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去的消费 若何“回血”?

2022-05-31 09:01:41 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新华社

5月30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告,6月1日零时起,上海将有序恢复住宅小区出入、公共交通运营及机动车通行。同一天,终于恢复营业的上海恒隆广场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各大奢侈品门店外,开始出现久违的排队画面……

今年3 月以来,疫情反复并波及多个经济重镇,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居民消费和收入信心大幅走低。

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单看4月份,下滑趋势更为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当前,稳增长成为重中之重,要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目标,稳住消费、释放消费潜力正是重要抓手。其中,汽车在我国消费总量中占比较高、涉及面广,被视为有效带动整体消费复苏的一大着力点。

不久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促消费举措时,将“放宽汽车限购,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放在首位。上个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也提出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

在国家层面的“救市”行动带动下,各地也纷纷响应,掀起鼓励汽车消费热潮。失去的消费,亟待加速“回血”。

01

今年一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9.4%,消费已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而消费越重要,疫情的影响就越不容忽视。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此轮疫情对消费影响有多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近36个月消费数据,今年4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至近两年最低水平,为2.94万亿元,仅略高于2020年4月的2.82万亿元;而-11.1%的增速,则比2020年4月的-7.5%更为严峻。

从月度走势看,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去年12月达到近三年新高4.13万亿元后,呈现断崖式下滑趋势,今年3月、4月增速分别仅为-3.5%、-11.1%。

各地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在全国24个万亿城市中,有6个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负增长,其中西安增速仅为-9.8%,下滑幅度最大,其次是-3.9%的天津和-3.8%的上海。深圳、苏州等也有不同程度下降。这与一季度受疫情影响地区基本吻合。

若将时间线拉长至1-4月,则有更多万亿级城市加入下滑行列。在已公布数据的18个城市中,有8个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负增长,上海、苏州分列跌幅前两位,增速分别为-14.2%和-7.5%。

单独看4月数据,18个城市中,仅福州仍实现增长,其余17个城市均为负增长。其中,下滑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中,除北京外,均处于长三角。这也不难理解,在上海此轮疫情影响下,长三角地区消费呈现“一损俱损”的局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评论指出,消费不振经济就难有增长之势,扩大和修复消费,对经济稳增长将有核心作用。

02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消费占社会总消费比重10%左右。而且,汽车产业链延伸较长,几乎覆盖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并进一步支撑服务业发展,对于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受疫情反复、居家隔离等因素影响,汽车等大宗消费受到明显抑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汽车消费额为13335亿元,同比下滑8.4%。4月的汽车消费额下滑幅度更为明显,直接萎缩-31.6%。

根据乘联会此前发布的数据,今年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04.4万辆,同比下降35.0%,环比下降34.0%。这一销量数据,也是2021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证鹏元分析指出,疫情对居民汽车消费的影响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居民出行受限,对线下消费为主的汽车影响较大;二是企业经营承压居民收入受损,消费信心下滑,汽车等可选耐用品更易受到影响。尤其是近期受到疫情波及的广东、长三角等地经济发达,汽车销量占比高,势必对我国汽车消费造成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部署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稳定增加汽车等大宗消费,多个省市也相继出台多种优惠政策, 鼓励汽车消费。

比如,在“各地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逐步增加汽车增量指标”要求下,几个汽车保有量较大的城市纷纷增加购车指标。其中,广州和深圳两市年内新增个人普通小客车购车指标,分别为3万个、2万个。上海年内新增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4万个。

更多城市则期望借汽车以旧换新、新一轮“汽车下乡”等政策“东风”,以消费券、补贴等形式促进汽车消费。

据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等人梳理,广东、湖北、山东、上海、吉林长春等省市均出台相关政策。广东、湖北两省对以旧换新并购买新能源车分别给予补贴10000元/辆、8000元/辆,对购买燃油汽车补贴则分别为5000元/辆和3000元/辆。山东通过发消费券的方式,对新能源车、燃油车购车分别给予3000元至6000元、2000元至5000元优惠。

以打开“下沉市场”为目的的“汽车下乡”,已有实际成果。2020年下半年,由中汽协牵头组织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青岛、南京、海口、成都、昆明五站累计下乡车型销量超过20万辆,同比增长80%,助力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止跌回升,达到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

无论以何种方式,对于整体销量已连续数年下降的车市来说,都将是一次重新打开原有市场容量、突破“天花板”的尝试。

而面对因原材料瓶颈等造成的成本上升、汽车涨价等问题,一剂政策“强心针”时隔多年重启:5月2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6 方面33 项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其中明确提出“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 亿元”。就在5月30日,财政部亦提及,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

03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分析指出,由于中国汽车保有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换购需求也在增加,各类刺激政策有助于释放汽车消费需求、托底经济。

问题是,出台刺激政策能否让眼下汽车消费的问题“药到病除”?

2021年我国购置税收入为3520亿元,600亿购置税相当于减征17%。此前,我国已实施过两轮购置税减征政策,第一次是2009年税率由10%减半为5%,并于2010年升至7.5%;第二次是2015年10月至2016年底,税率减半为5%,并于2017年升至7.5%。

图片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全国分两批对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行减免购置税政策。在2016年末结束的第一阶段,获政策利好的乘用车销量实现了明显增长;但到了2017年第二阶段,由于减免政策缩窄,政策刺激效果开始消退,该品类乘用车销量开始下滑。

更严重的是,两年多的购置税减免政策,“具有明显的透支效应”。政策过后,汽车行业开启多年负增长。工信部数据显示,在2017年全国汽车销量实现3%的增长后,一度出现连续3年负增长,在2019年增幅更达到-8.2%的最低点。直到去年,全国汽车销量才触底反弹,增长3.8%。

汽车消费不振背后,是全国整体消费热情下降。

根据央行此前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自2017年第一季度开始,居民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占比的动态变化曲线共同构成一个“喇叭”形状,随着储蓄意愿的不断增强,消费和投资这“两架马车”的市场基础也不可避免地“退缩”。

图片来源:2022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

翻阅多份研究报告,一种普遍预测是,此轮汽车消费政策在短期内将能起到明显正面效果。但也不乏提醒:参照过去政策释放结果,要考虑消费回落的可能,也要把握好政策出台的节奏;而考虑到当下,疫情冲击、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等综合影响下,政策效果可能低于预期。

但眼下,更重要的是提振市场信心。越是在经济发展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局面下,越需要建立起抵御风险、战胜挑战的坚定信心。正如老话所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也是促进消费的关键前提。

,失踪去的消费 若何“农村产业结构 回血”?

相关:

5月30日天津新增5名本土阳性传染者  中新网天津5月31日电 (杨子炀)记者从天津市防控指挥部获悉,2022年5月30日0时至24时,天津市疾控部门报告5名本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均为无症状感染者。   上述5人均为管控人员筛查发现,社会面零新增。(完) 【编辑:朱延静】

辽宁新增12例本土无症状传染者 均为丹东市陈述  中新网5月31日电 据辽宁省卫健委网站消息,5月30日0-24时,辽宁省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1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为丹东市报告。解除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截至5月30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675例(含境外输入214例),治愈出院1671例,死亡2例,在院治疗2例(均为境外输入)。目前,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88例(本土82例、境外输入6例)。 【编辑:朱延静】

江西浙江湖南贵州等地将有强降雨 新疆西部有强降水  中新网5月31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未来三天,南方地区降水将逐步增强。新疆西部和北部有强降水过程。6月2日至3日及5日至6日,京津冀、河南、山东、关中平原等地将出现35~38℃的高温天气。   昨日云南广西湖南及新疆等地出现明显降雨。昨日08时至今日06时,云南中部、广西中北部、湖南南部、江西中部和东北部、浙江南部、福建西北部、海南岛中部、台湾岛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云南中部、广西中部、湖南南..

河北新增本土无症状传染者15例  中新网5月31日电 据河北省卫健委网站消息,2022年5月30日0—24时,河北省无新增本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例(廊坊市)。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1例。   截至5月30日24时,河北省现有本土确诊病例0例;尚在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6例。 【编辑:朱延静】

广东今日“焖蒸”模式继续 南部地域雨势强劲局地有大暴雨   中国天气网讯 五月的最后一天,广东依然是强降雨+热的“焖蒸”标配模式。今天(5月31日),粤西北、珠江三角洲西部以及南部市县普遍有中雨,局部地区将有暴雨或大暴雨,其它地区也有分散性降雨现身。尽管雨水加持,但广东各地的气温却不低,“焖蒸”模式继续开启。   昨天,广东雨热“同台竞技”,午后中南部地区雷雨较明显,像是佛山、中山、珠海等地都有较明显的雷雨现身,其中顺德13时至14时降雨量达到22.4毫米,位列1..

老旧回迁社区必然乱糟糟?重庆九龙坡区有实招  老旧回迁社区一定乱糟糟?九龙坡区有实招   提起回迁安置社区,人们往往会想到一片脏乱无序景象,这样的社区确实在基层治理难度排行中居于令人尴尬的前列。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邮电支路社区,当地基层干部敢想敢试,硬是以系统创新的治理模式,让社区“由乱到治”,小区整洁了,居民心暖了。   直面回迁安置社区“痛点”   邮电支路社区地处重庆主城九龙坡区繁华地段,是一个主要由拆迁安置小区组成的混合型城市社区,..

北京丰台:全域实施居家办公 遏制一切非需要流动  中新网5月31日电 据“北京丰台”微信公众号消息,31日,北京市丰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称,自5月31日6时至6月5日6时(暂定),丰台区全域实行居家办公。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动,本区市民做到非必要不出区,外区市民非必要不入丰,防止疫情扩散。   具体公告如下: 丰台区关于提级疫情防控措施让全区“静下来、不流动”的公告   为有效防范聚集性疫情发生,最大力度控制疫情传播,按照..

摄生“局中局”致127位白叟受骗 4名被告获刑  昨天,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一起涉及养老的集资诈骗案,涉案4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九年不等,并判处罚金,责令其退赔所有诈骗所得。   法院审理查明,2020年7月,甘某等4人设立“美生之家”公司,针对老年人群体,到周边市场、公园等场所派发宣传单、小礼品,进而邀请老年人到场听“养生课”。课中以送保健品、赠旅游、充值返利、拉客有奖等为诱惑,发展了一批老年人会员。以高回报、无风险为卖点..

北京海淀区:全区实施居家办公,坚持非需要不流动  中新网5月31日电 据“北京海淀”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北京市海淀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海淀区关于进一步规范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管理的相关措施》指出,全区继续实施居家办公等管控措施。   具体通告如下: 海淀区关于进一步规范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管理的相关措施   为进一步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全区继续实施居家办公等管控措施。为更好落实相关要求,减少人员流动,降..

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例和本土无症状传染者22例  中新网5月31日电 据上海市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5月30日0—24时,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2例,其中2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7例确诊病例和22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和无症状感染者5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本土病例情况   2022年5月30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例,含2例由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