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梅酝酿资产收购停牌 开南投资掐点举牌遭疑

2013-12-02 02:19:08 来源:网络

K图 600732_1

  在纷繁复杂的A股市场,每一次上市公司被举牌背后都不缺乏故事。

  11月28日晚间,上海新梅 (600732.SH)公告称,因正在筹划涉及资产收购的重大事项,公司股票于11月28日起停牌。然而,就在上述公告发布前一天,上海新梅公告称,上海开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开南投资”)累计增持上海新梅2231.92万股,达到总股本的5%,并触发举牌公告。

  有业内人士质疑称,如果开南投资是接下来上海新梅进行资产收购事项的关联方,那么,开南投资事先大举建仓上海新梅,则属于赤裸裸的内幕交易

  对此,上海新梅一位高管向《第一财经日报》回应称:“上市公司层面此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开南投资,对方突然”杀入“,我们也感到很意外。”

  “掐点”举牌引争议

  公开资料显示,开南投资成立于2013年10月11日,注册资本1亿元。在成立后不久,这家公司便开始在二级市场上大举增持上海新梅股票。其中,10月,开南投资买入约910万股上海新梅股票;11月,开南投资又买入约1322万股上海新梅股票(其间卖出5768股).

  截至11月27日,开南投资已经通过二级市场累计买入上海新梅的股票达到其总股本的5%,由此触发举牌公告。开南投资方面表示,因经营需要,增持在上海新梅中拥有权益的股份,且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或减持。

  11月28日,突遭举牌的上海新梅股票并未如常交易,其中的原因在当日晚间揭晓——公司宣布策划资产收购事项连续停牌。

  质疑声随即而来——开南投资介入时点如此及时,是否纯属巧合,双方的行为是否涉嫌内幕交易?

  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投资与保险系副教授黄建中认为,开南投资大举建仓的时间段,正好处在上海新梅重组的内幕信息敏感期,仅从现象看,涉嫌内幕交易的嫌疑较大。当然,这需要有关方面立案调查后才能下定论。

  面对外界质疑,上海新梅上述高管再三向记者强调,上市公司层面此前从未接触过开南投资。“我们并不能确定对方买入公司股票的目的,我们本来就是要转型,按照规定该停牌就停牌,资产收购方案公布后,我们也会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下去。如果真是涉及内幕交易,不要说我们担心个人风险,证监会也会调查。”

  按照上海新梅方面的说法,是其自身的资产收购节奏“正好到这一步”,同举牌方并无关联。但是,相关信息是否可能提前走漏而导致举牌方闻“腥”而来?

  一位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内幕信息泄露的渠道是多方面的,除了上市公司,还有可能是大股东、中介机构等相关人员。“如果最后被查出是內幕交易,这个案例就堪称史上最高调的内幕交易案。”

  来者善恶之辨

  “对方突然杀进来,我们的确很意外,举牌后我们和对方沟通过,开南投资口头表示仅是财务投资者,但来者到底是恶是善,我们还不清楚。”上海新梅上述高管称,“我们也希望股东的介入是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出现恶意的并购,或是造成公司的控制权可能失控的状态,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公告显示,开南投资法定代表和执行董事均为庄友才,总经理为曾勇,副总经理为王斌忠。记者查阅公开资料后发现,上海瑞南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瑞南集团”)的法人代表姓名也为庄友才,曾勇、王斌忠恰巧是瑞南集团的副总经理。此外,公告披露的开南投资通讯地址和瑞南集团的住所为同一地址。

  瑞南集团诞生于1998年,产业覆盖股权投资、地产开发、资产经营、清洁能源、国际贸易等领域,业务立足上海,辐射全国多个省市,旗下拥有六家控股子公司。

  一位熟悉资本市场的律师认为,开南投资举牌上海新梅的动机可能有三种:一是冲着控制权而来,二是仅为单纯财务投资,三是涉嫌内幕交易。“个人认为前两种可能性更大一些,如果真是内幕交易,也太明目张胆了。”

  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新梅第一大股东上海兴盛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仅为11.19%,而其他自然人股东持股均不到1%。

  据上述投行人士介绍,如果上市公司原大股东认为自己的控股权受到了实质性威胁,往往会采取一些应对举措,可能的形式包括在二级市场增持、与其他股东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注入资产以提升持股比例等。

  大股东一路减持

  根据上海新梅官方的说法,此次资产收购事项与公司转型密切相关。

  上海新梅是一家老牌房企,受房地产调控以及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公司今年年初已确定了在两到三年内逐步退出房地产,并实施业务转型的经营战略。今年1~9月,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861万元。

  今年6月,上海新梅完成了与大股东兴盛集团之间的“卖地买酒”交易。即以1020.86万元向兴盛集团出售江阴新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5%股权,并以3035.3万元向兴盛集团购买喀什中盛创投有限公司100%股权,以间接获得宋河酒业1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新梅房地产业务不断走下坡路的过程中,兴盛集团一直在减持公司股票。资料显示,2012年6月底,兴盛集团持有上海新梅的股份高达55.7%,而截至今年9月底,这一比例仅为11.19%。

  虽然主营业务一直在走下坡路,但上海新梅的股票交易却十分活跃。今年2月3日晚间,上海新梅宣布公司正在与兴盛集团进行“卖地买酒”的关联交易。公司股票从2月8日开始爆发并出现连续两个涨停,上海新梅在2月19日发布的公告中称,除“卖地买酒”等转型交易外,并无其他重大事项。

  2月27日,上海新梅的一纸公告再让业内人士为之哗然。作为华丽家族 (600503.SH)的第一大股东,南江集团出资2亿元宣布进入上海新梅,成为其第三大股东。由于南江集团旗下拥有石墨烯资产,处于转型之中的上海新梅瞬间又具备了已被市场热捧的石墨烯概念。南江集团欲将石墨烯资产注入上海新梅的传言一时甚嚣尘上。

  傍上石墨烯题材,上海新梅股价再次爆发。公司3月5日的股价相比2月1日发布年报时,已经上涨超过70%。接着,兴盛集团等股东便开始一路减持上海新梅股票,公司的股价也是一落千丈。

(责任编辑:DF107)

,上海新梅酝庄园小课堂今日答案 酿资产收购停牌 开南投资掐点举牌遭疑

相关:

大元股份拟逆势收购浏阳河酒业   11月29日晚间,大元股份公告称,其筹划的重大事项为拟收购湖南浏阳河酒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浏阳河”)100%股权。资料显示,浏阳河系湖南中商集团全资子公司。  大元股份称,因本次收购标的资产浏阳河所涉及的资产量较大,相关资产还需进一步梳理,有关各方还需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方案还需进一步论证完善和沟通协商,推动本次收购事项仍需较长时间,公司股票将自2013年12月1日继续停牌不超过30日。  对于大元股份收..

年度排名战激战末月:股基五强争霸  2013年基金排名战只剩下最后一个月博弈时间。今年以来,由于创业板行情持续高涨,目前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大多属于重仓创业板的基金。但下半年尤其是10月份以来,由于创业板走势跌宕起伏,基金业绩冠军之位也多次易主。  分析人士指出,在IPO确认重启后,短期内可能会对创业板和中小板造成一定的压力,这也对股基冠军争夺战增添了不少悬念。  中邮反超拉开对手  今年下半年,股票基金冠军已经三次易主。7月中上旬凭借重..

11月PMI与上月持平 制造业回升基础仍不牢固  昨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11月制造业PMI为 51.4%,与上月持平,连续14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  不过,由于新订单指数连续2个月小幅回落,分析师判断,PMI持续回升的基础仍不够牢固。  需求扩张弱于生产  今年以来,随着中央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措施到位和显效,企业生产经营环境逐步改善,制造业继续稳中向好。  从分类指数看,11月生产指数为54.5%,连续5个月回升,为19个月以来的新高,是PMI..

国企改革将提速 重庆三层监管经验受关注  为更好落实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国资管理的内容,国资委系统正考察吸收地方经验。  上周,国资系统在重庆召开了地方国资委负责人和国有企业座谈会。《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出席此次会议的中央企业有限,国资委特意选取了公用类、保障类和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商业类三大类央企,倾听他们对改革的看法。  记者注意到,这三类正是《决定》出台后国资委根据国企的功能定位做出不同监管的探索方向。  此前,..

金砖国家“三季报”:经济加速分化  南亚第一大经济体印度正试图将经济增速重新拉升到“5字头”。近日,该国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4.8%的GDP增速(同比,下同)有所回暖但已是连续四个季度低于5%。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巴西国家统计局获悉,巴西三季度经济数据将于12月3日公布,届时金砖国家“三季报”将出齐。而目前多数分析认为大势已可研判:中国经济依然一枝独秀,巴西、印度试图重拾增长动力,俄罗斯 、南非陷入低速徘徊的纠结。  印度“保增长” ..

一场紧急临时发布会 证监会齐出四大新政  “太突然了。”一个临时发布会,宣布四大新政,证监会 11月30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让很多跑口记者和市场人士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这四大新政就是重启新股发行并向注册制过渡、启动优先股试点、借壳上市执行IPO标准、设定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下限。  临时新闻发布会  11月30日上午11时左右,正在武汉参加某论坛的《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接到来自北京的电话。电话里,证监会新闻处工作人员通知称,当天下午3时,证监会召开新闻..

银行电力等行业有望尝鲜 市场热盼优先股细则出台  ■银行、电力等蓝筹行业有望率先推出优先股试点  ■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电力行业人士认为,权益性优先股对于负债率高的上市公司融资有很大好处,能提高净资产降低负债率,电力和相似负债率高的行业对此需求很大  随着证监会新股发行改革意见的出台,市场期待已久的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文件也于11月30日亮相。此前市场预期银行、电力等蓝筹行业有望率先推出优先股试点,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电力行业..

建发系加速抛售厦华电子   在华映科技明确卖壳厦华电子之后,厦华电子股东中仅次于华映科技的一方——厦门建发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厦门华侨电子开始加快“离场”速度。  厦华电子今日公告称, 11月29日接到股东厦门华侨电子的通知,根据《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经厦门华侨电子内部研究决策,拟以公开征集受让方的方式转让其持有的厦华电子41779395股股票(占总股本的7.99%)。这是厦门华侨电子持有厦华电子的剩余全部..

顺荣股份释疑三七玩重组   11月29日,顺荣股份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高票审议通过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议案,并购三七玩事宜有了实质性进展。  此前的11月26日,公司曾在广州举行投资者关系活动,就投资者关于顺荣股份、三七玩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公司核心竞争力、两个公司整合等疑问,给予了正面的解答。  顺荣股份董事长吴卫东表示,上市公司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支持三七玩各项业务的发展。另外,顺荣股份现..

放弃定增再签大合同 *ST金泰全力保壳下重注   挣扎在退市边缘的*ST金泰突然“推开”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公司11月30日公告表示,由于近期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不成熟,公司与保荐机构湘财证券经审慎研究,于11月21日同时向证监会报送了撤回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请示。撤回“救命”定增的同时,公司又签订一份金额2亿元以上的首饰采购合同。  市场人士认为,这份巨额采购合同,或是*ST金泰全力保壳的最后赌注。  因2010至2012年连续三年亏损,公司已于今年5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