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古典音乐节,如何作出“青春态”?

2023-11-14 05:38:08 来源:网络

  2023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专访艺术总监及团队揭秘节目策划及运营思路

  25岁古典音乐节,如何作出“青春态”?

  2023年举办的第25/26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日前闭幕,在为期24天的28场多类型演出中,音乐节倡导的“共未来”主题向观众作出了清晰的艺术诠释。经过一年延期举办后,回归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同时交出了一份“创办25年的音乐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答卷,在人们早已习惯剧院日常演出、交响乐团常规音乐季演出的文化消费背景下,这个老牌音乐季品牌究竟该如何作出不同,吸引新一代的年轻观众?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邹爽与她的团队经过一整年的思考,给出了答案:“音乐、青春、未来、态度这四个关键词,是我们对属于这一代人的音乐节下的定义。”

  呈现青年音乐家的“无限可能”

  从第一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始,夏秋交替的时节,北京的音乐爱好者都能看到国际知名乐团、音乐家带来的新作,本土音乐家的“绝活”。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各地掀起了一阵建设剧院与音乐厅的浪潮,彻底改变了以前音乐演出无处举办的境地;中国爱乐乐团于2000年成立并推行职业化,随后全国各地的交响乐团也纷纷开启自己的职业化道路……在演出频率越来越密集、交响乐团运营日趋专业化的背景下,一个古典音乐节该如何呈现新面貌?艺术总监邹爽觉得,在2023年首要呈现的是一种青春的面貌:“古典音乐从来不是,也绝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音乐,只要想到有那么多伟大的音乐作品其实都是出自青年时代的作曲家之手,就不应当有此误解。”

  从2023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演出编排上,就能窥见音乐节对青春的重新定义——邹野全新创作的《聆听刘天华》致敬音乐传习所的先驱,所传递出的勃勃英气指引今日的青年人前行;由青年艺术家领衔打造、北京国际音乐节与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联合出品的海顿歌剧《月亮的世界》,呈现了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最天马行空的想象遇到当代青年人的张扬个性后,会有什么样的火花;青年中提琴家、柏林爱乐乐团中提琴首席梅第扬首次与他在柏林的“同事”们一同回家,在他的BMF首秀上展示了中提琴这件冷门独奏乐器的强大表现力;此外还有青年钢琴家张浩天,以一场古典音乐与数字艺术相结合的音乐会引领BMF进入NFT时代……他们通过一场场音乐演出诠释了年轻人拥有“无限可能”。

  北京国际音乐节是目前唯一一个坚持每年为青年音乐家颁奖的国内古典音乐节,其设置的BMF青年音乐家奖于2017年创办,此后的每一年音乐节都在努力支持中国青年音乐家登台,助力他们迅速成长,到目前为止,只有琉森音乐节(青年艺术家奖)、萨尔茨堡音乐节(青年指挥家奖)等少数国际知名音乐节创办了类似奖项。在本届音乐节中,也能看到这些获奖年轻人成长中的“不设限”,如本届BMF青年音乐家、天才华人爵士歌手林冰,在十月为北京观众呈现了其古典音乐背景与爵士乐天赋完美融合的风格;还有指挥马勒基金会节日乐团与新古典室内乐团联合组成的“北京国际音乐节节日乐团”,以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为音乐节收官的青年指挥家金郁矿,自从数年前他所创建的新古典室内乐团摘得BMF青年音乐家奖后,此次登台展现了其艺术技艺上的迅速成长。

  用作品表达大众关注的“生活议题”

  除呈现古典音乐的专业性和年轻一代的新面貌外,北京国际音乐节还在思考,如何借由作品去表达大众关注的生活议题。本届音乐节中的《田园星球》演出先给出了一个答案。迎来新任音乐总监黄屹后,首次登台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广州交响乐团获得了第二十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家殊荣,此次他们携手西班牙拉夫拉前卫剧团带来了《田园星球》中国首演。在演出中,每名观众可以用手机APP参与演出,每个观众的选择都会影响这部剧的结局究竟是“乐观”还是“悲观”,“这其实是在向每名观众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我们这个蓝色的田园星球究竟会何去何从,其实是源自每个人的选择。选择乐观地面对未来,并为之付出全部的努力,正是我们的态度。”北京国际音乐节策划团队表示。

  同样探讨这类命题的还有新版贝拉·巴托克歌剧《蓝胡子城堡》,经典的友情故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了新的解读——当我们越明确自己的目的,越明确自己想如何投资自己的时间,就越可能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个人追求和人际关系网络,形成适合自己的友情经验。还有作曲家郝维亚的中国首部科幻歌剧《七日》,其以半舞台的形式作为一个未来异空间,展望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共存的时代,以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为切入点,用歌剧表演形式引起讨论,作出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思考。

  要推出更多属于未来态度的作品

  即便2023年有了新的主题延展,但邹爽及她的团队回归到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内核,认为音乐节终究还是要围绕着音乐进行,一切也都应该是为音乐服务,“‘名家名团’模式是基础配置,在演出策划上我们应该大胆地寻求突破,要让新锐的、跨界的、令人意想不到的节目出现在音乐节的舞台上。”

  所以在2023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上,除了能看到钢琴家斯蒂芬·霍夫的独奏音乐会、谭盾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带来的武侠三部曲、张洁敏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绎的刘索拉《大闹天宫》等系列名家高水平的演出,还有来自欧洲的马勒基金会节日乐团的音乐家们与来自中国的新古典室内乐团的音乐家们坐在一起,分别由英国指挥家约翰·华纳与中国指挥家金郁矿指挥演出,用音乐联系世界,一起“共未来”。在海顿的《月亮的世界》舞台上,导演易立明打造出超时空概念舞台空间,将古典艺术与未来艺术相拼接,将音乐、戏剧和舞台美术的融合发挥到极致。青年钢琴家张浩天带来的古典音乐×数字艺术钢琴独奏音乐会中,北京国际音乐节通过本场音乐会首次发布了数字艺术收藏品,张浩天、数字艺术家DaDa(笪秋焱)、艺术总监任冬生与现场观众一起互动,彻底颠覆了音乐会体验,也诠释了数字艺术、区块链、非同质化代币……这些新潮的概念,到底与古典音乐有什么关系?

  回望已结束的音乐节,开启规划未来的北京国际音乐节,邹爽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答案:“北京国际音乐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具创新力的艺术机构,我们要将音乐节带到更多的年轻人身边,通过青年音乐家集结的热情,打破传统的观演模式,将音乐进一步融入我们的生活方式,为观众提供更多融入古典音乐文化的途径;尤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激发更多的年轻艺术家展开前沿思维想象的音乐创作,为更多的青年才俊提供机会,推出更多属于未来态度的作品,用青年集结的音乐力量向世界发声。”

  采写/新京报记者 田偲妮 【编辑:邵婉云】 ,2属猪的年份 5岁古典音乐节,如何作出“青春态”?

相关:

漫话节气丨为何立冬才最应该吃饺子? 【编辑:刘欢】

聚焦“传承·传递·传播” 2023年陕西文博系统讲解比赛开幕  中新网陕西渭南11月7日电 (记者 阿琳娜)“传承·传递·传播——2023年陕西文博系统讲解比赛”7日在渭南开幕,来自全省12个地市和9家一级博物馆共21支代表队的103名参赛选手参加比赛。 2023年陕西文博系统讲解比赛在渭南开幕。阿琳娜 摄   据了解,此次比赛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渭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渭南市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协会承办。比赛分为专业组、志愿者组两个类别。专业组设中文组和英文组,志愿者组只设中..

人民美术出版社“大红袍”出版30周年作品展开幕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高凯)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迈上新时代绘画创作高峰——人美‘大红袍’出版30周年作品展”日前在人美美术馆开幕。 人民美术出版社“大红袍”出版30周年作品展开幕。人民美术出版社供图   “大红袍”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策划编辑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和《中国现当代名家画集》三套大型系列画集的别称,因宏大的选题规模、严整的出版规制、高品质的作品甄别标..

近400名专家学者荟聚山东革命老区 挖掘红色文化内涵  中新网临沂11月7日电(祁建月)以“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精神力量”为主题的红色文化论坛11月7日在山东临沂举行。中国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代表,部分入选论文作者代表以及宣传部门、文旅部门、重点红色场馆有关负责人等共380余人参加论坛,聚焦红色文化传承,为山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红色文化论坛活动现场。祁建月 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要真正用心用情用力把红色资源保护好、利用好,把锻造于伟大..

“福建·东盟电影文化周”在泰国开幕  【东盟专线】“福建·东盟电影文化周”在泰国开幕 开幕式现场。丁溢 摄   中新社曼谷11月7日电 (记者 李映民)“福建·东盟电影文化周”7日在泰国曼谷开幕。 开幕式现场。丁溢 摄   10月18日,中泰双方签署关于电影合作的谅解备忘录,鼓励两国电影机构和人员开展交流合作、合作摄制影片、互办电影节。在此背景下,“福建·东盟电影文化周”应运而生。 泰国文化部次长尤帕在开幕式上致辞。丁溢 摄   泰..

专家学者齐聚杭州 探讨城市文化遗产如何“活”起来  中新网杭州11月7日电(童笑雨)近日,第十二届杭州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暨2023历史城市景观保护联盟年会、“城市文化遗产问题”主题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现场,来自浙江杭州、北京、江苏扬州等历史文化名城的专家学者围绕“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开展探讨。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提升面临挑战。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 ..

杭州文物管理体制改革40年 专家建议设“文化遗产局”  中新网杭州11月7日电 题:杭州文物管理体制改革40年 专家建议设“文化遗产局”   作者 严格 王题题   “杭州有西湖、良渚、大运河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因此应率先成立‘文化遗产局’。”在第十二届杭州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上,原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文锦在回顾了杭州文物管理体制改革40年历程后如此建议。 西湖风光。 马立群 摄   近日,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二届杭州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

第十一届浙江电影“凤凰奖”颁出 影片《热烈》成最大赢家  中新网温州11月7日电 (童笑雨)11月6日晚,第十一届浙江电影“凤凰奖”颁奖典礼在浙江温州平阳举行,现场揭晓14项大奖。其中,影片《热烈》成为最大赢家,共斩获“优秀故事片”“优秀导演”“优秀男主角”“优秀音乐”等四项大奖。 颁奖典礼现场。浙江省电影家协会供图   浙江电影“凤凰奖”自2007年创办以来,走过了十六载春秋。从最初的电影文学剧本大赛,发展成为全省性最高电影奖项。多年来,“凤凰奖”致力于扶持..

单霁翔:以文化的力量 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中新网运城11月7日电 (记者 范丽芳)致力于打造传统文化IP的单霁翔,已然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道路上的“IP人物”。   11月7日,因“故宫看门人”身份被大众所熟识的单霁翔,以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的身份,现身山西省运城市,参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运城思客会”,并发表主题为《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的演讲。 图为单霁翔发表演讲。范丽芳 摄   山西是全国..

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应妮)“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河姆渡文化各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贝器、木器、编织物等324件(套)文物,生动呈现河姆渡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情况。 “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现场。余冠辰摄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