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使用 有哪些新展陈、新看点

2023-08-04 17:59:15 来源:网络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使用

  新展陈 新看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核心阅读

  2.2万平方米的展陈面积、近600件首次展出的文物……日前,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在四川广汉市落成使用,向观众展示最新出土文物、研究成果和科技手段,让人们领略辉煌灿烂的古蜀文明,感受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和源远流长。

  日前,四川德阳广汉市西北,静静流淌的鸭子河畔,闭馆一个多月的三星堆博物馆开门迎客。

  早上不到8点,三星堆博物馆入口处的广场上就挤满了慕名前来的游客。湛蓝的天空下,新落成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玻璃幕墙汇成的“古蜀之眼”格外明亮。

  1986年和2020年,三星堆遗址连续启动两次共8座祭祀坑的发掘,出土文物近两万件。三星堆遗址代表了数千年前的古蜀文明面貌和发展水平,是同时期长江流域文化内涵最丰富、面积最大的都城遗址。

  新馆内,人们在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及新出土的青铜神坛、青铜骑兽顶尊人像等文物前久久驻足,领略数千年前古蜀先民创造的灿烂文明,见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重要成果,感受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和源远流长。

  近600件文物首次亮相,包括新出土文物300余件

  站在广场一角,就能尽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的全貌——流畅蜿蜒的石材墙面、超大透亮的青铜眼、倾斜而下的种植屋面……登高俯瞰,新馆由3个起伏相连、相互堆叠的弧形建筑构成,“堆列三星”,再现古城墙“三星伴月”。玻璃幕墙和青铜遮阳板组合而成的外立面与天然花岗石堆砌而成的堆体,形成了三星堆标志性的“古蜀之眼”。

  与老馆相比,新馆面积更大,展陈面积达2.2万平方米,展出各类文物共1500余件(套),其中有近600件文物为首次与观众见面,包括新出土文物300余件。

  首次对外披露的青铜神坛组合,由八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兽和上有13个小型青铜人像的镂空基台、三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顶坛人像和青铜持鸟立人像、七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顶尊跪坐人像,以及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等部分拼合而成,造型繁复,内涵丰富,反映了古蜀的祭祀活动场景。

  新馆布展分为“世纪逐梦”“巍然王都”“天地人神”三大部分,展览形式设计新颖,强化文物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完整的1号青铜神树和2号青铜神树的“零件”在同一空间陈列,令古代铸造工艺一目了然;月亮湾古城墙剖面的巨幅展示,再现三星堆古老神秘文化;通过裸眼3D技术还原的考古方舱,让参观者得以沉浸式体验文物出土的精彩瞬间。

  金面惊艳,青铜呈奇,一件件三星堆文物沉淀和讲述着中华文明早期的瑰丽与神奇、多元与创新。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介绍,除了展品上新,新馆还重构了展览内容,精心梳理了三星堆考古成果,站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高度,深度解读三星堆的重要意义。

  体现多学科研究成果,观众可近距离观察文物修复过程

  凸眼巨耳的青铜纵目面具、通高2米多的青铜大立人像、近4米高的青铜神树……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被认为是古蜀先民丰富想象力和精湛手工艺的完美结合。

  从丝绸痕迹的发现到祭祀坑形成年代的确定,从植物考古发现水稻到动物考古追寻象牙来源,近年来三星堆多学科研究的成果在展览中都有体现。

  三星堆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的一大亮点,就是多学科尤其是现代科技手段的参与,这在实验室考古区体现得尤为明显。在这一轮考古中,便携式X射线荧光、扫描电镜、全球定位仪测量器等高科技大量运用,形成传统考古、实验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深度融合的工作新模式,是我国考古发掘现场科学保护的范例。

  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室主任、陈列保管部副部长郭汉中的工位上,摆放着不久前八号祭祀坑出土的文物青铜神坛底座,旁边是若干残断的神坛部件和修复工具,另一侧的桌子上则是等比例的青铜神坛“研究性复原”3D打印模型。

  郭汉中从事文物修复工作近40年,参与修复文物6000余件,尤其是参与了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祀坑的文物修复。

  2021年,随着三星堆遗址6个新的祭祀坑启动发掘,郭汉中再次忙碌起来。如今的文物修复方法多样,例如X光探伤、CT、金相分析等,令修复工作如虎添翼。

  在郭汉中看来,文物修复急不得,不能一味“跟时间赛跑”,“这一轮考古发掘出土了上万件文物,现在还在清理和拼对阶段。”郭汉中说,在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修复馆,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文物修复的过程。

  运用智能建造技术和设备,博物馆“更聪明”

  “新出土文物、新研究成果、新陈列方式,新馆采用科技和艺术手段展现数千年前的三星堆文明,全面提升了参观体验。”这是考古爱好者王先生第三次来三星堆博物馆,前两次去的都是老馆,此次他特意带儿子来新馆参观。

  从2022年3月开工到2023年7月投用,400余天的时间里,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这座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从无到有,用快速度、高品质、新技术,筑就了世界级大型博物馆建设的新典范。

  “三星堆博物馆展陈文物种类繁多。针对象牙、玉石、青铜器、金器等不同库区文物各不相同的温度、湿度及空气洁净度要求,安装运用了恒温恒湿系统、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等一大批智能建造技术和设备。”负责建设的中建八局项目经理李文博说,新馆设计不只要让观众看得开心,也要让文物“入住安心”。

  不只硬件给力,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还在文物保藏、展陈等方面深度融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建设智慧博物馆,打造复合型文创空间,为观众带来更加直观、生动、便利的观展体验。

  为保证三星堆新出土重器能在新馆陈列中与观众见面,以及下一步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新馆采用了数字化修复演示的新展陈方式。

  根据修复专家和AI算法对文物的拼对,数字化修复演示利用多媒体演绎,实现相关重器1∶1真实拼合修复全貌以及细节解读的动画展示。这种全新的展陈方式,将AI技术、3D打印用于文物修复和展陈,兼顾文物保护需求与陈列展示效果。

  此外,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依托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了包含综合管理平台、智慧导览系统、智慧讲解系统、票务系统、藏品管理系统、学术资源管理系统、文物在线监测、门户及公共服务资源等在内的智慧博物馆系统,让博物馆更“聪明”。

  “一定要做得更好、更上一层楼,不负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厚爱。”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说,博物馆将以最珍贵的文物、最先进的研究成果、最具特色的体验方式,向来自全世界的观众展示最美的三星堆。本报记者 宋豪新(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叶攀】 ,三星堆博物薇诺娜官网 馆新馆落成使用 有哪些新展陈、新看点

相关:

黄河流域图书馆联合发展体在陕西神木成立  中新网陕西神木8月4日电 (阿琳娜 樊东坡)3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神木市图书馆承办的“黄河流域图书馆联合发展体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首届黄河流域图书馆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陕西神木举行。 黄河流域图书馆联合发展体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陕西省图书馆供图   黄河流域图书馆联合发展体,是在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由陕西省图书馆倡议发起,联合青海省图书馆、四..

“三期叠加”,防灾避险提示!  8月1日,广东汕尾海丰县   有网友称多名市民在莲花山大东门玩水时遇涨水   多人被冲走   视频中多人正在河道游泳玩耍岸上有人大喊“山洪来了”市民所携带遮阳伞等个人物品瞬间被冲走一名目击者称他看到涨水且水质变黄后就上岸部分游客未听劝阻仍继续停留海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河段禁止下河,防护措施多次被破坏   8月3日,海丰县官方微信公众号“海丰宣传”发布一则情况通报,海丰县海城镇莲花山大液河埔..

K396次脱险纪实:“每一个乘客都落不下!”  暴雨被困,三天三夜,900多名旅客,怎么办?关键时刻,是她,是他们,是党员们冲在最前面。来看K396次列车的故事。   原定于7月30日早抵达北京丰台站的K396次列车因暴雨延误,7月30日中午被困于离丰台站约70公里的落坡岭站。列车上的水和食物不多,乘务人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冒雨徒步前往周边采购。   “我就是因为穿了这身衣服,我得对得起大家,千万不要拥挤,不要发生任何危险。”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包头客..

电信诈骗套路频出,如何为工友戴上“反诈安全帽”?  电信诈骗套路频出,如何为工友戴上“反诈安全帽”?   律师提醒,守住工友“钱袋子”需要防打结合,反诈宣传应创新形式以深入人心   阅读提示   帮办贷款或解决征信问题、帮助子女上学、网络交友、中介介绍工作……这些诈骗套路对务工群体有极强的针对性,让他们防不胜防。业内人士提醒,务工者要提高反诈意识,做到未知链接不要点、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   如今,越来越多外来务..

“歪果仁”看黄河源头青海玉树:“清新、热情”  中新网青海玉树8月4日电 (潘雨洁)在中国读书生活了15年,伊朗知名博主普雅第一次近距离体验藏族文化:“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不仅对人,更有对生活的热情。”3日,他对中新网记者说。   当日,“歪果仁带你游青海”第二季走进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外国博主、留学生、海外华文媒体记者参访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在文成公主庙了解唐蕃古道历史,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感知河源生态之美。 图为“歪果仁”观看..

2023年民间棋王争霸赛海选开启  2023年中国体育彩票全国象棋民间棋王争霸赛北京赛区海选赛开启。北京地区年满十八岁的象棋爱好者均可参赛,但象棋国家大师称号及大师以上级别者不能参加。   参赛人员可去小程序搜索“中国体育彩票”找到“好运‘弈棋’来”活动页面预约报名。全市按行政区划分为16个赛区,在北京市内240家承办赛事的体彩实体店均可参赛。   选手在体彩实体店内完成赛事对弈、获取积分,满足相应条件后,即可获得由中国象棋协会发放的..

汽车被暴雨冲走丢失能获得全额赔偿吗?专家解析  汽车被暴雨冲走丢失能获得全额赔偿吗?   法律专家解析暴雨导致财产损失的赔偿问题   □ 本报记者   赵丽   □ 本报见习记者 丁一   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影响,自7月29日开始,京津冀地区发生了极端性强降雨,导致不少地方出现了洪涝灾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10时,北京财险行业收到因灾报案数6786件,报损金额16618万元,其中,车险因灾报案数6480件,农险因..

面对极端天气,我们如何应对?  新闻1+1丨面对极端天气,我们如何应对?   目前,京津冀本轮极端降雨已经基本结束,但后续的救灾、洪水的风险、地质灾害风险还在持续。除了极端强降雨,刚刚过去的这个7月,极端高温、超强台风也在不断影响着我国。如何看待7月极端高温和降水的交替出现?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提醒?未来极端天气,真的正在越来越常态化吗?共同关注:面对极端天气,我们如何应对?   强降雨转战东北,对流性更显著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

牡丹江发生2023年第1号洪水  总台记者从黑龙江省水文水资源中心了解到,受降雨影响,牡丹江牡丹江(二)站(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镇海浪村)8月3日23时水位229.01米,超过警戒水位(229.00米)0.01米,达到洪水编号标准,水位呈上涨趋势。依据《黑龙江省主要江河洪水编号实施办法(试行)》,“牡丹江2023年第1号洪水”已形成,请各级防汛部门、沿河各有关单位及社会公众加强防范,注意避险。   (总台记者 王海樵) 【编辑:钱姣姣】

830多岁卢沟桥何以扛住140年罕见暴雨?  830多岁卢沟桥何以扛住140年罕见暴雨?最新探访——   北京刚刚遭遇了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最大降雨,洪水从永定河河道奔流而下。先人营造智慧加现代防汛措施,让永定河上有着830多年历史的卢沟桥安然如故。   8月3日,记者来到经受暴雨和洪水洗礼的卢沟桥。桥东头,两米来高的防洪沙袋墙依旧矗立着。翻过沙袋墙,卢沟桥桥面经过暴雨的冲刷,显得更加干净通透。桥下的永定河河水缓缓地流淌着,已经没有前几天的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