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生存之道变了:告别烧钱,以“合”为贵

2023-11-16 03:08:24 来源:网络

文 观察者网 周毅

网约车行业的生存之道正在改变。今年年初,网约车龙头平台回归。但与人们预想的不同,整个行业并没有重新掀起补贴大战。恰恰相反,“烧钱换规模”成为过去式。

资本正在退潮。据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全国网约车行业融资额为48亿元,仅相当于一家龙头平台在2014年的水平。但网约车平台数量依然在增长:从去年9月到今年9月一年间,全国新增了44家网约车平台。

告别“规模扩张”,行业依旧生机盎然。这背后是聚合模式的崛起:流量不再是奢侈品,如今谁能深耕专业,谁就能获得一席之地。中国网约车的发展已经从流量思维转向生产力思维,行业分水岭已经出现。

从对龙头平台的亦步亦趋,到从自主发展中获得确定感,中国大中小网约车平台正在摆脱流量带来的生存焦虑,向生产力看齐。聚合模式的开放生态、网约车行业的百花齐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对市场变幻,或许这正是中国网约车的历史性机遇。

“烧钱换规模”正在成为过去式

对于网约车师傅们来说,赚钱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了。

2016年,青岛的李师傅只把网约车当作一份下班后的兼职。但彼时市场方兴未艾,平台补贴多,有时一晚上就能赚到三四百元。不过,这样的高收入神话正在悄然破灭。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扣去各类成本后,如今月入六千已是不易。

以前是“单子找人”,现在是“人找单子”。行业的变化不仅于此:供过于求、运价下探、低价竞争……网约车行业被推到风口浪尖。人们意识到,“烧钱换规模”正在成为过去式。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网约车行业融资金额达到顶峰,当年发生融资事件共15起,融资金额共627.5亿元。2018年后行业遇冷,虽然融资数量有所增长,但融资金额却呈现“断崖式”下跌。2021年头10个月,网约车行业总融资额只有125.2亿元。

资本的冷淡延续至今。有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今,全国网约车行业融资为48亿元,不到2021年同期水平的4成,仅仅相当于一家龙头平台在2014年的水平——中国网约车,其实已经来到转型的十字路口。

数据来源:IT桔子、烯牛数据、前瞻产业研究院

网约车规模增长的主要手段是补贴。过去,补贴乘客的是投资人:风险投资出钱,乘客打车便宜,司机开车收入也高。但现在资本退潮,买单人变成了司机,那么补贴乘客的资金,往往只能靠降低司机端运价。

这个问题真的无解吗?

近年来聚合模式的出现,为破局提供了思路:网约车的本质是服务,提供更精准的供给和更良好的服务,是这个行业长久发展的动力。在安全合规的基础上,拥抱科技创新和专业主义,才是网约车发展的长远之道。

然而,对网约车平台而言,摆在服务前的最大门槛就是流量。聚合平台依靠地图导航等入口,往往具备天然的流量优势,这给平台们扫清了障碍。开放是聚合模式的基因,在提供流量的同时,它也能将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开放给各中小企业,让他们将精力放在本地化和专业领域上,聚焦区域市场,用更好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从“流量为王”到“服务为王”,这正是中国网约车的历史性机遇所在。

居危思危:共享出行的核心始终是生产力

从2010年“专车”服务诞生算起,中国网约车已经走过了逾十年的历程,它不算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如今投资遇冷、供过于求,市场正在面临激烈变化。中国网约车的底层逻辑,已经来到被重做的关头。

中国网约车的“前半场”,主要由用户和司机的飞轮效应驱动:通过早期的大量补贴,网约车模式杀入用户和司机市场,庞大的用户规模、丰富的司机供给和出色的匹配效率成为平台的护城河。这是“烧钱换规模”的底气。

但是,“烧钱”换来的护城河往往是封闭的。烧钱换来规模,资本必然要从规模中收回成本并盈利。“流量为王”的思维,让补贴注定是暂时的,资本“烧钱”最终仍由消费者买单。它同时也决定了行业只能不断向头部集中。

流量固然重要,但流量只能释放生产力,它并不是生产力本身。

黯然落幕的共享单车就是前车之鉴。基于补贴的扩张有一个内在问题:“烧钱换规模”,只是机械地增加了共享单车的数量,却没有带来新技术、新创造、新的消费和生活方式。短暂的繁荣过后,行业并没有迎来生产力升级。

难题何其相似,中国网约车也到了“居危思危”的关头。

幸运的是,国家早已经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指出,要引导平台经济向开放、创新、赋能方向发展,补齐发展短板弱项,支持平台企业在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这给人们带来了启发:创新和开放,才是中国网约车平台的康庄大道。

“流量为王”属于过去,“服务为王”开启未来。共享出行的本质是服务。谁能够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谁就应当获得对应的市场地位。“服务为王”对行业的贡献在于:削平流量门槛,让网约车服务提供者可以专注服务本身。

凭借着在运力组织、车辆和司机管理、安全生产等环节积累的专业能力,传统出行服务企业,可谓是行业的“老师傅”。但这些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往往不高——即使投入巨大的资源自建数字化系统,也往往面临用户流量小、供需匹配低效的困境。

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风韵出行,对此感同身受。

转型网约车之初,虽然风韵出行自建了小程序和APP,但是获客难题始终没有解决。风韵出行董事长杜玲方表示,“没有足够客流,会导致流量端和司机端规模都小,供需匹配和维持难度非常大。”

接入聚合平台后,流量的阀门被打开,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杜玲方表示,“以前一天有几千个订单就已经非常多了,刚接入聚合平台,我们就感受到了一天几万单的感觉。”良好态势保持至今。2023年一季度,风韵出行营收同比增长195%。

将线上平台的流量、互联网技术,和运输企业的专业能力结合,这会释放巨大的生产力。这才是网约车“后半场”的要义所在。聚合平台与出行服务企业的明确分工与优势互补,将不断为行业创造发展空间。

拥抱开放,中国网约车必将走向正和博弈

网约车生态开放的趋势,是不可逆的。

2017年高德打车首创聚合模式,协同多家网约车平台,为用户提供“一键全网叫车”服务;去年,华为推出聚合打车平台Petal出行,微信也上线腾讯出行;今年3月,美团打车宣布放弃自营业务,全面转向聚合模式……聚合平台,受到更多人认可。

市场用脚投票。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公告显示,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2023年9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93亿单;其中,聚合平台完成2.15亿单,已经占到了总订单量的近3成。事实上,自今年5月首次破2亿后,聚合平台的单量一直保持在高水平。

更深远的影响是,作为开放生态,聚合平台正让行业竞争回归“服务”核心。

“烧钱换规模”的问题,在于它可以实现“流量垄断”,但做不到“服务垄断”。例如面对用车高峰和极端天气,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凭一己之力满足市场的所有需求;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用同样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能力,覆盖全国市场。

聚合平台可以团结区域性的中小网约车平台,也可以联合享道、曹操和T3等头部企业,在调控运力上拥有更多的灵活性;单一平台在网约车服务能力上,很难做到“全国一盘棋”,聚合平台则借势让区域性的网约车平台充分发挥其主场作战的优势, 实现“各自精彩”。

从网约车发展历史来看,传统模式的底层逻辑是“流量为王”。它很难逃避“零和博弈”的困境:平台前期需要补贴来吸引乘客和司机,后期又需要收紧补贴来回血止亏。“羊毛出在羊身上”,平台、司机、乘客之间往往是竞争关系。

聚合平台是中小网约车平台和巡游出租车拥抱移动时代的“辅助”。聚合模式并不修筑围墙,客观上能从开放趋势中,推动平台、司机和乘客寻求共赢的可能——甚至进一步向上游带动产业发展。或许,这正是“流量为王”到“服务为王”背后的意义所在。

以“合”为贵,正在成为人们共同的选择。

以前昆明市区高峰期打车大约需要等20分钟,后来昆明在高德“好的出租”的基础上推出“昆明打车”,系统整合当地运力进行数字化运营。如今市区高峰期打车平均只需3-5分钟。 在带来数百万订单的同时,“昆明打车”为近130万名乘客带来了更好的服务。

在重庆,聚合平台和网约车平台的协同,还带来了新的产业机会。接入聚合平台后,招招出行迎来蓬勃发展。未来三年,该平台预计将与东风风光蓝电新能源共同投入5万台新能源车到共享出行市场,带动汽车产业链近100亿的产值。

放眼未来,聚合模式的意义,不仅是为公共交通提供新方案,促进共享出行走向安全和合规。它也在潜移默化地促进整个供给侧的调优和升级。对中国这个庞大的开放市场而言,网约车模式没有高低优劣,百家争鸣、合作开放才是最优解。

,网约车试卷分析模板 生存之道变了:告别烧钱,以“合”为贵

相关:

如果我是机器生的孩子…人造子宫真的要来了吗?2023年10月,日本冲绳一家企业利用人造子宫成功培育出鲨鱼,在全球尚属首例。此前的9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会议,讨论是否批准将人造子宫研究从动物转移到人类。尽管此次会议并未给出最终结论,但在舆论场已然掀起一场风暴:有人开始畅想机器替代人类母亲完成生育的未来;也有人担忧一旦生育脱离母体存在,会对社会伦理、价值体系造成怎样的冲击。人造子宫究竟是一种什么技术?它会取代人类..

凤凰新媒体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高管解读凤凰网科技讯 11月15日,中国领先的新媒体公司凤凰新媒体有限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 FENG)(“凤凰新媒体”“凤凰网”或“公司”)于今日公布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未经审计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凤凰网2023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536亿元(约合2,110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1.948亿元下降21.1%。2023年第三季度广告净收入为人民币1.343亿元(约合1,840万美元),较2022年同期..

李开复被大模型绊了一跤揭开了国产大模型的一条隐秘“捷径”。撰文 | 赵晋杰编辑 | 王靖立志研发通用大模型底座的李开复,正在陷入一场套壳Meta开源大模型LLaMA的质疑之中。近期,今年3月份从阿里离职投身AI大模型创业的贾扬清爆料称,在帮助海外客户适配国内某一新模型中,被朋友告知该模型用的其实是LLaMA架构,仅在代码中更改了几个变量名。尽管贾扬清并未点出开发上述新模型的具体公司名称,但种种迹象都指向了李开复的零一万物。11月6日,零一..

特鲁多敦促以色列停止杀害加沙妇女儿童,内塔尼亚胡回应据路透社14日报道,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当天表示,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杀害妇女、儿童和婴儿”的行为必须停止。报道称,这是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特鲁多针对以色列最严厉的批评。路透社报道截图当地时间11月14日,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特鲁多说道,“我敦促以色列政府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通过电视和社交媒体,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已经听到了医生、家庭成员、幸存者、失去父母的孩子们的证词……全世..

从历史看中美民间交往的“暖”与“和”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这既是一条国际关系的规律,更是中美关系史给出的经验,回顾中美民间交往中的“经典互动”启迪颇多。“鼓岭故事”暖意融。自19世纪起,一些美国在华侨民在福州鼓岭生活,与当地居民结下深厚情谊。密尔顿·加德纳对曾经生活过的鼓岭魂牵梦绕,弥留之际喃喃不绝“kuliang,kuliang……”薪火相传,如今越来越多曾在鼓岭居住过的美国家庭到访鼓岭“寻梦追忆”,越..

大战前的驱逐、扩张?中亚、中俄都该早做准备在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加沙地带持续交战,约220万巴勒斯坦人的命运悬而未决的背景下,几乎无人注意到巴基斯坦正在驱逐上百万阿富汗普什图人......当地时间2023年10月30日,巴阿边境托尔卡姆,阿富汗难民乘坐卡车抵达。巴基斯坦向170万非法居住在该国的阿富汗人发出命令,要求他们在11月1日前离开,否则将被驱逐出境。图源视觉中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之间正在发生什么,局势是否会爆发,当前危机将如何影响中亚、伊朗和南高加索地区?..

中美元首这次会晤选准了哪些时机?编者按受访者王义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定定系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本文转自11月14日南方日报。两国元首外交是中美关系的“指南针”和“定星盘”,而中美间的一举一动又关系着世界的和平发展。毫不夸张地说,全世界都在高度关注,期待此次会晤的成果。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美国旧金山,应邀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

以军攻入“哈马斯指挥部”?以色列军方15日说,以军已对加沙地带最大医院希法医院展开军事行动,敦促藏在医院内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人员投降。以方指认哈马斯在希法医院下方挖地道、设军事指挥中心,哈马斯和医院方面予以否认。除病人和医护人员外,医院里还有大量避难平民。11月3日,在加沙城希法医院门口,人们查看被袭击的车辆。新华社发1平民避难所根据以色列国防军15日发表的声明,以军正在希法医院的“特定区域”采取针对哈马斯的“精..

以军坦克开进希法医院,“恐惧、尖叫、无能为力”【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以色列军队持续袭击并围困加沙地带最大医院希法医院(Al-Shifa),引发国际社会对于人道主义危机加剧的担忧。尽管美国总统拜登已表态称,“医院必须受到保护”,但以军对医院的军事行动仍未停止。综合外媒最新消息,以军从当地时间11月15日凌晨起又对希法医院发动突袭,使用扩音器喊话年轻人“出来举手投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美联社援引巴勒斯坦记者和加沙卫生部门官员的消息称,以军的坦克..

内蒙古成立第二家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15日电 (记者 张玮)15日,内蒙古自治区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揭牌,至此,内蒙古拥有两家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移植医院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揭牌。 李博 摄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内蒙古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医院之一。该院血液科创建于1972年,是内蒙古最早建立的血液病专科。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