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号升空 外媒反映若何?

2022-06-06 06:16:50 来源:网络

极目新闻记者 宋清影

北京时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立项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许多外媒的报道都体现出对中国航天业的快速发展习以为常。

NASA.png

NASA官网头条报道神舟十四号 (图源 NASA官网)

外媒广泛报道神舟十四号

美国、英国、日本、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媒体对神舟十四号发射进行了报道。

据CNN当地时间4日报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

路透社.png

报道截图 (图源 路透社)

据路透社5日报道,神舟十四号的发射令普通中国人民感到自豪。一名25岁的中国年轻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小时候看过神舟五号的发射,现在我们有了神舟十四号,我非常兴奋,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们离成为太空超级大国又近了一步。”

日本《读卖新闻》5日报道,搭载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四号飞船的火箭在中国发射升空。中国中央电视台在发射约20分钟后宣布“成功发射”。

据巴基斯坦《黎明报》报道,中国于6月5日发射一艘宇宙飞船,三名宇航员将前往建设中的中国空间站核心舱,随着建设进入后期阶段,他们将在那里工作和生活六个月。

越南之声5日报道,中国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神舟十四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表示,神舟十四号机组人员的选拔是从多方面评估的,他们要面临空间站建设过程中的艰巨任务。

美媒关注三位宇航员个人情况

CNN报道指出,中国此次派遣了三名宇航员,他们将继续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建设工作。CNN报道称,六个月太空任务是许多国家的太空标准任务期限,这对中国宇航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可以让他们习惯于在太空长期执行任务,并帮助未来的宇航员做好准备。

CNN介绍了三位宇航员的情况。2016年,任务指挥官陈冬成功执行过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此前曾保持中国宇航员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记录,航天员刘洋在2012年神舟九号任务中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女性,这是航天员蔡旭哲首次执行太空任务。

CNSA.png

美媒报道三名中国宇航员情况 (图源 美媒报道截图 )

美国科技网站NASASpaceFlight不仅用头条报告了神舟十四号升空,更详细地介绍了三位宇航员的个人情况。报道中指出,该任务的指挥官陈冬1978年12月12日出生,2009年入选中国国家航天局航天员,在神舟十一号任务中获航天三等功勋章。陈冬“已婚,有两个孩子”。

该网站还称,加入神舟十四号的刘洋将担任操作员一职,刘洋出生于1978年10月6日,中国国内的报道显示,她在2015年初生下了第一个孩子。

CNN:中国对太空探索有着宏伟计划

路透社指出,中国空间站将于年底竣工,将成为中国长达30年的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该计划于1992年首次获批,最初代号为“921工程”。它还将标志着中国人在太空中永久居住的开始。

CNN则称,去年的神舟十三号任务是中国航天计划迈出的重要一步,该计划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计划之一。

CNN表示,中国的太空计划起步较晚,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才建立,当时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已经登陆月球多年,此后中国航天发展因各种因素推迟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

但在中国上世纪改革开放的帮助下,中国的太空计划悄然推进,直到2003年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发射。此后,中国政府大力投入太空计划。中国于2020年12月成功登陆月球,并于2021年5月成功登陆火星。

CNN称,中国的雄心跨越多年,对太空探索、研究和商业化有着宏伟的计划。

,神舟十四号升空 外媒反映母婴用品专卖店 若何?

相关: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考察扎波罗热6月5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副主任季莫申科发布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视察扎波罗热并会见马里乌波尔被疏散居民的录像。季莫申科没有指出总统团队访问扎波罗热的日期,但是有俄罗斯媒体称泽连斯基的访问是在5日进行的。这是自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泽连斯基第二次视察基辅以外的地区,此前他在5月底视察了哈尔科夫。(总台记者 王斌)

北美票房:《壮志凌云2:独行侠 》票房破5亿连任榜首  中新社洛杉矶6月5日电 (记者 张朔)刚刚过去的6月第一个周末,北美电影江湖依然是《壮志凌云2:独行侠 》(Top Gun: Maverick)的天下。   北美票房统计网站boxofficemojo.com6月5日发布最新电影市场数据,31部影片北美周末票房(6月3日至5日)报收约1.17亿美元,其中超过七成来自好莱坞影星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动作剧情片《壮志凌云2:独行侠 》。   与第一部时隔36年才推出的《壮志凌云2:独行侠 》5月27日亮相北美,..

毗连现代糊口,把非遗的奇奥揭示出来  【文化评析】连接现代生活,把非遗的奇妙展现出来   【文化评析】   刚告别国际博物馆日,又迎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尽管距离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尚有时日,但有关部门已开始预热,各种宣传展示活动先声夺人,渐次揭开面纱。据统计,全国各省(区、市)在今年遗产日期间将举办6200多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其中线上活动2400多项。   “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这是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活动主题..

“终身污点”式 勒索教育不成取  【光明时评】“终身污点”式 恐吓教育不可取   【光明时评】   日前,最高法、最高检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明确对于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的材料“应封尽封”。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程序中的材料,在诉讼终结前一律加密保存、不得公开;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后,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以及免予刑事处罚的,相关部门应当主动对自己掌握的未成年人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不过,刑期超五年..

全力护航高考 助力学子圆梦  全力护航高考 助力学子圆梦   2022年高考在即,6月7日起,1193万学子将走进考场。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115万人,全国共设普通考场33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102万人。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各地各部门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统筹疫情防控和高考组考工作,全力实现“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温馨高考”。   1 筑牢组考防疫攻坚线   当前疫情形势对高考的组织造成严峻挑战,高考防疫备受..

新冠大风行促全球“小眼镜”增多 疫情时代更需爱眼护眼  新冠大流行促全球“小眼镜”增多 疫情期间更需爱眼护眼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在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的“小眼镜”问题引起高度重视。事实上,青少年近视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新冠疫情暴发导致户外活动减少和在线上课时间增加,让青少年近视问题“雪上加霜”。政府、学校、家庭等各方如何通力合作,共同为儿童和青少年视力保驾护航,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课题。   全球“小眼镜”不断增多   青少年近视率不..

高考做错一道题 走上建筑师之路  高考做错一道题 走上建筑师之路   1957年8月13日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   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恢复,在平谷干了两年农活的知青崔愷走上考场。由于做错了一道数学题,他和清华大学失之交臂,却因缘际会考取了心仪的建筑学专业,来到“第二志愿”天津大学读书。   外研社大楼、首都博物..

北京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功效  北京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本报北京6月5日电 (记者朱竞若、王昊男)当前,北京市除个别区外,其他各区连续7日以上无社会面病例,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向好态势持续巩固。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自6月6日起,除丰台区全域及昌平区部分区域外,北京全市其他地区进一步分区分级动态实施社会面防控措施。   主要调整包括..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兵河: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兵河 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长期致力于乳腺癌关键技术研究与抗肿瘤新药研发,研究成果写入多部国内外规范和指南。   1977年恢复高考时,19岁的徐兵河是湖北大冶一所小学的民办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帮学校食堂师傅挑水、做饭之后,他才能抽出时间准备考试。从湖北医科大学毕业后,徐兵河见证了中国肿瘤..

复商复市 人气渐归  复商复市 人气渐归(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端午小长假,上海各大商圈迎来久违的客流。各商家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快复商复市脚步,城市的“烟火气”逐渐回归。   6月1日复市后,徐家汇商圈汇联商厦沿街的山林熟食、新雅、五芳斋店铺前每天一早就排起长队,周边居民迫不及待要尝一尝“熟悉的味道”。徐家汇地标之一的美罗城巨型球幕上,滚动播放着红衣少年驾龙舟竞游的视频,为街头增添几分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