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幕上,每一粒“石榴籽”都有故事

2024-04-30 05:17:47 来源:网络

  第14届北京国际电影节4月26日落下帷幕,在9天时间里为影迷奉上了一场视觉盛宴。作为相关单元的北京民族电影展,也为大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窗口。自2010年创立以来,北京民族电影展已举办15年,成为支持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平台。近日,《中国新闻》报记者与本次参展影片的部分主创人员对话,深入探讨他们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

4月19日,“影话共同体”2024北京民族电影展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启动。图为活动现场。 北京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供图

  光影75年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题材电影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1950年上映的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不仅是新中国最早的故事片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民族题材电影。

  从1949年到1966年,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从国家叙事、边疆体验等方面入手,成功地将民族电影文化纳入国家的“一体化”叙事中。这一时期,涌现出如《冰山上的来客》《山间铃响马帮来》《五朵金花》《刘三姐》《阿诗玛》《农奴》等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作品。

  改革开放后,民族题材电影在艺术表现力和影响力方面持续提升,《阿凡提》《盗马贼》《悲情布鲁克》《红河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一批影片吸引了众多观众,并且在海内外的各大电影节上有所斩获。

  近年来的民族题材电影则是“在其中”观察着各民族群体的生活变化。各族导演的身影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如西尔扎提·亚合甫、万玛才旦、松太加等;各族演员也越来越多地为广大观众熟知,如佟丽娅、迪丽热巴、热依扎等。

  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以此为基础的民族题材电影也日渐形成了独特的美学品格,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科普”。

  从首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起,北京民族电影展成为电影节的相关单元。本届影展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最终20部民族题材电影入围,以“影话共同体”为主题开展各项活动,为民族题材影片搭建观摩、宣传、展示、交流的平台。参展电影不仅体现了中国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取得的艺术成就,也凸显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文化的多元一体。

  讲述生活的“当下”

  面对商业化的浪潮,民族题材电影在制作模式、叙事方式方面不断积极探索。

  对于如何平衡好历史事实和艺术创作,电影《翦伯赞》的编剧周星林采取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策略。

  《翦伯赞》是本次影展中唯一一部历史人物传记片。电影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维吾尔族历史学家翦伯赞潜心学术研究,同时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以学者身份秘密开展统战工作的故事。

  “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地将这段历史搬上银幕,观众很难产生‘新奇感’。”周星林说。因此,他在剧本创作中注重细节的把握,通过生动的场景和人物塑造,让历史故事更具感染力。

  参展影片《情润天山》讲述了援疆医疗队救助边疆民族地区病人的故事。对于导演陶明喜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把一个主旋律电影拍得“不那么说教”,让老百姓喜闻乐见。陶明喜透露,在拍摄之前,团队多次深入到新疆克州,与当地人交流,亲身感受他们的生活,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力求让故事更真实感人。

  “民族题材电影最本质的属性仍然是电影,核心要义在于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民族文化,不只是存在于深山老林,也不只是存在于古籍文献。”本届影展评审专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说。

  要“从深山老林里走出来”,“当代性”不可避免地成为民族题材电影创作者共同的关注重点之一。在这些影片中,民族题材电影不再是一种静态的、封闭性的生活展示,而是将生活叙事与时代进程、社会变化相契合,讲述生活的“当下”。

  由金基德监制、许磊导演的电影《问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脚下,介绍了从古至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纳西族如今如何找到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影片在2023年第七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中获得了“桐叶荣誉”。制片人何峰在接受《中国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于全球生态危机现实和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期待,在我们的民族题材电影中展现出独具特色的生态观念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关注当下,使其以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全球化语境相结合,我们才能实现文化的交融对话。”

  同样关注题材的“当代性”的影片还有《阿莫阿依》。电影聚焦在彝族少女7年求学之路,通过主人公对梦想的追求,展现彝族人民生活方式与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诠释了“扶贫先扶教”的理念。

  在电影之外

  面对不断变化的现状,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逐渐变成一种开放性的、对话性的“共同体叙事”。

  中国电影博物馆从常设展陈中提炼出“同心共筑光影同行——民族电影展览专线”,通过“民族地区电影事业”和“民族题材电影”两个部分,展现党和国家民族题材电影工作的突出成就。不少观众在参观展览时感慨,电影除了具有艺术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其作为一种历史发展进程记录的价值。

游客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同心共筑 光影同行——民族电影展览专线》。 北京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供图。

  带着新作《马背上的巡线员》参加本次影展的导演韩万峰,从2006年入行至今已经拍摄了13部民族题材相关的电影。在他看来,每拍一次电影,不仅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更是一次关于民族文化的思考。

  75年来,中国民族题材电影创作队伍在不断地成长、发展,民族题材电影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生动的人物形象,以更丰富的形式展现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和文明的交流互鉴。(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尹李梅 报道)

【编辑:刘阳禾】 ,大银幕上,每一粒“石榴籽”都有故上古卷轴5物品代码 事

相关:

近400件展品凝练常沙娜从艺八十年艺术与设计成就  中新社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 应妮)“一晃眼我九十四岁了!现在的每一天我都在淡忘、记忆,又淡忘、又记忆中生活。在这脑力重复的环绕轨迹中,我最害怕的就是忘记我的父亲常书鸿与莫高窟了。”满头白发的常沙娜说得平淡,却饱含真情。   “花开敦煌——常沙娜从艺八十年艺术与设计展”4月29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展出展品近400件,其中许多文献和艺术作品是专家和家属最新整理出来的。 4月29..

珠江流域共有16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 双应急响应生效  中新网广州4月29日电 (记者 王坚)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29日消息,受连日来强降雨影响,目前,珠江流域共有16条河流发生超警洪水,超警幅度0.02米至2.48米。 珠江流域持续暴雨,部分河流水位猛涨。珠江委 供图   目前,珠江防总、珠江委维持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和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珠江委派出水利部工作组仍在广东防汛一线协助做好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29日,珠江防总..

87岁老人在自家别墅中踩空电梯不幸身亡,谁来担责?苏先生没有想到,家人为了外公养老准备了别墅,还特地在楼内安装了私家电梯,却最终造成外公意外身亡……养老别墅中,老人不幸身亡苏先生的妈妈是外公的独生女儿,为了给外公养老,他们在上海松江区买了一套三层别墅。2022年10月,别墅装修完毕,一家人住了进来。老人平常就住在别墅三楼。虽然有一些基础性疾病,但腿脚方便,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没有问题。考虑到80多岁的老人上下楼梯比较吃力,家人装修时,特地在别墅内为外公安装..

雷军成掌管流量的神,只差最后一步近期备受瞩目的北京车展,从大型的车圈盛会,演变成了一场全网的狂欢。在今年的车展上,汽车沦为了配角,而对车企大佬的关注却火遍了网络。雷军本人直接化身“掌管流量的神”,被拥堵的程度堪比“5A打卡景点”,全场最豪华的新车也难抢他的风头。李想邀请雷军试驾新车,结果随手把雷军锁在车里强行推销了一波,李想笑容灿烂,上演了一出朴实无华的商战。另一头的周鸿祎坐在车顶上,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还以为是哪个“维权群众”,..

胡歌,拟任新职4月29日,生态环境部公示2024年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建议名单,演员胡歌在列。据介绍,2024年,生态环境部将继续聘请6位相关界别代表担任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经相关单位推荐,提出建议人选名单如下(排名不分先后):冯起、陈吕军、东西、陈芳、胡歌、初雯雯。公示期为2024年4月29日至5月1日。图源: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2024年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建议名单》中称,胡歌热爱环保事业,多年来坚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2023年,作为..

《金融时报》与OpenAI达成内容许可协议:用以训练人工智能鞭牛士报道,4月29日消息,据外电报道,《金融时报》已与 OpenAI 达成协议,授权其内容并开发人工智能工具,这是与这家人工智能公司合作的最新新闻机构。英国《金融时报》在新闻稿中写道,ChatGPT 用户将看到其文章的摘要、引用和链接。任何从英国《金融时报》返回信息的提示都将归因于该出版物。作为回报,OpenAI 将与新闻机构合作开发新的人工智能产品。英国《金融时报》已经在使用 OpenAI 产品,并称其是 ChatGPT Ent..

特斯拉证实“解禁”!FSD何时入华?回应来了中国基金报记者 冯尧特斯拉CEO马斯克“旋风”访华,引发市场一片猜测。针对业内关注的FSD(Full-Self Driving,全自动驾驶)何时会在国内落地,中国基金报记者4月29日就此与特斯拉中国方面核实,得到的回应是,“目前具体时间不好说,但预估是快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一微妙时点,中汽协在一天前通告,特斯拉通过了与数据安全相关的关键测试。特斯拉中国方面同时也向记者证实,目前国内各地对特斯拉的使用限制陆续取消。..

世界周刊丨美以“变脸”“以色列是美国的战略包袱”,这是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最近发表的评论。而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看来,从以色列国防军进入加沙地带开始,美以之间的分歧就在不断积累。如今美国的“离岸平衡手”似乎已难以控制其在中东的“战略棋子”。从“战略棋子”到“战略包袱”,美以此番“变脸”背后,有着怎样的博弈?","type":"text"},{"data":{"duration":1165,"bigPosterUrl":"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4_18/1D6330E33E775CCE8FE..

陈星灿:推动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已成为重要课题  中新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 谢雁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4月29日指出,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如何推动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融合发展,更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已成为考古文博领域的重要课题,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和中国考古博物馆承办的“首届新时代考古学与博物馆学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4月29日..

157件(套)山西两周精品文物亮相郑州  中新网郑州4月29日电 (记者 韩章云)4月29日,“晋国雄风——山西两周精品文物展”在郑州博物馆开幕。来自山西的157件(套)珍贵文物,向公众讲述晋国600多年历史脉络。   此次展览由河南博物院和山西博物院联合举办,郑州博物馆承办。展览分为“肇基河汾”“争霸春秋”“余烈三晋”三个单元,精选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两周时期文物157件(套),展品品类多样,工艺精湛,讲述了晋国从西周始封、春秋争霸到最终韩、赵、魏“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