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3月信贷调研:个贷、对公贷款同步回暖

2019-04-10 05:34:34 来源:网络

  “春江水暖鸭先知”。宏观经济是否回暖,信贷是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

  随着楼市升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此前报道中指出,房贷已经出现明显回升。而在3月底, PMI指数重返扩张区间升至50.5%。这意味着生产活动加快,内需继续改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位银行业务人士处草根调研后发现,3月个贷、对公贷款同步回暖。

  中信证券固收分析师明明则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团队预测3月新增整体数据表现将良好,信贷规模预测在1.2万亿左右,个贷和企业中长期贷款均有不错的增长。

  央行数据显示,去年同期新增1.12万亿信贷,而今年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858亿元。

  普惠金融贷款成新支点

  对公业务贷款是否回暖也是市场关注的重要内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多地、不同类别的银行对公业务人士处获得的信息看,对公贷款的回暖呈现一定的地区差异性。但整体衡量,3月对公贷款大概率同步回暖。

  西南某省大行分行对公业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因该区域近年一直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企业、项目的信贷需求一直非常旺盛,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所以从企业需求上衡量,该区域对公贷款在3月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而从实际信贷投放结果来看,也是按照总行额度分配和规划节奏投放。

  而该区域某地方支行对公业务人士也表示,对公信贷需求一直都很旺盛,但从投放节奏、流程、时效上看,对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增加。

  华南某大行信贷业务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一季度看,个贷和普惠金融贷款相较去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项目贷款则基本持平。

  东南某大型城商行对公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整体来看对公业务在3月有所回暖,但也依然存在流动性在银行间市场空转的情况。

  该人士具体指出,从目前已经投放的对公贷款来看,主要投向是基建。小微则主要是通过票据贴现支持。“出于风控考虑,我们对公贷款主要做政府和国企平台,而且单个企业规模不会太大。额度不足的情况依然存在,但每年初是银行资金量最充足的时候,相较去年还是有一定的增长。”

  华北某大行二级分行对公业务人士告诉记者,在该市(华北某经济靠后三线城市),一季度尤其是3月对公业务有明显回暖。一季度看,该分行企业中长期贷款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7%,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2%。投向上看,传统基建等项目仍为主流。此外,较为明显的趋势为,项目贷款和符合政策的普惠贷款明显增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监管部门对普惠金融的大力支持,是部分区域这一轮信贷增长的主要支点。

  前述华北信贷人士告诉记者,从对公业务的准入上看,“普惠贷款”几乎成了一种新的贷款项目类别,也是不少企业可以成功获得贷款的重要机遇。

  他举例指出,比如一个高新企业或者新旧动能转换企业的项目贷款或者经营贷款,如果走传统的经营贷款,很可能不会获得批贷。但是如果符合产业升级或国家政策的项目,就可以按照普惠金融项目贷款来申请。在准入上,只要是符合政策支持的普惠金融项目,一定程度上就进入了绿色通道,有更大概率获得贷款。

  但他也表示,进入普惠金融绿色通道只能说准入条件上适当放宽,并非无限降低,只是相对于有过高门槛的企业项目贷款而言,普惠金融政策给了这些企业一个获得信贷的绿色通道。如果没有这个通道,按照传统风控标准,银行对公贷款很难明显回温。

  仍偏好按揭和短期消费贷

  相较1、2月份相对保守的态度,3月银行业个贷业务人士偏向乐观。

  “房贷业务明显回暖,一些区域的住房成交量大幅增长,甚至出现翻倍。从这个角度看,房贷在3月的表现一定是比较可观的。”华南某股份行个贷业务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深圳某房产中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住房成交量明显上升。一方面是房价稳定的预期,刚需购房者选择“上车”;另一方面银行房贷利率的放松也是一个较有利影响因素。

  该人士3月份业绩相较2月增长了50%,而在他3月的成交业务中,全部需要经由银行贷款。银行房贷业务回温不言而喻。

  相较楼市热门地区,三四线城市的房贷也有了小幅回温。华北某三线城市大行个贷业务人士告诉记者,近期楼市有所回温,但因利率各方面仍保持稳定,所以对房贷规模的激励作用有限,但有所升温。

  相较房贷业务,个贷中较受关注的消费贷款增速也有回升。某股份行个贷业务人士表示,消费贷去年开始已经不是个贷主推业务,消费贷款目前主要依赖线上和信用卡。伴随整体经济环境和消费回暖,消费贷款有所回暖,但在一线业务人士感受来看,这种变化或许不如房贷显著。

  光大宏观认为,信贷增速反弹的可持续性待观察。一方面,月底和季末冲量效应不能低估。另一方面,从结构上看,按揭和短期消费贷可能仍是部分银行偏好投放的领域,城投项目贷也可能还是重点。但在去杠杆以及“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如果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增长过快,监管可能会转而从严,抑制当前信用反弹速度的可持续性。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DF387)

,银行格栅灯 3月信贷调研:个贷、对公贷款同步回暖

相关:

市民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与医疗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要求,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II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同时,对于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   这主要是为了加快农..

一季度就业晴雨表:杭州薪资涨幅最快 深圳最受求职者关注   金三银四是每年的招聘、跳槽旺季,也是临近毕业季,人才市场流动旺盛。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层面。那么,今年一季度的就业情况到底怎样?   4月9日下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58同城招聘研究院获得的《2019年一季度人才流动报告》显示,北上广深依旧是求职需求最旺盛的城市。与此同时,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求职热度上升迅速、薪..

IMF连续第三次下调全球增长预期 但将中国2019年增速上调0.1%   当地时间4月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公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全球增长将从2018年的3.6%降至2019年的3.3%,然后在2020年恢复到3.6%。这是IMF连续第三次调降全球增长预期。与2018年10月的预测相比,IMF将2019年和2020年的预期增速分别下调了0.4个和0.1个百分点。  对于这次调降,IMF早在一周之前就打了预防针。IMF总裁拉加德4月2日在华盛顿就警告称,全球经济..

股指期货限制有望放松 业内期待更多机构投资者入市摘要 【股指期货限制有望放松 业内期待更多机构投资者入市】日前,监管层相关人士称,股指期货的限制或有放松计划,并有可能向外资放开。银河期货研究所相关人士表示,未来进一步放开机构投资者进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限制就显得十分必要,其中包括适时恢复股指期货常态化交易、推出更多更丰富的股指期货、期权品种等方式,均可纳入考量之中。(证券日报) ..

深刻认识低利率、高融资增速的长期风险   2008年之后几年,中国经济对货币政策的依赖过大,已经积累了大量风险。经过近些年的试错,终于通过多部门的紧密合作下,通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控制住了新增金融风险,并有序地消化了部分存量金融风险。   宽松货币政策会造成种种负面影响,这已经是市场共识。同时,大部分人都同意,消化风险必然会有一些经济代价。但是,当经济增速出现一定放缓后,主流经济政策建..

深交所调整ETF交易结算机制 跨市场品种交易效率大幅提升   市场对ETF价值的认可越来越高,不仅基金公司积极布局,交易所也从结算机制上提供助力。近日,深交所发布《关于做好深市ETF交易结算模式调整相关技术准备的通知》(下称《通知》),拟对深市ETF现行交易结算模式进行调整。   有业内人士对此作出解读,这一调整将影响深交所上市的跨市场ETF,原来T日一级市场申购、T+2日卖出或赎回,将变为T日一级市场申购,T日可在二级市场..

人民日报:“减税组合拳”激发经济活力摘要 【人民日报:“减税组合拳”激发经济活力】今年4月1日,四项增值税改革举措同时推出,形成了一套减税组合拳,预计可带来一万亿减税额。如此高强度减税,国内空前,国际上采取增值税的国家更未有过。增值税改革从供需两侧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活力,增加了市场主体和个人的可支配货币收入,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创造了资金条件。税制改革不仅能够释放短期红利,也能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政策引导 一季度线上普工招聘需求旺盛   4月9日,58同城发布的《2019年一季度人才流动报告》显示,同比2018年同期,今年一季度求职者求职行为更为活跃。其中,销售职位和普工/技工职位分别位居企业招聘和求职者关注职位第一名,而司机、交通服务类职位企业支付月薪最高,达到8138元,销售类职位求职者期望月薪最高,达到6123元。   《报告》指出,求职者最关注的职位是普工、技工类,其次是餐饮、司机/交通服务分..

京津冀如何消除产业结构“层级差”   2018年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的开局之年,三地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优势互补,通力协作,区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协同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日前,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京津冀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三次产业构成为4.3∶34.4∶61.3。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河北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业内..

科创板受理企业再增5家 马云雷军现身摘要 【科创板受理企业再增5家 马云雷军现身】据证券时报记者梳理,此次获得受理的安恒信息、石头科技、海天瑞声、宝兰德、山石网科5家企业上市标准均选择了标准(一),其中由马云间接持股的安恒信息以及雷军间接持股的石头科技关注度颇高。(证券时报)   4月9日晚间,科创板受理企业再增5家,累计受理企业总数升至57家。当日有虹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