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 肢体戏剧《俑立千年》在国博剧场演出

2023-10-10 04:47:17 来源:网络

  人民网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刘颖颖)伏睡的唐代少女苏醒后不断发问,兵马俑诉说内心独白,击鼓说唱俑诙谐表演,向往大唐的西域商人远眺长安……沉睡千年的俑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醒”来。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煤矿文工团联合出品的原创肢体戏剧《俑立千年》(又名《醒》)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剧场连演三场。

  该剧以国博馆藏精品陶俑为创作灵感,随着唐代少女——伏睡女俑的苏醒,一尊尊来自不同朝代、不同行业、造型各异的陶俑焕发出生命,通过语言和舞蹈向观众倾诉他们的所见与所思,努力还原从秦至唐跨越千年的文化流淌。以栩栩如生的器物之“形”,展现巧夺天工、传承不息的制俑技艺,以博大精深的文化之“神”,再现当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风貌。

  据悉,《俑立千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煤矿文工团深化“博物馆+院团”的跨界融合让文物活起来的生动实践。创作团队在文博、戏剧等领域专家的学术支撑下,打破常规创作模式,采用“话剧+舞蹈”的表演形式,融合“科技+影像”技术手段,带着当代的目光,让陶俑从时、气、材、工与时光中显现,从历史中醒来。观众置身国博剧场,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和博大精深,唤醒流淌于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通过‘舞蹈’这一种独特的肢体语言,让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中静态的‘俑’充分地‘活’起来,利用时间的维度,将‘俑’活化成‘人’,将‘人’放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放在鲜活的生活中。”现场观众观演后表示,《俑立千年》充分释放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力量,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在活态展示与创意传播中力求准确阐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编辑:刘阳禾】 ,跨界融合淘宝贷款 肢体戏剧《俑立千年》在国博剧场演出

相关:

智人何以幸存?感谢远古“表亲”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张佳欣   从某种意义上说,尼安德特人(以下简称“尼人”)仍“活”在我们体内,因为在我们的每个细胞所保存的“祖传DNA”中,它们很可能“亦有贡献”。   包括丹尼索瓦人(以下简称“丹人”)在内的人类的远古“表亲”,曾经与我们早期智人祖先一起生活。他们在共存期间有了后代,因此这种“混血”基因得以延续。   利用新兴的、先进的技术来拼凑古代DNA片段,科学家们发现,人类从远..

云南省新剧目展演在昆明启幕  中新网昆明10月9日电 (黄兴鸿)8日晚,在云南省大剧院展演的舞剧《锦绣如歌》拉开了第十七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帷幕。本届新剧(节)目展演将持续至10月27日,共有21台剧目、35个节目参加展演,另有2台剧目作为祝贺演出。 图为舞剧《锦绣如歌》剧照。李嘉娴摄   新剧(节)目展演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两年举办一届,是云南省推动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全省性重要艺术活动,也是该省舞台艺术创..

中芭《红楼梦》升级版掀起观演热潮  本报讯(记者 李洋)昨天,中央芭蕾舞团在天桥剧场结束原创芭蕾舞剧《红楼梦》在中秋国庆假期以来的10场演出,为节日舞台增添典雅气韵。这也是该剧今年2月首演后首次改版。   此次双节期间演出场场爆满。相较于首演,此次主创团队广泛吸纳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及广大观众的真诚建议,对作品继续打磨与调整。中芭团长冯英介绍,修改后的版本在音乐、舞段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改进,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对作品进行了细节化调整。 ..

“历史的底稿——全球珍报暨印刷文化艺术展”在贵阳展览  中新网贵阳10月9日电 (记者 张伟)“历史的底稿——全球珍报暨印刷文化艺术展”开幕仪式8日下午在贵州美术馆举行。展览将延续至11月5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图为展览开幕式现场。中新网记者张伟摄   本次展览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贵州画院(贵州美术馆)、贵州省民盟美术馆主办。作为2021年在上海徐家汇藏书楼举办的“历史的底稿——十七世纪以来的中外报刊珍藏展”的延伸,“历史的底稿——全球珍报暨印刷文化艺术展”..

博物馆里的“乐龄”生活  近日,记者在国家博物馆的咖啡厅里看到,4位身穿旗袍的婆婆举着手机,兴高采烈地分享彼此拍摄的文物“靓照”。“我们之前互不相识,是在逛博物馆时结识的,现在已经成了闺蜜。如今,每周相约打卡博物馆是我们退休后最开心的事。”婆婆们鬓发斑白,却神采奕奕。   随着越来越多“银发族”走进博物馆,许多博物馆在设施、服务等方面不断改良,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的功能,丰富滋养着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

《周易》治世思想的三重境界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典籍,其丰富的人文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既往《周易》的研究多从哲学维度入手,对其阴阳辩证的思想进行阐述,人们或将其视为卜筮之书,而无视其精深的哲学表达,或将其视为儒家经典,而将其思想体系的阐释局限于儒学视角。正是由于上述观点对《周易》多有误解,使得我们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周易》的思想体系,关注《周易》之中对于人性的表达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社会治..

2024春夏上海时装周开幕 主秀场上演“春夏天空”  中新网上海10月9日电 (记者 王笈)珍贵的香云纱、柔韧的亚麻、鲜活的针织、灵动的泡泡纱……10月8日晚,上海新天地主秀场,一场从明亮的春夏天空汲取灵感的时装秀揭开了2024春夏上海时装周的序幕。 2024春夏上海时装周开幕大秀。 ICICLE之禾 供图   本季上海时装周以“活力互链”为主题,汇集近百场新品发布,吸引了千余个品牌参与商贸订货展会,深耕绿色环保、文化传承、女性力量等热点议题的主题活动热闹非凡。 ..

一座古都的“穿”越之旅|相对论·蹲点汉服街  “你看对面,挤满了穿汉服的姑娘,像画似的。她们在拍啥?”   9月29日至10月6日,洛阳累计接待879.7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2019年增加11.97%,同比 2022 年增加112.67%。不少网友,奔着汉服而来。   “关于我两位数体验大唐公主的一天!”不少游客晒照,最低79元的妆造,物美价廉,“到洛阳要是不体验一下汉服,感觉没有入乡随俗一样”。   但在不少当地市民的印象中,洛阳是一座拥有“第一拖拉机制造厂,..

人民热评:演出市场亮点多,展现“黄金周”文化软实力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监测,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国营业性演出44237场,与去年十一假期同比增227.68%,与2019年同比增长48.95%;票房收入20.05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322.14%,与2019年同比增长82.60%;观众人数1180.35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261.83%,与2019年同比增长61.06%……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演出市场精彩火热,展现出“黄金周”的文化软实力。   数据增长的背后,是“演”与“观”的双向奔赴。一个个不断刷..

瞿昙寺:中央政府经略河湟谷地的历史见证  走进青海省博物馆,按照瞿昙寺隆国殿等比例微缩的木质模型占据着展厅醒目位置。   从1982年编著《瞿昙寺》一书至今,谢佐始终对瞿昙寺一往情深。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青海第一批藏学研究专家,谢佐为何持续将目光聚焦于河湟谷地的瞿昙寺?这座被誉为“高原小故宫”的藏传佛教寺院又深藏着怎样的奥秘?   道中华:多年来您潜心研究瞿昙寺,想必感受尤为深切。在您看来,这座寺院究竟有何特别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