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放弃自营打车 王兴及时止损

2023-03-08 04:12:09 来源:网络

出品 | 电商头条 作者 | 李松月

01

美团放弃自营打车

自营打车,已经让美团亏损太多。

3月6日,美团CEO王兴发出内部邮件,宣布网约车业务调整,放弃自营打车,全面转向聚合模式。

(截自美团App)

(截自美团App)

经S-team(美团最高决策机构)研究决定,原网约车业务经理张星远转向美团平台负责人李树斌汇报。

通知中还提到,网约车业务后续将减少资源和人力投入,轻装前行,继续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至于目前的团队,一部分继续留在网约车,其余的将分批次调配到其他业务线。

上一次美团对打车业务进行大规模调整还是在2020年11月,当时美团将智慧交通平台拆分为打车、无人车配送两大独立事业部,分别由张星远和夏华夏负责,均直接向王兴汇报。

如今打车业务汇报关系转变,且向聚合模式转型,显然该业务在美团内部的重视程度大幅下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团打车的日单量在100万单左右,其中自营订单占比约40%。

然而包括美团打车在内的新业务,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美团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新业务经营亏损高达67.71亿元。幸而该部分亏损已大幅收窄,且核心本地商业增长强劲,美团才得以实现盈利。

(截自美团2022Q3财报)

(截自美团2022Q3财报)

自营打车作为新业务亏损的重灾区,在今年年初就受到了美团的关注。当时美团打车定下目标,要求尽可能降低亏损,从2022年15%的亏损率降低到8%以内。

具体措施方面,年初以来,美团打车停止了对自营侧的司机补贴。去年12月,美团自营打车业务还拥有约12万名日活跃司机,截至今年2月已流失近50%。

3月彻底放弃自营打车后,美团打车将和高德打车等平台一样,专注聚合模式。这样一来,在解决了成本问题的同时,也能保证打车业务作为本地生活服务不可或缺的一环,继续存在于美团平台生态当中。

02

上线7年,美团打车一直在“边缘”

起步于2017年的美团打车,最早是由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亲自带队,公司对该业务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当时,美团打车先在南京试点,次年进入上海。就如同其它平台一样,美团打车的扩张之路也是从烧钱补贴开始:对于南京的司机,美团只抽取8%的佣金;上海的司机,更是可以享受上线前三个月“零抽成”。

高额补贴之下,上海的首日单量即突破15万单。站稳脚跟后,美团才逐步向全国范围扩张。

不过,起步阶段的大举投入过后,美团发现回报率并不高。2018年王慧文就曾表示,美团一直在评估资源投入哪个业务里ROI更高。而从当时网约车业务的表现来看,美团并不打算继续加大投入。

考虑到同期滴滴已经在国内布局城市超过400个、用户4.5亿、总订单量74.3亿,高德也以聚合平台的模式杀入网约车市场。美团在激进了一段时间后放弃了正面冲突,转而以牢固自身基础为主。

美团打车较为平静的运营策略,也让其远离了市场的焦点。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滴滴、嘀嗒、花小猪、T3、曹操等自营平台的活跃人数领域渗透率排在行业前列,最高接近20%。美团打车(自营)的渗透率则不足1%。

此外,网约车行业有别于其它生活服务的地方,是对合规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想做网约车自营,必须要持有“三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驶员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

因而“订单合规率”,即网约车平台驾驶员和车辆均获得许可认证的订单量占比,一直是监管部门重点审查的对象。

为此,早期以自营为主的美团打车就吃过几次亏。比如2018年时,美团打车在北京市网约车许可证的申请工作还没完成时,就急着打出了“登陆北京”的宣传。

此事被北京市交通委关注到后,美团打车相关负责人遭到约谈,要求其规范经营。

后来的2021年、2022年,美团打车也都遭到过约谈,主要都是合规性相关问题。

时至今日,合规性都是美团打车过不去的一个坎。

此前交通运输部公布的2023年1月份网约车行业运行基本情况显示,主要网约车平台(自营)中,美团打车的订单合规率只有60.9%,排名倒数第二。

(图源:交通运输部)

(图源:交通运输部)

幸而美团打车一直在扩大聚合打车的业务范围,平台整体的订单合规率才被拉升至70.3%。

由此可见,聚合打车的模式,可以大幅降低平台违规风险,只需要严格规范准入门槛即可。因此目前主流的网约车平台中,纯自营模式的已经越来越少,大多都选择了“聚合”或“自营+聚合”的模式。

2019年5月,美团打车宣布新增15个试点城市,且只以聚合模式开展,用户可以在美团App内选择曹操、神州、首汽等不同平台的车辆。同年7月,滴滴也推出了网约车开放平台,向第三方服务商开放。

还有像是网约车行业的新人“如祺”,一开始也是自营,后来却也只能开放了其它平台车辆的入驻。

(截自如祺出行App)

网约车业务,说到底看的还是线上流量。在美团自身流量充沛的情况下,聚合模式其实才是最合适的。毕竟相比于费时费力的自营网约车,美团的核心业务才需要其投入更多的精力。

03

以退为进,美团聚焦核心

从行业的竞争情况来看,美团放弃自营打车业务其实并不让人意外。

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7月至12月,聚合平台订单量在全国订单量中占比从22%左右提升至约26%。

行业专家认为:“聚合模式引发了网约车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改变了互联网打车市场的竞争格局。聚合平台的出现,开放了用户流量,让众多网约车平台只需专注运力建设,用户也有了更多的打车选择。”

由此看来,未来聚合平台的市场份额还有望进一步提升,美团的选择更像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而王兴在内部邮件中提到的“减少投入”,与其说是放弃自营打车的“目的”,不如说是放弃后的“结果”。

今年毫无疑问是各行各业迎来反弹爆发的一年,美团需要将更多的资金用在核心业务的保护和发展上。

在本地生活领域,如今的美团已经被“团团包围”。其它平台不提,仅仅是抖音和高德,就足够让美团疲于应对。

去年的财报会上,王兴还曾直言:“短视频平台在本地服务方面取得快速的增长,但是他们的销售额同美团的销售额没有可比度。”

但是当抖音生活服务去年已实现约770亿元GMV,今年目标1500亿元时,美团也不得不开始正视这个对手。

此前抖音试点外卖的消息,更是一度牵动了市场情绪,影响到美团股价。针对短视频平台的冲击,美团是时候反击了。

另一边,阿里的高德与饿了么到店(口碑)合并,进一步探索用地图承载生活服务的可能性。面对高德地图这个月活高达6.5亿的平台,美团同样面对着不小的压力。

前有埋伏,后有追兵。今年对于美团而言,毫无疑问将是变革之年。唯有将“旧”的“新业务”割舍,将“旧业务”玩出“新”花样,美团方能继续在本地生活市场屹立不倒。

,美团放弃自营打车 王兴及一条大河波浪宽是什么歌 时止损

相关:

携程全年营收200亿 熬过至暗时刻出品 | 互联网头条 作者 |潘多拉01携程全年营收突破200亿元携程的春天真的来了。3月7日,携程发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截自携程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携程净营收为50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为21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净亏损为8.8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而上一季度的净利润为2.45亿元人民币,实现大幅增长。2022年全年,携程的净营收为200亿元,同比保持稳定;净利润为14亿元人,相比2021..

Keep困于流量文丨许俊浩在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一年后,国内运动科技公司Keep的挂牌上市之路依旧看不清晰。业内人熟知,工商注册完成于2014年9月、产品上线于2015年2月的Keep,曾在6年内完成了9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过了40亿元。当然,Keep最新一轮融资已与现在相去25个月,系2020年12月由孙正义旗下软银愿景基金领投、高瓴资本和高都资本跟投、GGV纪源资本和腾讯等老股东追加投资,官宣金额3.6亿美元。此轮无疑旨在为上市加磅的融资为F轮,Kee..

杨国福非“福”:数年间吞噬上万名加盟创业者那些奇葩的食品安全问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按交易总额和餐厅数量计算,2020年中式快餐市场,杨国福以49亿元、5238家餐厅,排名第一。从那之后,关于杨国福的投诉,也往麻辣烫的榜首位置冲去。2022年12月7日热搜显示,在江西九江,有网友反映在杨国福麻辣烫中吃到了蚯蚓。这事曝光后,迅速冲上热搜,话题阅读达到1.5亿。更早些时候,2022年3月,一篇《杨国福上市了,而我还要吃“假肉丸”》的文章刷屏,直指杨国福的..

加盟商“赔”极兔上市作者 | 宋子豪编辑 | 邢昀春晚广告植入史,也是一段浓缩的中国商业史,从2005年的非常可乐、蒙牛牛奶到2023年的红旗新能源汽车、抖音和华为,明星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2023年,春晚也迎来了近40年历史上,首次民营快递企业的花式植入。快递公司极兔作为春晚物流行业甄选品牌,先是在主持人口播中被点名,“兔年用极兔,好运挡不住”;后又通过小品《初见照相馆》,以兔形抱枕露脸;小品《马上到》中,王宝强直接化身极兔快递..

iPhone 14系列发布黄色新配色 3月10日开启预定凤凰网科技讯(作者/贾楠) 3月7日消息,苹果于今日晚间在官网发布了iPhone 14系列的春季新配色黄色,本周五(3月10日)开启预定。iPhone 14全系配色iPhone 14系列共有6.1英寸与6.7英寸两种尺寸,屏幕支持最高1200尼特的HDR显示。按照往年惯例,苹果都会在每年春天发布新的配色,今年为黄色。目前iPhone 14共有蓝色、黑色、星光色、红色、紫色和黄色六种配色。在影像方面,iPhone 14系列的为双摄配置,主摄为1200万像素主..

特斯拉凭什么稳坐电动汽车市场霸主之位?作者 | Yiannis Zourmpanos编译 | 美股研究社01介绍在最近的投资者日,特斯拉(NASDAQ:TSLA)重申了其每年销售2000万辆汽车的长期目标,许多分析师仍然质疑这一目标。此外,特斯拉的扩张能力应该会产生更强的长期自由现金流,这是我从这次事件中学到的关键教训。因此,随着FCF的增强和债务的减少,我们可能会看到股票回购计划的启动。在接近2022年底时, 我们在投资组合模型中 建立了TSLA的多头头寸 ,在两个月内获得了近6..

新能源汽车要做2023年“消费之王”?作者/ IT时报记者 王昕编辑/ 孙妍从今年两会传递出来的信息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地位继续上升,并将在提振消费上发挥重大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采访中,明确指出,在扩大消费上,首先要稳住新能源汽车大宗消费。然而金壮龙部长的一个“稳”字,又同时反映出当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窘境。全国乘联会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市场1月零售33.3万辆,同比降低6.1%,环比降..

“杂牌”丰田 电车讨嫌作者|李文博编辑|周到头图|微博近日,一位 95 后男性朋友询问笔者,能不能推荐一台 15 万到 20 万价格区间内的纯电车,要求是毛病少,配置高,亲戚朋友都认识,最好是大厂出品,品质有保障。据此要求,本着“你买我推荐,我买就再见”的荐车基本法,笔者给出的建议是:看看丰田。原因有二:第一,Toyota是成立于 1937 年,有着 86 年丰富造车经验的“传统大厂”,亲戚朋友或许无法正确拼写丰田的英文全称,但硕大的..

每卖一辆亏损11.78万元,蔚来的“未来”在哪?亏损越来越大,增速却越来越低,蔚来显然还没有找到真正属于它的“未来”。近期,蔚来对外披露了其2022年的财务报告。从财报数据来看,虽然2022年蔚来的营收和交付量都实现了大幅的增长,但亏损也在进一步加大——2022年全年亏损144.37亿,同比扩大259.4%;若以去年122486辆的交付量计算,蔚来平均每卖一辆车将亏损11.78万元。而面对这样一份糟糕的财报,蔚来背后的一众投资者也选择了直接“用脚投票”。财报披露后的第一个交易..

AI无敌?人类的反击静悄悄前几年,alphago横扫围棋棋坛,人类棋手不得不接受现实。那么,按照AI的进步速度,我们当时也提过火车站台的比喻,呼啸而过,望尘莫及。从此,人类棋手输给AI不再是新闻,而且随着相关论文的发布和国内外各个技术团队的跟进,超越顶尖人类棋手的围棋AI已经越来越多,开源版,单机版,任何人都可以用一台稍微配置好一点的个人电脑,部署一套成熟的开源围棋AI代码,实现吊打人类世界冠军的能力。我想以上这些,可能很多人都已经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