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听作品走进大众视野

2023-11-14 05:44:24 来源:网络

  近年来,依托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一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旅融合的视听文艺作品走进大众视野。这些作品思想内涵深刻,生动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滋养着新时代的文艺节目。综艺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从地理空间入手,通过“时空列车”这一创意,剧情化呈现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景点与历史文脉。文化节目《跟着李白看中国》,从李白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入手,通过实地探访李白曾经旅居过的四川江油等地,感受李白笔下的美丽山河和人文风情,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古代到当代的传承发展。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网剧+网综”的形式切入,探索古老文化习俗与时代热点的传承转化。在《2023端午奇妙游》节目中,45分钟的文化典籍漫游,让观众看到中华文明长河一路奔涌、波澜壮阔。

  一批反映乡村振兴、助力非遗活化的文艺作品涌现,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九季中的《黄陂——木兰故里 四季花开》呈现了湖北武汉黄陂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从单一的农产品种植,到利用非遗技艺发展文旅融合,串联起乡村振兴新图景。纪录片《沈从文与湘西》从人与故土的视角切入,通过对湘西秀美自然山水的描述和对质朴厚重民族文化的梳理,让观众看到了湘西的悠长文脉。借助短视频,贵州台江县“六月六”苗族吃新节上的“村BA”乡村篮球赛引人关注。赛场之外,“村BA”旅游线路悄然形成、文创产品持续涌现,各地游客奔赴台江,沉浸体验黔东南的地域文化。

  城市发展也受到“影视+文旅”的有效带动。2023年暑期档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用动画形式呈现繁花似锦的长安城,带火了陕西西安的旅游,许多景区一票难求,地铁站外大排长队。《2021七夕奇妙游》让龙门金刚名声大噪,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旅游持续升温。洛阳文旅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龙门石窟共接待游客425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77.8%。景区内的沉浸式特色旅游、研学活动、文创产品,成为满足青年游客需求的文化大餐。

  影视作品传播城市文化,同时,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也在滋养着影视创作。例如,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是青春校园片钟爱的取景地,影视剧《天才基本法》《你好,旧时光》《送你一朵小红花》均在这里拍摄。胡同、古建交相辉映的北京,助力《梦中的那片海》《情满九道弯》《心想事成》等影视作品演绎人间冷暖。“影视+文旅”新模式赋能城市发展,需要取景地不断提升历史文化挖掘的真功夫,以守正创新的责任担当,实现城市历史文脉的高质量传承发展。

  可以看出,文旅融合促进了人们对当地文化资源的重新认识与深入挖掘。视听作品通过故事化表达和艺术化呈现,将资源和传统转化为独特的文化形式。期待视听领域涌现更多优秀的新作品,让文化和旅游的双向奔赴更加深入。(人民日报 武欣) 【编辑:曹子健】 ,文旅融合视听作品走进熟能生巧的意思 大众视野

相关:

偶像剧请别重复过时套路  王广燕   近日,电视剧《以爱为营》播出,这部讲述“霸道总裁”和财经记者爱情故事的偶像剧,在网络上收获了两极化的评价:一方面是带着粉丝滤镜的观众力荐剧集,直呼“上头”;另一方面则有不少观众诟病该剧太土太过时,“感觉像在看十年前的偶像剧”。   该剧中的不少常见套路,纷纷受到观众的吐槽——如MV式的拍摄镜头,从各个角度展现男女主角的慢动作;演员表演套路化,男主角总裁时宴动辄用手扶金框眼镜,还常有..

文旅深度融合激发旅游消费新活力  【新闻随笔】   近期,我国旅游业再现强劲势头,消费数据持续攀升。不少地区推出新的举措,为文旅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人气满满的文旅场景生动表明,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已经为当前文旅消费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动力。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关联性强、耦合度高,具有很强的共生性和互补性。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可以为旅游消费提供更多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不仅有助于更好满足民众旅游休闲需求,也有..

贺岁档规模初显,新项目未拍先火  2023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已于11月4日闭幕,除了最终的奖项归属,电影节期间多家头部影业公司还发布了重磅片单,曝光了近百部新片的进度。   从片单可以看出,部分影片已定档年内上映,贺岁档规模初显,包括海清的《我本是高山》,张译的《刀尖》《三大队》,刘德华的《潜行》等。另外,还有大批项目首次公开亮相,包括陈可辛执导、章子怡主演的《酱园弄》,高概念科幻片《群星闪耀时》等等,多部影片未拍先火,都给市场..

20村庄村歌竞演!“村碗”创新民族文化成就草根梦  快手“村碗”做普通人的伯乐   20村庄村歌竞演!贵州黔东南刮最炫民族风创新民族文化成就草根梦   “大山的木叶烂成堆,只因小郎不会吹,几时吹得木叶叫,只用木叶不用媒……”11月4日,贵州黔东南凯里下司镇,沿江建起一座舞台。使用苗语、侗语的歌声穿透密集的古建筑群落,向旷野四处散去,融入低垂的夜幕。   歌声未落,台下观众席掌声阵阵。几个头戴银饰,身着传统苗族服饰的姑娘,挥舞着鼓棒,敲打身前皮..

非洲艺术家近40件木雕作品金华展出 展现赴华学艺成果  中新网金华11月8日电 (童笑雨)11月8日,“巧倕坊——2023中国和非洲木雕艺术家创作交流”成果展在浙江金华举行。现场展出2017年至今非洲10个国家23位木雕艺术家来华创作交流活动中创作的近40件木雕作品。 展览现场。浙江省文化馆供图   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对非培训基地“巧倕坊——2023中国和非洲木雕艺术家创作交流”项目在浙江东阳启动。活动邀请了来自布隆迪、刚果(金)、吉布提、中非等国的7名艺术..

“文科汇”助力北京市文化园区建设“云服务”  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赵明)2023第四期“文科汇”文化科技融合系列活动8日在北京北影传奇科创园举行,来自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代表们围绕“云上园区与线下文化空间的虚实共生”主题,共同探讨北京文化园区的新发展之路。 2023第四期“文科汇”文化科技融合系列活动8日在北京北影传奇科创园举行,图为嘉宾发言。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永乐文智园、郎园Station作为优质园区建设方分享各自的云园区运营经验,..

余秋雨再访宁波天一阁 携好友捐赠16米书法长卷  中新网宁波11月8日电 (童笑雨 王伊婧)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撰写发表了《风雨天一阁》一文,引起广泛关注,并让天一阁藏书楼愈加广为人知。   30多年后,余秋雨携其好友书法家苏社钦于11月8日再次来到天一阁。现场,苏社钦向天一阁博物院捐赠16米书法长卷《风雨天一阁》。 捐赠仪式现场。天一阁供图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艺苑撷英——2023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启幕  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和相关全国文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艺苑撷英——2023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展演”启动仪式日前在京举行。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诸迪在致辞中强调,“做人的工作”是文联组织的核心任务,各级文联及协会组织要把新时代青年艺术人才培养使用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通过有针对性的举措,完善各级青年艺术人才扶持、选拔、培养、推出工作机制。要把..

长隆欢乐世界NPC辱骂游客?工作人员称已在调查  中新网北京11月8日电(刘越)“听到那句话的一刹那,我瞬间没心情玩了。”   日前,抖音博主“如意小洋”发布的一则视频引发了网络关注。小洋称,自己在游览广州长隆欢乐世界的过程中,被游乐园的NPC(装扮成历史人物、漫画人物、游戏角色等的工作人员)出言讽刺。   “我帮朋友和对方拍合照,拍完之后那个NPC跟我说,‘你该减肥了’。我听到的反应是震惊加蒙圈,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还回了句‘好的好的’。”   原本..

“经典”与“未来”碰撞 丽水摄影节探索影像新趋势  中新社丽水11月8日电 (邵燕飞 周健)“错过今年摄影节将错过一辈子。”在2023丽水摄影节上,“永久的当下”斯蒂芬·肖尔摄影回顾展引得摄影爱好者发出赞叹。   走过20年,2023丽水摄影节成为历年来国际参与度最高、报名作品数量最多的一届。其中,《斯蒂芬·肖尔摄影回顾展》《英国FORMAT展》《丽水摄影节20年回顾展》《“中国面孔”影像艺术展》《无中生有:AI影像艺术作品展》《“青春丽水”七条小巷在地艺术创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