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软件赔钱赚吆喝为哪般?

2014-02-21 01:30:35 来源:网络

  近日,打车软件开启第三轮血拼。微信支持的“嘀嘀”启用每单最低12元最高20元的随机补贴,支付宝撑腰的“快的”则宣布每单补贴涨至13元。据统计,双方宣称的投入补贴已经达19亿元。这种赔钱赚吆喝、请全国人民坐出租的“壮举”背后,到底有怎样的商业考虑,又有哪些风险值得关注?

  打车不花钱反赚钱

  “真没想到,打车不仅没有花钱,下车后出租车司机反而给1块钱。”上海白领李小姐在朋友圈里“感慨”。原来,李小姐用“嘀嘀打车”叫出租车,微信支付随机补贴了15元打车费,但是她坐车只花了14元,所以下车时司机反而找回她1元。

  除了费用实惠之外,打车软件的方便也备受消费者青睐。在上海浦东新区工作的王猛说:“大冬天时使用打车软件,不仅不用在寒风中等车,出租车还会开到楼下等你。这感觉,简直像有私家司机一样。”

  从打车软件中受益的不只是消费者,出租车司机也尝到了甜头。开了十多年出租车的金建刚师傅告诉记者:“打车软件真的挺好用,每个月能多赚一千多块钱。”

  对于打车软件的良好体验,政府部门也乐“观”其成。上海城市交通管理部门数据显示,2013年上海出租汽车里程利用率约65%,出租汽车供求关系正常。可以预计,随着打车软件的普及,2014年里程利用率将进一步提升。据称,目前上海已计划将第三方打车软件纳入出租车公司叫车系统。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从补贴上看,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确实是在砸真金白银。按照嘀嘀打车两次公布的数据,第一轮营销活动花了4亿元,此轮是10亿元。快的打车在1月21日宣布一次追加投入5亿元,2月17日又表示:“快的打车奖励永远比同行多1块”。据此计算,双方宣称补贴总额至少达19亿元。

  一边是疯狂砸钱,另一边却有人不太买账。“卖的总比买的精”的观念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虽然打车软件看起来实惠多多,但是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戒备仍未卸除。截至发稿时,在新浪微博关于“打车软件烧钱大战”的调查中,超过八成调查参与者认为“成王败寇!之后哭的就会是消费者”,不到二成调查参与者认为“两败俱伤!反正两家都不差钱”。

  那么,两家打车软件的业绩又如何呢?易观19日发布数据称,2013年第四季度,“快的”市场份额为46.7%,高出“嘀嘀”3.1个百分点。但在速途研究院19日发布的报告中,综合多家第三方应用商店数据,截至2月17日“嘀嘀”总计下载量占比46.60%,比“快的”高出2.39个百分点。虽然数据眼花缭乱,如果考虑到统计误差,目前两款软件基本上打个平手。

  砸钱到底为了什么?业内人士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种考虑:

  首先,双方看似各不相让,实际可能早有攻守协议。君不见,苏宁和京东曾经的电商大战,也说“价高就赔”。虽然嘴上骂得厉害,但是后来有业内人士透露,其实双方都有分寸。没有PK就没有人气,两虎相争引来关注,最终大家共同发展。至于两款软件最终谁是老大,主要还是要看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市场格局,这也不是砸钱能决定的。

  其次,一款手机APP用户起码上亿才能盈利。通过这种两军对垒的阵仗,虽然自己赔了一点钱,但是就当是广告费了。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关注打车软件,消费者纷纷乐于下载使用。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近54%的网民使用过打车软件。如果想通过广告达到这效果,可能花的广告费比补贴费还要多。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庞敏丽认为,用四亿元买两千万新用户,平均吸引一个新用户的成本才20元,远远低于电商行业人均两三百元的新用户获取成本,如果砸给广告,又能带来多少流量与注册用户呢?

  打车软件不是没风险

  面对两款打车软件,技术人员提醒:“比谁省钱多之余,还得比一下软件后台的‘流氓’程度”。记者用腾讯手机管家查阅发现,“快的”涉及4项手机信息,包括获取联系人、通话记录、手机位置和手机识别码,而“嘀嘀”涉及的手机信息比“快的”还要多两项,即发送短信和获取短信内容。至少从安全性来看,“快的”略高于“嘀嘀”。

  此外,打车软件也可能有损市场公平。浙江泽大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勇勇认为,以中老年为主的乘客或因不使用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叫车软件,被排除在手机打车潮流之外,因此对于部分消费者是不公平的。

  其实,在打车软件之争的背后,无论是争关注还是争用户,其实都是商业竞争。只要没有触碰法律底线和损害消费者利益,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对于消费者来说,需要搞清楚的是自己需要什么,别被忽悠就成。

(责任编辑:DF122)

,打车软件赔钱赚吆伊菲 喝为哪般?

相关:

企业文化是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拥有优秀的文化,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  在我国物流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已经到了提出建设物流文化的时候了,企业文化必将成为物流企业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那么,物流企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以人为本、改革创新是物流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应该重视的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引导企业的经营方向,把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与上下..

保护公众利益是反垄断的核心目的  电信、联通涉嫌垄断案提醒了有关部门,防止石油、电信、电力等一些国有企业利用“特殊”地位,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必须成为未来反垄断工作的重点。这样的反垄断行动,是对公众利益的最好保护,也自然会得到最广泛的支持。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19日透露,此前遭到反垄断调查的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日前已分别提交最新整改情况。发改委正对两公司是否完全履行整改承诺、涉嫌垄断行为后果是否消除等..

朋友圈创业者:其实你不懂四五线城市  文/顾晓波  导语:“我是比较早在朋友圈卖东西的一批人,当时已经有报道说有人在朋友圈做到了百万月流水,觉得自己也很快能达到,但是做下来发现不那么容易。”小白对记者说,“跟你想的也不一样,你在大城市看多了高富帅,遇到小城镇的人,你会发现其实你不懂他们”。  从卖出第一件东西到现在,猫小白(以下简称小白)的微信朋友圈生意已经做了大半年,月流水也从几万增长到了几十万。  “我是比较早在朋友圈卖东西的..

傅盛:从腾讯入股大众点评看行业剧变  不出所料,腾讯与大众点评的战略合作,终于水落石出。  今天下午我看新闻说,腾讯正式宣布投资入股大众点评,占股20%。这场交易最大的看点在于,双方将打造中国最大的O2O生态圈。我刷了一下微信,发现“我的银行卡”里已经添加了“今日美食”,用的是大众点评的LOGO,点进去就是“大众点评团”。大众点评的商户信息、消费点评、团购、餐厅在线预订等本地生活服务,未来都将与QQ、微信等腾讯产品合作。  这也就意味着互联..

张涛亲述:大众点评为什么选择腾讯?  2月19日,大众点评与腾讯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腾讯入股大众点评占比20%。大众点评CEO张涛表示,双方合作对彼此是资源互补的双赢选择,点评从腾讯获得社交、流量、用户账号支持,腾讯从点评汲取内容、商业模式和行业能力上的补充。  在当晚的媒体座谈会上,张涛向媒体朋友亲述了大众点评最终选择腾讯的主要原因。品途网将其口述要点整理如下:  腾讯在哪些方面给予点评的互补?  第一、开放。自3Q大战后,腾..

腾讯与“不差钱”的大众点评 牵手背后是什么?  互联网圈最热的腾讯牵手大众点评的传闻终于在今日下午尘埃落定,腾讯宣布4亿美元战略投资大众点评网,占股约20%,未来有权增持5%股权;交易完成后,大众点评将继续保持独立运营。入股完成后,大众点评的商户信息、消费点评、团购、餐厅在线预订等本地生活服务,将与QQ、微信等腾讯产品合作。今日下午15:30分,大众点评入口已经出现在腾讯微信平台上。  “不差钱”的大众点评为什么牵手腾讯?  之前大众点评CEO张涛曾公开..

沙黾农:眼下股市遍地是黄金 目前做多很保险  每日开盘必读   1、道指收跌90个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89.84点,收于16,040.56点,跌幅为0.56%;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2.00点,收于1,828.76点,跌幅为0.6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34.83点,收于4,237.95点,跌幅为0.82%。   黄金期货下跌0.3%,收于每盎司1320.40美元。原油期货价格上涨88美分,收于每桶103.31美元。   (沙:今日美股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多家金融公司下调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  2、险资投..

水皮:杨剑波告证监会是必然 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证监会正在习惯当被告。   这并不是什么坏事,一定程度上这是中国社会民主化法制化的必然结果。政府或者连政府都算不上的诸如证监会这样的事业单位,尽管拥有公权力,但是也是这个社会或市场的利益主体之一,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证监会可以处罚光大证券,光大证券的当事人也可以申请行政诉讼取消处罚,更何况,“光大乌龙指”这样的事件并不多见,法律条文引用有争议是正常的。   那么,杨剑波是不是替罪..

叶檀: 有效监管才是对投资者负责 喊口号没有用  注册制水土不服,注定不会顺利出台。A股市场有自己的特色,监管也必须符合特色,喊口号没有用,拉大旗做虎皮也没用。从IPO重启以来,市场毁誉参半。目前A股市场的三个特点至今未变。   第一,假借市场化之名行套利之实。   以新股发行为例,有不少市场化举措,实行之始被冠以种种美名寄予种种厚望。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举措就是老股转让、主承销商自主配售机制。   老股转让是市场举措,以创业的股东释放老股的方式..

牛刀:人民币大跌引泡沫破灭 陷30年最大危机  从点击查看>>>人民币汇率走势  从2月5日,人民币连续9天大幅下跌,跌去了去年整个涨幅的四分之一,在18日再次下跌,跌去91点,险些跌停。这是奇怪吗?不奇怪,只能说明中国房价泡沫已经在爆裂。单纯的看人民币的下跌,还不能说明问题,如果结合其它的数据来看问题已经很大。那就是1月份9402亿存款不见了。这就是有问题了,实际上是房价泡沫破灭已经开始。  从香港一个楼盘降价40%以后,买房人居然大多是大陆来的,一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