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所何去何从

2016-06-12 00:46:38 来源:网络

短短一年,国内文交所经历大起大落,从诞生、火爆、跟风、质疑到清理整顿,越来越多人疑惑了。
文/赵捷
2011年,各地文交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艺术品被拆分为一份份,像股票一样交易,引发了新一轮艺术品份额投资狂潮。然而年底,国务院下发“38号文”,不久,中宣部等5部门又联合出台“49号令”。两大禁令明确否定了目前各文交所存在的“等额拆分”、“集中竞价”、“持续挂牌交易”、“T+0实时交易”、“人数未限”的交易模式。短短一年,国内文交所经历大起大落,从诞生、火爆、跟风、质疑到清理整顿,舆论普遍认为两大禁令将使文交所遭遇巨大挫折,甚至有评论说,2012年文交所或将经历生死大劫。
究竟“38号文”该如何解读?文交所的诞生是否错了?文交所又有没有未来呢?
文交所的疯狂和乱象
2011年1月26日,国内首份艺术品份额在天津文交所上线交易,文交所艺术品份额交易由此踏上疯狂之旅。
津派画家白庚延的两幅书画作品《黄河咆哮》和《燕塞秋》,作为首批在天津文交所上市的艺术品,分别被估价600万元与500万元,拆分为600万份与500万份,每份价格1元。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两只“艺术股”身价各翻17倍,单份价格最高甚至炒到18元之上。这意味着《黄河咆哮》的市场价格达到了1亿元之高。这样的市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徐悲鸿、张大千等名家作品,而实际上白庚延作品在艺术圈里的评价并没有如此之高,他另外两幅类似的作品在拍卖会上拍得的价格不过区区几十万元。
看到天津文交所成功吸引大量热钱入市,全国各地兴起了文交所热潮。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已成立的文交所超过50家,甚至引来香港和国外机构效仿。
暴涨之后紧跟的是暴跌。为了给过热的艺术品交易市场降温,天津文交所按照天津市政府监管部门的通知对《黄河咆哮》与《燕塞秋》实行停牌,并设定艺术品月价格涨跌幅度为20%。后来,这个涨跌幅度不断被缩小至10%,再至1%。3月24日,《黄河咆哮》与《燕塞秋》复牌交易,但由于天津文交所的朝令夕改且媒体对此予以了大规模围观报道,艺术股票的跌停之势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130万进去,22元出来。”网友在文交所乱象里坐了趟过山车。“如果你经历了天津文交所100多个跌停,你就感觉股市实在是不错的。”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2011年11月11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其中明确要求,除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或国务院批准的从事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外,任何交易场所均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不得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不得将权益按照标准化交易单位持续挂牌交易;任何投资者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5个交易日;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权益持有人累计不得超过200人。
“五不得”彻底否定了文交所的“类证券化”交易模式,这也正好击中了文交所的“死穴”。紧接着,12月30日,中宣部等5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文化产权交易和艺术品交易管理的意见》,督促各地组织力量整顿文交所。“49号令”中,政府明确提出“四不得”,进一步将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严格排除在合法经营范围之外,并规定以后新设立文交所必须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另外,在清理整顿期间,各地均不得设立新的文交所。这意味着文交所遍地开花的现象已成为历史。
文交所的对与错
事实上,文交所在中国诞生,是“恰逢其时”地把艺术与金融嫁接在了一起。
我们应该承认,资本注入文化产业符合国家政策趋势,也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例如一大批艺术家的创作项目都得仰仗经济扶持。
但是文交所的形式还是难免让人倒吸一口凉气。有圈内人称之为“中国艺术界的怪胎”。这样的怪胎究竟有没有可能培养出我们满心期望的超人?之前,已经有大部分艺术家对于文交所的形式表示反感。艺术品能不能估价,究竟应该由谁来估价?
艺术品和一般的商品不同,非实物的艺术品能否实行份额化这个命题本身就存在问题。股市存在的基础是上市公司通过向社会募集资金扩大生产经营,公司产品和服务在升级过程中增值是可见或可评估的。
然而对于艺术价值的评估和预测并非易事。艺术品不同于一般产品,无法依靠成本定价。而且无论中外,一直以来艺术品行业缺乏统一、权威的估值标准。股票的定价方式通常包括现金折现法和可比公司法,且决定股价的收入、利润、增长率等参数都具有可验证性。但艺术品本身并不带来现金流,对其价值判断难免具有极大的主观性,投资银行所擅长的种种数据模型在艺术品领域完全没有用武之地,其价值前景更是难以预测。
特别是当下的中国,缺乏必要的监管和信用保障,文交所不仅仅是一个交易平台,更在交易过程中担当了庄家、估价、卖家的一条龙角色,艺术价值竟成了资本角力的标签,资本强奸艺术成了不争的事实。
国外的艺术品市场已经相当成熟,艺术评论体系相对健全,投资人可以依照艺术规律进行投资。即便如此,有数据显示国外艺术品基金的回报率依旧很不稳定。
相比之下,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刚刚起步、艺术评价体系缺失、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中国的资本在介入艺术品时普遍无序,盲目追逐短期利益。这和文交所这个形式从金融圈发起而不是从文化圈出现不无关系。甚至当前的国情是,国民还普遍缺乏美育基础,原有传统的一级画廊与艺术经纪以及二级拍卖市场在中国都没有成熟,这个时候又有文交所这样一种新的艺术品交易形式在铺天盖地的资本狂潮中猝然而生,这对中国的文化与艺术可能是拔苗助长,抑或雪上加霜。
政策解读:
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中华手工》:此次对于文交所的整顿先下发了“38号文”、“49号令”,后来又出台《文化部关于加强艺术品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这三个文件有什么关联?
西沐:这说明关于文交所的一个完整的政策板块已经形成,也就是说,整顿并规范发展文交所的一套组合拳已经亮出。当下,我们已经不需要焦急地等待,也不是消极地应对,应该是建设性地关注与探讨,需要脚踏实地创新。因为没有创新,文交所就看不到未来。
文交所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及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其初衷是实现文化与金融的对接,突破文化产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但文交所一旦成立,它就成为了一个公共的平台,这个平台就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就是方便、效率、安全。
《中华手工》:文交所的整顿给艺术品市场建设带来了哪些建设性的思考?
西沐:文交所对市场的冲击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也引发了人们许多思考。文交所在发展中也作了多方面探索。比如,提供了新的交易模式,建立了以标的物特性认知为基础的规范化支撑体系。另外,文交所不断完善退出机制,推进了大众参与艺术品交易的进程,有利于打破艺术品交易小众化的局面并完善监管体系。
《中华手工》:您认为经过整顿后,文交所的发展策略是什么?
西沐:我认为首先应该重视文交所作为一个公开、公众、公平、透明的交易平台的作用,发挥好登记与见证交易功能;其次,文交所还是一个资本运作平台,可以看作不同区域发展艺术金融产业的渠道,充分发挥其在艺术品资本市场建设上的作用。第三,要重新定位,文交所应依托不同的特定资源走“综合化+专业化”的路子,即要建构文交所新型的交易模式,建立以专业化、职业化服务为基础的多层次、多模式的艺术品投资与交易平台,这是文交所走出单一化模式并进行转型的关键。

,高淳招聘网

相关:

卑尔根:复活中世纪童话洋溢着独特文化气息的卑尔根,为我们讲述着古镇新生的故事。提到北欧,总会浮现出散发童话气息的木屋、森林;提到森林,总免不起想起挪威;在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这个没有钢筋水泥的高大建筑的舒适小城,有着欧洲最大最集中的木屋群——布吕根木屋群。一栋栋红黄白相间的木屋倒影,把水面染得绚烂,酒吧传来似有似无的音乐,海风徐徐拂过双颊,想必木讷的人也会沉醉其中。对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小城,一见钟情。森林之外的美景卑尔根洋溢着..

灯笼村使者潮汕人家多一个男丁,便会上一盏灯。一盏灯,一个丁,让灯笼村名扬海内外。时光荏苒,坚守在古村落里坚持手工制作灯笼的只剩下些老人,他们像灯笼村的使者,有他们在,温暖便在。在潮汕方言里,“灯”和“丁”谐音,“上灯”有“添丁”之意,灯笼是一种充满吉祥祈福寓意的物什。找了一个合适的时间,我和朋友一道去寻访远近闻名的“灯笼村”和“灯笼世家”的陈周茂师傅。“灯笼村”是汕头前美村的别名,村子里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百年前用石头..

富平:用泥土和世界对话花俏的陶枕、满是孔的“蜂窝”、陕西“八大怪”、褶皱成圈的“漩涡”……时空穿梭,中西合璧,千奇百怪,但凡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都写意般集合在这一方“土窑”中。印象中,陶器不比得瓷器精细,都是些生活粗用家什,陶艺品无非也就是些花瓶。然而,在陕西渭南,有一座陶艺之都——富平陶艺村,彻底打破这个桎梏。在这里,泥土被当作面粉,当作布条,当作纸张,当作砖瓦,当作塑料,当作石板,就是没人把它当作陶器……阳春三月,天空如洗,湛蓝清..

餐桌上的孔明锁如果你不知道鲁班的榫卯结构,那一定对诸葛亮的孔明锁耳熟能详。这种结合了八卦玄学的原理而发明的古代玩具,结构纵横交错,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至今,孔明锁仍保持着玄机,吸引人们对其的探究,对孔明锁感兴趣的,还有85后新锐设计师——岳娇。这位有着射手座个性的时尚美女,爱笑、活泼、喜欢自由,也常常迸发出天马行空的想法。但这并不妨碍她爱好传统工艺。以孔明锁为灵感设计的作品《榫盘卯碗》,是一款可以和使用者互动的玩乐餐具,..

收藏海誓山盟一纸婚书,一段姻缘。对于王文君来说,更是一份经历,一段缘分。在浙江台州路桥王文君家中,藏着2000多份“红色浪漫”——婚书。“每一纸婚书,都记载着人生的喜怒哀乐、岁月的沧桑变迁,这里面的东西,耐人寻味。”自从1999年的“一见钟情”,老王就深深的迷上了它,从此“沉沦”其中,寻寻觅觅已经十余载。一见钟情爱婚书老王是个收藏狂人,集过邮票、毛泽东伟人像章、连环画、年历卡等,每一样收藏都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台州路桥是商贸重地..

当鞋有了灵魂如果说鞋子能产生一种瞬间的认同感,在你说话之前为你发言,那么你现在脚踩一双伯鲁提,就等于告诉世人,先生,您尊贵的脚丫为了极致的舒适曾被一个女人摄去了灵魂。是否有人会好奇,一场以养鞋为名义的聚会是什么样子?在以木材和皮革的咖啡色为主调的欧式大宅里,昏黄的灯光从华丽穹顶的吊灯里洒下,手工繁复精致的大桌上摆放的不是餐具,而是一双双皮鞋。身着西装或衬衣,打着领结的绅士们正在用上好的香槟来按摩鞋面……作为“世界上最..

龙票正解小小一枚龙票,却浓缩了一个时代的形象。壬辰年龙票出生几个月来的命运如果它的姿态一般,腾云驾雾又天翻地覆。变化多端的命运来自它不凡的出身、多变的价值,以及充满争议的外貌。第三轮《壬辰年》龙票由著名设计师陈绍华设计。该枚邮票面值、尺寸等延续第三轮生肖系列邮票的特征,在设计上基本参考了明清蟠龙的造型。蟠龙被认为是古代龙图形发展到巅峰时期的正宗造型,也是国家强盛之时的龙纹造型。龙身蜿蜒盘绕,龙头双眼圆睁,嘴部..

风云在腕间一个追求科技与时尚的手表品牌,在巅峰之际推出一系列历史题材的掐丝腕表,飞亚达,要掀起一场怎样的风云?亮相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是每个制表品牌一年中最期待的时刻,谁不想在“奢侈品中的奥斯卡”上来个漂亮的转身,被无数闪光灯捕捉?这一次也是第一次踏上“红地毯”的中国品牌,是来自深圳的飞亚达。首次推出的“艺”系列手工掐丝珐琅腕表,成为最具东方韵味的“妆容”。制表传统的艺术篇章古朴的建筑、湛蓝的天和飘忽的云,随指..

张殿英:求索年画新盛景张殿英打开一个精致的画箱,两边都装有卷轴的图画呈现出来。缓缓转动右轮,画面从左边不断延伸出来,又从右边卷进去,似乎可以一直循环下去,没有尽头。围观者啧啧称赞,张殿英嘴角微翘——这幅长32米的无接缝年画《农家乐》是他近年来打造的中国年画之最。以这样的方式展示年画,十分新鲜。其实,张殿英痴迷杨家埠年画一辈子,除了针对传统的挖掘和研究外,一直在赋予杨家埠年画新花样,从内容到形式,从颜色到技艺,不一而足。如今,穿越岁月..

让造府成为中国符号王春华在华夏文明的长河里,撷取中国元素打造中国尊荣,让“造府”成为顶级奢侈品牌里的中国符号。一张小小的鼠标垫,看似不起眼,却是现代人最为亲近的物品。作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痴迷者,王春华希望将这方小小的天地打造为一个传承中国工艺的载体、传播华夏文明的窗口。一张碍眼的鼠标垫2004年,一个老客户搬了新办公楼,王春华前去拜访朝贺。摆满藏品的博古架、真皮沙发、红木办公桌、苹果电脑……老总的办公室装饰得很是豪华气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