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不下的碧山

2016-06-12 00:08:42 来源:网络

“从农民已知的地方着手”,“不迁就社會而是改造社會”,“不应单独的救济,而应启发人民的力量”……围绕着这些信条,碧山计划正在恢复碧山,改变乡村。
去碧山是为赴一场盛宴,也为化解很多疑团。
我行走在真实的碧山,穿梭在狭窄而略显凋蔽的窄巷中,零零星星的红柿子挂在叶片寥落的枝头,秋日余晖映照不出如意和富足;我行走在共同体的碧山,作为来自五湖四海的赴宴者之一,感受那场并未如期举行的视觉展览,了解一个正在进行中的乡村建设运动,或者说,近距离寻找欧宁和左靖之所以落户碧山,并在那里进行他们的实验的答案。
碧山赴宴
2012年的黟县国际摄影节由欧宁和左靖策展,计划分别在西递、南屏、黟县美术馆、屏山、卢村、宏村六个地点设立展馆,“以城市化之谜”、“乡土绵续”、“城乡之间”、“现实与超现实”、“文人景致”和“本土参与”六个主题展出世界各地艺术家的作品。同时,融合乡村庙會、创意市集、舞台表演、独立影片放映等内容的第二届“碧山丰年庆”一并举行。
原本是一场令人期待的视觉盛宴,但是活动因故未能如期举行。即便如此,碧山依然吸引了数量众多的到访者,我是其中一员。
到达黄山机场已经是晚上11点。打车至黟县,车行很快,夜色中一闪而过的粉墙黛瓦,参差错落地勾勒着徽州的轮廓。司机李师傅是黟县人,说黟县的产业以旅游和农业为主,手工业主要是缫丝和竹制玩具。面对陌生的到访者,他在讲述家乡的时候并没有太多自豪感。
第二天一早出发至碧山,左靖开车。车上还有一个纪录片导演,一个出版人,一个媒体人。十几分钟车程,左靖几乎一言不发。看到街道两边尚未撤掉的摄影节海报,一车人都在苦笑。
平坦的原野,秋色连波,远山层叠,徽派建筑散落其间,好一个水墨徽州!古老的粮站祠堂里,用蚕匾盛着各种手工物品:磨得油亮的木工刨子、精心编制的草笼、遮阳防水的斗笠、渔亭糕模、结茧架子、锋利的割麻刀、竹制玩具、古法纸……每一件都有标签,注明名称、用途、使用时间,物主信息以及照片也配在一旁,人和物实现了奇妙的对接。
看到与自己的生活和劳作紧密相关的物品,前来参观的村民都很自在,不像看展览,倒像是见到很多老朋友一般。一个老人指着一个硕大的刷子让旁边的孙子认,告诉它这是用来刷麻的,家里以前也有。当看到标签上写着这个刷子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时,老人也很吃惊,然后很自豪地跟孙子说:“这个刷子比我年纪还大呢”小孩若有所悟。
左靖说:“农具以及手工产品的展示,可以让村民重新认识农作和手工技艺的价值。”这些有历史的物件,有温度的手工艺品,此刻充当着现成的教材,承载着古老的生活劳作方式,在两代人中间传递着情意。
台湾“打开联合”团队的创意产品也在这里做展示:竹陶结合的盘子“莲叶荷田田”,一套五件,摆在一起,像极了荷叶;有用竹子做的硬纸板拼成的凳子,轻便、结实,让人称奇;还有用来盛放骨灰的小罐子,团队代表邓海介绍:“亲人死去,可以将骨灰装在这个罐子里;里面有一张古法造的纸,纸里有种子;罐子是环保材料,可降解,若干年后,亲人會成为肥料,和土壤共同孕育种子;种子长成大树,可以供后人纳凉……”
我仿佛听到了大树中的鸟语,一同倾听讲述的农民则觉得不可思议。这种环保又新奇的创意,或许也是种子,需要一个适当的情境,在这里萌芽。
百废待兴
手工是欧宁和左靖推进碧山计划的一个途径。要想干预乡村的政治、经济,对现状的摸底是必须的。碧山历来以农业生产为主,手工业收入一直是碧山最主要的非农收入。
“弄清楚手工业的实际情况,根据其在现代社會生活中的位置,获得的非农收入比例,能够推导出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左靖和欧宁从2010年开始带领学生志愿者,在黟县范围内展开“黟县百工”调查活动。截至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60多种手工的摸底和梳理。这个过程中,也有设计师的参与,试图对一些民艺产品进行包装和开发。
和碧山相比,世界级非遗宏村游人众多,满眼都是旅游产品,多是浅加工的竹制品。竹雕是徽州“三雕”之一,有悠久的传统,汪国辉是这里的众多竹雕艺人之一。
约采访的时候,汪师傅正忙,迟疑了一會儿后,同意跟我聊一聊。他住在宏村景点外的际村,小院子是现代风格,很难看出徽派痕迹。院子里搭着一个简易的作坊,泡了高锰酸钾的小竹板铺满水泥地,等待晾干。
汪师傅30多岁,耳朵上夹着一支铅笔,放下手里的刻刀,从厨房端出两个冒着热气的玻璃杯,黄山毛峰已经泡好。在交流中得知,汪师傅自学成才,白天雕刻,晚上摆夜市。和大多数离开乡村的年轻人不同,他从未想过到外面打工,说自己在家里自由自在,不用按照别人的意愿做事情。
汪师傅的雕刻主要以旅游产品为主,偶尔接一些影视剧道具的活儿。我建议他做一些不一样的产品出来,有差异化,工艺稍微精致一些,价位也可以定得稍高。他眼里闪过一丝兴奋,但转瞬即逝,“创新很复杂,没时间去琢磨,只能重复制作目前的产品,以量取胜。”
碧山粮站祠堂的“黟县百工展”上有几件古朴、典雅的竹制品。一件是古井打水模型,一件是碓,另外一个看起来是一个竹筒,不明白用途,三件都出自汪师傅之手。听我提起这些,汪师傅很开心,很快从屋里取出三件同类产品,古井那件还未雕刻花纹。
坐正,铺好围裙,汪师傅开始为古井刻花。竹皮光洁如镜,和汪师傅布满刻痕的手形成鲜明对比。拉线轻松潇洒,刻刮行云流水,远山、马头墙、河流、飞鸟初露端倪,动作像理发师剪头发一样优雅和麻利。四周静悄悄,只能听到刻刀接触竹皮发出“嚓嚓嚓”的声音,10分钟不到,山明水秀的徽州古村落呈现出来。
没有草稿,甚至连大致的比划都没有,在竹筒上刻自己的家乡,就跟用钢笔在纸上写字一样自如,这是汪师傅的看家本领,也是他镌刻故乡记忆、表达爱的方式。
这么好的手艺,如果加入一些设计的元素,开发新产品是没问题的,这是“黟县百工”的应有之义。但是对碧山计划,汪师傅不太能理解,也不知道百工调研的目的是什么,他甚至认为碧山计划是在做旅游开发。不只汪师傅这么认为。“吃过晚饭,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黄昏的乡村有一种异样的静谧,不是崭新的、时尚的、新鲜的,而是朴素的、破败的、安详的静谧,让人有一种莫名的天荒地老之感。”这是梁鸿《中国在梁庄》一书中的一句话,描述她的故乡。碧山给我同样的寥落感觉,它安静得让人直想落泪。这么美丽的村庄,却由老人、妇女和孩子填充,年轻人能想到的营生,只有外出打工,或者企盼家乡能够被开发旅游。
凋蔽的乡村和美好的手艺,知识分子的努力和民众的迷茫,骄傲的历史和失落的现状,全部交织在一起,让我感到碧山计划像一次长征。
一生之业
去关麓找左靖,路经南屏,看到辽阔的田野中矗立着几张巨大的合影。照片中,数不清的村民,站在祠堂前面,被摄影师定格。把如此密集的内容呈现在如此广大的空间里,我感到这片土地是有主人的,他们虽然没有发出声音,但这不代表他们不需要表达。
碧山计划其实就是为农民发声而进行的实践,“定居关麓,是要强烈干涉这里的政治、经济、文化,不是隐居。”左靖在关麓买了一套老房子,精心做了改造,取名“关麓小筑”,和欧宁在碧山的“牛院儿”一样,既是私宅,也是碧山共同体的议事中心,常年往来八方客。
“老宅子要用起来才能活下去,碧山计划不记录破败之美。”左靖说,做制茶调研,不是要了解这种技艺如何衰落,而是要了解制茶在生产生活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以前碧山有十几个私塾,村民公共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现在则整体衰落,为什么會这样?“通过梳理乡村的历史,挖掘文脉资源,让村民知道自己的家乡有辉煌的过去,有值得尊敬的先贤,让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被遗忘,这是激活乡村自信的方式,是碧山计划要做的事情。”
在碧山,随处可见“蓝田计划”的手绘海报。一个民间志愿者团队,把长期在广州城中村做社区保育工作的经验复制在碧山,设计印刷了一副特别的“寻脉扑克”作为调查问卷,发放给碧山的村民填写并组织大家进行有奖答题比赛,以此促进村民对碧山计划以及碧山历史和文化的认知。
“蓝田计划”活动现场一旁,有一个叫做《蚕桑秋话》的装置作品,作者是国际知名纤维艺术家梁绍基。初见梁老师,他手提一个装满桑叶的编织袋行路如风,头发有点乱,衣服上都是泥。他把桑叶铺满蚕匾,营造出养蚕的气氛。我戴上一旁的耳机,里面有细密如雨的声音,“养蚕的人都知道,这是蚕吃桑叶发出的声音。我希望通过声、情和景的交融,让村民回到采桑绩麻的农耕时代,回忆起他们过去的美好生活。”梁老师1988年即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放下头衔,第二年开始养蚕,一养就是22年,还种了5年毛竹。他希望做有生命的艺术,来到碧山,是为了帮助碧山村民进行麻制品的开发。
为碧山计划来到碧山的志愿者和艺术家,都在通过各自的方式影响着村民。从整体来看,目前的种种干预,很多集中在艺术领域,村民的接受度十分有限,在手工方面的努力,村民也不甚了然,这让碧山计划颇像一个知识分子的标准乌托邦。
目前,延续晏阳初、梁漱溟和卢作孚等先贤开拓的道路进行乡村建设的形态很多,有些从传统经典入手,有些从社會关注的热点入手,有些从生态旅游入手,有些从有机农业入手,有些从环保入手,可谓流派纷呈。“有朋友说,碧山计划不是小米加步枪式的,是飞机加大炮式的。”左靖笑着说:“一点一点从下推动的话太慢,我们會很好地和政府、艺术家和设计师合作,比较高端地做。”他举了很多例子,说明村民观念的点滴转变,虽然微小,但是春风化雨,值得期待。“我们把家都安在这里了,做好了一辈子的准备。”
离开碧山的时候,村头刚刚竖起的汪达之先生的雕像前,围着几个村民。他们认真阅读雕像背后的简介,了解乡贤事迹。汪先生是乡村建设先驱,他的身后,还有很多追随者。,高铁股票

相关:

印痴从小就钟情于篆刻技艺,工作后仍迷恋于此。近几年他专攻“黄金印”,作品数量高达百枚之多,令人惊叹不已。冯健辉早起第一件事就是观摩自己未完成的铜印章,然后拿起刻刀,沉浸在“叮当”的凿刻声中;直到午后,他才去上班。身边的朋友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雕痴”,意为篆刻铜印章到了痴迷发狂的地步。四十不惑的他与刻印结缘30载,除了工作,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印章上。岭南第一印“虽然现在铜刻印章已渐渐消失,但它的传统工艺价值仍未..

瓶装男人香这位阳刚的男人,历经30年的时间,用7000多件藏品,诉说着香水瓶背后的柔情蜜意。香奈儿·可可小姐曾说:“不懂得香水的女人,没有前途!”在众多奢侈品品牌都纷纷推出香水产品的今天,瓶子的外观已经成为决定香水销量相当重要的因素之一。崔绍松,男,30年时间收藏香水瓶7000多件,这些妖娆的瓶子对这位老男人来说,似乎一点也不搭调,“那个年代,香水是洋货,是奢侈品,闻见哪个女人身上有香水味,我们都说这是‘妖气’。”踏进崔绍松的家门..

关不住的“春色”见过太多创意服装设计,最近能让你惊得瞠目结舌却又被散发的美感深深吸引的,一定是关不住的“春色”。曾经,出版人洪晃鲜有关注中国设计,但看着电视上身穿京剧脸谱,头顶故宫大红门的模特艰难地迈着标准猫步行走在T台上时,浑身鸡皮疙瘩。“这样的设计尽管充满民族特色,却无法穿到真正的时装周‘奥斯卡’上。”冯菲,却靠着源自明代瓷瓶的灵感一举攻下洪晃的心,因为“春色满园关不住”系列服装所散发的美,令人无法抗拒。这些服装,就是..

链锯惊魂损坏的链条、齿轮,废旧的电路板,或是冰箱门里的小零件,在加拿大混合媒体艺术家皮特·麦克法兰的手中,“废弃”将被重新定义。盐泉岛是加拿大艺术家的天堂,每年春夏,上百位艺术家们都会热忱地欢迎游客参观他们的工作室,但皮特·麦克法兰例外,“因为没有人喜欢垃圾场。”皮特以将回收的金属零件制作成另类的装置艺术而闻名。尽管“垃圾场”是他的玩笑话,但这些来自报废的小汽车和冰箱的“素材”让他的工作室与废品收购站无异,可这并..

住在丝瓜棚下让司空见惯的材质增加附加值,或许才是设计的真谛。材料设计师并不少,但喜爱用食材进行再设计的人并不多见,来自墨西哥的费尔南多·拉珀斯便以食材设计走入大众视野。一直被用于洗碗的丝瓜瓤在他的手中摇身一变成为充满品质感的家居用品,令人耳目一新。丝瓜瓤轻盈、半透明,独特的纹理使其透气、隔热,并且减震,这些优点人们并没有忽略,因此在中国家庭的厨房里兢兢业来地扮演着洗碗的角色。但费尔南多在接触丝瓜瓤后,利用它们独特的..

那特:演绎现代金属美学在工业化泛滥的今天,那特努力让人们重新认识有价值的手工艺品的质朴之美和装饰之美。2012伦敦奥运会结束不久,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的英国百分百设计展在伦敦Earls Court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与往年不同的是,在这场全球最高端的设计展上,已能看到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一件如蝉翼般轻薄飘逸的汉服吸引了每个参观者的目光,也赢得了评审团的青睐,最后夺得了英国百分百设计展“最佳原创设计奖”。这件用铁丝编织的古代禅衣被命名为《素..

双面突尼斯无论海岸边的小资情调,还是沙漠里质朴的生活,突尼斯都美得让人窒息。蔚蓝的地中海亲吻着大城小镇,带来水一般的柔情;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一望无际,风沙卷起漫天的沧桑。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这里是突尼斯,看似矛盾,却带着一股浪漫。历史与文化在非洲大陆的最北端演绎出种种独特的风情。当蓝白小镇遇上悲怆古迹若是去过一次西迪布赛,没有人会忘记她的模样。白色房舍蔓延在街道两侧,茂盛的九重葛缠绕着蔚蓝色的窗框,拱门精致得醉..

非主流的童年谁说优雅是成熟女人才拥有的特权,Bonpoint以一份低调的奢华,让“优雅”成为童装的传奇!作为全球最奢华童装的代表,Bonpoint备受王室、名流和明星的青睐,几乎每个小王子小公主的衣柜里都有Bonpoint的棉布衣裳。摩洛哥国王每次路过巴黎,必定到Bonpoint为爱子选购礼物;比尔·盖茨平日里不修边幅,打扮儿女却一定要这个牌子。38年来,Bonpoint的奢华童装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声名远扬,其设计部门的工作形式更保留了巴黎高级定制服装的悠久..

年头岁尾不可无“礼”“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又是岁末新桃换旧符,农历春节已历历在望。春节乃一岁之首,是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而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逢此佳节自然不能缺了礼数、少了礼物……泱泱中华有“礼”有“节”身为“礼仪之邦”的子民,“礼”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一..

水晶王国下一站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袁堂芝的水晶生意算是一帆风顺。在资源匮乏、同质化产品充斥、市场竞争无序等种种困境面前,袁堂芝依稀觉察到要从水晶文化、工艺和品牌方面着手,但是能够拿出的举措显然有点乏力。在发现水晶之前,苏北小县东海一直名不见经传。随着水晶勘测数据的公布,这个占有全国70%优质水晶资源的地方开始升温,水晶产业逐渐兴起,“晶都”美名随之流传。袁堂芝是水晶创业大军的一员,因为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一步领先,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