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继孚:低成本用车是变相鼓励大家过度消费

2014-01-11 01:36:16 来源:网络

  摇号新政启用新系统上线、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施行、小客车合乘出行意见公布……伴随2014年大幕开启,北京市一批新的交通法规粉墨登场。

  “首堵”开车难,停车更难的症结在哪?这些新法是否有治疗交通顽疾的希望?本报记者对话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第14届人大代表郭继孚。

  “城市道路6000多公里,这4000公里长的‘车队’停哪啊?”

  北京晚报:既然现在的用车成本低,而且你曾表述过应收取拥堵费、买车前应先有车位、路边免费停车不合理……所以经济手段控制用车最为有效吗,至少在这几个方面都应增加成本以进行调控?

  郭继孚:我认为是这样,一定要靠经济手段,这样才公平。我们现在的政策是什么呢,“啊,我不要惹老百姓”,“不能限制他们”……这是完全不对的。低成本用车,实际上仍在变相鼓励大家进行过度消费。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谁买不起一个车呢?为什么现在大家还能买,还有地儿放?因为可以“随便放”,因为根本就没有顾及到公共空间。我们的路边停了……2010年增加80万辆车,排起队来4000公里,相当于北京至深圳往返一圈。北京城市道路只有6000多公里,这4000公里长的“车队”停哪啊?大部分停在路边! 我们的道路还剩多少空间?到一些社区看一看,车已经停了不是说一排两排,是N排N行。活动空间没有了,消防通道都被挤占了,真要出事是非常可怕的。

  为什么人均收入更高的香港,700万人,才只有40万辆小汽车?因为香港买车必须要有车位,你没有位置,敢停马路上?开玩笑,不允许。那好了,一个车位多少钱?200万港币。所以归根到底,公共资源的消耗,要体现出应付的成本。

  北京晚报:但北京老百姓已经享受到了低成本用车的福利,并且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郭继孚:对,就是先入为主地认为理所应当,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但自由,一定要以不能侵犯他人自由为前提。车开出去的同时,就影响了别人的自由,用了公共资源,就得有人管。我认为中国人一定可以有车,但中国住在大城市核心区的人,绝不可能人人有车。

  我们始终没有把这个事情当成事儿,没有让老百姓觉得“我买车,首先得自己有地儿才行”,实际上是“大锅饭”思维。反正这地也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大家的,那就抢吧,谁抢到算谁的。为什么国外能控制?说白了,就是因为国外的土地、空间基本上都是私有的。我们公共空间政府该管,现在也没有管,很多小区权属关系不清,虽说是业主的,但业主是谁?说不清楚。

  交通拥堵,不仅仅是车多少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纽约、伦敦、巴黎……这些发达的大城市都经历过。日本比我们早五十年,美国早七八十年,东京、伦敦街头当年也是这样一排两排的停车。后来他们花了很大精力和代价,政府承受了很大的责难,强行把这些车清理出去了。

  “老百姓想要开车是没错的,但没这么多空间给大家”

  北京晚报:北京在小汽车使用方面,主要存在什么问题?

  郭继孚:如果不考虑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小汽车确实是个好东西,方便性、机动性、舒适性、私密性都是其他交通工具做不到的。但它的负面作用也非常大,北京在小汽车使用方面的“三高”——高增长率、高使用强度、高密度聚集,直接造成了城市交通形势的严峻。

  从全世界来看,什么样的城市、区位,用什么样的交通去解决人们的出行问题,实际上是由“密度”决定的。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澳大利亚等“地大人少”的地方,人口密度高一些的欧洲,和再高一些的亚洲,基本上就代表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和城市。

  “地广人稀”的地方,出行绝大部分靠小汽车,因为一辆车消耗的地方太大了。停放需要30平方米,超过北京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它走起来需要的空间还要大得多。根据全世界几百个城市的统计结果,画一条曲线,密度越高,小汽车使用率、拥有率都是越低。

  北京晚报:按照密度而言,和这些大城市相比,北京小汽车保有量过高?

  郭继孚:没错,我们做过对比。美国人均0.7辆车,但这是全国平均水平。稍微高密度一点的城市,比如纽约,近一半的家庭没有车,曼哈顿是77%的家庭没有车。北京的核心区,东西城,跟东京、纽约、曼哈顿同样区域比,我们的小汽车保有量就太高了,户均拥有量是纽约的2倍多。

  北京晚报:那些城市的经济水平更发达,为什么北京的小汽车保有量反倒更高呢?

  郭继孚:个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拥车和用车成本低。小汽车占用城市空间资源很大,而开车人没有按照资源消耗来承担相应的费用,这是核心。

  老百姓现在过度依赖小汽车,我不太愿意用“文明素质”这样的词,人都是趋利的,到东京、纽约也是这样。任何一个社会环境中的个体,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不顾群体利益的。老百姓想要开车是没错的,但我们没有这么多的空间。社会现在缺乏用车的理性心态,实际上也是因为我们刚刚接触到小汽车,还没有意识到如果仅仅去买车,不考虑其他因素的话,那我们的城市是不够用的。

  美国为什么人人都有车?因为70%的美国人都住在别墅里,他们有足够的地。我们的老百姓有没有住别墅的需求?当然有,问题是没有地,我们都很清楚这一点,只能住在高楼里,这个大家都接受了。想住在中心区,还是别墅,难。其实车是一样的,小汽车就像别墅,只不过我们还没有意识到而已。

  “过度使用小汽车,对骑车、步行的环境损害很大,这是恶性循环”

  北京晚报:今年继续施行小汽车摇号政策,你如何评价这两月一次的“抓阄”?

  郭继孚:我都是出于学者的视角,真正的公共政策制定一定要考虑民众的接受程度。试想一下,作为北京市民,你觉得车牌是抽签好,还是花几万购买好?大家一定会偏向低成本的这种。但要是抽不到,可能有人会说,什么破政策呀,我着急我想用,为什么不给我一个?花钱行不行?这是很自然的,平衡不同的利益诉求是比较难的。

  北京晚报:北京的摇号政策,会长久进行下去吗?

  郭继孚:我不知道。但有一点,过去摇号一个月2万一年24万,年增长率5%,可我们的城市道路增长率只有1%左右。换句话说,如果不调控,我们的交通拥堵的形势是显而易见的。即使今年每月额度减到15万辆了,压力也仍是很大的。所以除了限购以外,一定还要有引导大家出行、减少小汽车使用的更进一步的措施。

  北京晚报:比如“拼车”?元旦《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发布,今后拼车合法了。

  郭继孚:北京小汽车平均载客人数是1.3人/辆,这个效率是比较低的。拼车能够提高车辆利用率,进而减少无效交通,毫无疑问应该鼓励。问题在于具体的问题怎样处理,比如,咱俩拼一个车,你是否知道我买了保险,买了多少保险,会查我的保险吗?谁开车也不能保证100%的安全,出现事故又怎么办?政府如何监管,执法过程中如何举证……存在这些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需要社会有这个认识。有些事情你不做,永远也做不出来,只能在做的过程中一点点去完善。

  北京晚报:你提过一个数据,使用小汽车在5公里内的高达44%,这段距离其实用不着开车,应该使用公共交通,或者骑车、步行等等。

  郭继孚: 1986年北京自行车出行比例达63%,去年这一比例不足13%,20多年来平均每年下降1%至2%。主要原因是安全。过度使用小汽车,对骑车、步行的环境损害很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世界大城市都在面对这个问题,不只是我们。纽约、东京、首尔、伦敦……现在的交通政策就是想方设法鼓励大家骑车、步行,包括在路权上,很多城市都在如理压缩机动车道,而不是在增加。纽约4条车道,现在有2条车道是给小汽车,另外是给自行车和公交车,政策导向是非常清楚的。如果我们的社会政策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方向,我相信骑车的人会回来的。

  

(责任编辑:DF122)

,郭继中国华能集团 孚:低成本用车是变相鼓励大家过度消费

相关:

谢百三:“买新股须买老股”是最糟糕的“改革”  本周证券市场最大的事情就是停止了十七个月的IPO新股发行开闸重来。对此,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今天在其博客上表示,“买新股须先买老股”是中国证券史上最糟糕的一次新股“改革”,他认为,其情况糟糕之程度完全出乎人们意料;比人们原来担心的更为严重。  谢百三称,新股洪水来势汹汹,本周三天一共8家。分别有新宝股份 、我武生物 、牛威股份 、 楚天科技、奥赛康(暂缓)、 矩华科技、良信电器..

专家解读: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  大数据来袭,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中国科协近日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唐雄燕给出一组直观数据来描绘了大数据的未来图景:到2030年,中国一个普通的家庭会有40~50个智能终端,一个家庭产生的数据是20TB,相当于半个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容量,即2600万册,40TB.  “最近两三年产生的数据可能比人类历史上4万年产生的数据还要多,实际就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是大数据来源的最重要..

戴斌:到2020年中国75%的人群可享带薪休假  “中国带薪休假的落实率已经达到了50%,到2020年75%的人群可以享受带薪休假”,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今天召开的2014中国城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说。  戴斌认为,过去一年无论从发展环境还是从宏观数据上来看,都是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到目前为止最好的一年,《旅游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时代到来,而《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则让我们看到了带薪休假落实的希望之所在。  同时,戴斌也指出,客观来讲..

胡立彪:买卖双方都要善用“后悔权”  元旦过后,京东商城高调宣布率先试行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称《新消法》)。京东试行《新消法》的态度是积极的,但自称“率先”却高调过头了。事实上,其所谓“试行”,主要是对“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条款的落实执行。而就民间一般称为“网购后悔权”这一条款而言,淘宝商城(天猫的前身)早在2008年初就开始“试行”了。当然,就算淘宝实行得再早,它也称不得率先,毕竟,后悔权这东西是个舶来品。  既然后悔权是从..

水皮:奥赛康IPO被紧急叫停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奥赛康1月10日凌晨公告称,考虑到本次发行规模和老股转让规模较大,公司和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出于审慎考虑,经协商决定暂缓本次发行。  奥赛康表示,公司和主承销商未来将择机重新启动发行。关于发行的后续事宜,公司和主承销商将及时公告。这也是IPO本次重启以来首只新股宣布暂缓发行。  据证监会相关人士透露,奥赛康新股发行老股东直接套现31.8亿,惹来证监会主席肖钢关注,引发新股发行首次紧急..

郭施亮:疯狂IPO正挑战股民的容忍底线  近日,又有13家企业陆续发布招股说明书,成为了IPO开闸以来的第七批发行企业。根据数据统计,自去年12月30日至今,启动发行新股的数量达到了50家。而在未来的7个交易日内,将会有46家新股发行,平均每天6.5只新股发行。更有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底的IPO新政出台以来,A股的市值就蒸发掉了1.42万亿。   停发一年多余的IPO,如今终于获得了重启。然而,在IPO重启初期,拿到IPO批文的企业数却迭创新高。值得一提的是,对比历..

熊锦秋:应紧急叫停本就违法的存量发行  1月10日,奥赛康凌晨紧急公告,暂缓IPO。证监会相关人士透露,奥赛康新股发行老股东直接套现31.83亿,惹来证监会主席肖钢关注,引发新股发行首次紧急叫停事故。  对此,资深市场评论人士熊锦秋表示,目前存量发行不仅违反《公司法》,而且犹如打开潘多拉魔盒,后患无穷,应紧急叫停本就违法的存量发行。  熊锦秋称,就算奥赛康10日付诸于网上发行,投资者仍然将哄抢。“IPO暂停一年有余,一些投机主力已经憋得太久了,或..

杨再平:当银行利差减到1.5% 测测谁能活  近日,由《价值线》杂志社和新华网共同主办的“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浪潮下的经济新图暨银行业及新经济领导人峰会”,在苏州南京两地先后召开。在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行长束兰根、招行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王庆就“当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进,银行业未来的竞争格局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等市场关心的问题展开热论。以下为摘选。  我们的银行应做压力测试  《价值线》:利率市场化脚步越来越近了,..

阿里金融在想什么做什么?  近日,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浪潮下的经济新图暨银行业及新经济领导人峰会,在苏州南京两地先后召开。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金融事业部总监孙杰分享了,他们对互联网金融的思考与实践。以下是现场实录。  “互联网”这三个字就把互联网精神诠释得蛮充分了。  “互”,它的核心是互动。每个人都希望跟大家交流,在这个社会上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这是一个人的本性。  “联”,我的理解就是共同连接起来,一块去协作。你需要互..

信息技术改变趋势 马云让银行很焦虑  近日,由《价值线》杂志社和新华网共同主办的“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浪潮下的经济新图暨银行业及新经济领导人峰会”,在苏州南京两地先后召开。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行长束兰根认为未来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束兰根对于互联网技术非常敏感,在应用领域屡屡创新,走在趋势的前沿。  信息技术一定会改变趋势  《价值线》:采访开始前,您的下属分享了一个细节:微博微信刚刚上线不久,大家都还挺陌生的时候,是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