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的圣彼得堡

2016-06-12 00:44:34 来源:网络

白夜之行
也许很多人最早知道圣彼得堡,是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夜》。那发生在白夜特定环境中别样的爱情故事,为这座遥远的异国城市蒙上了一层浪漫、忧郁的色彩。
在一个仲夏的早上,我们商界传媒一行抵达了圣彼得堡,仿佛一下子走进了小说中,走进了历史的记忆深处。
六月下旬的圣彼得堡日照长达20多个小时,落日余晖久久映照天际,在短暂的黄昏之后,又开始出现晨曦朝霞。这种昼夜相连的自然现象使圣彼得堡成为这个季节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
这就是圣彼得堡著名的“白昼节”。凌晨时分,一些人走上街头,体验平日里白天所没有的宁静,放眼望去,你会看到举世闻名的冬宫展现出非凡的气派
“我之所以要让我的家族成员到水上
去游览,目的是让他们习惯大海,让他
们逐渐爱上四面环水的彼得堡。”
——彼得大帝
与豪华。此时,柔和的光线洒满了城市,整个圣彼得堡仿若被染上了一层浓郁的色彩,宛如在人们眼前展开了一幅俄罗斯绘画大师笔下的风情画卷。
事实上,即使是在“黑夜”里,夕阳西下与旭日东升之间那短暂的间隔,仍然可以在街上读书看报,让人不由不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其实,圣彼得堡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奇迹。1703年,彼得大帝为了打开俄罗斯通往北方的门户,在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100多座岛屿上修建了俄罗斯新的都城,在以后的200年里,圣彼得堡一直是俄罗斯的首都。为建造这座城市,彼得大帝从莫斯科搬到这片沼泽地,住在自己亲手建起的简易木屋里,以示其不可动摇的决心。同时,他游历欧洲各国,邀请著名建筑师前往,倾其毕生精力与财力,在这片沼泽上建立起了伟大的城市。
如今的圣彼得堡,68条河渠纵横,400多座桥梁组成一道道彩虹,宫殿、教堂倒映水中,美轮美奂。这里既有威尼斯水城的风采,也有巴黎的时尚格局;既有意大利建筑的艺术风范,更有俄罗斯文化长久的积淀。
俄罗斯人说:没到过圣彼得堡,就等于没来过俄罗斯。这句话代表着这座历史名城在俄罗斯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要想了解一个城市的过去,博物馆无疑是个不错的去处。
圣彼得堡历来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是整个大欧洲的一部
分,是理解俄罗斯的桥梁。
地上博物馆
圣彼得堡有“博物馆城”之称,其中最著名的是与巴黎卢浮宫、伦敦大英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齐名的“国立艾米塔什博物馆”,我们习惯称之为“冬宫博物馆”。这里最早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私人博物馆,馆内现存大约270万件藏品,陈列在350多个展厅中。包括达芬奇、拉斐尔、凡高、毕加索等画坛巨匠的名作,中国四川的汉画像砖、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明清的文人画家文征明等人的作品也在其中。导游说,如果一个人以每分钟看一件作品的速度,每天看8个小时,要11年才能看完。
冬宫博物馆是圣彼得堡最大也是最有特色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物。最初冬宫有1057个房间,117个台阶,1886扇门,1945扇窗,飞檐总长近2公里,必须从涅瓦河对岸眺望,才能一览全貌。虽然经历了火灾和战争的摧残,重建后的冬宫依然如往昔般富丽堂皇,单说孔雀大厅,就动用了两吨多的孔雀石镶嵌而成,极尽奢华。
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排着长队参观冬宫。画家陈丹青曾申请获准在冬宫临摹名画。
—— 普京
他说,自十三到十八世纪的欧洲绘画馆分布在二楼,十九到二十世纪的绘画,在三楼——穿过一连串展厅和彼此连接的豪华甬道,两边、四周都布满了意大利、西班牙、尼德兰、普鲁士、法兰西的无数宝藏:成排的镜框与绘画、到处摆放的大小雕像、图案富丽的宫廷挂毯、玻璃柜中数不清的珍玩文物,凝着斑斓而贵重的光泽,停在皇宫窗帘所遮蔽的微明中……1933年,徐悲鸿曾在这里临摹了伦勃朗的《参孙和大莉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林风眠、刘海粟、吴作人等也曾坐在这里膜拜大匠之作。那时,他们二十出头,如今均已故去,没有资料告诉我们,在临摹的日子里,他们怀抱着怎样的激情!
城内另一处胜景是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的夏宫。与通常意义上的宫殿不同,夏宫是一座两层高的石楼。其内部装饰极其华丽,不论是镀金的穹顶还是浮雕装饰都体现了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夏宫建在圣彼得堡的第一座花园“夏季花园”里,由于花园内有大大小小170多处喷泉,因此又被称为“喷泉花园”,其中最美的一处是在夏宫前,被200个镀金雕像簇拥着,是天人合一的杰作。
圣彼得堡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艺术之城。青铜骑士、涅瓦大街、普希金城、玛琳剧院、滴血教堂、亚历山大纪念柱、保罗要塞以及彼得保罗大教堂等,都是这座艺术之城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这些建筑中你很难说出哪一座是圣彼得堡最美丽的,每一座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都见证着这个城市的兴衰荣辱,彰显着它辉煌的过去。
而最让我们感触的是,这座城市的规划和俄罗斯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走在著名的涅瓦大街上,你会发现,所有的建筑依然是18、19世纪的风貌,既有巴洛克式,也有洛可可式;既讲究对称,又不破坏平衡;既追求宏伟气势,又注重雕塑细节。特别是那些镶嵌在每幢建筑上的细节,以及公共空间的名人雕像,成了一种特殊语言,诉说着这座城市浪漫典雅的过去。而这种格局和建筑并没有因时代的变迁而变得面目全非。
为保存这条“古董街”的风貌,圣彼得堡市出台法律规定,涅瓦大街上的建筑不准拆迁,建筑内部可以进行装修,但外观不许有丝毫改动。
为鼓励大众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俄文化与大众传媒部和“恢复俄罗斯庄园”国家基金会还设立了“国家文化遗产奖”,“我们不可能回到过去,但可以通过保护遗产来保存历史的记忆。”因此,对在这方面做出贡献的人士将由国家给予重奖,以此加强人们爱护文物的意识。
在文物维修方面,俄罗斯人认同“修旧如旧”的原则。“二战”期间,圣彼得堡城外的八个行宫全部被炸毁,夏宫内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琥珀厅,也被德军洗劫一空。苏联战后修复古建筑的实践使建筑师们动了“修复琥珀厅”的念头。牵头人是建筑师亚历山大·科德林斯基。他组织了一个修复琥珀厅的小组,他们都是大师级的首饰制造家,戏称“琥珀施工队”。数百年前工匠们是如何使琥珀光彩照人、晶莹夺目的呢?经过十年的试验,修复小组终于找到了琥珀加工的秘方。原来,透明琥珀是用文火加热出来的,不透明琥珀则由蜂蜜、羊脂和草汁熬制而成,他们还使用了紫色颜料。通过把修复的部分同原件作比较,修复大师们完全掌握了18世纪的工艺,修复好的琥珀厅从柠檬色到樱桃色,色彩斑斓,并保证600年内本色不会发生变化。
即使在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圣彼得堡人也一直没有放弃,他们仍然在尽力筹集资金,一点点修复这些古迹。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加工了6吨琥珀的“琥珀厅”终于恢复了原貌。
俄罗斯前总统普京说,文化资源的重要性不亚于石油与天然气,保护好文化遗产是俄罗斯全体人民的共同使命。正是因为俄罗斯人对文化遗产一以贯之的重视和从上而下切实可行的措施,才有今天世人所见到的圣彼得堡。
300岁的城市,在世界名城中实在是太年轻了。然而,年轻的圣彼得堡却异常出众,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白夜”和“冬宫”,还因为这座城市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灿烂而辉煌的文化传统,以及独特的精神气质。
漫步于城市任何一个角落,似乎都在与历史对话。你会忍不住感慨,生活在这样的城市,谁不倍加珍惜?谁不引以为荣?难怪俄罗斯有这样一句自傲的谚语:“阅读七遍描述圣彼得堡的文字,不如亲眼看一下这座城市。”
这样的城市,真值得你去一次。
圣彼得堡是唯一一座整个城中心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大都市,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资料,圣彼得堡名列“世界上最受旅游者欢迎的城市”第八位。
作为俄罗斯的文化和历史名城,这里拥有1000多个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包括548座宫殿、庭院和大型建筑物,32座纪念碑,137座艺术园林。此外,圣彼得堡还有264个博物馆,2000多个图书馆。
圣彼得堡芭蕾舞学派被认为是世界顶尖的芭蕾表演艺术之一。仲夏时节日照近20个小时的“白夜”奇观也是圣彼得堡一绝。,高德地图官网

相关:

指尖上的喜怒哀乐Esther是瑞士国宝级的珠宝设计师,而她近几年的设计跟着她的丈夫到印度生活,但她设计的作品仍然在广州的扉却很中国。因为从2006年到2010年,她一直生活在广州,她艺廊,仍然可以和当地的艺术家和消费者交流。热爱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的手工艺。她和一些手艺人做在她曾经为首饰拍摄的一组短片中,一组不同年龄和质朋友,把一些本土的文化和元素制作成首饰,搭起一座和当感的手慢慢地戴上戒指,又缓缓地取下,就这么简单地重复地艺术家沟..

方土禅有什么样的格局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方土的艺术空间是别处的生活。在员村红专厂,穿过城中村雨后略带泥泞的小路,从窄小的行人入口一拐进来,身心倍觉清凉:巨大的老榕树在雨后轻舒枝叶,间或还听到了久违的鸟叫声。我放慢脚步寻找红专厂E15,面前赫然出现了一间上世纪50年代的苏式厂房,门口还摆放着工厂废弃的重型机器,以及画家方土从各地搜寻回来的石雕。很多来往的行人和衣着摩登的模特在围观拍照,这就是方土在红专厂的另一个家。有些..

古城黑砂耀千年黑砂的顽强生命力,就在于它千年不变的“土与火”的艺术。蜀身毒道,马帮铃响。稀疏的商队,疲惫的马匹驮着沉甸甸的货物,行走在崎岖蜿蜒的道路上。依稀可见,货车上有蜀布、邛杖……精致中透着气派。一些粗黑的器皿,大剌剌地混杂其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些粗黑的家伙,便是荥经砂器。两千年过去,变换的是店主的容貌和公路上奔驰的汽车,荥经砂器仍保持千年不变的作坊工艺。土与火的古老工艺距离荥经县城不远的六合乡古城村,大约方圆..

谢淑慧:纸醉今迷她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纸艺家,第一次参赛,作品甚至没有入围。她是一个固执的艺术追求者,一边上班,一边跟着老纸铺的师傅学习,三年间风雨无阻。她的作品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展览,她设计了台湾中小学生的“棉纸撕画教材”……她是谢淑慧。她说:“这些棉纸是传统工法抄制而成,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如今在日本发扬光大。日本人称它为和纸,也是他们的国宝。我也希望这些手工纸可以被重视,因为它们是我们的国宝。”与纸对话当春日的阳光越..

远去的犀角雕经过朱庆平改良后的黑砂茶具,一套能卖上两三百元。“胡星岳”款犀角雕螭龙纹杯以整块犀角雕琢而成,色呈褐黄,光泽柔和、滋润,犀角纵纹清晰可辨,为亚洲犀之珍品。杯椭圆形,大撇口,下部内收,圈足。一边雕螭龙把手,扶于杯身,口沿内外侧饰回字纹,口沿下方趴伏一螭龙顾首回盼,杯腹部饰两周变体夔龙纹。该杯仿古造型,纹饰精美繁缛,利用了犀角本身的特征,巧妙雕琢把柄,端庄古朴,刀法细腻浑朴。杯底足深凹,足底中心处有阳文“胡星岳制”四..

神灯里的妖气要数近10年设计界崛起得最快的设计师组合,非Studio Job莫属。他们的作品足够大,且是一种将寻常物品无限放大、夸张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手法,是一种集豪华、错综复杂以及出乎意料等元素于装饰品上的“新巴洛克”风格,让人过目不忘。比利时出生的Job Smeets与荷兰出生的Nynke Tynagel,因同在艾恩德霍芬设计学院学习而相识、相恋。2000年,两人合建设计工作室,命名为Studio Job。他们在纽约、东京、巴黎、伦敦、米兰等世界各大城市举..

永不落幕的汽车节长春国际汽车公园的精彩亮相,处处都感受到汽车文化的冲击。那些承载城市精神的象征性建筑,那千姿百态的雕塑群落,那草坪、树木、河流,都是物化了的汽车文化,将汽车城这块金字招牌擦得铮亮。这里,给了每个爱车族最感兴趣最迫切需要的东西,让每个生活在轴时代的大人孩子,了解汽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们走进了这座著名的汽车公园。是童话中那会飞的“红地毯”吗向西,向西,穿过腾飞广场、穿过东风大街、穿过红..

生活家艺术家当大家都用机器生产地板的时候,生活家却用手工刮制仿古的质感;当“手工地板”一拥而上的时候,生活家又打起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新概念。在地板行业,生活家是真正的领跑者。向纯手工致敬7月盛夏,从广州机场到中山市的港口镇,烈日、中雨、阴、大雨、烈日……闷热多变的天气让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显得漫长。所幸,生活家的厂区并没有想象中木材工厂的胶水和油漆味,行走在花园工厂中,反倒有一丝工作在此如家般的惬意。董事长刘硕真的办公..

朱林寿的一盘棋一个复员文书兵,从白手起家,到打造一个规划占地1200亩、总投资达18亿元的文化博览园,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如此大的棋局,他如何运筹帷幄?带着种种疑问,记者来到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的五千年文博园。7月的太湖县,热得不近情理。一下沪蓉高速路,眼球立即被文博园巨大的建筑与雕塑吸引。它们依山而立,造型各异,共同勾勒着奇特的天际线。和印象中的皖南相比,这里明显缺少绿意;和那些得天独厚的旅游景区相比,这里还需要点人气。..

汪寅仙:最是温润一把壶汪寅仙以女性特有的眼光和情感意识,把传统紫砂壶带到一个新境界。走进汪寅仙独门独院的大宅子时,淅淅沥沥的小雨大颗了些,打在院子里的芭蕉树上劈啪作响。绕过这翠绿欲滴的芭蕉树,便是宅子后院的工作间,汪寅仙闻名于世的绝妙紫砂壶就从这里诞生。见我们到来,汪寅仙特意让先生泡了上好的普洱,关切地说:“记者三餐不定,以后多喝点普洱,养胃。”满屋的茶香伴着屋外细雨,汪大师的思绪从喃喃声中回到几十年前……汪寅仙祖上做日用粗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