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有个阿德摩尔

2016-06-12 00:44:49 来源:网络

隐匿山间的艺术
许多南非艺术家喜欢隐居在远离大城市的小山村里,享受安静淳朴的创作生活。在南非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时代,文化制裁让这里的艺术家与世隔绝,其他国家拥有的专业技术和工具在南非相当匮乏,这样的束缚反而催生出新的创意。
30年前,几个年轻的艺术家和手工艺者在夸祖鲁·纳塔尔省米德兰兹一带的山间和峡谷中定居下来,这些艺术家搭起房屋、车间和工作室,开始制作原创手工艺品并在家里销售。当他们的村舍作坊作品逐渐被外界认可和喜欢时,这些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创建了著名的米德兰兹·曼德尔市场。
同样在夸祖鲁·纳塔尔省,非洲之傲把我带到一个叫凯弗斯汉姆的镇上,去探访阿德摩尔陶艺坊。约20分钟后,来到一处幽静的庄园,女主人在红房子前等候多时了,她叫费·豪斯提特·伯宁,出生在津巴布韦的著名艺术家,作品在南非以及世界上荣获很多奖项,上世纪七十年代来到南非。
53岁的费为我们介绍阿德摩尔陶艺的历史时依然充满激情。“20年前,我创建这座陶艺坊,起源是女佣的女儿鲍尼想跟着我学习陶艺。”费在纳塔尔大学学习艺术,之后研修了两年陶艺,1985年她和丈夫James开始生活在德拉肯斯堡山麓的农庄里。鲍尼,自然成为费的第一个学生,“她很真诚,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待陶艺,一团普通的泥土经这位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女孩之手,总能散发迷人的光彩。”鲍尼在陶艺方面展露出的天赋让费很欣赏,由此激发了费将西方陶艺技术与当地祖鲁文化相结合的想法,“那时,当地人只知道各种精细器具均出自当地祖鲁人之手。
让陶艺对话祖鲁文化
阿德摩尔陶艺坊展厅里的作品尺寸都不小,大多以动物为题材,细节算不上精致,甚至还有些朴拙,但形式却极富想象力。雄鹰骑在鲸鱼背上遨游、蛇与鳄鱼交相缠绕,动物们交配繁衍的雕刻图案屡见不鲜。一件大浅盘上同时绘有狮子、长颈鹿、猴子、飞鸟和花朵;另一件装饰典雅的水壶上,动物的头颈从手柄处伸出;四只猴子骑跨在肥胖斑马上造型的果盘;带有隐喻色彩的所罗门王、犀牛和长着翅膀的长颈鹿塑造的蜡烛架……这些色彩斑斓、生动有趣、天马行空甚至略带天真的陶艺作品,时刻让我惊艳。
我迫不及待想揭开这些艺术品诞生的面纱,径直来到展厅后面的工作间,几位工人正埋头制坯,从黝黑的皮肤和随意的穿着可以判定,他们就是土生土长的祖鲁人。另一间工作室里,十几个艺人正为泥坯上色、彩绘,他们共同协作完成每一件作品。桌边坐着一位裹着当地风情头巾的女艺人,正用小刀在坯体上细致刻出小鸟羽
毛。“你们有参照图吗?”我他们是自由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经过初期培训后可以自由下意识询问她。她静静地用沾选择喜欢和适合的工序,设计、拉坯、彩绘,我从不做主安排他满陶土的手递给我一张印着长们,只是在旁边给予一些指导。我们的陶艺品没有模具,所有的颈鹿、犀牛等非洲普通动物图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为了保持南非制造的特色,这里使用案的纸,如同幼稚园小孩的图的颜料也采用当地特有的天然矿物质制作而成。
画。仅此而已?这些简单写实的图案无论如何也让人联想不到刚才那些风格独特、造型大一人一故事胆的陶艺作品。或许这些栩栩当我见到奥莉维亚时,这位在这里工作了九年的如生的造型都存在于巧手祖鲁女孩子,正熟练地完成一件高一尺的巨大花瓶。“你怎么来到这艺人的头脑里,大自然、动物里的?”我问她。“是朋友介绍的,那时我想找一份工作,不过与陶艺的结合,就是祖鲁人心没想到不仅找到了工作,我的人生都改变了。”奥莉维亚非常满灵与民间传统文化的沟通。意现在的生活,“我家乡距离这里很远,不过工作六年后,我们
费告诉我,“不要给当地全家都搬到了这个小村子里。刚开始,费让我先接受三个月的培人规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训,然后选择我喜欢的工作,我觉得彩绘不错。是阿德摩尔给了
我施展艺术才能的机会,现在我每天工作八个小时。费从不要求
什么,但她给了我所有,哪怕生病了,也会为我找医生,她真是
为支持奥莉维亚在陶艺坊的工作,全家搬迁至此。
个好人。”
在阿德摩尔的每个祖鲁工艺师都有着像奥莉维亚类似的故事,“Ardmore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工作机会,还有生活的希望,她让世界认识我们祖鲁族的艺术,也让我们见识了外面的大千世界,而且在这里我们就像一家人, Ardmore就是我们的家。”奥莉维亚丝毫不掩饰对阿德摩尔陶艺坊的依赖和感激之情。
现在阿德摩尔有40多名乡村陶艺师,大多是祖鲁当地人,自从加入阿德摩尔陶艺坊后,他们的人生也从此改变了。费的第一个学生鲍尼如今已是南非家喻户晓的艺术家,曾前往美国、欧洲等地举办了多次个人展览,并早在1990年和费一起获得“渣打银行青年艺术家成就奖”。原本被女性垄断的艺术品设计后来也有了祖鲁男人的加入,他们主要从事陶坯的制作。彼得罗斯原本在超市工作,出于对陶艺的热爱,1999年来到了阿德摩尔,现在
已是这里最有才华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在国际市场十分畅销。而另一位“神奇男孩”的作品,在2004年1月代表阿德摩尔参加伦敦克里斯蒂拍卖展,以及威尔士国际陶艺展。纵使获得名誉无数,却没有一位陶艺师在功成名就后离开阿德摩尔。
从偏僻山村走出来的令人爱不释手的现代陶艺作品令阿德摩尔陶艺坊声名鹊起。著名的马克里德的画廊里收藏了不少阿德摩尔陶艺坊的作品店,让它在众多城里的艺术品商店占据一席之地,包括开普敦著名的非洲新星工艺品店以及陶器商店,价格自然也不菲。一般一件中小型的器物平均价格150美元起,大型的几百到几千美元不等,大大提升了当地工艺品的形象,也为祖鲁工艺师带来很好的回报。渐渐地,阿德摩尔形成海外代理、画廊销售和网站直销的模式。
祖鲁人心中的“妈妈”
费在为当地人创造就业机会,改善生活的同时,也默默地为那些身染绝症的人带去了光明和希望。
为了帮助更多的当地人,费创立了“阿德摩尔杰出基金”,属于南非21个非政府组织之一。“成立基金一方面是想给当地更多有潜力的艺术家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二是希望通过提供一定金额的奖金鼓励艺术家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最重要的,是为艾滋病泛滥地区的艺术家提供住所,为艾滋病人提供教育和医疗保健机会。”费淡淡地向我介绍着基金用途,全然没注意从我眼里流露出的敬佩之情。
南非是世界上艾滋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4500万人口中有500万~7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携带者。阿德摩尔陶艺坊的Punch Shabalala就是其中不幸的一员,但幸运的是她认识了费。来到阿德摩尔后,Punch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出不少杰作,费也资助她战胜了艾滋病魔。如今,这位女士已经是“阿德摩尔杰出基金”的四位负责人之一,1998年还陪同费和鲍尼参加了德国的阿德摩尔作品巡回展。
当我离开阿德摩尔陶艺坊时,费和女儿在门口一起送我们上车。看着她那不再年轻的容颜,我心中溢满难以言表的感动,不仅仅因为她数十年艰辛从事着少为人知的耕耘,不只是她和陶艺师们将这些散发着浓郁非洲气息的作品从不知名的小山村带入世界艺术的殿堂,更重要的,是她曾经在“种族隔离”制度盛行的南非敢于打破对黑人的歧视,要知道,南非取消种族隔离制度是在1999年。这位祖鲁人心中的“妈妈”,是这片贫瘠土地上的传奇。,高达战争编年史

相关:

父亲是木匠虽然父亲已经多年不曾拿起刨子墨绳,但他的确是个木匠。父亲是个很普通的木匠,相比那些大师来,实在太过普通,他只会做家具,乡下人家简单的家具。老家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因陈姓居多,顺口叫了陈家沟。父亲的师傅在老家名气挺大,倒不是因为会雕龙画凤,而是因为嵌得准、活计牢,又做了一辈子,大家尊称一声“天师傅”。为多一门活路,十一二岁的父亲拜在师傅门下。说起来,也是跟木工有缘,看书半天记不住一个字的他,学起木工来,竟十分上手,..

陶我喜欢“欢迎光临薇可陶绘工坊!”一男一女进了店,冷气扑来,夹杂清新花香,驱散了外界浮躁。“你好,我上星期预约过。”男孩声音温文尔雅。他们被安排在窗边位置。女孩挑选好素坯,细心地描绘,因为手抖,画出歪歪扭扭成波浪形的直线。男孩则悄悄捧着一大束火红玫瑰跪在女孩跟前:“我爱你!做我女朋友吧!” “他表白了?!”我一口茶差点没咽下去。“是呀!”店长小鑫告诉我:“常常有人选择在薇可给心爱的人表白。”薇可是表达情愫的好..

一棵移动的树一把伞,在一次随意的开合与收放之间,即完成了空间的折叠、重组与建设……伞是具有装饰意味的物件,是个人的移动舞台。造化的神奇,无需多言,蘑菇、树是有机的、自然生成的伞。南美伯利兹盛产林木,其中有一种树就叫做“伞树”,树冠如同巨伞撑开,下雨的时候,树下可站数十人。这种伞树,一度成为伯利兹的象征。伞在雨中自由移动、在阳光下灿烂如花,伞是杰出的仿生学作品——有干、有枝、有叶,有合理的力学结构和美学结构,完全是一棵人..

如何解读民间文化她们有很多我们读不懂的文化,那是记载历史的另一个文本。曾经有一班学生下乡采风,在山西某地的集市上看到有农妇在卖绣花鞋,大家一时兴奋,大呼小叫招呼着同学们来买,几位女同学挑选好、付了钱当即就穿上脚,体验乡土风味的时尚呢!那边厢周围赶集的老乡们则吓愣了神儿——这是民间丧事用的“送老鞋”,城里来的这些女娃胆子大着哩……传统民间文化解读与现代文化教育传授的解读方式不一样,所以,不仅是研究者、文化工作者和有志于传..

仲夏夜的圣彼得堡白夜之行也许很多人最早知道圣彼得堡,是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夜》。那发生在白夜特定环境中别样的爱情故事,为这座遥远的异国城市蒙上了一层浪漫、忧郁的色彩。在一个仲夏的早上,我们商界传媒一行抵达了圣彼得堡,仿佛一下子走进了小说中,走进了历史的记忆深处。六月下旬的圣彼得堡日照长达20多个小时,落日余晖久久映照天际,在短暂的黄昏之后,又开始出现晨曦朝霞。这种昼夜相连的自然现象使圣彼得堡成为这个季节世界上最美..

指尖上的喜怒哀乐Esther是瑞士国宝级的珠宝设计师,而她近几年的设计跟着她的丈夫到印度生活,但她设计的作品仍然在广州的扉却很中国。因为从2006年到2010年,她一直生活在广州,她艺廊,仍然可以和当地的艺术家和消费者交流。热爱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的手工艺。她和一些手艺人做在她曾经为首饰拍摄的一组短片中,一组不同年龄和质朋友,把一些本土的文化和元素制作成首饰,搭起一座和当感的手慢慢地戴上戒指,又缓缓地取下,就这么简单地重复地艺术家沟..

方土禅有什么样的格局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土的艺术空间是别处的生活。在员村红专厂,穿过城中村雨后略带泥泞的小路,从窄小的行人入口一拐进来,身心倍觉清凉:巨大的老榕树在雨后轻舒枝叶,间或还听到了久违的鸟叫声。我放慢脚步寻找红专厂E15,面前赫然出现了一间上世纪50年代的苏式厂房,门口还摆放着工厂废弃的重型机器,以及画家方土从各地搜寻回来的石雕。很多来往的行人和衣着摩登的模特在围观拍照,这就是方土在红专厂的另一个家。有些..

古城黑砂耀千年黑砂的顽强生命力,就在于它千年不变的“土与火”的艺术。蜀身毒道,马帮铃响。稀疏的商队,疲惫的马匹驮着沉甸甸的货物,行走在崎岖蜿蜒的道路上。依稀可见,货车上有蜀布、邛杖……精致中透着气派。一些粗黑的器皿,大剌剌地混杂其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些粗黑的家伙,便是荥经砂器。两千年过去,变换的是店主的容貌和公路上奔驰的汽车,荥经砂器仍保持千年不变的作坊工艺。土与火的古老工艺距离荥经县城不远的六合乡古城村,大约方圆..

谢淑慧:纸醉今迷她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纸艺家,第一次参赛,作品甚至没有入围。她是一个固执的艺术追求者,一边上班,一边跟着老纸铺的师傅学习,三年间风雨无阻。她的作品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展览,她设计了台湾中小学生的“棉纸撕画教材”……她是谢淑慧。她说:“这些棉纸是传统工法抄制而成,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如今在日本发扬光大。日本人称它为和纸,也是他们的国宝。我也希望这些手工纸可以被重视,因为它们是我们的国宝。”与纸对话当春日的阳光越..

远去的犀角雕经过朱庆平改良后的黑砂茶具,一套能卖上两三百元。“胡星岳”款犀角雕螭龙纹杯以整块犀角雕琢而成,色呈褐黄,光泽柔和、滋润,犀角纵纹清晰可辨,为亚洲犀之珍品。杯椭圆形,大撇口,下部内收,圈足。一边雕螭龙把手,扶于杯身,口沿内外侧饰回字纹,口沿下方趴伏一螭龙顾首回盼,杯腹部饰两周变体夔龙纹。该杯仿古造型,纹饰精美繁缛,利用了犀角本身的特征,巧妙雕琢把柄,端庄古朴,刀法细腻浑朴。杯底足深凹,足底中心处有阳文“胡星岳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