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抗疫国家感染率降低?真相是……

2022-05-02 10:42:31 来源:网络

  自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来,全球感染和病亡病例不断攀升,奥密克戎变异株仍让全球笼罩在新冠阴影之下。但近期,外媒不断传出西方国家宣布摆脱新冠疫情,准备与新冠长期共存的消息。

  4月26日,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称,美国似乎已摆脱了疫情大流行阶段。某些外媒则趁机鼓吹中国应“顺应全世界的做法”,效仿西方的“群体免疫”,“躺平”抗疫。但这一观点遭到部分公共卫生专家的质疑,认为这一宣示过于轻率。

  那么,美国摆脱新冠疫情大流行这种说法是否可信呢?其实连福奇自己都不太信。27日,他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就收回了关于美国“走出疫情大流行阶段”的言论,改口称:“预估美国正在进入一个过渡阶段,即从‘减速’演变为更可控的地方病阶段。”

  29日,福奇再次澄清了对于新冠疫情的看法,称其“无论如何都没有结束”,美国仍在经历大流行,美国不太可能消除新冠疫情,仍应努力控制病毒。他还表示,群体免疫遥不可及,“很难真正获得强大的群体免疫”。

  “躺平”后感染率降低?恐不是真的

  近日,欧盟委员会负责卫生和食品安全事务的委员基里亚基季斯称,欧盟约30%的人口确诊感染过新冠,如果加上未报告的感染者,估计欧盟总人口的70%已感染过新冠病毒。

  最早提出“群体免疫”的英国,现状又是如何?2月21日,英国政府提出“与新冠病毒共存”的战略。然而,就在该“躺平”政策发布6周后,英国又陷入了另一波大流行浪潮。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数据,在截至3月26日的一周内,英国的冠状病毒感染率创下历史新高,有490万英国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比前一周增加15%,感染水平超过1月记录,病亡人数也显著增加。

  ONS最新数据显示,4月23日至29日这一周,英国有2408300人感染新冠病毒,大约相当于每25人中就有一人被感染。ONS还称,这一周确诊病例数略有下降。

  但事实上,眼见数据也不一定为实。据英媒引用专家的观点,由于英国4月1日起取消了免费新冠检测,英国每日通报的感染人数在实际感染的病例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ONS官员警告称,仍不清楚英国的实际感染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每日邮报》29日的报道就称,由于英国政府计划在4月停更疫情数据,下定决心与病毒共存,因此“每天的数据变得越来越不可靠”。

  据外媒报道,预计到今年夏天,XE变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一个亚变体)的传染性将比目前其他变体高出10%,感染率还将在英国全国范围内继续上升。然而,几乎没有信息可以解释XE可能构成的威胁,这是因为“英国已经停止了多种形式的对病毒的观察”。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网站30日最新消息,尽管超过80%的加拿大人接种了疫苗,但几乎一半的人口已经被感染。加拿大目前存在一系列奥密克戎亚变种,包括BA.1、BA.2、BA.2.12.1和BA.2.3,在公共卫生措施广泛取消后,再次引发了第六波疫情。

  加拿大联邦政府新冠肺炎免疫特别工作组联合主席戴维·内勒博士在接受CBC采访时就承认:“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新冠病毒已经感染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其中大多数都没有记录在案。”“如果到第六波疫情结束时,全国(加拿大)确诊的真实数字超过1000万,我也不会感到惊讶。”

  “躺平”政策未让人民一劳永逸

  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4月30日17时,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83037059例,累计死亡病例1020660例;与前一日17时数据相比,美国新增确诊病例62993例,新增死亡病例263例。可见,真正经历死亡威胁的是人民群众。

  除了导致死亡,新冠肺炎还对其他健康状况产生了间接影响,这些影响部分体现在了预期寿命的降低。有专家预言,因对新冠疫情管控不力,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下降了1.5岁,达到二战以来最大降幅。

  《每日邮报》29日报道,尽管因感染新冠病毒入院的人数有所减少,但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一方面要应对“积压”的患者,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疫情卷土重来而伴随的压力。

  “躺平”真的就能一劳永逸吗?其实不然。著名期刊《英国医学杂志》29日发表题为《(英国)政府希望我们学会与新冠病毒共存,但“学”在哪里了呢?》的文章指出,英国政府的政策未能防止人口的广泛感染。据估计,目前有17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达28天或更长时间,其中78.4万人出现持续症状已超过一年。新冠肺炎会增加感染一年后患神经认知疾病、精神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风险,即使是轻症的人,在4—5个月后也会遭受神经退化的痛苦。

  据23至26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欧洲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大会上公布的一项新研究,每10名新冠肺炎患者中有6人在一年后仍至少有一种症状。卢森堡研究人员还发现,新冠肺炎的症状在15周后仍未消失,可能会持续至少一年。据估计,25%—40%的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长期新冠”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到多个器官,其中包括精神健康问题。

  根据ONS的最新数据,截至3月5日,英国约有170万人自我报告了长期感染新冠病毒。此外,急性感染新冠的严重程度(以卧床天数表示)与对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有关。卧床7天或更长时间的人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可能性要高50-60%。

  著名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称,尽管如此,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2月份的声明中对“长期新冠”却只字不提。英政府对新冠感染给人们带来的长期健康风险和代价“视而不见”,也没有试图采取相应举措来化解这些风险。

  “躺平”后经济复苏依然困难重重

  有外媒报道称,一些专家认为,放宽对新冠期间的各项限制将有助于振兴经济,并缓解自大流行开始以来伴随人们的精神压力。然而一系列事实让人“打脸”。

  据英国《卫报》报道,美国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出人意料地萎缩”,这是自2020年疫情大流行初期以来出现的首次萎缩。新数据显示,1—3月美国GDP下降约0.35%。通胀飙升、奥密克戎变异株和供应链问题都拖累了经济增长。此前,在2021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强劲增长6.9%之后,经济学家曾预计美国经济将继续增长,年化增长率为1.1%。

  欧盟统计局22日表示,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19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0.2%,而上一季度的增幅为0.3%。法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停滞不前,意大利的经济产出甚至出现收缩,西班牙经济增长也失去了前进的步伐。在欧盟四个最大经济体中,采取严格防疫措施的德国是唯一一个超出预期的经济体,其经济环比微幅增长0.2%。

  BMJ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国“与新冠病毒共存”的政策导致了大规模负面影响,因为随着缓解疫情措施、密接者追踪和免费新冠测试的减少,病毒传播水平大幅上升。学校出勤率下降,教育、医疗、社会保健、交通和商业领域的员工患病人数增加,这些都导致了生活领域各个方面的巨大中断。

  英国《卫报》专栏作家乔治·蒙比奥近日也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像英国政府这样的无所事事,未能在防止疫情方面发挥作用,也未能为打赢这场“战役”做好准备,反而换了一个“新词”,美其名曰“学会与新冠共存”,其实则意味着放弃检测、隔离并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在他看来,与之共存和死于新冠,还有什么区别呢?

  BMJ杂志提出,与其掩耳盗铃,宣称自己战胜了一场远未结束的流行病,倒不如采取措施,使公众免受病毒的影响。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表示,预计全球各地疫情将继续暴发,特别是在那些已经取消了预防传播措施的地区。

,“深圳都市频道第一现场 躺平”抗疫国家感染率降低?真相是……

相关:

北京目前共有中高风险地区“28+7”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通报,截至2022年4月30日24时,朝阳区双井街道广和南里二条近14天累计报告6例本土确诊病例。经市疾控中心评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本市即日起将朝阳区双井街道广和南里二条由中风险地区升级为高风险地区。   截至2022年4月30日24时,朝阳区豆各庄乡朝丰家园社区、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西里社区近14天各累计报告2例本土确诊病..

北京正式启用小汤山方舱医院   5月1日,北京市第321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会上获悉,4月30日15时至5月1日15时,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55例,其中确诊病例51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自4月22日以来,本市已累计报告350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涉及14个区。为做好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病例的集中收治工作,自5月1日起,本市正式启用小汤山方舱医院,目前共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12名。此外,“五一”假期本..

打赢疫情歼灭战,“兵民”是胜利之本   常态化核酸检测可有效避免大规模封控,确保经济发展和抗疫同行,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防控效果。每一位居民都要切实履行防控责任,认真参与每一轮核酸筛查,助力迅速把阳性感染者从社区、从人群中找出来,控制传染源并切断隐匿传播途径。我们始终坚持“动态清零”不犹豫、不动摇,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五一”假期首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一早通过视频系..

推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王 鹏作(新华社发)   漫画   徐 骏作(新华社发)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生育政策调整完善关系千家万户。生还是不生?生几个?并非一个能简单回答的问题。影响家庭做出选择的,既有家庭成员的实际考量,也受经济社会环境种种因素的影响。   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

“就近就便,快多了”(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4月30日早上8时40分,记者赶到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公园核酸检测便民采样点。静安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沈琲已经穿好防护服,坐在像书报亭一样的核酸采样工作站里,准备开始工作。   9时,几名环卫工人和志愿者陆续走进工作站,进行核酸检测采样。隔着玻璃,只见沈琲做好手部消毒,举起棉签、采样、进管,一气呵成,“每个人用时1分钟,工作站里有空调,即使是夏天也不怕热。”沈琲说。   现场分为等候区、扫码..

抗疫一线忙碌的身影   “五一”国际劳动节,记者穿行上海,采访抗疫一线坚守岗位的辛勤劳动者。   ??援沪医疗队队员   零时出发奔赴上海采样   “迎来五月第一天,准时第十一次出征上海。”5月1日零时,尚玉萍在朋友圈发出这条动态,便与江苏省援沪医疗队连云港分队的525名队员一道,分乘15辆大巴,从连云港出发奔赴上海。   清晨6时30分抵沪。队员们在三林体育中心穿上防护服,又分头赶往浦东新区10个核酸检测采样点。   7..

出院了(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4月3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新冠定点医院)收治的3岁重症新冠患者小华(化名)出院。这是目前上海新冠定点医院出院的最小重症新冠患者。同日出院的还有他的姐姐和妈妈,三人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从亲子病房走出,乘车回家。   图为小华(中)一家向护送他们出院的医护人员挥手道别。   新华社记者  李 贺摄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2日 02 版)

上海首个市级方舱医院关舱(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本报上海5月1日电  (记者姜泓冰)4月30日,在上海率先投入使用的市级方舱医院——嘉荷新苑方舱医院正式关舱,成为上海第一个关舱的市级方舱医院。   嘉荷新苑方舱医院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疗队管理,于3月24日开舱,有床位1900张,先后收治患者3000多人。目前,上海市、区两级方舱医院总开放床位约30万张。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02日 02 版)

北京:装修师傅进小区须“一登三查”   北京市住建委昨日发布通知,要求从5月1日开始,全市“散装散建”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比对登记,在今后开展作业时向社区、物业出示。今后,社区、物业单位要对进入小区进行“散装散建”作业的装修师傅是否进行了“一登三查”进行查验。   “三查”指的是查核酸阴性证明、查健康码和查行程码。装修师傅们如果五一假期一结束就复工,一定要提前算好时间去做核酸检测。北京市住建委提醒,按照目前全市疫情防控的规定,未来还..

缓解假期各种疲累 这样运动更科学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生活宝典】专题,获取更多科普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