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监测,可早期发现丙肝病毒感染

2019-12-25 10:53:01 来源:网络

据国家医保局消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年版)》自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实施后,接近100%治愈率的丙肝创新药有望大幅降价85%以上,丙肝患者受惠力度较大。

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如今,丙肝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约1000万丙肝患者。然而,有调查显示,公众对丙肝的知晓率只有38%,自主筛查率不足20%。

“丙肝感染者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发展为肝硬化、肝腹水甚至肝癌之后,才被查出感染了丙肝。”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科主任黄燕教授提醒,目前丙肝治疗不再是难题,规范的治疗可帮助丙肝感染者完全清除体内的丙肝病毒,建议大家至少做一次丙肝病毒筛查,有高危行为者即使既往筛查丙肝病毒呈阴性,仍建议做丙肝病毒筛查。

1 丙肝传播途径与乙肝艾滋类似

“在传播途径方面,乙肝、丙肝、艾滋病三者非常类似,都是通过血液、性传播、母婴三种方式传播。”据黄燕介绍,丙肝是慢性进展性疾病,从丙肝感染发展到肝硬化平均是25年左右。在我国,丙肝病毒的基因型分为6种,还有多个亚型。目前在中国约1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中,感染基因1b型丙肝病毒的患者超过50%。

据统计,初次感染丙肝病毒的潜伏期是2至16周,平均是6至7周,80%的急性丙肝患者没有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疲劳乏力,而由于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往往容易觉得疲乏,因此丙肝很难被发现,就诊率较低,相当部分丙肝患者漏诊。

丙肝病毒会持续对人体造成损害。据统计,55%~85%的急性丙肝患者会进展为慢性丙肝,其中5%~15%的患者可能在感染后的20年左右发展为肝硬化,一旦发展为肝硬化,每年有2%~4%会演变为致命的肝癌。

丙肝的高发地区,总体来说农村地区要高于城市。目前年轻人感染丙肝的途径大多是共用不洁针具,或者一些不明原因,如拔牙,或者通过女性纹眉、打耳洞,以及性生活等传播途径。不过,丙肝虽然是传染病,但汗水、共用餐具、蚊虫叮咬已经被证明不会传播丙肝病毒,普通日常生活接触也不会被传染。

需要提醒的是,家庭内密切接触可能是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如家人间共用梳子、共用指甲剪、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等。

2 主动监测可早期发现丙肝病毒感染

“绝大部分人感染丙肝时没有症状,因此丙肝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黄燕表示,丙肝患者在感染初期,因为没有任何症状,往往会被忽视,大众主动体检意识不强。然而,除了少部分感染者是通过体检途径发现的外,大多数患者都是因为手术、分娩、输血等需要医疗干预时,才发现患有丙肝。而有些患者直至出现腹水,或是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才发现感染丙肝,这让治疗成本大大增加。

事实上,丙肝病毒筛查很方便,费用也不高。黄燕建议,市民最好主动做至少一次丙肝病毒检测,单位体检时最好将丙肝纳为常规项目。如果检测后丙肝抗体呈阴性,之后又没有纹身、打耳洞、不洁性生活等高危行为,可以不再进行丙肝筛查;而一旦发生高危行为,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进行筛查,发现问题及早就医。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计划怀孕的育龄女性最好在孕前做丙肝筛查。在临床上,也不乏怀孕后才发现丙肝病毒感染的准妈妈。孕前筛查可有效避免丙肝病毒给母婴造成伤害。

3 丙肝治疗前建议做基因分型

“现在药物疗效都很好,早期筛查出丙肝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黄燕表示,虽然没有疫苗,但丙肝的治疗效果很好。目前,直接抗病毒药是丙肝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基本治疗周期为3个月,3个月就可以清除病毒并且不再复发。随着新药研发和技术进步,如今丙肝治疗有了更多选择。

丙肝创新药列入医保范畴,将让更多丙肝患者受益。以艾尔巴韦格拉瑞韦片为例,作为创新性直接抗病毒药物,已在医保范围内被批准用于治疗基因 1b 型丙肝。政策落地后,治疗1b型费用约6600元,进入了医保统筹范围后,1b型医保报销80%,患者只需自付约1000元;治疗其他基因类型的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治疗费用约1.4万元,医保同样可以报销80%。

“从医学精准治疗和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基因分型是非常有必要的。”黄燕表示,丙肝治疗想要享受医保政策,基因分型检测必不可少,医生和患者可根据丙肝病毒的基因分型、患者自身患病情况、用药情况、经济水平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代偿性肝硬化、合并艾滋病病毒感染、晚期慢性肾病或透析的丙肝患者等,可以通过医保途径,在规范的医疗机构治疗丙肝,无需担心其与相关治疗药物冲突而影响疗效。

基因分型检测有助于医生为患者实施丙肝的个体化治疗,从而实现更高的治愈率,更好地降低病人的经济负担,让更多的患者受益。(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悦)

相关链接

什么人应该接受丙肝检查?

世卫组织建议,以下高风险人群应前往医院筛查,提高早期诊断率:

1.注射吸毒者;

2.滴鼻药使用者;

3.在感染控制做法不够充分的卫生保健机构中接受了血液制品或者创伤性操作的人;

4.由受到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生下的儿童;有受到丙肝病毒感染的性伴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5.目前或以往被监禁者;

6.有纹身或者穿耳洞等的人。

,主动监测,可早期发现丙肝病毒www.cmbc.com.cn 感染

相关:

满满一后备厢鲜花 这位妈妈觉得自己像公主  满满一后备厢鲜花 妈妈觉得自己像公主  同款后备厢的惊喜,让杭州一位妈妈感觉好幸福。送出这份惊喜的是她的一对儿女,这比收到老公的礼物还要让人羡慕。  “成品是很美的一面花墙,妈妈最喜欢花,我猜妈妈一定很喜欢。”  最近一天傍晚,杭州女生小高假意喊母亲去车里拿快递。“母亲打开后备厢的一瞬间,懵掉了。一个人站在那里,看了好久好久,好仔细地看每一朵花。”妈妈好开心地笑着问是怎么回事。知道是惊喜后,..

国内冰雪旅游火爆 五大目的地逐一PK  国内冰雪旅游火爆 五大目的地逐一PK  冰雪旅游在中国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资料显示,在1992年举办的“中国友好观光年”中,国家旅游局推出了首批14条专项旅游路线,冰雪风光游便是其中之一。如今的冰雪旅游,已成为包含冰雪风光、冰雪运动、冰雪文化等多个领域在内的综合旅游项目。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更是让冰雪旅游的发展站上了崭新的风口。  D02、D3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郑艺佳 王真真 王胜男  2019年,国家..

让每一个“事实孤儿”都感受到制度温情  让每一个“事实孤儿”都感受到制度温情   距离2020年1月1日还有一周时间。从那一天开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将迎来一张权益“保护网”,因为由民政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等12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将于那天起正式实施。近段时间以来,河南省、湖南省、四川省、贵州省等多个地方陆续出台相关文件,以切实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权益(12月24日《法制日报..

17年资助大学生60名 南工大“最美教师”因病去世  身居陋室,17年资助大学生60名 南工大“最美教师”因病去世   本报讯 记者24日从南京工业大学获悉,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纪委副书记、被誉为南工大“最美教师”的章丽华老人,于23日晚因病去世,享年97岁。2002年,她拿出毕生积蓄设立奖学金,每年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中选择4人,连续资助4年,17年来资助60名大学生,捐资近40万元,2019年她被评为“江苏最美资助人”。   临终前,章老嘱咐:丧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

马守国:坚决啃下案件“执行难”的硬骨头  新华社石家庄12月25日电(记者杨帆)“有的案子已经积压了十几年,典型的难办案件,太烫手了。”最近,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乐亭执行大队大队长马守国心里压了几年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时间回到2016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战役打响。马守国所在的大队办公室里,一摞摞待执行案卷堆积如山。多年积压下来的“执行难”案件足有3000多件,许多案卷已经泛黄。   “一定要办结!”心里揣着这样的念头,马守国带领全队23个..

这几位老人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12月16日,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150个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450名先进个人受到了表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受表彰的代表。这些老人们离岗不离队,退休不褪色,退下来以后没有闲着,而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发光发热,奉献社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几位,看一看他们都忙些什么。   这位正在作报告..

南昌交警查处“买分卖分”非法中介32人  南昌交警查处“买分卖分”非法中介32人  本报讯 记者黄辉 《法治周末》记者周孝清 近日,江西省南昌交警成功打掉一个“买分卖分”的非法中介团伙,抓获涉案人员9人。其中,王某等7人因提供虚假证言被处以10日行政拘留,胡某、李某因涉嫌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今年6月份,南昌交警使用异常违法数据分析时发现,王某的驾驶证曾经给数百辆车处理过违法,并且王某在今年以来还曾多..

为直播打工过程 男子带4岁儿子徒步千里 不料儿子突发疾病  带娃徒步千里去打工 一路直播,不料儿子突发疾病……  孩子被送往医院抢救。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何清国 王召宁 记者 朱鼎兆)为直播自己的打工过程,一男子竟然带着4岁的儿子徒步千里去浙江打工,12月22日下午,山东这名快手主播走到盱眙境内发现孩子突发疾病昏迷不醒,瞬间崩溃,幸好民警和120及时赶到才化险为夷。  12月17日上午,丁某带着年仅4岁的儿子去浙江打工,为直播自己的打工过程,他准备徒步前往。为..

近年来网络“黑公关”愈演愈烈 还要横行到几时?  近年来网络“黑公关”愈演愈烈,对正常舆情空间与经济秩序造成伤害,同时也对信息安全和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黑公关”,还要横行到几时   门诊问题:   什么是“黑公关”?“黑公关”一般如何操作?“黑公关”为何如此猖獗?“黑公关”会带来哪些恶果?“黑公关”可能违反哪些法律法规?如何对“黑公关”进行依法治理?门诊专家:   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琳   西南政法大学..

公示不是泄露公民隐私的“免责区”  公示不是泄露公民隐私的“免责区”  近日,有网友反映称,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政府官网的一些公示中存在泄露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现象。多个廉租住房申请名单和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名单,将相关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及手机号码均进行了完整公示。南康区城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全部公示是为了信息的完整度,更好地接受监督(12月24日澎湃新闻)。  无独有偶,最近海口市琼山区政府官网也被曝出,发布的《财政惠民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