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珍珠港时刻”:数十年来最大的情报失败

2023-10-17 06:50:06 来源:网络

10月7日清晨,当哈马斯几乎是势如破竹地杀向以色列时,许多以色列人还在睡梦当中,似乎同样睡着的还有号称全球四大情报组织之一的以色列摩萨德,以及以色列信心十足、自以为铜墙铁壁般的对哈马斯的布防。这些布防包括独步中东的以色列大兵,还包括强大技术支撑起的防御网。究竟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为什么中东强国以色列没能阻止,甚至没能觉察哈马斯蓄谋已久的袭击,被轻易地破门而入?

Part.1

在哈马斯发动大规模袭击后,以色列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复行动,其中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配合军队开展了一系列定点清除行动。目前,已有7名哈马斯重要领导人遭到定点狙杀,其中包括在袭击哈马斯部署空中任务总部时,被打死的哈马斯空中部队负责人穆拉德·阿布·穆拉德。

狙杀行动证明了摩萨德的情报的精准性和所拥有的实力。然而在7日,哈马斯发动袭击时,摩萨德的表现却饱受诟病。

10月7日凌晨,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代号“阿克萨洪水”的军事行动,令以色列遭遇了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的最大失败,也令国内民众对声名显赫的以色列情报体系产生了质疑,为何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却一点风声也没有听到,迟迟没有预警?

《以色列时报》9日的报道称,一名埃及情报官员向美联社透露,以色列方面无视了埃及关于爆发“大事件”的多次警告。该匿名官员说,“我们已经警告过它们,危险即将爆发,规模会很大。但它们低估了这些警告”。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这一次确实是以色列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特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情报结构,一个是军队反应,这两点毫无疑问出现了巨大的失误。这一点在以色列国内大家有共识,老百姓非常愤怒。”

10月14日,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察希·哈内格比承认,自己及委员会在哈马斯攻击以色列的情报搜集上负有责任。哈内格比向以色列民众承认:“我的判断出错了,这是整个以色列情报界的误判。”

在此次哈马斯的军事行动中,直到火箭弹砸在以色列头顶时,都不清楚这些恐怖数量的武器是如何突破以色列的封锁,进入到加沙地区的。

军史专家 萨苏:

“以色列遭到袭击的时候,确实是处于基本躺平的状态,没有足够的情报预警。摩萨德作为一个专业的情报机构,没有提供预警,可能有各种原因。那么其他的人难道也没有预警,在边境上的巡逻人员,一些到加沙地带定居点的居民都没有发现对方的异常吗?”

更让以色列国人不能理解的是,哈马斯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这至少需要几个月时间的准备,在行动前更是需要大规模的集结,而以色列的情报机构对此却没有发现任何端倪。

军史专家 萨苏:

“这一次的巴以冲突可以看到以色列的情报工作,似乎做得非常不好。可能是由于整个中东地区还是在趋向和平,它作为情报机构就渐渐没有用武之地了,可能使它的能力出现下降。另外就是在过去的十几年的时间里面,新技术层出不穷,也使得摩萨德原来依靠的一些情报手段,逐渐走向落后。这一次突袭过程之中,谁能想到非常便宜的无人机,却会成为以色列国防军坚盔厚甲的坦克的克星呢。”

以色列驻法国大使拉斐尔·莫拉夫,7日接受采访时承认,面对哈马斯这次偷袭他,他认为这是以色列情报机构的失败。英国BBC安全事务特派员加德纳表示,以色列拥有全中东地区分布最广、资金最充足的情报部门,却没有侦测到哈马斯袭击发生令人震惊,美媒称这是以色列数十年来最大的情报失败,称其为以色列版的“9·11”。

Part.2

在以色列,有三大情报部门,分别是情报特务局-摩萨德、以色列国内安全局-辛贝特和以色列军事情报局-阿曼。摩萨德直接向以色列总理办公室汇报,辛贝特向以色列安全内阁汇报,阿曼向以色列国防部汇报。相较而言,负责对外情报工作的摩萨德的地位更重要,知名度也更高。

1951年初摩萨德正式成立,前身原属外交部政治司。以大胆、激进、诡秘称著于世战功赫赫,与美国中央情报局、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和英国军情六处,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机构”。

军史专家 萨苏:

“摩萨德其实就意味着以色列的耳朵和眼睛,在以色列的历史上,摩萨德始终是保护这个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以色列国家缺乏纵深,能够使以色列先敌发现情况,并且能够做好准备,就要依靠摩萨德的帮助。”

摩萨德的活动非常广泛,凡是涉及以色列国家安全的都属于它的活动界限,它的情报搜集能力非常强。潜伏境外的特工主要进入所在国核心、秘密部门窃取情报。情报以军事情报为主,政治情报为辅。军事情报用以维持强大的武力,以应对阿拉伯国家的敌视所造成的国家生存危机;政治情报则用以辅助以色列的外交决策。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摩萨德不是浪得虚名,以色列在1967年,打出了一个非常大的战果,那场战争的胜利和以色列摩萨德的一个很著名的谍报人员是直接相关的,这个人叫科恩。当时科恩打入到叙利亚内部,掌握了叙利亚军方各种各样的机密,这些情报拿回到以色列来以后,才有了1967年那个战争,以色列突然发动攻击,6天之内搞定了叙利亚。”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摩萨德在世界上真的是非常著名的一支情报队伍,对于以色列来说,它现在重中之重就是要保护以色列的国土,它认为自己最大的敌人就是巴勒斯坦的独立武装。而在这一方面,摩萨德始终是冲在它跟哈马斯斗争的最前线的。”

摩萨德针对那些对以色列进行恐怖活动的组织和个人执行“以恐怖反恐怖”的政策,上世纪50年代,摩萨德首先搞到赫鲁晓夫谋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美国公布后震动全球。上世纪60年代,摩萨德跨国跟踪,把二战中屠杀犹太人的战犯艾希曼从阿根廷抓回以色列受审,为摩萨德增添传奇色彩。1966年,它又从伊拉克偷走最先进的米格-21战机。1972年,对“黑九月”事件中的所有组织策划者,展开长达几年的复仇行动。这些行动让人相信摩萨德无所不能。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摩萨德可以在世界各地动用各种各样的资源,即便是纳粹罪犯逃到了天涯海角,摩萨德还是能动用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把他们找到,而且通过特殊的劫持手段,带回到以色列进行审判,甚至处决。但以色列否认这是劫持。”

军史专家 萨苏:

“在摩萨德的历史上,它曾经抓过哈马斯的第一任领导人亚辛,还不止一次。而且在和哈马斯的第二代领导人博弈的过程中,直接暗杀了他。它有一句信奉的名言,就是当敌人要杀你的时候,我先杀他。”

“敌若欲杀你,你应先杀敌。”摩萨德就是这样一个神秘的组织,“他们无孔不入,无处不在,”在这样的组织里,特工招募条件极为严苛,精英汇集的情报体系,让以色列国家很多要职人员,甚至包括以色列前总理沙龙都来自于此。

军史专家 萨苏:

“以色列很多重要的政治人物,都出自于这个系统。摩萨德招募的人员,不拘一格。它们大多数招募的人员不是依靠薪水,而是犹太复国主义的理想,它们希望能够在中东建立以色列国,能够保证以色列国的安全。比如科恩是摩萨德著名的情报英雄,一直到最后被捕被杀,他都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个就成为摩萨德的一种精神力量。”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摩萨德之所以能够大显神通,其实跟以色列这个国家的特点是有关的,以色列是个移民国家,比如有前苏联的犹太人、乌克兰的犹太人、菲律宾的犹太人、埃塞俄比亚的犹太人,遍及世界各地。所以给它招募间谍,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多年以来,以色列情报部门在巴勒斯坦武装团体、黎巴嫩、叙利亚和其它地方都安插了线人及特工。它们在和加沙之间的围栏装有监视器和地面运动传感器,也有军队巡逻。自上而下处于战斗状态的摩萨德,让以色列在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中立于不败之地。

Part.3

据媒体相关报道,除了以色列的情报部门让人大跌眼镜外,以军的应对反应也非常糟糕,从公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以色列军营被攻占时,不少以色列士兵在睡梦中或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射杀,军车及坦克甚至防护罩都未拆下。

军史专家 萨苏:

“这一次前方直接被打瘫,造成了整个以色列系统上的混乱。包括南部的几个旅都处于瘫痪状态,尤其是在休息日的时候,它的一些军官在宿舍里面就被抓走了。意味着它的指挥系统出现了瘫痪,以色列的中枢没有得到足够的情报,以至于它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在哈马斯发动攻击100分钟后,以色列国防军才宣布进入战争状态。这对于常年备战的以军来说,这样的表现与“专业”水准相差甚远。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我觉得这个麻痹是肯定的。以色列军方首先动作缓慢,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第二就是它的注意力转移了,对以色列军队来讲,它在境内重点盯防对象应该是加沙地带,因为加沙地带有武装,而它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放在约旦河西岸了。另外还因为天天有任务得出勤,已经疲于应对,这是导致以军反应迟钝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以色列在中东地区一直有“最强军队”的名号,除了全民皆兵之外,国防军以“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著称,但从这次很多视频中可以看出,短兵相接的过程中,哈马斯武装人员的战斗素养似乎比以军还要好一些。

军史专家 萨苏:

“哈马斯会在国外对它的人员进行训练,甚至到马来西亚进行滑翔伞的训练,这个时候整个作战体系就已经非常明确了,它不仅仅是在加沙地带筹划这次袭击,而是在全球各地调动自己的资源来准备这次作战。它还在加沙地带修了一个以色列的定居点的模型,让它的人员练习突击。”

面对以色列情报部门和军队的失职表现,以色列前海军司令伊莱·马龙认为,这是整个领导层的“巨大”失败,一个“巨大的耻辱”。当记者询问以色列军方发言人,为什么以军这样措手不及,以军发言人赫克特中校回答:“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不得不说,过去几年的相对平静,让以色列麻痹了。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从哈马斯的角度来说,它这次精心筹划,拟定了所有的资源,争取最后发出大声的呐喊,让全世界醒悟过来,所以它一定要利用这次机会。利用地道结构,不仅要保卫加沙地带,甚至可能深入到以色列境内,对于以色列的一些居民点、市政设施,甚至军事目标等等发动不断地进攻。”

2023年2月,以色列议会通过了司法改革法案,除了以色列内阁左派和部分中间派不满外,连军队内部都出现了不满,部分预备役士兵宣布抵制征召,内塔尼亚胡政府开始出现辞职浪潮,导致部分政府部门运转受到影响,于此同时来自摩萨德、辛贝特、军队和警察的180多名以色列前高级官员联合起来,发起了“将军抗议”行动,更是明确反对内塔尼亚胡的司法改革。

军史专家 萨苏:

“以色列正在搞政法改革,引起了以色列国内的分裂,有些国防军的成员表示,如果按内塔尼亚胡这么干的话,将来作战的时候我们就不应召了。”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司法改革本来引发了以色列社会的严重的分裂,以色列出现了反向移民,引发了国内一些军官宣布拒绝服兵役了。这是很要命的,开始伤到以色列的国本了。”

Part.4

以色列媒体分析称,社会动荡直接影响到军队和情报部门的正常运转外,以色列领导人的盲目自信导致对敌人意图的判断完全错误。以色列官员认为,哈马斯没有任何大规模地面入侵以色列领土的计划,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绝对控制的加沙走廊会遭到大规模报复。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 李绍先:

“它怎么会麻痹大意呢?显然是哈马斯制造了一系列的假象,两年中哈马斯没有和以色列进行过火箭弹对垒,逐渐给以色列方面、摩萨德以及以色列军方加固了一个概念,哈马斯被打怕了,它害怕战争,害怕以色列的报复。”

当地时间10月8日下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正式向外界发表讲话,宣布以色列进入战争状态,对加沙地带哈马斯目标发起代号“铁剑”的行动,而这依然需要依赖摩萨德,提供精准的情报支持。

为了应对局势的进一步恶化,以色列军队在24小时内集结30万预备役部队,调动800多辆主战坦克、400多架战机和武装直升机、2200多辆装甲战车、向边境集结。同时在13日成立战时内阁,在经过以色列空军定点打击后,以色列国防军夺回被占边境哨所,同时展开小规模地面行动,在军情部门配合下,成功解救出部分人质,定点狙杀7名哈马斯高层领导。以色列官员表示,接下来以色列或一改之前的“对敌斩首”战略,转而全面占领加沙地带,清除所有哈马斯成员。

军史专家 萨苏:

“对于加沙地带的进攻并不是一次行动,而是一场战争。以色列被称为记忆之国,就是它什么事情都会记得很清楚,它在二战之后还没有遭到过这么大的损失,哈马斯把很多捕捉以色列人,包括对以色列人进行攻击的录像直接放到网上,也激怒了整个以色列的国民。以色列政府如果不采用宣战这样激烈的方式,也很难对自己国民进行交代。”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目前来说对摩萨德挑战非常大,因为以色列方面必须迅速处理几件事情,一个就是被哈马斯控制住的人质怎么办?第二最关键的是哈马斯从哪弄来了这么多的火箭、导弹、无人机、滑翔机?”

虽然以色列在经济、科技、武器等方面都比哈马斯强大得多,但哈马斯在这次冲突中却表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它们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行动,利用包括隧道、船只、无人机等设施和装备,给以色列防御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哈马斯的战斗力让人惊讶,也让人看到了以色列在面对不屈不挠的巴勒斯坦人时,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军史专家 萨苏:

“这次巴以冲突,既是一次军事冲突,也是一次政治冲突。军事冲突方面,哈马斯做了充足的准备,针对以军的弱点进行打击,使得它们在战场上取得了较强的战绩。另外一方面也是一场政治仗,如果没有政治冲突的话,哈马斯就不会拥有这么一支强力的部队,部队里很多人富有牺牲精神。那么这个原因是什么呢?就是长时间的巴以冲突,以及以色列对于加沙地带的这包围。从外面看以色列是一个繁荣的发达国家,里面却像贫民窟一样,在这块土地上就很容易滋生仇恨,也正是这种仇恨使得这一次哈马斯对于以色列的袭击特别的残酷和暴戾。”

这次的破防对以色列的安全防卫是一个重大灾难,袭击之前,中东的不少国家在安全问题上需要以色列,而现在,各方则谈论着摩萨德和以色列国防的无能。以色列原本作为值得信赖的地区军事合作伙伴的形象失色不少,而本就动荡的中东安全形势则更加危殆。

,以色列的“四维彩超价格 珍珠港时刻”:数十年来最大的情报失败

相关:

《逍遥游》主创首映落泪 导演谈艾丽娅错失金鸡 10月15日,青年导演梁鸣自编自导的影片《逍遥游》于平遥国际电影展“藏龙”单元首映。映后见面会上,导演、编剧梁鸣,故事原著作者班宇,及主演吕星辰、李雪琴、艾丽娅等出席活动,并与现场观众分享了拍摄感受。电影《逍遥游》讲述了李雪琴饰演的活力四射的东北姑娘许玲玲在患病的生命末尾,与突然回来的父亲以及老同学、闺蜜一起的渐渐接受生命厄运的故事。梁鸣阐述影片内核时表示:“每个人都很渴望通向逍遥,但是逍遥似乎离..

导演莱恩·约翰逊透露正全力筹备《利刃出鞘3》 近日,《利刃出鞘》导演及编剧莱恩·约翰逊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编剧罢工结束,自己正在创作《利刃出鞘3》剧本,“我正在全力以赴……脑中已经有了前提和背景,已经在脑子里想好了电影的各种内容,现在就差动笔写了。”2019年,《利刃出鞘》上映,收获观众不错口碑,豆瓣评分8.1,IMDb评分7.9,莱恩·约翰逊也凭此片提名2020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2021年Netflix与约翰逊达成协议,为《利刃出鞘》开发两部续集,丹尼尔·克雷格回归..

《大道十年》观摩座谈会 展现“一带一路”成就 10月16日上午,纪录电影《大道十年》观摩座谈会在北京举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高云龙为影片发来贺信。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海清,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刘冠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姚永晖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座谈会。高云龙在贺信中说,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举办。此时中央..

朱一龙谈出演《河边的错误》:被两个第一次吸引 近日,电影《河边的错误》在平遥国际影展上与观众们见面,朱一龙的表演收获了不少好评。在谈到此次表演时,朱一龙表示两个“第一次”吸引他完成了这次的新挑战。朱一龙认为在《河边的错误》进行了“胆子挺大的尝试”,魏书钧在片场使用顺拍方式并使用了胶片成为最吸引朱一龙的原因。在这部电影中,拍摄前走戏的时间比较长,还要通过面部传达情绪的递进和人物的成长,最终促成了角色的银幕呈现。据悉,《河边的错误》已经定档10..

马丁·斯科塞斯透露新作计划 将与小李子继续合作马丁·斯科塞斯将再次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合作 日前,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透露自己的下部作品为《赌注》,将还是由“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主演。马丁·斯科塞斯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合作的《花月杀手》在5月底的戛纳电影节首映后获得了不俗的评价,“小李子”被认为贡献出近来年的最佳表演。马丁·斯科塞斯提到的《赌注》也是改编自小说,讲述同一场海难的幸存者互相指责对方是叛徒的故事,..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延长上映至11月27日 10月16日,电影《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宣布密钥延期,延长上映至11月27日,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发稿,影片累计票房已达1.53亿。该片由邢文雄编剧并担任监制,高虎执导,魏翔、王智,还有多位真实的智力障碍残疾人参演。电影讲述了魏翔饰演的篮球教练,带领一群由智力障碍人士组成、名为“仁爱之家”的篮球队,完成赛场夺冠梦想的故事。影片上映以来好评不断,猫眼评分9.5,淘票票评分9.3,真诚又走心的故事赢得了许多..

2023金鸡国际影展将展映大师维姆·文德斯4部佳作 2023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将于11月1日至4日在厦门举办,届时将评选出20个奖项。本届电影节设置电影展映活动,于10月27日开始,持续至11月12日。今年的金鸡国际影展将展映德国电影大师维姆·文德斯的四部经典作品,包括《德州巴黎》、《寻找小津》、《柏林苍穹下》、《乐满哈瓦那》。现年78岁的维姆·文德斯在世界影坛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法斯宾德、施隆多夫和赫尔措格并称为“德国新电影四杰”。1983年的《德州巴黎》使文..

《来福大酒店》杀青 黄轩柳岩演绎温情治愈故事 近日,由黄轩、柳岩主演的电影《来福大酒店》正式杀青,并释出全新概念海报。杀青仪式上,导演刘博文表示,《来福大酒店》聚焦“家”的主题,“主角是‘社会性死亡’的人和与病痛正在搏斗的人,这个过程中,他们找到了一个彼此的出口,找到了一个互帮互助的缘分。”影片中,“社会性死亡”的三青哥(黄轩 饰),为了给父亲筹钱,卧底到医院附近一家名叫来福大酒店的旅店里,试图搅黄旅店生意,迫使店主小琳(柳岩 饰)同意拆..

《志愿军》曝路演特辑 三代人缅怀先辈展望未来 正在热映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发布路演特辑。从丹东到厦门,影片主创们由北至南,走过一座座城市,与观众互动交流,分享感受。银幕内,上演着英雄先辈的故事;银幕外,中华儿女的心声令人动容。路演现场,有志愿军老兵,有高校学生,有耄耋老人,也有十岁稚童。不同的身份年龄,不同的地域口音,却以共通的情感讲出对志愿军英雄先辈的崇敬之情。路演活动从丹东鸭绿江断桥开始,到厦门演武大桥暂告一段落,在志愿军战士的..

“封神”IP电影:角色再塑、叙事探索与审美表现原标题:“封神”IP电影的叙事探索与审美表现近年来,伴随中国电影工业水平进阶式发展,古代神话题材逐渐显现出兼具文化表达力与技术表现力的类型优势。明代长篇虚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因其瑰丽磅礴的世界观、传奇性和奇幻感,成为电影创作的资源库与创意源。从《封神传奇》(2016),到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姜子牙》(2020),再到乌尔善“封神三部曲”开篇《封神第一部》(2023),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