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变的脸

2016-06-12 00:06:04 来源:网络

袜子、茶叶包、咖啡渍、葵花籽……顺手可得的材料在康怡手下变身惟妙性肖的名人肖像,没有矫揉造作之意,趣味天成。
邀约康怡做采访实属不易,不是在米兰做讲座,就是在柏林参展,或是与公司合作节日装扮,这样忙碌的情形与她的艺术作品仿佛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繁杂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符号。这位不爱用笔绘画的年轻艺术家,选择了袜子、茶叶包、咖啡渍、瓜子、蜡烛或辣椒酱等材料作为她的画笔。
康怡在马来西亚美丽的沙巴岛长大,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建筑学专业,如今在上海澳大利亚HASSELL建筑设计公司工作。“这是命中注定的,我的祖父母在上世纪60年代去了马来西亚,现在,我回到中国寻根。”说毕,她将了下额前的长刘海,咧嘴笑了笑,很甜。
与其他小孩童年梦想成为某个动画人物不同,康怡很早就有绘画的愿望。到了上海,她发现忘记带走画笔,只好用其他材质代替。“我希望这些材质与我所画的对象有某种联系。”于是一年前的某个午后,康怡将一张长约2米的白纸铺在家附近的小巷子里,随身携带的,还有一个篮球。用小石头镇好纸,调好色,她抱起篮球蘸上红色颜料,开始在白纸上随意滚动,红色深浅不一,看上去有些杂乱无章。但两三个小时后,二楼的大妈从窗台俯身一看,大喜叫到:“嘿,姚明。”“我想画中国的名人,姚明当之无愧。”之后,康怡把这段创作视频上传到Youtube,分享给自己在Facebook上的朋友,“他们又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们,然后不断重复,从那时起,我的生活就变得疯狂起来。”康恰的脸上不停地绽放笑容,她说她喜欢这样的“疯狂”。
从那次之后,康怡彻底放弃了水粉颜料、彩色铅笔和油漆,一些特殊的生活材质走进她的艺术世界。
用蜡烛做阿黛尔,表现火、水、风和地球的关系;用约14斤瓜子拼凑出艺术家艾未未的形象,延续艾未未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展览的足迹:用韩国辣椒酱描绘出贾斯汀·比伯的脸……这种趣味艺术也被年轻的康怡带上街头,上海、亚庇和沙巴街头的电话亭、信箱、管道等被红色的桃心装饰,看上去美好且可爱。“我想展示我有多爱这些城市,尤其是城市里常常被忽略的角落。”
看到HP打印机墨盒最新的广告了吗,那个经打印后用1500张A4纸粘贴而成的和平鸟,就是康怡的作品。画面中那个忙前忙后、露出甜美笑容的女孩,就是康怡。,高校老师

相关:

陶生涯万仟道学陶出身,却偏偏去做了室内设计;设计功成名就,又在众人不解的目光里回归陶艺。蔡万涯的人生经历屡屡让人出其不意,但有一点始终不变:追寻一种生活方式,与文化和品质有关。蔡万涯一直认为,人的天性里有一种泥性——剥离浮躁与功利,即见自然、质朴、沉稳、安静之本心。也许这就是他在室内设计业界混得风生水起时,突然“急流勇退”的原因。而万仟堂,便是他顺应本心之后的顿悟。一如他手中之陶,拙中见雅,禅意悠然……慧眼识金,妙手..

花绫素绢凤羽无双初春清晨,我们走进湖州水乡古镇双林,虽说没了“机声鸦轧,晓夜不休”的热闹,但巍然屹立的双林三桥和丝行棣、旧绢巷、墨浪河、织漩漾、纱机山的地名仍让我们感受到当年“侵晓衣冠上绢庄,满街灯火似黄昏。吴舲越舶纷来到,姚本风行遍四方”的繁华。时光变迁,不知双林绫绢这朵曾绚烂绽放的“丝织工艺之花”,如今妍态几何?转侧看花花不定绫绢是绫与绢的合称,“花者为绫,素者为绢”。与普通丝织物不同,绫绢并不用于服装,因为它的缩水率..

绣花童帽技巧分享:这款童帽的刺绣方式主要采用平针绣,这是我国传统刺绣针法中最古老且较简单易学的技法。平针绣也称直针、齐针,是指某一图案处,严格按照边缘线施针,拉出的线条逐条平行排列,紧密匀平,既不能互相叠压,也不可露底,最终铺满图案内部。平针绣线条的方向或水平或垂直,也可按照一定的斜度依图案而定。例如刺绣花朵时,每片花瓣的绣线方向通常向着花蕊放射。如果遇到花茎枝条等弯曲的图案,每一针的方向角度需略微改变,做到随形转..

针尖上的春节古时的女人们,每到腊月便开始飞针走线,为全家老少赶制新年穿戴的衣物。这个时节的针线活儿是一年当中最多的,直到大年初一,家人穿戴整齐、喜气洋洋才算大功告成。按照古老的习俗,从春节开始的正月里,就要避讳使用剪刀和针了。自古以来,春节是国人心中最地道最欢乐的节日,穿新戴新不仅保暖,更承载了祈求平安,家庭幸福等良好愿望。每逢春节,小孩子都是最活跃的主角,母亲把爱心融进密密匝匝的针脚里。绣“麒麟送书”代表望子成才,绣..

红包有真情农历春节,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收红包,红包也叫压岁钱。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从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裹。其实,红包是长辈对小孩的祝福,除了金钱,红包也充满情意,折一个别致的红包,令他们更为珍惜这份真情。

往来有簪花苏东坡在《四花相似说》中写到:“荼蘼花似通草花,桃花似蜡花,海棠花似绢花,罂粟花似纸花。”描述的是人造头花与自然花难分伯仲。在宋代,从帝王到臣民,每逢节庆则“往来皆簪花”,因此形成“以剪花为业”的社会形态。陈宝良在《明代社会生活史》中描绘,“在迎春期间,有一些附带习俗,如北京人戴闹嚷嚷,男女都戴,直到清朝。除了特殊场合,戴簪花者多为女性。”时至今日,在泉州一村庄,每逢春节,有学识的男人去祠堂,必须得戴花。古时,..

@生活演变史商务印书馆出的一本民国老教材中有这样一段,说下学归家吃饭后,哥练书法,妹学刺绣,一家人其乐融融。这虽然是面对小孩子的读物,但是可以管窥民国时期普通家庭的业余生活。对于大多数来说,要么觥筹交错,要么面对电视,业余生活乏善可陈。但是,一些“小趋势”正在悄然出现,耗体力、熬夜、奢侈的聚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更多以兴趣爱好为核心纽带的群组聚会。以关键词形式盘点从民国到现在的业余生活,其实就是一个@生活的演变史。太太客..

年味在年味越来越淡的今天,人们开始怀念记忆中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怀念团圆饭桌上的觥筹交错,怀念屋外烟花闪耀,飘进鼻内的一股幽香,怀念奶奶、妈妈忙前忙后做的饺子,抑或是逛庙会、游园会上的糖葫芦……但冯骥才说:“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对‘年’的感情,而是‘年’的新方式与新载体。”如何把,“年”从生活中的必不可少,变为文化上的必不可少。今天,在传承古人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我们过不一..

艺术家的伙食团江湖,神秘而富于传奇。它远离庙堂超脱俗世,却又藏于市井隐在红尘,你我凡人总不得其门而入。其实,一如鱼在水而不自知,江湖就在我们身边。江湖是圈子,人在圈子,便在江湖……一提到江湖,人们总会想到刀光剑影、恩怨情仇,仗剑去国、浪迹天涯,抑或市井俗世、三教九流。当然,大家都知道,这样的江湖只存在于小说和影视剧中。不过“江湖”也并未纯然子虚乌有,引用那句俗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只不过在今天,“江湖”的概念被延伸为一种..

一个可以造梦的猪圈和过去文人士大夫的“归隐”不同,在徽州渐成风气的离城返乡群落,一边诗意栖居,一边强烈关涉现实。一群人所呈现出来的欢乐和忧伤,为这个时代书写着一卷关于梦想的田园诗。“今天早上我从纽约来。7点钟出发上飞机,11点钟在芝加哥上了另一个飞机,到上海是下午3点半,然后上了一个车,过了6个小时,刚才来了!”英国的班卓琴歌手Abigail风尘仆仆地站在舞台上,一曲动听的民谣后,操持着并不流畅的中文,这样讲述她一天的行程。话音未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