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外脑”会诊水污染防治

2019-04-10 06:47:05 来源:网络

  “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有很多亮点和新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部分条款缺乏配套法规政策。”“建议在执法检查时,要加强对污泥处理和利用的检查,大力促进污水、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启动了今年第一次执法检查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执法检查首次借用了“外脑”,在执法检查中引入第三方评估法律实施情况和效果,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方式方法的一个创新之举。

  执法检查组出发前,检查组成员与业内多位专家作了深入交流,专家们开门见山,从各自专业角度,就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外脑”提供技术支撑

  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这些年层出不穷的水污染问题总是牵动人心。这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拿起法律“利剑”,向水污染“宣战”,开展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以实际行动助力打赢碧水保卫战。

  执法检查重在实效,为了让全国人大监督更有力度、更具权威,全国人大常委会请来了“外脑”,采用数据化、精准化的监督方式,为执法检查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参考。

  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介绍,今年1月份,中国工程院接到了全国人大环资委来函,委托他们对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对此,评估项目召集了20多位院士以及100多位不同领域专家组成评估专家组。评估工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水污染防治标准规划执行情况、饮用水安全保障与地下水环境保护执行情况、水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情况以及水污染防治监管执行情况等4个方面开展。

  经过研判,评估专家组形成了初步结论。“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自2018年1月1日实施以来,总体成效良好,对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李晓红说,具体来看,饮用水与地下水保护措施有序推进,有效提升了饮用水的达标率。目前,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县级水源保护区划定完成率分别为97.7%和94.7%;水污染防治措施有序推进,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基本消除了36个重点城市1009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为95%;重点流域监管能力和保障机制不断加强,河长制和重点流域水环境的联动保护协调机制在有序推进。

  成绩值得肯定,但问题也不容回避。李晓红指出,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有很多亮点和新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部分条款缺乏配套政策法规,导致实施中边界不清、操作性不够强,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比如,法律要求地下水污染源,包括工业聚集区、尾矿库等应当采取防渗措施,以防止地下水污染。但在操作层面却缺少具体的监管章程和技术规范,采取什么样的防渗以及技术要求和监管方法,如何检查及检查要点等都不明确。”

  水标准体系亟待健全

  制定水环境标准是对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专家们认为,目前我国水环境标准体系尚不健全。

  李晓红表示,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要求地方可根据具体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制定重要江河、湖泊的水环境质量标准。但在具体实施中,大部分地方并未因地制宜制定流域性水环境质量标准。“我国自然条件和污染效应区域差异显著,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全国统一指标及其限值,可能导致‘过保护’和‘欠保护’问题,各地应因地制宜加强区域性、流域性、差异性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也谈到了标准问题。“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24个水质目标,但常用的指标却少得多,通常关注的只有COD、总氮等几项。”她表示,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质,包括很多新兴污染物如药品与个人护理用品、内分泌干扰物等具有较高生物活性和毒性,应受到关注,但目前标准中却没有这些指标。

  她建议,在这次执法检查中应加强对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影响的注意,并通过修改水环境标准、加强污染物源头控制等各种手段,有效减少有毒有害污染物对水环境和人民健康的危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重点关注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问题,“从部分省市区已完成并发布的标准来看,在指标限值设定与水功能区关系、因地制宜性、出水用途等方面考虑尚不全面,存在个别地区标准偏高、一刀切现象”。他还表示,农村生活垃圾、畜禽粪便、水产养殖、农药化肥等相关标准或规划与当地土地政策、污水处理标准的互补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需要强化源头减排

  工业生产过程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源头。“在我国水污染防治历史上,曾经采用‘关、停、并、转’来减少工业废水排放,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效果有限,更与发展经济和人民生活相矛盾。”钱易认为,推行清洁生产,在污染的源头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才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途径。“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在很多行业和工厂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不同行业和不同工厂的成绩却差异很大。而且,清洁生产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必须不断提高、不断推行。”

  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问题同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郝芳华表示,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在“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章节,增加了多个条款,着力于源头预防。“在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应避免照搬城市水污染治理思路,要因地制宜,强化生态治理思路。”她认为,植被缓冲带是国际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最具特色和成效的措施,缓冲带可以截留农业面源污染物中超过50%的氮、65%至95%的磷。“植被缓冲带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中的连接点,是绿水青山的一部分,需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谋划。”

  郝芳华建议,要加强落实《水污染防治法》中关于“开展沿河沿湖植被缓冲带和隔离带等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程”的规定,将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作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中的一环,统筹考量,实现有效串联,通过合理布局河湖滨岸带修复、植被缓冲带建设等工程削减面源污染负荷,同时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实现污染控制与水生态修复的协同效益。在国家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中列入河湖植被缓冲带建设工程,推动重点流域河段示范建设,协调好缓冲带建设与植树造林、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等已有生态建设工程的关系,根据流域环境特点、植物群落特征和污染物特性,因地制宜地建设植被缓冲带,逐步形成“一河一带”“一湖一带”的生态战略格局。

  信息公开需有细则

  饮用水安全涉及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在多个方面对饮用水安全问题作了新的规定。

  清华大学教授张晓健表示,安全的饮用水水源,是安全的饮用水最基础条件。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新增了对饮用水水源污染风险作调查评估的要求。“以往的做法,多是在一些地方出现饮用水安全问题后,再对水源作调查与整改。现在的《水污染防治法》则要求主动、提前、全面开展调查评估,是一项重大的制度性措施,为解决历史问题、加强防范、实施监管提出了具体的法律要求。”

  《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至少每季度向社会公开一次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张晓健提醒,“要注意这里有‘至少’两个字,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合格,远不是优秀。”目前,各地城市供水的水质信息公开办法各不相同,在水质的项目、频次和详细程度上有较大差异,一些地方是按最低要求,存在信息模糊、时间滞后等问题。为落实《水污染防治法》水质信息公开的要求,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制定信息公开实施细则,明确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也在关注饮用水安全,他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水污染防治法》只能解决饮用水水源‘守底线’问题,《城市供水条例》(1994)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应参照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快推进相关立法,强化法律监督,进一步强调饮用水供给的公用事业属性,规范供水市场行为,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和供水企业的运行职责,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供水价格的形成机制和调整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强化供水安全的执法监督,加强履职问责和绩效考评。”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DF512)

,借用“外脑”会诊格林童话故事 水污染防治

相关:

进一步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   从目前养老服务业发展重点看,一是加强照护能力建设,提高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比例,不断扩大照护服务资源;二是提升医养结合深度和广度,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共建;三是优化养老服务业态,提高养老机构的营利空间和市场生存能力。我国全面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一批制约社会资本投入、制约产业发展的前置条件取消,极大提升了养老服务机构开办便利性,带动更多外..

粤港澳大湾区系列指数发布   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4月9日,深交所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联合工信部下属单位赛迪研究院在第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开幕式上,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创新100指数(简称湾创100,代码980001),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系列指数正式发布。   同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指数(简称大湾区综指,代码98000..

调降进境行邮税不会对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影响   4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4月9日起,调降进境物品进口税税率,即俗称的行邮税。针对的是个人携带进境的行李和邮递物品的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合并征收的一种简易的进口税。4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对调整进境物品进口税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在会上表示,这次大规模减税降费,主要是降低了增值税。邹加怡称,调..

我国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力度更大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日上午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最新进展。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放管服”,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2018年我国营商环境排名从全球第78位提升至第46位,大幅跃升32位,成为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今年..

中金网0409欧盘综述:特朗普欧盟再起关税风波 黄金大幅走高   欧洲时段,美元指数创3月28日以来新低至96.8554,欧元对美元创近两周高点至1.1284,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价值110亿美元的欧盟产品征收关税。国际地缘风险升温导致避险资产表现坚挺。现货黄金大幅走高,创3月28日以来新高至1306.23美元/盎司,美元兑日元创4月1日以来低点111.01,跌幅超0.4%。   推特上发文,宣布美国将对价值110亿美元的欧盟产品征收关税。而欧盟准备就..

关注网络时代的表达匮乏:跳出碎片化 回归深阅读  跳出碎片化 回归深阅读   【智库答问·关注网络时代的表达匮乏 系列访谈之三】   本期嘉宾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温儒敏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 郝振省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 张清华   1.“水过地皮湿”:浅阅读何以流行?   光明智库:现在很多人习惯用手机阅读,主要读网络小说或社交媒体分享推送的文章,内容比较浅易,读起来轻松。与此同时,那些深刻严肃的文章、图..

近期25股遭高管减持套现4.3亿元   深沪交易所披露的董监高股份变动数据显示,近10个交易日(3月26日-4月9日)共录得53条高管减持记录,涉及25家公司,合计减持量达3809.72万股,减持金额为4.30亿元。与期间高管增持金额相比,近10日高管为净减持。   从减持金额看,近10日减持金额最多的是南极电商,累计减持1009.33万股,减持金额合计1.04亿元;其次是网宿科技,减持量为673.44万股,减持金额9152.05万元;..

中小板近半公司预告业绩 一季报“预喜”不足五成   随着一季报的持续展开,相关上市公司2019年一季度的“成绩”也浮出水面,已经有过半数公司披露业绩预告的中小板引人关注。据统计,931家中小板公司中434家披露一季报业绩预告,当中201家公司“预喜”,占比46.31%。从行业来看,“预喜”股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化工、轻工制造、电子、电气设备这5大行业中。   中矿资源(002738)、益生股份(002458)、华昌化工(002274)、民和..

操盘必读:4月10日证券市场要闻   4月10日,今日盘前市场要闻包括:上交所4月9日披露新受理5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名单,其中由马云间接持股的安恒信息以及雷军间接持股的石头科技关注度颇高;据央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发文称,美国将对来自欧盟的价值11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IMF宣布下调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为3.3%,预计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3%,2020年为6.1%。   隔夜外盘

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今将问世 全球多城同步发布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0日电 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合作的“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将于今日发布一项“开创性成果”,舆论普遍认为这将是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张黑洞照片。   早在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最先预言了黑洞的存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人类有望第一次“亲眼目睹”黑洞真容。 黑洞的艺术家想象图。(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供图 摄   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今日问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