帮助周边更多居民。”

,美国侨胞筹建深圳都市频道 华人食品银行

相关:

“躺平”抗疫国家感染率降低?真相是……   自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来,全球感染和病亡病例不断攀升,奥密克戎变异株仍让全球笼罩在新冠阴影之下。但近期,外媒不断传出西方国家宣布摆脱新冠疫情,准备与新冠长期共存的消息。   4月26日,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称,美国似乎已摆脱了疫情大流行阶段。某些外媒则趁机鼓吹中国应“顺应全世界的做法”,效仿西方的“群体免疫”,“躺平”抗疫。但这一观点遭到部分公共卫生专家的质疑,认为这..

北京目前共有中高风险地区“28+7”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通报,截至2022年4月30日24时,朝阳区双井街道广和南里二条近14天累计报告6例本土确诊病例。经市疾控中心评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本市即日起将朝阳区双井街道广和南里二条由中风险地区升级为高风险地区。   截至2022年4月30日24时,朝阳区豆各庄乡朝丰家园社区、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西里社区近14天各累计报告2例本土确诊病..

北京正式启用小汤山方舱医院   5月1日,北京市第321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会上获悉,4月30日15时至5月1日15时,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55例,其中确诊病例51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自4月22日以来,本市已累计报告350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涉及14个区。为做好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病例的集中收治工作,自5月1日起,本市正式启用小汤山方舱医院,目前共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12名。此外,“五一”假期本..

打赢疫情歼灭战,“兵民”是胜利之本   常态化核酸检测可有效避免大规模封控,确保经济发展和抗疫同行,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防控效果。每一位居民都要切实履行防控责任,认真参与每一轮核酸筛查,助力迅速把阳性感染者从社区、从人群中找出来,控制传染源并切断隐匿传播途径。我们始终坚持“动态清零”不犹豫、不动摇,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五一”假期首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一早通过视频系..

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王 鹏作(新华社发)   漫画   徐 骏作(新华社发)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生育政策调整完善关系千家万户。生还是不生?生几个?并非一个能简单回答的问题。影响家庭做出选择的,既有家庭成员的实际考量,也受经济社会环境种种因素的影响。   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

“就近就便,快多了”(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4月30日早上8时40分,记者赶到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公园核酸检测便民采样点。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沈琲已经穿好防护服,坐在像书报亭一样的核酸采样工作站里,准备开始工作。   9时,几名环卫工人和志愿者陆续走进工作站,进行核酸检测采样。隔着玻璃,只见沈琲做好手部消毒,举起棉签、采样、进管,一气呵成,“每个人用时1分钟,工作站里有空调,即使是夏天也不怕热。”沈琲说。   现场分为等候区、扫码..

抗疫一线忙碌的身影   “五一”国际劳动节,记者穿行上海,采访抗疫一线坚守岗位的辛勤劳动者。   ??援沪医疗队队员   零时出发奔赴上海采样   “迎来五月第一天,准时第十一次出征上海。”5月1日零时,尚玉萍在朋友圈发出这条动态,便与江苏省援沪医疗队连云港分队的525名队员一道,分乘15辆大巴,从连云港出发奔赴上海。   清晨6时30分抵沪。队员们在三林体育中心穿上防护服,又分头赶往浦东新区10个核酸检测采样点。   7..

出院了(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4月3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新冠定点医院)收治的3岁重症新冠患者小华(化名)出院。这是目前上海新冠定点医院出院的最小重症新冠患者。同日出院的还有他的姐姐和妈妈,三人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从亲子病房走出,乘车回家。   图为小华(中)一家向护送他们出院的医护人员挥手道别。   新华社记者  李 贺摄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2日 02 版)

上海首个市级方舱医院关舱(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本报上海5月1日电  (记者姜泓冰)4月30日,在上海率先投入使用的市级方舱医院——嘉荷新苑方舱医院正式关舱,成为上海第一个关舱的市级方舱医院。   嘉荷新苑方舱医院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疗队管理,于3月24日开舱,有床位1900张,先后收治患者3000多人。目前,上海市、区两级方舱医院总开放床位约30万张。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2日 02 版)

北京:装修师傅进小区须“一登三查”   北京市住建委昨日发布通知,要求从5月1日开始,全市“散装散建”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比对登记,在今后开展作业时向社区、物业出示。今后,社区、物业单位要对进入小区进行“散装散建”作业的装修师傅是否进行了“一登三查”进行查验。   “三查”指的是查核酸阴性证明、查健康码和查行程码。装修师傅们如果五一假期一结束就复工,一定要提前算好时间去做核酸检测。北京市住建委提醒,按照目前全市疫情防控的规定,未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