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居全球第二,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德国

2022-10-11 07:01:41 来源:网络

中国汽车出口量已经排到了全球第二!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8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30.8万辆,同比增长65%,这也是历史上首次超过30万辆。从今年前八个月整体情况来看,我国汽车出口量已经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汽车出口量。其中,新能源汽车1-8月出口量同比增长超九成,贡献了重要的增量。

而发达国家正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中汽协整理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1-8月,我国汽车商品出口金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墨西哥、日本、比利时、英国、俄罗斯联邦、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和沙特阿拉伯。

中国的汽车出口量增长究竟有多迅速?为何能成功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呢?

二十年增长十倍,中国汽车出口的“加速度”

把时间拨回二十年前的2002年,那时我国的汽车出口产业和德国、日本等国家还存在着巨大差距。

据国际机动车制造商协会(OICA)数据,2002年世界汽车出口量为2210万辆,其中德国、日本的汽车出口数量均超百万辆。而根据中汽协数据,2002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仅有4.31万辆。如果扣除雪地行走机动车、高尔夫球车等其他载人机动车,那么我国汽车出口量就只剩下2.2万辆。

但在接下来的二十年时间里,我国汽车出口产业实现了“弯道超车”。据英国权威媒体Just-Auto数据,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数量首次突破200万辆,总量达到201.5万辆,仅次于日本(382万辆)和德国(230万辆),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出口国,且超出韩国(152万辆)近25%。

到了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1到8月我国汽车出口量191万辆,同比增长47.5%,这一数字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出口量,超越了德国的汽车出口量,仅次于日本。

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增长引擎。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34万辆,同比增长97.4%。

在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王金照表示,2021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占全球的1/3,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国。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汽车出口产业有望继续增长,跑出“加速度”。

为何汽车出口能实现“逆风飞翔”?

近年来,汽车行业遭遇了较为严重的芯片短缺,再加上2021年下半年以来铝等汽车主要原材料大幅涨价,让不少车企承压。

但在这种背景下,国内汽车出口产业却实现了逆势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量201.5万辆,同比增长101.1%,结束了此前多年汽车出口量在100万辆附近徘徊的情况。今年以来,汽车出口数量仍保持高速增长。

为何中国汽车出口产业可以“逆风飞翔”?

太平洋证券一份研报认为,国内汽车产业链条相对完备,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在芯片供应短缺导致全球车企承压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出口的优异表现彰显了国内完备的产业链优势。随着国产品牌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进阶,产品力和品牌形象的进一步巩固将有利于中国制造的汽车销往更多国家和地区。

同时,一些政策也为汽车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持。9月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表示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建设海外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中资银行境外机构提供境外消费金融产品。研究拓宽出口运输渠道,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新能源汽车。

当然,良好的汽车出口情况也离不开车企自身的努力。比亚迪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2年公司新增了向日本、德国、瑞典、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出口。

“一直以来,比亚迪都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上述负责人称。

据了解,2022年9月比亚迪乘用车出口量为7736辆,环比增长超50%。

除了比亚迪之外,长安汽车今年也迎来了出口量的大增。据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9月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海外销量近14万辆,同比增加48.06%。截至今年9月底,长安汽车累计出口约64万辆,已进入海外超70个国家和地区。

怎样才能让中国汽车成功走出国门?长安汽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长安汽车每年坚持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在重庆、北京、河北、合肥、上海、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德国慕尼黑建立起了“六国十地”各有侧重的全球协同研发格局。持续迭代的研发优势是长安开拓国际市场的基础保障。

比亚迪和长安汽车的海外热销,只是中国汽车走出国门的一个缩影:2022年9月,长城汽车海外销售新车1.88万辆,同比增长64.7%,创历史新高;同月,上汽集团海外销售10.8万辆车,同比增长51.2%……

长城国瑞证券相关研报认为,一个可能改变全球制造业结构的趋势已经开始,这一趋势就是中国作为汽车出口大国的崛起。随着国产车在国内市场的市占率不断攀升,自主品牌相继出海布局海外市场,叠加海外受到疫情冲击导致供给不足,将为中国汽车带来巨大的出口上升空间。

,不饱和脂肪酸 跃居全球第二,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德国

相关:

纯茶赛道开“卷”,新中式茶馆能否成下一个爆款  秋意渐浓,三五好友围炉煮茶似乎成了新时尚。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多地纷纷开启“速冻”模式,许多年轻人换掉了手中的冰美式,走进了街边热气腾腾的茶馆,点一壶鲜泡茶,谈天说地。   不过,此刻年轻人喜欢去的茶馆,可不是老茶馆的样子了。曾被视为“老气横秋”的传统茶行业今年悄然有了新变化:装潢时尚、茶品多样、主打健康纯粹的新茶馆品牌,开进了一线、新一线城市的商业区,不仅带来了工序简化但口味并未简化的中国功..

运河新画卷:波浪宽 香两岸  2022年4月28日,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贯通。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运河之一,京杭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粮米、丝绸曾沿河北上,送入北方市集商铺,建材、矿产也曾搭乘货船,直达南方。   从古至今,随着这条千年运河流动的不仅有物资、游船,还有日新月异的沿岸经济、文化等。可以说,奔腾的运河拉来了商贾繁茂,更拉开了区域发展的壮美画卷。   因河..

新农科:从“提档升级”到“交叉融合”  在粮食安全领域,设置生物育种科学、生物育种技术、土地科学与技术专业;   在生态文明领域,设置生物质科学与工程、生态修复学、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   在智慧农业领域,设置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   在营养与健康领域,设置食品营养与健康、兽医公共卫生专业;   在乡村发展领域,设置乡村治理、全球农业发展治理专业。   施肥播种机、农业无人机、联合收割机……这些原本在展览会上的“..

当一群大学生决定造一辆电动方程式赛车   队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2022年“蔚来杯”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大赛近日收官。得知比赛最终结果时,南昌大学方程式赛车队队长汤睿已在返程的途中,“总成绩排名全国第六,拿到了全国一等奖。”他第一时间将消息分享到车队的QQ群中,像一声发令枪响,各种表达欢呼的表情包瞬间挤上屏幕的赛道,文字表达无论长短,都被“裹挟”带过,“整个群一下子就炸了。未读消息直接飙升到了99+。”汤睿表示,首次获得全国一等奖,这是..

国乒队强势捍卫荣誉,但“狼”也来了   10月8日,2022成都世乒赛男团半决赛,中国队3:2战胜日本队。图为中国选手樊振东(左)2:3负于日本选手张本智和的比赛之后。视觉中国供图   10月9日晚, 2022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经过10天的激烈角逐,终于在成都落下帷幕,中国队包揽男团、女团冠军,其中中国男队十连冠、中国女队五连冠。强大的中国乒乓球队继续统治着世界乒坛,一方面,已完成新老交替的中国女队,实力优势越发难以撼动。另一方面,中国男队在半决赛..

国家水网加快构建 水安全保障更有力  作者:李原园   【解码十年】   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的基本水情,导致自然条件下我国水旱灾害频发,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确立国家“江河战略”,擘画国家水网等重大水利工程,为新时代水利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十年来,在习近..

面向2035:高校学科优化调整布局的思考  【思想汇】    编者按   2035年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标这一远景目标,近年来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教育、科技、产业等各方面的很多战略规划,为各个领域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制订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其中,高校学科发展事关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科技创新实力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全局。可见,面向2035的高校学科优化调整布局既是教育问题,又是科技问题,还是产业问..

数字出版:融合发展 蒸蒸日上  【领航中国】数字出版:融合发展 蒸蒸日上   作者:本报记者 李苑   【领航中国】   “又上一个台阶,下一个目标,10亿!”不久前,聚典数据开放平台调用量达到5亿次时,童力军信心满满地在朋友圈立下新目标。此时,距离平台上线,还不到2年。   童力军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辞海编纂处副主任,也是“聚典”诞生的见证者、参与者。每当有人问起,他都会拿出手机,展示“聚典”最经典的应用场景:“阅..

“逆向考研”,促使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革新  “逆向考研”成为今年的一个“热词”,值得深思。所谓“逆向考研”,是指“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双非”高校(非“一流大学”、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研究生,也有人把“双非”高校更宽泛地理解为非原“985高校”、非原“211高校”。总之,“逆向考研”是指学生从较高级别高校考到较低级别高校深造学习的一种现象。   “逆向考研”之所以会引发关注,隐含了对学生“向下”考研的不理解和惋惜之意。其实,这样的..

2023考研季,这些新特点值得关注  又到了考研季。   2023年度研究生考试报名正在火热进行中,考研的相关话题也在持续升温。报名人数会不会持续走高?招生人数会有哪些变化?专业课会有怎样的调整?网络热议的“逆向考研”现象该如何看待?近日,这些问题总是登上社交媒体的热搜位置,牵动着考生的心。如何看待2023年研考新趋向?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2023年研招计划尚未出炉,“缩招”可能性不大   “目前西安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计划还未下达,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