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烂尾:政府否认投380亿 重建打扰近25000人

2014-01-13 01:10:51 来源:网络

  2000多年前,蜀山兀,阿房出。“取之尽锱铢”的阿房宫成为后世对秦朝“纷奢”印象的标志。2000多年后,历经数十个朝代,挂着“建景区”羊头卖着“做地产”狗肉的新阿房宫项目,依然没能从“纷奢”中走出来。

  谁的380亿?

  7个月前,人们似乎已经感觉到380亿带来“覆压三百余里”的恢宏。

  7个月后,“恢宏”连“似乎”的感觉都已消失殆尽。新阿房宫终究成为海市蜃楼。

  1月6日,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刘晓光表示,“关于重建阿房宫项目,我们只有20亿的信用融资,而且位置也不是在阿房宫旁边,而是在离阿房宫挺远的开发区内合作人文旅游产业基地。”

  按照刘晓光的解释,380亿主要是地方政府对土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等系列投资的总额,而且并非当年投资。“这个项目是政府主导企业运作非常市场化的方式,其中地方政府占股45%,首创入股的是余下的55%。”

  首创回应的380亿是这么来的:

  2013年6月7日,北京首创与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投资380亿元,打造一个新“阿房宫”。

  按照当时的计划,首创将先改造占地2.3平方公里的“阿房宫国家遗址公园”,使之成为西咸新区标志性区域。然后将以“阿房宫国家遗址公园”为核心,打造占地面积为12.5平方公里的“首创阿房宫文化旅游产业基地”。总体投资规模将高达380亿元。

  就在签订合作协议的第二天,沣东新城门户网上不断滚动着陕西省某省级领导在省政府会见刘晓光一行,其中还专门提到首创签约沣东有利于西咸新区“现代田园都市”的目标。

  当时,消息出来后,不论是当地政府还是首创,迎来的都是一片叫好声。

  2013年8月,叫好声戛然而止。

  首创开始不断被外界揭露野心——借重建景点之名置地。“惹祸”的正是“首创阿房宫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据首创集团网站披露的数据,2012年首创集团营业收入为196.92亿元,同比增长5.1%,利润总额25.27亿元,国有资本净利润2.08亿元。

  而2013年8月首创置业发布的中报显示,公司2013年上半年继续提高中小户型的刚需产品推盘比例,签约金额为66亿元,营业收入约48.9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5.62亿元。

  外界在担忧380亿如何回本时,彼时,首创的“本”都不知从哪里来。“8月份媒体开始大规模关注,那个时候就已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了。”首创华夏基金董事、执行总裁刘国民说。

  就在那个较为尴尬的时间节点,陕西省旅游局副局长辛建伟还曾表示,“保护第一,利用第二”。“陕西作为文物大省,在建设中会坚持大遗址保护的原则,杜绝不规范和破坏行为。”

  对于刘晓光所言的“20亿信用融资”,刘国民表示,6月份首创华夏基金公司与沣东新区管委会签订框架协议,商定共同合作成立阿房宫基金,总规模不超过100亿。首期引导资金为20亿,其中地方国企沣东集团出10.2个亿,而首创华夏基金则负责余下的9.8亿的对外募集。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把置地牵扯进来,目前阶段还只是首创基金公司介入,很普通的商业行为。”对于外界所说的首创借重建景点置地一事,刘国民有些按捺不住。

  如同当初签订合作协议一般默契,时下,西安市政府方面也否认了新阿房宫项目。

  “截至目前,西安市政府从未研究过重建阿房宫项目,也没有380亿的投资计划。”西安市政府新闻办负责人如是表示。

  西安市旅游局相关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这个事情现在很敏感,具体也不好说,但政府方面肯定是没投这么多钱。”

  把事情说清楚并不复杂, 380亿毕竟是个大动作,重建阿房宫本可以和其他由政府打造的文化景区一样,成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另一个GDP样板,引发的触动或许也会小很多。

  可是,此前,外界看到的是,西安市方面选择了比首创更加沉默的方式应对外界的疑问。

  不作声是最坏的选择。不作声的代价,便是当不得不做出解释时,却已无人再信。

  问题诸多的“前世”

  在各位专家的轮番“炮轰”下,站在讲台上,一直低着头对着电脑的赵林(化名),将腰弯得更低。

  “恨不得一瞬间钻进电脑里。”会后他说。

  当天,《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专家意见征求会议在北京召开。面对着国内考古界和建筑设计界最知名的专家,来自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的主设计师赵林,陈述了他的公园规划方案。

  这一幕上演于2013年4月13日,西安市与首创合作前夕。

  在让路给“外来和尚”之前,西安市当地曾暗自做过努力。当时,计划中的“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与开发,由西安沣东阿房宫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担。该公司于2012年9月6日注册成立,是由国资背景的西安沣东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全资子公司。

  在专家意见征求会议召开前的1个月,西安市西郊红光路北侧上空,尘土飞扬。

  当年号称斥资2亿元,运营13年后“锦绣阿房宫”的景区正在拆除。直至3个月后,这个庞大的景区才被拆除完毕。

  看着满地的瓦砾和不远处的一栋栋小产权房,刘江(化名)哭了。在刘江眼里,被拆的不是砖头瓦砾,而是自己实实凿凿的资金投入。

  刘江是“锦绣阿房宫”的股东之一。“还没收回成本,除了钱,还有感情上的不舍。”他说。

  刘江对新金融记者表示,从1995年开始,自己就全程参与“锦绣阿房宫”的建设与管理。“当时是一个叫雷应魁的企业家租了景区所在的聚驾庄村200亩地,另外还有西围墙村的480亩农田。”

  “股东有几千人,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就出管理和培训。”刘江说。

  经过长达5年的建设,2000年,景区开始正式运营。当时,“东有兵马俑,西有阿房宫”,成为响当当的宣传口号。刘江表示,“旅游局和文化局的领导都过来了,旅游局给评定了商业景区。”

  转年,景区游人如织。“每天几十辆大中巴把门前广场塞得满满当当,每天门票收入能达到50万元,每年游客50万人次以上,很多影视剧组也专门来此取景拍摄。”刘江对新金融记者说,“因为太火爆了,当时我们还打算把38元的门票价格提一提。”

  好景不长,2003年,景区遭到了第一个“重创”。

  “非典的打击还未恢复,通往景区的道路也遭遇重修,大型巴士根本不能到达景区。”刘江说,“景区甚至想办法用面包车把游客接过来。”

  门票收入减少后,景区的日常维护也开始出现问题,200多名演职人员也逐渐离开,景区日益破败,客流也越发稀少。在个别日子,景区一天的游客甚至不到10人。

  “当时为了维持经营,我们在景区内的湖岸上建了几十栋小产权房,从那时开始,景区实际上就开始靠卖房子维持日常开支和100多名员工工资。”刘江对新金融记者说。

  对于“锦绣阿房宫”今天的命运,在刘江看来,一早就有问题。

  “投资根本没有2亿元,甚至1个亿都没有,真实的数字在4000万至6000万元之间。”刘江对新金融记者透露。

  “锦绣阿房宫”项目由西安市三桥镇聚驾庄村现任村支部书记杨怀军引进。1994年年底,聚驾庄村和秦阿房宫公司商定,村庄将土地出租给公司开发阿房宫景区,一亩地的租金为每年1200元,此后每五年递增20%。

  “锦绣阿房宫”这个项目并非国有企业投资,属于个体民营投资。“就是个‘村级项目’而已。”刘江说。

  “先是钱没到位,而后的经营也跟不上,员工素质也不高,很多游客来了,工作人员眼睛都不抬一下,甚至有的人趴在桌子上睡觉。”尽管在刘江眼里,景区完全没有拆的必要,但存在的问题实在太多。

  25000人的进与退

  一时间,老李(化名)的心情五味杂陈。

  “说给补偿的房子不知还有没有。”老李对新金融记者说,“住了几十年的房子拆了,我现在租房子住。”

  去年春天,连同遗址公园上6个村庄的7000多个村民一样,老李的房子被推倒了。

  此前,阿房宫遗址保护管理办公室相关人士曾表示,村民征地拆迁的费用来自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公司30亿的信用融资。

  当地一名知情人士向新金融记者透露,拆迁政策叫“60+20”,“就是政府给提供人均60平米的住宅和20平米的商业门面房,小区的名字叫‘六合家园’。”根据该人士提供的信息,这些规划建设在西安市西三环附近的昆明路上的房屋预计2年内建成。

  “至于遗址公园以外的征地拆迁补偿,目前没听说由哪一方来承担。”该人士表示。

  首创在不久前的声明中称,“阿房宫文化旅游产业基地”的建设将使该区域的路网和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与西安主城区连接贯通,方便当地群众的生活和出行。彻底改变目前群众生活无上下水、无天然气、无暖气的低水平生活条件。

  可实际上,当地村民的生活条件根本没那么“苦楚”。

  遗址公园上的村庄,每户人家大多都是三代人共住一栋小楼。这样一栋一栋小楼,不仅是村民的祖屋,还是他们全家维持生计的“业态”。

  2005年前后,在景区的带动下,聚驾庄村附近建起了不少小厂房。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汽车修理厂、家具厂和挖掘机厂,让越来越多操着不同口音的人涌入了这个村庄。

  同时,村民们也开始闻到了钱的味道。

  “当时我们都把原来的小平房盖成了二层小楼。”老李说,“基本上家家楼上都开‘宾馆’,楼下还能卖杂货。”

  除此之外,网吧、足浴店、游戏厅和打着各地招牌的小饭馆也将这个村庄点缀得花花绿绿。用老李的话来说,就是“每家都有自己的‘产业’”。

  背靠阿房宫遗址,聚驾庄在过去几年发展迅速,村民的日子过得比城里滋润。

  “政府能赔给我房子,但我的生意呢?”老李说。

  如今,老李们焦虑的是,赖以生存的“小二层”没了,他们必须要找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维持生计。

  阿房宫重建项目“打扰”的绝不仅仅是7000个村民。目前,在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分布共有约2.5万人,企业700余家。遗址本体内村民宅基地占用面积在三分之二左右。

  “聚驾庄已经拆了三分之一,西围墙村也马上要拆,剩下的不知该怎么办。”刘江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刘江表示,新阿房宫项目陷入僵局后,拆还是不拆,当地的抉择很难。“这些村民和企业进退两难,没人站出来说话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

  对于项目搁浅后西安当地是否与公司进行沟通、如何处理“烂尾”景区等问题,新金融记者近日致电首创,对方的回复一直是“董秘在开会”。随后,新金融就此发送了一封采访邮件,遗憾的是,截至截稿前,首创未予回复。

(责任编辑:DF064)

,阿房宫烂尾:政府否中国彩吧论坛 认投380亿 重建打扰近25000人

相关:

近3年犯罪企业家近四成获轻刑 死刑数大减  南京市长落马带出多名商人、女商人丁书苗成为官员提款机……近日,法制日报社《法人》杂志与中国青年报舆情监测室联合推出《2013中国企业家犯罪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和政府官员“伴生”犯罪,成为企业家犯罪的一大特点。   现象   经济犯罪成屡被触犯的雷区   根据研究报告的数据,过去一年内媒体报道的犯罪企业主共有357人,其中民营企业主占75%。与2011年、2012年相比,民营企业家涉及的犯罪案..

国土资源部:压缩大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在昨天的2014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徐德明介绍,近期要尽快协调有关部门,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加快组建不动产登记局,抓紧研究出台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为全面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提供法律依据。  出台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  徐德明说,当前,统一登记机构、统一登记依据、统一登记簿证、统一登记信息平台,要逐个落实。重点是做好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首先落实好统一登记机构和统一..

山东今年将投2228亿元助企业技改  记者10日从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了解到,今年山东省计划投资2228亿元,帮助企业进行重点技术改造。  山东省经信委副主任李莎介绍,山东省已经编制2014年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总投资将达到2228亿元,拟申请贷款843.9亿元,以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缓解技改融资困难,实现稳定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的效果。  “山东省产业结构偏重,产业价值链较短,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李莎说,今年,..

福州千亿造“超级新城” 面积超原城区十几倍  福州市两会1月4日开幕,福州市长杨益民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福州新区构想。杨益民称,《福州新区发展规划》草案已在国家发改委下属规划部门的协助下完成,今年将积极申报福州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此外,福州还将借力平潭自由港计划,联合申报自由贸易区。  按“东扩南进、沿江向海”的发展思路,福州新区是以马尾新城为核心,以沿海、沿江两条发展轴带为骨架,以罗源湾、福清湾为两翼的空间结构,建设马尾新城三..

自贸区受阻 天津加快改革突破  谁将成为下一个自贸区,自2013年8月29日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的那一刻起,这一疑问就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而随着天津自贸区将被搁置的消息爆出,这一答案似乎显得更为扑朔迷离。  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李克强总理2013年12月27日视察天津当晚,天津市委就连夜召开常委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总理指示精神。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对总理的新要求做出回应,将“大力推进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综合改革和创新”作为2014年..

2013年香港本地公司注册数创新高  香港特区政府公司注册处12日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注册的香港本地公司由2012年的15万家增加至17.4万家,数目创下新纪录。  公司注册处处长钟丽玲当日表示,除传统注册方式外,同比增加31.69%的企业在2013年通过“注册易”网站的电子成立公司服务注册。电子成立公司服务将成立公司的时间大幅缩短至一小时以内,使公司在香港开业更快捷方便。  2013年在香港设立营业地点并根据《公司条例》新注册的非香港公司数目共有..

工资涨两成难挡年底用工荒 家政业供需矛盾凸显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记者调查发现,我国多地农民工提前返乡,家政服务业面临招工难,工资涨两成仍挡不住用工荒。专家表示,农民工融入城市,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是解决之道。  在安徽合肥,已经陆续有顾客在咨询春节保姆预订业务。某家政公司员工王昌影说,每天的家政登记都要达到80人,但是无奈不少家政员已经提前回家。  王昌影:一个接送孩子,一个是家务照料,其次就是养老看护,这一块的人员比较紧缺,现..

山东商品房销售额增长三成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栏目报道,刚刚召开的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山东省商品房销售额增长了近三成,房价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开发投资方面,预计全年完成开发投资5180亿元,同比增长10%。商品住房供应、销售量双双增长: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商品房施工面积4.9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新开工1.46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2%。销售商品房8609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4374亿元,同比分..

朱镕基任上海市委书记时曾有自贸区设想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上海经历过两次轰轰烈烈的“经济发展战略”大讨论。两次,原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姚锡棠都是主要参与者。最早约他时,得知姚老生病住院了。却没想到,采访提纲转交后,很快就得到了回复:“我的身体还行。对于这两次大讨论,我确实也有一些看法,可以同你们聊聊。”电话那头,姚老声音清晰洪亮,甚至听得出一些些地振奋。   或许,因为那段过往对许多如姚锡棠一样的亲历者而言,都真是燃烧激情的岁..

央行表示大力推动金改 存款保险制度准备就绪  近日召开的2014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完善调控方式和手段,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切实维护金融稳定,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争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会议提出,2014年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