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如此痴迷谈论宏观经济

2019-01-05 05:20:55 来源:网络

  越是经济低迷期,似乎大家越是痴迷于谈论宏观经济。岁末年初,各种策略会、研判会次第召开,好不热闹,各路经济学家、宏观策略首席,各类投资者,似乎谈起宏观经济和宏观趋势都津津乐道,谁都可以对未来指点一番、研判一番。遗憾的是,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大部分人的大多数所谓宏观判断,都是错判、误判,无非给市场增加了噪音而已。其实,投资者也好,企业家也罢,无论何时,更加关注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个人能力的提升,比什么都重要。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因为经济增速下滑导致企业破产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个间接或触发因素。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型企业的陨落,不是因为宏观经济环境不好,而是因为企业生产的产品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永远是变化的,在某一个时段能够极大满足消费者的产品,很可能到了另外一个时段就被消费者彻底抛弃了,不是因为消费者不忠诚,而且因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太有限、产品迭代太慢!市场和消费者才是真正的考验者和评判者,即便是国内一些中小企业因为出口下滑导致关门,从本质上来说,也并非因为宏观经济下滑导致,而是由于企业太依赖于过往的出口路径。

  实际上,宏观经济的上下波动是很正常的,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经济增速永远保持高速度,而且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升级,企业如果“路径依赖”过于严重,在安逸的日子里失去居安思危的意识,不去加大研发生产更多满足消费者的产品,很可能在经济下滑时撑不住,又或者因为竞争对手推出了颠覆性的产品,从而失去了竞争力导致企业倒闭。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唯有那些具备狼性,不断提升技术含量、加强管理、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企业,才能活下来、活得好。

  在当下的中国经济环境之下,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正在进行,因为出口和投资下滑导致一些企业业绩急速下滑或者倒闭,本质上并不是因为宏观经济增速下滑,而是因为这些企业没有跟上产业升级的步伐,转型的动作太慢,生产的产品适应不了消费者需求,最终企业只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现象。或者换句话说,一些不具备自我革新能力的企业,原本就应该死掉,只不过,经济增速下滑加速了这些企业的死亡。经济下滑只是触发因素,而非决定因素。

  动辄拿经济下滑为企业倒闭找原因、说事儿,其实是掩盖了企业的不作为、企业领导人的不思进取。当企业领导人堂而皇之地以经济下滑为自己的不作为开脱时,本质上,这样的企业领导者是缺乏内省精神的,或者说,他根本还没摸到做企业的“大法”。任何优秀的企业,都不会害怕经济周期的波动,中国14亿人口的大市场,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市场空间不言而喻,在这样的大市场里做不好,根本上是自己的无能和原地踏步。相反,那些优秀的企业家,在经济寒冬期会加速苦练内容,在企业管理、品牌塑造、客户黏性、产品功能、研发等方面全面发力,让企业的筋骨更强,抗御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更强,这样的企业,本质上来说,和经济周期的波动没有丝毫关系。

  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找理由,是企业做优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当我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谈论宏观经济时,貌似很专业,可能我们更多地是在享受投资的“参与感”,而不是“获得感”。投资本质上还是享受企业成长的红利,老老实实研究具体的上市公司,学会给企业定价,明白估值和业绩增长之间的匹配度,知晓该如何决策投资的性价比,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投资的正道。那些整天把宏观经济分析判断放在嘴边的人,可以肯定,没有几个能够把投资做好。他们更多是演讲家,不是实干家。当然,职业的宏观经济研究者除外,拥有独立分析体系和方法论的经济学家除外,这些宏观经济分析者,总是能够以自己独立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给予我们启迪,这样的宏观经济研究,在当下的市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无论做企业,还是做投资,让我们少一些“重在参与”,多一些“重在获得”。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DF407)

,我们为何如此痴迷谈论胸膛 宏观经济

相关:

父亲轻生留下10岁小女孩 民警主动当起了“爸爸”  父亲轻生留下10岁小女孩 民警蜀黍当起了“爸爸”小女孩君君在家人的陪伴下送来锦旗。  1月3日,年仅10岁、高高瘦瘦的小女孩君君(化名)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内江市资中县公安局双河派出所,给民警崔鹏送上一面锦旗。  原来,2018年11月13日,君君成为了父亲轻生现场的第一发现人,崔鹏是处警民警。当崔鹏看见眼里满是恐惧的君君时,很是心疼。  之后,他八方奔走联系学校和村里相关机构,希望能给予君君最大的帮助,能..

2019年煤炭市场维持宽供应 消费缩减是大势所趋   日前,榆林煤炭交易中心市场发布消息称,有13家煤矿停产,此外,14家煤矿上调价格,幅度在5-20元/吨不等。   “目前,我们这里很多中小型的煤矿都开始准备放年假了,确实有一部分停产,”一位在当地从事煤炭交易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价格方面,也有一些比较小幅的上涨。”   该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2018年煤炭贸易行业不温不火,除了有一些小的波..

挖掘2B新蓝海 网络切片让5G“钱景”可期   在韩国一家工厂中,汽车零件经过输送带时,1200万像素的相机会拍下24张不同角度的照片,通过5G快速传送至云端服务器,再使用AI分析照片以确认产品是否存在缺陷。   这是5G在全球的首批商用场景之一。2018年12月韩国电信运营商宣布全球首个基于3GPP标准的5G网络正式商用。值得注意的是,韩国三大电信运营商的首批5G客户均是企业。   在铺面而来的5G时代,企业用户有望..

央行全面降准8000亿驰援经济 “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   “本次工作会议信息量很大,整体来看,将稳增长、服务实体经济放在相当突出的位置,这跟前两年有点不同。同时,有些细微表述也值得关注,如‘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稳定’、‘稳定宏观杠杆率’等。”   1月4日,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一季度到期的MLF不再续做。   算上TMLF、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放..

白洋淀“2035规划”出炉 为雄安新区构建蓝绿空间   该规划共9章27节,对白洋淀生态空间建设、生态用水保障、流域综合治理、水污染治理、淀区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管理创新等进行了全面规划。   修补了四十余年的“华北之肺”,将迎来建国后最大规模的治理与保护工程,重现昔日胜景。   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河北省委、省政府近日正式印发《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白洋..

成本太高致药企“断供” 带量采购倒逼效应渐显   “企业断供的现象,或不会是仅康芝药业一家,带量采购新政的倒逼效应也在逐渐显现。”一位上市药企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1月3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公告称:“康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尼美舒利分散片(100mg×20片/盒)因成本上涨,企业提出无法按原价继续供应,经研究决定,自2019年1月7日起取消该药品采购资格。”   就康芝药业放弃上海带量采..

青岛、杭州“接力”松绑 各地楼市政策微调将成常态   分析人士表示,从近期监管层释放出的信号可以看出,监管层已经意识到楼市的下行势头。政策总基调仍然坚持“房住不炒”,但将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调整权限。   在菏泽、广州、珠海等地先后松绑楼市调控后,又有城市加入这一行列。   1月3日,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高新区分局发布通知,暂停执行《青岛市高新区商品房公证摇号售房规则》,即取消购房摇号政策。此时..

仅次于故宫的啤酒博物馆与“无中生有”的啤酒豆   上世纪五十年代,雪铁龙公司向公众开放生产线,开启了工业旅游的先河。实际上不仅在我国,酒企从事工业旅游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像法国的波尔多地区、美国的加州葡萄酒产区都有着极为成熟的和酒有关的旅游项目,而在2004年原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103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工信部公布的第一、二批国家工业遗产中,酿造企业均名列其中,也是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中最多的一类。..

央行定调2019年工作全面降准已来   “本次工作会议信息量很大,整体来看,将稳增长、服务实体经济放在了相当突出的位置,这跟前两年有点不同。同时,有些细微表述也值得关注,如‘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稳定’、‘稳定宏观杠杆率’等。”   1月4日,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一季度到期的MLF不再续做。   算上TMLF、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

5G商用前夜:万亿级投资等待“杀手级”应用   一方面5G投资太大了,在提速降费的背景下,如果5G资费太高,没人愿意用,就会入不敷出;另一方面,4G在2012年才商用,当前还没收回成本,部分偏远地区尚未覆盖,现在又要巨额投资5G,实际上观望情绪比较严重。   驶出长话大楼,径上长安街,2018年末的一个午后,中国联通5G体验车在北京这条著名的中轴线上徐徐前行。   载着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这辆深蓝色中巴在车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