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宋夏金为何共奉“中国”之号?(下)

2023-10-17 17:52:56 来源:网络

  辽宋夏金政权在思想上形成了共尊儒家的理念,在制度上共承了“中国之制”,由此凝聚了华夏认同,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共奉“中国”之号的道路。

  随着与中原王朝交往交流的深入,辽夏金政权逐渐接受并形成了共尊儒家文化的理念。在尊孔崇儒理念的影响下,辽夏金政权在官僚、科举、行政、律法四方面共承“中国之制”,从而完成了由自称“中国”到共奉“中国”之号的转变。

  共尊儒家之道

  宋朝继承了唐五代尊孔崇儒的理念,不仅在中原大兴文教,而且在西北、西南地区创设“蕃学”和地方文教机构,以此推行儒家思想。

  公元918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问身边侍臣应该先祭祀哪位“有大功德者”。侍臣皆认为应当敬佛。

  辽太祖却说:“佛非中国教”。

  太子耶律倍说:“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

  辽太祖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兴建孔庙,并让其春秋释奠。由此奠定了儒学在辽朝的政治地位。

  西夏仁宗建孔庙、尊孔子为文宣帝,并翻译儒家经典,以《孝经》《论语》等为教材,确立儒学在西夏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尊孔崇儒之风得以形成。

  金熙宗在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建孔庙,又封孔子四十九世孙孔璠为衍圣公,还亲莅孔庙奠祭,并认为“孔子虽无位,以其道可尊,使万世高仰如此”,金代尊孔崇儒之风自此确立。

▲西夏文《论语注解》。(图片来源: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共承官僚之制

  尊孔崇儒之风在辽夏金的确立,促进了各政权对隋唐五代各项“中国之制”的继承。

  辽在拥有幽云农耕区域后,将农耕区域的州县制与契丹人的部族制相结合,形成了“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二元制,并由此“官分南北”。南面官系统仿隋唐五代之制“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管理汉、渤海等农耕人口的事务;北面官系统“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处理契丹各部和其他游牧、渔猎部族事宜。这一“因俗而治”的二元制,缓和了民族间的矛盾,促进了辖域内的民族交融。

▲契丹服饰。(图片来源:《临潢史迹》)

  女真人早先实行勃极烈制(女真人实行的带有浓厚贵族议事会残余性质的朝官制度),金朝开国之初仍用旧制。随着辽宋降官的大量涌入,金太祖便模仿辽人旧制,设置长吏、枢密院,以此初立“汉官之制”。金太宗时设置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自此仿效中原农耕区域中央集权体制之法初具规模。至熙宗“天眷官制”改革时,“大率皆循辽、宋之旧”。在此基础上,海陵王于1156年进行官制改革,“罢中书、门下省,止置尚书省”,使得中央集权体制更为完备。

  共承科举之制

  辽朝效法唐与五代官学之制,设国子学于上京与中京,置五京学于五京,在地方设府州县学,自上而下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

  辽人在保留契丹世人选制的基础上,设置科举,以“唐宋之制取士”,分设甲、乙、丙三科。此举既保留了自身传统,又提拔了诸如刘六符、马人望等一批肱骨汉臣,加速了辽朝对中原文化的吸收与借鉴。

  西夏的科举之制并非一蹴而就。李元昊即位后便创建蕃学,“并令诸州各置蕃学”,虽然使用的是“蕃语”,但所学内容却是《孝经》《尔雅》等儒家经典。

  金朝立国之初,太祖就注重中原文化,曾下诏攻克中京所获的礼乐仪仗、图书文籍,要首先运至他那里。自然,金朝十分重视儒学教育,“自京师至于郡邑,莫不有学,使秀民得以讲道艺其中”。

  中央设国子学、太学,地方设府学、州学、县学,形成完整的官学教育体系。金朝以“辽、宋之制不同,诏南北各因其素所习之业取士”,设南北选。科举考试科目仿照辽宋,“有词赋、经义、策试、律科、经童之制”。后来,海陵王增加殿试,合并南北选,只以词赋取士。世宗时,创女直进士科,称“策论进士”。章宗时,又增制举宏词科。

  但不论金代科举制度如何变化,其主旨仍不外“合辽宋之法而润色之”。

▲金代女子服饰。(图片来源:《中华历史通鉴》第2部)

  共承行政之制

  虽然辽已确立契丹人和汉人治理的二元制,但从辽朝历代君主为巩固自身权威的努力来看,部族制的因素被逐步消解,二元制逐渐向唐五代的中央集权制过渡。

  辽人采纳唐五代的治理经验,建立起道、府、州、县等科层化中央集权管辖模式,在地方设五京、六府,一百五十余州、军、城和二百余县。这不仅使“人民皆入版籍,贡赋悉输内帑”,而且将原先辖域内部族制占主导的地区初步纳入中央管辖体系内。

  之后,辽圣宗进一步将部族社会中最为典型的王公贵族的头下军州(辽朝的一种行政机构,其税收除酒税外概归本主所有),以直接籍没和间接收权的方式收归国有。

  与之对应,圣宗还解放皇室斡鲁朵内隶宫州县的人口,以此变相削弱斡鲁朵的私有属性,为隶宫州县最后纳入国家版籍(登记户口、土地的簿册等)作好了准备。不仅如此,圣宗以奚王所献之地改建中京,一举解决了国中之国的问题。

  这种二元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变对辽整合中国北方功不可没。

  西夏行政体制基本沿袭唐宋,设置府、州(郡)、县等,实行中央集权管辖模式。

  金朝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由最初的猛安谋克制(金朝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组织,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向“以汉制治汉人”转化,并承袭辽制,建五京,置十四总管府,共计十九路。

  概言之,金朝虽保留猛安谋克及部族、乣(辽、金、元时期对归降的北方各部族的统称)等特有政治军事组织,但路府州县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地方政治组织形式始终居于主体地位。

  共承律法之制

  辽朝立国后仍用契丹人习惯法,如“射鬼箭”“没入瓦里”等刑名。

  太祖时,“诏大臣定治契丹及诸夷之法,汉人则断以《律令》”,此《律令》即指唐律令。此时,契丹习惯法与唐律令因蕃汉分治而并行。

  太宗时,汉法开始适用于契丹人、奚人、汉人、渤海人相互间的纠纷,即所谓“四姓相犯,皆用汉法”。兴宗时,制定《重熙新定条制》,进一步吸收汉法,如将隋唐五刑中死、流、徒、杖四刑正式纳入刑名。道宗执政时,制定《咸雍条制》,“凡合于《律令》(指《唐律》)者具载之”,采用《唐律》173条。此后,大康年间对《咸雍条制》加以增补时仍以《唐律》为参校依据。

  西夏立国后,逐步吸收以唐宋法律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仁宗李仁孝时的《天盛律令》即为典型代表。在立法名称上,西夏以律令作为法典名称,而“律”和“令”是春秋战国以降中原王朝的主要法律形式。在立法思想上,《天盛律令》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指导,继承了唐宋以来儒家宗法思想中的“同居相为隐”之制。在立法内容上,《天盛律令》将“八议”“上请”“例减”等列为定制,直接承袭唐宋律法有关内容。

  金初,法制简易,“无轻重贵贱之别,刑、赎并行。”太宗时,参用辽、宋旧法。熙宗在皇统年间,兼采隋、唐之制,参照辽、宋之法,编成《皇统制》,颁行中外。章宗时,以《唐律疏议》为蓝本,并取《宋刑统》的疏议加以诠释制定《泰和律》,对元代法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辽宋夏金政权虽处在并立纷争的历史时期,但各政权并没有各行其道,反而在交往交流过程中从思想上形成了共尊儒家的理念,在制度上共承了“中国之制”,由此凝聚了华夏认同,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共奉“中国”之号的道路。(作者简介:曹流,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钱逸凡对此文亦有贡献)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监制 | 杨新华

  统筹 | 王彦龙 刘佳

  责编 | 刘娴

  审核 | 蓝希峰

  采写 | 杨超

  制作 | 胡琪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编辑:付子豪】 ,辽四合院图片 宋夏金为何共奉“中国”之号?(下)

相关:

辽宋夏金为何共奉“中国”之号?(上)   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割据政权长期并立、分庭抗礼的历史阶段,也是诸政权及其辖域民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内聚,逐渐从各自称“中国”发展到共奉“中国”之号的历史时期。   各政权正是在尊孔崇儒的基础上,共同继承了隋唐五代以降华夏的官僚、科举、行政、律法——即“中国之制”,从而自然而然地共奉“中国”之号,由此孕育出“大一统”的因素,为元明清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自称“中国”..

以“化在骨子里的温柔”对待患者(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我们是三甲医院,每天都要面对来自全国的患者,面对各种疑难杂症。那么多疑难杂症我们都能攻克,为什么在与患者的沟通上会出现问题?如何从根本上化解这些问题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组长宋珏娴一度曾受到这些问题的困扰。 如今,她的困扰解除了。 2021年《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颁布以来,宋珏娴所在的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坚持以党建引领,坚持以人文科室为抓手,综合运用科室..

医院人文建设:做好“接诉即办”的金钥匙(新视野)  3年多前,北京市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接诉即办”工作,兴起了一场以市民诉求驱动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刻变革。  医院“接诉即办”工作直接关乎民生。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管理者,对此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懈怠。如何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群众心坎上,是我一直思考和紧抓不放的问题。  3年多来,我的办公桌上每月都会有一张“接诉即办”工单报表,全面分析诉求内容,了解百姓就医需求。  令人欣喜的是,通过..

推动多糖科学发展和中医药现代化  近日,国际活性多糖科学和现代中医药发展研讨会在福建省宁德市举办,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等在内的海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代表等齐聚一堂,探讨活性多糖科学在现代中医药发展中的应用与前景,促进国际间学术交流与合作。此次研讨会发布《国际活性多糖科学和现代化中医药发展研讨会宁德宣言》,还设立了“多糖组学论坛”“中医药..

构建干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本报电 (邵闻啸、孙腾飞)日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李幼东,在河北省晋州市委党校的专题培训班上,面向晋州市44名选调生和部分社区干部,开展了一场“将健康融入所有工作”的职场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由晋州市委组织部主办,河北经贸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以小测试、互动游戏的方式帮助学员获得对自身心理状况的深入认知,并介绍了咨询、冥想等多种心理健康的管理方式,帮助学员培养..

坐骨神经痛 “真凶”不止一个 有腰腿痛的人,可能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坐骨神经痛”。词经常听到,但是大部分人对它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有的还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坐骨神经痛是一组疾病的症状,而非一种特指的疾病。今天,疼痛科医生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种“坐立难安”的疼痛! 坐骨神经痛不止是痛 “坐骨神经痛”是因神经根受到压迫引起的一种沿着坐骨神经的通路传递,由腰骶部经臀部向下肢放射至小腿甚至足踝部疼痛。以下是常见的坐骨神经..

炉甘石洗剂 你真的会用吗? 炉甘石洗剂是最常见的皮肤外用药之一。其成分较为单一、安全性高、价格低廉,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儿童基本用药目录,推荐为婴幼儿优先使用的安全药物。特别是近年来,炉甘石洗剂更被网友们封为“万能皮肤药”。然而,炉甘石洗剂绝非“万能”。搞不清这些要点,只会把“神药”变“坏药”!今天,药师和大家说说炉甘石洗剂该如何对症使用。 过敏性皮炎 皮肤瘙痒症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瘙痒,如荨麻疹、湿..

你对高血压 多少还有一些误会 每年的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因其没有明显的身体症状,却在悄无声息地伤害着血管和其他脏器,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如果不及时治疗,高血压会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尽管高血压早已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但人们对这个病在认知、自我管理、口服药物及非药物疗法等方面还普遍存在很多误区。这些误区会导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加重病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要想工作状态好 和同事闲聊不能少 节后复工,竟然觉得八天没见的同事有些许陌生。尴尬问候后,不知不觉展开了热聊,从假期里最好吃的菜,到吐槽在景点被挤到灵魂升天,最后再畅想一下85天后的元旦,陌生感一下消除了。 你以为我们只是在闲聊?不,我们是在想尽办法提高团队绩效,为公司更好地发展添砖加瓦。 同事之间的默契 麻省理工学院(MIT)人类动力学的科学家早就发现,高绩效团队有种共性,就是成员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共鸣,这让他们无须太..

与父母亲近的孩子长大后更具有同理心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与父母亲近的孩子长大后更有可能变得善良、体贴,这些孩子在儿童早期和青春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更少。 在这项研究中,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000年至2002年间出生的10700名儿童的数据。当孩子在5岁、7岁、11岁、14岁和17岁的时候,研究人员采访了父母和孩子,使用标准化的问卷来衡量抑郁、焦虑和攻击性等心理健康症状,以及社会期望行为等。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在3岁时与父母越亲近,他们长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