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2.0:若何做到“既要又要还要”?

2022-04-25 03:55:09 来源:网络

4月24日法国第二轮选举投票,出口民调显示马克龙以58%的得票率击落对手勒庞,保住总统权杖。

美国和欧洲,顿时松了口气,毕竟勒庞绝非自由民主、欧洲一体化以及反俄的可靠盟友。这场“虚惊”说明西方内政外交中的平衡是微妙而脆弱的。

今年欧洲有多场选举。匈牙利总理、塞尔维亚总统在月初连任,国人津津乐道。但法国大选堪称与欧洲思潮、欧洲一体化走向以及全球格局变化联系最为紧密的一场选举。

今年的法国大选,可以说是五年前法国大选地震的余震。

2017年春,英国脱欧、特朗普胜选刚刚发生,在法国大选之后,德国大选还将举行。欧洲风雨飘摇,西方风雨飘摇,全世界的目光,都放在了法国身上。

是时, “哲人王”马克龙横空出世,摧枯拉朽,以终结法国政坛格局为代价,成为了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马克龙为欧洲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亦中止了欧洲极右势力的蔓延势头。纵观其执政五年,有三个不同寻常的新奇之处。

第一个新奇之处是超越左与右。

马克龙从社会党脱党后,不认左派,也不认右派,为了竞选便利,创建“前进运动”(后称共和国前进党),坊间称其中间派。马克龙常说“与此同时”(enmême temps),换言之就是在政策上“既要又要还要”。

学习马克龙超越左与右的政客很多,今年共和党的候选人佩克雷斯(Valérie Pécresse)即为突出一例。然而,被寄予厚望的佩克雷斯一路走跌,在第一轮选举中得票不足5%,甚至失去了报销选举经费的资格。

这是因为,佩克雷斯没有学到马克龙的精髓。

马克龙的“超越左与右”,并非简单拼凑主张,而有核心意识形态,且创造了新的逻辑链条。他以亲市场、重发展为原则,以罕见的定力,打通法国国家发展中的壅塞之处,建立起新的正向循环。

在经济社会政策上,马克龙的逻辑链条或可归纳如下:自由主义-促经济增长-增加税收-增加福利-福利改革。自由主义仍然是马克龙政策的底色

前银行家马克龙重视改进营商环境,年年亲临“选择法国”投资峰会。法国在近两年跻身最受外资欢迎的欧洲国家之列。去年10月推出的“法国2030”计划,旨在推动新兴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也获业界叫好。

在社会政策上,马克龙该保则保(如促就业举措)、该导则导(如公民对话和辩论)、该改则改。他上任不到一周即开启了劳动法改革。能源转型在“黄马甲”抗议后继续。对于被疫情打断的退休制度改革,马克龙表示连任后还将推进。

效果逐渐显现。去年,法国经济疫后反弹,GDP增长7%,居发达国家最高之列,而失业率竟降至15年来最低点。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对此赞誉有加。若非俄乌战火导致能源、粮食价格上涨,勒庞恐不易以“购买力”来挖马克龙墙脚。

马克龙的第二个新奇之处,则是贯通法国、欧盟与世界。

战后的欧洲一体化本是法国人思想的产物。但随着英国加入、德国强大,欧洲一体化的法国色彩越来越淡。在马克龙就任时,这种情况出现了改变的契机。一则英国脱欧为法国扩展影响力提供了机会,二则疑欧思潮使得法国与欧盟的关系需要得到新的梳理。

马克龙上任后,几乎把欧盟变成了法国人的欧盟。

马克龙提出“欧洲主权”,或者用欧盟更偏爱的术语来说,欧洲要“战略自主”。马克龙在2019年秋天的外交使节会议上表示,“西方霸权正走向终结”,世界将围绕美中“两极”重构,还表示只有法国才能从战略高度考虑欧洲的存亡问题,改变欧洲渐被两极吞噬的历史趋势。

疑欧分子不是想要“主权”吗?好,这个“主权”被移花接木到了欧盟头上。但是,马克龙还需要证明欧盟对法国来说是有用的。

于是,马克龙把欧盟变成了法国的保护壳。

他在欧盟力推数字税、碳关税、产业政策,使欧盟政策越来越像法国。他推动欧盟委员会增设了一位贸易执行官员,监督第三国的环保、劳工标准,担任此职务的是也是位法国人。

其他欧洲国家乐见法国发挥作用,但腹诽法国不如德国“无私”。去年9月,马克龙为了报复美英澳同盟影响法澳核潜艇生意,提出暂停欧澳自贸谈判、甚至暂停欧美贸易与技术理事会对话,使欧洲国家对法国的不满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但在法国国内,马克龙的做法广受好评。在今年大选中,马克龙是唯一一位亲欧洲、亲市场的候选人,其他候选人却很难抨击他的立场。

可以说,立足法国、经略欧洲、走向世界,在这过程中自别于美英,这便是马克龙的外交风格。正是这种风格,使马克龙在法国政坛“人人都是戴高乐”的时代,成为公认的戴派衣钵传人

第三个新奇之处,是马克龙对话语的政治性运用。

马克龙一上任就着手构建新的欧洲叙事。上文所提“欧洲主权”便为一例。这个例子十分成功。

“欧洲复兴”则是另一例。在2019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中,马克龙希望在欧洲层面复制法国大选经验,重塑欧洲政治生态。他以“为了欧洲复兴”致信全欧公民,发布名为“复兴计划”的欧洲议会选举计划,共和国前进党所推举的候选人构成“复兴名单”。选举结束后,共和国前进党与自由派联合组成新党团“复兴欧洲”。

马克龙曾任法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保罗·利科(Paul Ricoeur)的助手。利科为解释学泰斗,给语言,尤其是诗性语言和隐喻性语言赋予了极高的政治地位。马克龙看来得了些真传。

马克龙的语言才华还用到了国际舞台上。特朗普的竞选口号是“让美国再次伟大”。马克龙针锋相对,到处讲“让地球再次伟大”。他甚至在2018年访华时用普通话念出了这句话。

语言的背后,藏着利益和政治战线的重新调整。如果通过民主的方式完成语言的调整,那么西方民粹势力也将在无形中被化解掉

而马克龙的方式就是发起全民讨论。2018年底,为平息“黄马甲运动”的怒火,马克龙发起了持续数月的全国大辩论,马克龙亲自参加了十余场辩论。有媒体将这个全国大辩论称为“全国心理治疗大狂欢”。这种通过基层讨论来寻求共识的方式后被沿用,用于讨论退休改革、气候变化等。类似的,在欧盟层面,马克龙推动了“公民咨商”、“未来的欧洲”大会。

值得指出的是,当社会分化、对立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再精妙的整合,也必将压制相当一部份的意见和需求。在全国大辩论之后,马克龙根据讨论结果总结道,“我们国家的转型不能停止”,并且表示原则上来说将坚持其改革方针。许多人感觉被欺骗了。

此外,既然这种整合是脆弱的,那么就必须辅之以强力手段。马克龙推出新的国家安全法,引起巨大争议。疫情爆发后,马克龙在“疫苗通行证”问题上的立场也十分激进。

在2022年春,我们看到了一个虽仍撕裂、但充满生机的法国,一个逐渐走向稳定,但求变心理并未退却的法国。这,是今年的法国大选所传递出来的信息。

一方面,法国政治逐渐走向稳定。

在4月10日第一轮投票中,极右、极左候选人临阵发力,民意攀升,分获23%与21%选票,与得票近28%的马克龙三足分立,说明动荡的法国政坛完成了初步的整合。极右明星勒庞进一步向中间靠拢,且打出十分接地气的“购买力”议题。马克龙胜选连任,也说明他的“体制内政变”得到了法国民众的认可。

这也意味着,欧洲一体化近年的新变化将得到巩固,欧洲的“战略自主”还将继续推行。

另一方面,法国社会的变化仍在继续,就连马克龙都还需要拼命追赶变化的步伐!

马克龙虽赢得选举,但相比五年前66%的得票率,优势大幅缩小。而且6月议会选举还有不确定性,不服输的极左领袖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已表示想当总理。

共和党和社会党两大老党继续萎缩。社会党在第一轮投票中仅获不足2%的选票。须知马克龙前任奥朗德还是社会党人。真是亡也忽焉!

社会极化的趋势并没有根本改变。在勒庞的右面,平地冒出大谈“法国衰落”“穆斯林大占领”的电视名嘴泽穆尔(Éric Zemmour)。泽穆尔吸引了对勒庞“柔化”不满的选民,连多位勒庞干将也转投他门下。

而极左的潜力也开始爆发。“不屈法兰西”党魁梅朗雄,在古稀之年第三次竞选总统,成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候选人,其主张包括废除第五共和国、引入公民倡议公投、安乐死合法、大麻合法、“绿色规则”、巨富税等。梅朗雄在初选中排名第三,未能进入第二轮。巴黎大学生十分难过,占领校园搞起了示威。

梅朗雄的异军突起,和近年绿党在欧洲议会、德国的崛起一样,说明了在欧洲保守排外只是潮流之一,对平等、民主、绿色、解放的追求,构成了另外一股澎湃的政治动力。

而勒庞与泽穆尔的相互排斥、梅朗雄与其他左派党的相互排斥,说明进一步整合这些不同的政治势力已十分困难。

法国是一个高度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它一定是多元驳杂的。在历史转折时期,思潮的迅速发展会带来对治理框架的不断突破。马克龙第二任期的任务并不轻松。

法国的国内政治与国际环境的变化强烈共振。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给有“法国特朗普”之称的泽穆尔打电话,倾囊相授竞选经验。德国总理、西班牙首相和葡萄牙总理在法国《世界报》发表文章,含蓄呼吁法国选民投票给"一个捍卫我们共同价值观的法国"。

真正让今年的法国大选“出圈”的,是法国在欧洲安全框架中的独特作用以及总统换届带来的欧洲对俄政策的不确定性。俄乌冲突的背景增加了法国大选的敏感性。

俄乌冲突升级后,勒庞、泽穆尔、梅朗雄都小心翼翼地收回了过去的对俄立场。这三人都曾表示北约扩张导致了俄罗斯的不安。长期受俄资助、认可俄占克里米亚的勒庞在处理对俄关系上尤需小心和智慧。勒庞在二轮竞选时表示,如果担任总统,她将在乌克兰战争结束后与俄罗斯接触,以确保莫斯科不会与北京结盟。

俄乌冲突是全球秩序调整的一环。这个调整过程中,意识形态与经济相关联,国内与国际相关联、欧洲与亚洲相关联。从勒庞的表态可见,这些关联制造了一些“路径依赖”,但也蕴藏着无数的变化可能。

黄境,系“澎湃”特约撰稿人)

,马克市民网 龙2.0:若何做到“既要又要还要”?

相关:

《亲爱的小孩》里饰演谢天华 聂远沉浸式演技打动不美观众  由聂远搭档秦昊、任素汐等主演的现实题材剧《亲爱的小孩》于4月24日收官,豆瓣开分8.1。该剧根据电影《左右》改编,讲述了一对已经离异的父母,为了挽救患白血病的女儿所历经的纠葛和抉择。剧中,聂远饰演的谢天华沉着稳健,深情专一,备受观众好评。4月20日,聂远接受封面新闻独家专访,分享他对角色的理解。   真情演绎   让观众沉浸式观剧   凭借大胆的题材、对现实问题的聚焦,以及实力派演员精湛演技的呈现,电..

5G应用落地,为立异社会成长供给更多可能  5G应用落地,为创新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5G的全面部署使企业和劳动力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度融入市场,推动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在5G技术的支持下,人们可以在线上进行便捷的商品服务交易,远程教育和医疗行业也在加速发展。   为更好支撑数字经济发展,以5G、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正加速发展。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说,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天籁尝试阵列”初度探测到快速射电暴事务  “天籁实验阵列”首次探测到快速射电暴事件   快速射电暴是广袤宇宙中的一种射电波剧烈爆发的现象。它一般“神龙见首不见尾”,闪现几毫秒,便再无踪迹。   《天文学家电报》近日报道,国内首个暗能量探测实验设备——“天籁实验阵列”发现一例新的快速射电暴。该快速射电暴位于猎犬座方向,被探测到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022年4月15日凌晨1时26分40秒。   “这是天籁实验阵列首次探测到快速射电暴事件,也是国内首次用..

欧盟三大机构率领人发文祝贺马克龙连任当地时间24日晚,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议会议长梅措拉分别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祝贺马克龙成功连任法国总统。米歇尔表示,“在当前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欧洲以及一个致力于让欧盟变得更加独立自主的法国”。冯德莱恩表示,期待与马克龙继续推进良好的合作。梅措拉则表示,期待与马克龙共同应对愈发充满不确定的当今世界所带来的挑战。(总台记者 郑治)

勒庞认可在法国大选中落败 但称功效仍是一种“胜利”玛丽娜·勒庞承认在第二轮法国总统选举中失败,但表示选票结果仍是一场“胜利”。“我们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玛丽娜·勒庞告诉她的支持者。在简短的发言中,她抱怨马克龙的竞选活动“不干净”,并感谢她的支持者。她指出这场斗争还没有结束,两个月后将举行立法选举,而她将继续成为马克龙的强大反击力量。现场响起了巨大的欢呼声。

这届年青人不爱换手机,怎么破?  数据显示,目前手机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超31个月这届年轻人不爱换手机,怎么破?   除了处理器的升级和摄像头等硬件的花样翻新,我们已经很长时间看不到智能手机出现真正亮眼的黑科技,智能手机的创新正在触及天花板。如何持续打动用户成为手机品牌共同面临的难题。   柏松   通信行业独立分析师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2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1486.4万部..

量“眼”制镜42年  【向上吧 新工匠】量“眼”制镜42年工匠语录  “给顾客配眼镜要关注每一个‘不平常’,人不同,配制的眼镜就应该不同。”——秦英瑞  早上9点,北京王府井大街,窗明几净的大明眼镜店准时开门迎客。   59岁的全国劳动模范、大明眼镜首席验光师秦英瑞,早已在5楼验光室里等待顾客光临。每天他总会提前半小时到达门店,调试验光台,检查验光盘和试镜架。  这间验光室约有10平方米,因为验光对光线有较高要求,不能开..

陕西:将用5年建树100个“司机之家”  陕西:将用5年创建100个“司机之家”  本报讯 (记者毛浓曦)日前,陕西省总工会、省交通运输厅、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出通知,在全省开展创建“司机之家”活动。通知明确,从2022年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省国家3A级以上的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公路沿线加油(气、电)站等单位,创建100个省级“司机之家”。  通知明确,“司机之家”主要是为道路运输车辆及驾驶人员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公共服务的场..

国家常识产权局:2021年授权发现专利69.6万件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1年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   科技日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操秀英)记者从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去年我国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较上年提高1.2件,是2017年末的近2倍。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道,2021年,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首位..

天天久坐超10小时 网约车司机:但愿平台能供给免费体检  每天被“锁”在驾驶座10多个小时,网约车司机面临多种健康风险,有的希望平台能定期提供免费体检   困在时长里的网约车司机如何保障健康?   本报记者 安彦璟   每天连续久坐超10个小时、不能正点吃饭、不能随时上厕所,加上开车时大脑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网约车司机面临多种职业健康风险。由于与平台之间仅属于“合作关系”,网约车司机无法在平台获得相应医疗保障。   “每天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上百公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