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人示威高喊:特朗普,耶路撒冷不是你的玩具

2018-07-05 00:48:16 来源:网络

5月13日,一名以色列男子和一名巴勒斯坦妇女在耶路撒冷老城大马士革门激烈争论。

原标题:记者直击巴勒斯坦人新城示威:高喊“特朗普,耶路撒冷不是你的玩具”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14日将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搬迁到耶路撒冷,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给以色列建国70周年送上的一份大礼,但“迁馆风暴”引发的却是一场新的“加沙大屠杀”。连日来,特朗普被绝大多数“更加自信”的以色列人“捧上天”,但对处于沉痛和悲愤中的巴勒斯坦人来说,美国人正在埋葬中东和平进程。15日,专程从埃及赴以色列采访的《环球时报》记者在耶路撒冷看到犹太人在“哭墙”附近庆祝,走进穆斯林聚居区看到的是巴勒斯坦人的沉默。“让以色列再次伟大”还是“巴勒斯坦终将自由”?一时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特朗普,耶路撒冷不是你的玩具”

从埃及出发,持有公务护照的《环球时报》记者只要飞一个小时就可以免签进入以色列。目前,埃以之间有由埃及航空旗下西奈航空负责运行的直航,基本上每天两班,早上9时左右从开罗飞特拉维夫,中午12时左右由特拉维夫返程。和之前打听的“该航班一直坐不满”一样,记者12日乘坐的航班只坐了一半的人。即使是从埃及这样一个同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前往特拉维夫,也处处透着不寻常。与其他埃及航空航班不同,飞特拉维夫的飞机上既没有埃及航空标志,也无西奈航空字样。或许为方便更多人前来,以色列在一些外国游客入关时没有在其护照上留下印章,而是发放一张印有条形码的蓝色小入境卡,出境时会再收回。

《环球时报》记者抵达特拉维夫的那天正好是犹太人的安息日。整洁有序的本·古里安国际机场没有任何异样。大街上,行人稀少,商店闭门,想找到一家销售电话卡的店铺都很难。在特拉维夫柔细的沙滩上,还能看到穿着三点式的以色列姑娘。这些在地中海边晒着太阳、喝着咖啡的以色列人看上去那么悠闲,而另一些以色列人却忙着如何庆祝美国迁馆。

13日是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日”,是法定全国性假日。当日,很多年轻人走上街头,挥舞以色列国旗和美国国旗,又唱又跳。在耶路撒冷街头,可以看到路边挂有写着“特朗普是锡安之友”“特朗普让以色列再次伟大”的旗帜。在美国新使馆附近,有以色列青年男子头戴红色的印有“USA”字样的帽子,举着“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蓝色旗帜。还有以色列企业挂出印有美国国旗和“上帝保佑特朗普”字样的大条幅。

14日,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新城的示威地点离美国新使馆只有两三百米远。《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上百名巴勒斯坦示威者跟着鼓点,持续高喊“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永远的首都” “结束以色列非法占领”“巴勒斯坦终将获自由”等口号,有的还举着“特朗普,耶路撒冷不是你的玩具”“以色列可试图剥夺我们的权利,但消除不了我们的存在”等标语牌。

数十名支持巴勒斯坦人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以色列人也在场声援,并面向美国新使馆方向摆放画有巴勒斯坦和美国国旗的广告牌,宣示“两国方案”是重归和平的正途。同时在场的还有数十名支持特朗普、赞成迁馆的以色列民众和美国游客,一些人还高唱《星条旗永不落》。美国牙医珍妮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女儿刚从以色列一所名牌大学的医学院毕业,她与丈夫此番特意借着出席女儿毕业典礼的机会见证迁馆这一“历史时刻”。在以色列警方的严密注视下,现场并未爆发严重冲突,但也有几个人因情绪激动而被戴上手铐后带走。

美国新使馆能有多安全?

新搬迁的美国驻以使馆位于耶路撒冷新城,建于半山腰,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西耶路撒冷犹太人街区,不过距离最近的阿拉伯人聚居区只有5分钟车程。《环球时报》记者14日在距离美国使馆不远的小山坡上看到,阿拉伯特色的房屋距离美使馆所在街区的直线距离不超过2公里。据当地居民霍夫曼介绍,天气好时从美国新馆所在的街区可以看到远处约旦的山脉,甚至还有死海。

“美国使馆来了,估计房价会涨吧。”在饭店当厨师的以色列人大卫笑着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使馆所在的街区原本就生活着很多中产人士,房价在耶路撒冷属于中等水平,距离老火车站不远,交通比较方便。谈及安全,大卫认为美国使馆离阿拉伯人聚居区近不是问题,一是耶路撒冷本来就很小,远近都是相对的;二是周边的阿拉伯人都是有工作的中等收入阶层,没有极端宗教人士,他本人就常去离家较近的阿拉伯人饭馆吃地道的阿拉伯饭菜;三是美国使馆建在半山腰,地势险要,且正在“走后门”修建防爆高墙。

耶路撒冷市政当局本月初就在美国使馆办公地点附近加挂了路牌。负责美国使馆周边区域安保的警长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为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这些天有1000名左右的警察轮流执勤,除供与会嘉宾进入使馆和媒体记者拍摄报道的两条道路外,对附近大部分街道实施封闭。14日迁馆当天,记者将车停在离媒体区较远的位置,步行近15分钟,穿过两条警方控制线才得以进入。现场军警均荷枪实弹,骑警、特警、交警等警种一应俱全,既有应对低烈度抗议人士的橡皮警棍,也有特战用的短柄冲锋枪。

在圣城,没有人愿碰敏感议题

在以华传媒中心主任裴则男看来:“美国迁馆可以让巴勒斯坦人再次清醒地认识现实,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建国的主张很难完全实现,我们以色列人做出过妥协,但巴勒斯坦人也应有所让步。”在以色列采访期间,《环球时报》记者既能感受到当地政治人物的强硬和喜悦之情,也能从他们的言谈中听出对地区局势的忧思。耶路撒冷市市长巴尔卡特在一次招待会上表示,“美国迁馆耶路撒冷具有改变世界秩序的意义”“近期局势较为紧张,但总体可控”,并呼吁巴以之间实现和解。谈到美国使馆的安全性,新耶路撒冷战略研究所副主席伊兰·莱尔曼博士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哈马斯的火箭弹射程不足以覆盖耶路撒冷,伊朗及其代理人轻易不会袭击以色列,因为那意味着全面开战。”

相比之下,耶路撒冷市区的其他居民并未有特别的感觉。除美国使馆周边区域因为交通管制,部分商家闭门谢客外,一切活动照旧。西耶路撒冷一家四星级饭店的巴勒斯坦服务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对我们这些生活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来说,美国迁馆问题更像是政治人物在炒作。迁馆又不是美国派兵,对巴以现状没有实质性改变,对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记者问了饭店周边多家餐馆的老板,他们都说,自己的员工50%以上都是阿拉伯人。

犹太人艾伦在西耶路撒冷拥有紧挨在一起的一家杂货铺和两家餐厅,手下40名服务员,其中25人为阿拉伯人。艾伦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都是很好的人,除宗教信仰不同,跟我们犹太人没什么区别,我待他们也如犹太员工一样。”据他介绍,因为家里穷,很多从事服务业的巴勒斯坦人16岁上下就出来打工,不仅会说一些希伯来语,而且有些生活习惯也日渐与犹太人相似。平时,大家也不谈政治和宗教。

“在公众场合不触碰敏感议题已成为大家的习惯。”在希伯来大学就读牙医专业的犹太女孩瑞娜这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她所在专业有约20%的学生是阿拉伯人,从小到大她也有不少阿拉伯同学,关系也不错。瑞娜说:“大家都知道巴以问题、宗教分歧是短时间谈不拢的,所以干脆搁置,包括此次美国迁馆一事。当然,或许到了相对匿名的社交媒体上,大家可能会放得更开,但也有个基本的底线。”

中东和平进程,被悲观情绪笼罩

“迁馆风暴”将给中东和平进程带来哪些改变?中东问题观察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博士朱兆一认为,搬迁使馆是特朗普给以色列送的大礼,而“迁馆风暴”的最大赢家是以色列政府,特别是让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获得了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机。“一家欢喜一家愁”,处于绝望中的巴勒斯坦人就好像本已伤痕累累的躯体又被人割了一道新疤,这让他们对未来更加悲观。

朱兆一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接触的一些典型犹太人认为,“耶路撒冷是犹太人永远的首都,美国大使馆的迁址只是加强了这一既成事实”。北京知以科技公司以色列办公室负责人埃拉德的言论代表了很多以色列犹太人的想法,他说:“以色列一直希望获得永久和平,希望能以一个正常国家的姿态在中东立足。我们的政府也做过很多让步。就目前而言,以色列的国家策略就是在尽可能不被恐怖袭击影响的前提下,继续发展自己的国家,发展我们的经济。”

在伯利恒,一家宗教纪念用品专卖店的店主、巴勒斯坦人米特瑞则为当前发生的“历史性灾难”深表愤怒。他告诉朱兆一,从美国搬迁使馆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巴以之间70年来的争端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停止过。更让他失望的是,纵观这次的“迁馆风暴”,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除在口头上有所表示外,已拿不出真正意义上的反制措施,这让他对未来的巴以和谈更加悲观,“以色列只会越来越强势,而巴勒斯坦无能为力”。

作为一名商人,米特瑞担心的是,受“迁馆风暴”影响,今年来伯利恒的游人会减少,这将对当地经济造成沉重打击。米特瑞一家现在的生活已大不如过去,他的想法是:“如果局势继续这样下去,我们这些老百姓可能要搬到其他国家去住了,钱多点的可能去西班牙、葡萄牙,钱少的就去约旦。”据朱兆一了解,一些在特拉维夫工作的中国人表示,美国使馆迁址对他们的生活还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美国搬迁使馆是压垮中东和平进程的最后一根稻草,将让和平进程变为零。”近日,有俄罗斯议员表达了这样悲观的观点。在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殷罡看来,以色列国内大部分人对特朗普搬迁使馆的举措还是很兴奋的,但也有少部分人感到担忧,认为“他还是急了点”,虽然之前很多美国总统都宣称要搬迁使馆,但谁也没这么干过。至于“迁馆风暴”带来的后续影响,殷罡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冲突还会持续几天,但不会太长。至于未来,只要巴勒斯坦方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以色列进行和谈,就还是有希望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田文林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迁馆风暴”带来的巴以暴力冲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他对巴以局势的走向持悲观看法。田文林认为,巴以双方实力对比本来就过于悬殊,以色列一方一直在削弱阿拉伯人的谈判实力。有了美国特朗普的支持后,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还会更加强硬。

【环球时报赴以色列特派记者 曲翔宇 黄培昭 环球时报记者 杜天琦】

,巴勒斯坦人示峨蕊 威高喊:特朗普,耶路撒冷不是你的玩具

相关:

俄罗斯旧军火库炮弹爆炸 2000人被疏散原标题:俄罗斯一处军火库旧址发生炮弹爆炸,正对两千人进行疏散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6日报道,俄罗斯乌德穆尔特共和国一处村庄附近的原军火库旧址发生炮弹爆炸,正对当地2千多人进行疏散。

专家:朝鲜“以动制动” 拒绝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原标题:专家解读朝中社公报:朝鲜“以动制动”,拒绝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 赵觉珵】就在国际社会对即将于6月12日举行的美朝峰会抱有强烈期待时,朝鲜中央通讯社16日凌晨突然发布公报称,鉴于韩国与美国近日开展针对朝鲜的大规模联合军演等挑衅与对抗行为,朝鲜不得不中止原本预计于16日举行的北南高级别会谈,而与韩国一同造成当前局面的美国也应对提上日程的朝美领导人会晤的命运三思。辽宁社会科学..

韩统一部部长:将致电朝鲜表明立场 内容仍在商讨中原标题:韩统一部部长:将致电朝鲜表明立场内容仍在商讨中【环球网报道记者 丁洁芸】16日凌晨,朝鲜方面宣布暂停原本预计于当天上午举行的北南高级别会谈。对此,韩国《朝鲜日报》援引韩国统一部部长赵明均的话表示,(韩方)将致电朝鲜表明立场,但具体内容仍在商讨中。被问及是否致电朝鲜表明立场时,作为朝韩高级别会谈韩方首席代表的赵明均当天在回答记者时称,我们将给朝鲜发送电话通知,具体内容还在商讨中。被追问“是否表..

朝韩会谈被叫停 韩防长与韩美联合司令部司令紧急会面B-52战略轰炸机(图片来源:纽西斯通讯社)原标题:朝韩高级别会谈被叫停韩国防部长官与韩美联合司令部司令紧急会面【环球网报道记者 李慧玲】朝中社16日凌晨发布公报称,鉴于韩国与美国近日开展针对朝鲜的大规模联合军演等挑衅与对抗行为,朝鲜不得不中止原本预计于当天举行的北南高级别会谈。韩联社16日报道称,获知此消息后,韩国国防部长官宋永武将与韩美联合司令部司令文森特•布鲁克斯紧急会面,讨论高级别会谈暂停对朝..

朝鲜:对只强求弃核对话毫无兴趣 将重新考虑朝美会谈原标题:朝鲜副外相:有必要重新考虑朝美首脑会谈中新网5月16日电 据韩联社16日报道,朝鲜副外相称,对“只强求弃核的对话”“毫无兴趣”,称有必要重新考虑朝美首脑会谈。朝鲜当地时间16日零时30分许以韩朝高级别会谈朝方代表、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委员长李善权的名义向韩方发来通知,称朝方因韩美举行“超级雷霆”军演决定无限期推延韩朝高级别会谈。韩国统一部16日就朝鲜中止16日的高级别会谈表示遗憾,敦促朝方为了朝鲜半岛..

以色列“大屠杀”已致61死 美国阻止联合国调查原标题:以色列“大屠杀”单日致61死,联合国预调查却遭美国阻止【文/观察者网徐乾昂】14日,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馆至耶路撒冷的举动,引发巴勒斯坦民众大规模抗议示威,并在巴以地区多地与以色列士兵发生冲突。目前,冲突目前已造成至少61名巴勒斯坦人丧生、2800多人受伤,这是2014年加沙战争以来巴勒斯坦人单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天。对此,巴勒斯坦当局形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制造的流血事件为“一场恐怖的屠杀”。当日,联合国..

俄自由民主党主席:将开除家中养狗的成员!原标题:俄自由民主党主席:将开除家中养狗的成员!【环球网报道记者郭鹏飞】狗咬人,不是新闻,但要是因为养狗而被单位开除,就有点意思了!俄罗斯《观点报》15日消息称,鉴于近期俄罗斯多地发生狗伤人事件,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对党内立下严规:将开除家里养狗的成员。“又发生了狗袭击人的事件,我们已经多次强调,但法律没有采纳,”日里诺夫斯基对目前仍未出现保护公民免遭此类伤害的法律感到愤慨,“养狗集团..

马来西亚前副总理安瓦尔获释在即,称不着急当总理原标题:安瓦尔获释在即称不着急当总理将发表首场公开演说【环球时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辛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15日表示,他会担任一到两年总理,即使下台后也会继续在幕后发挥作用。马哈蒂尔还说,此前已经被赦免的前副总理安瓦尔(又译“安华”)可以自由地参与政治。据路透社15日报道,马哈蒂尔在吉隆坡通过视频连线对美国《华尔街日报》表示,安瓦尔被释放后可能需要在议会寻得一个席位,之后可能在内阁任职,但将和联盟中另..

朝鲜因美韩军演取消朝韩会谈 五角大楼:属常规演习原标题:朝鲜因美韩军演取消朝韩会谈,五角大楼:军演属常规演习【环球网综合报道】朝中社16日凌晨报道说,鉴于韩美近日开展针对朝鲜的大规模联合军演等挑衅与对抗行为,朝鲜将中止于16日举行的朝韩高级别会谈。对此,美国五角大楼回应称,美韩军演具有防御性质并旨在提高两军的协调性。据俄新社报道,五角大楼发言人罗伯?曼宁在声明中称:“该防御性演习是韩美维持战备基础的年度常规训练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提高美韩联盟保护..

马尔代夫将进入斋月 中使馆吁白天勿在公共场所饮食原标题:马尔代夫将进入斋月中使馆吁白天勿在公共场所饮食中新网5月16日电 据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馆网站消息,2018年5月16日,马尔代夫将进入斋月,为期一个月。根据伊斯兰教规,斋月期间,除老人、小孩、病人、孕妇等特定人员外,其他所有穆斯林民众,每天日出至日落,禁止一切饮食;居民岛部分餐馆白天禁止营业,非穆斯林也必须尊重这一宗教信仰和习俗。图片来源: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馆网站。鉴此,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馆提醒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