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砸之后,我开始了脱轨的人生

2023-07-02 06:28:48 来源:网络

高考考砸之后,我开始了脱轨的人生

作者 | 刘远鹏

一名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高考的失利,似乎令他的人生偏离了“完美计划”,但是,在这落差之间,他反而拥有了一个有距离地审视自我的机会。以下是他的讲述:

高考出分的那一刻我像被车撞了,一切都像梦一样。我从饭桌上站起来,推开房门,倒在床上,感觉世界都凝滞了下来。

我在深圳上高中,学校在省里算是比较知名,算上不同渠道,每年有二十个左右的清北学生。我在同类型选科里偶尔前五,一般前十,按设想,我也理应在高考中取得一个不错的名次,二三梯队的学校会纷纷向我抛出橄榄枝,而我只需要在家里等待各个招生办的电话。

但是,高考的省排位是我市二模排位的数十倍,而二模的分数是我在得了流感,发烧39.2度的情况下考出来的——高考,毫无疑问成了我人生所有考试中最失败的一场。那些我原本压根不会留意的大学,成了现在需要冲击的第一志愿。

《小欢喜》剧照

《小欢喜》剧照

在家等出分的这段日子,我总是靠微信小视频的电影剪辑消磨时光,国产恐怖片里,主人公最后总会醒来,发现这一切只是睡梦中的幻想,而在我人生里的这个恐怖镜头中,那个上午,我却好像怎么也醒不过来。

这三年,就像做了一个自己是超级英雄的梦,而今天,这个梦必须结束了。我发现自己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得天独厚,尽管高中三年的大多数时间里,我都站在聚光灯下,但如今仍然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平庸。整个高三支持我撑下去的动力和目标在顷刻间崩塌,我突然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不知应当何去何从。

我开始疑惑,明明高中已经结束,为什么我更加倦怠了,生活的意义好像突然消失,没有任何目标可以追求。打开微信,我的同学纷纷点赞了一条标题为“原来教育已经让我们觉得舒服是一种错误”的小视频。

《小欢喜》剧照

《小欢喜》剧照

在高考最难熬的那段日子里,我无数次幻想高考后的我会多么自由和快乐:没有每天持续到下午五六点的每日一测,每天早上起床时不需要边刷牙边做日计划,去楼下超市买水也不需要随手夹着一本教辅……但为什么现在的我反而开始怀念起那段明明苦不堪言的日子?

神经质般地刷着B站,大数据给我推荐了一条韩炳哲《倦怠社会》的书评,我借此找到了答案。

韩炳哲指出,在功绩主义支配的倦怠社会中,抑郁症是一种现代晚期的症结。抑郁的人是一种劳作动物,他在没有任何外力压迫的情况下,完全自愿地剥削自我。他同时是施暴者和受害者......功绩主体投身于一种强制的自由,或者说自由的强制之中,以达到最终目的——效绩的最大化。工作和绩效的过度化日益严重,直到发展成一种自我剥削。这比外在的剥削更有效率,因为它伴随着一种自由的感觉。剥削者同时是被剥削者。施虐者和受害者之间不分彼此。在今天的社会中,每个人必须自发行动,而不是在他人的强制下去成就自身。

我们常常将高中时的学习看做“机械式”的重复,以福柯的观点,将学校视作施加规训的场所,老师则在高墙铁网内剥削着学生的肉体,加工出一分又一分高分答卷。其实,这是不全面的。

《盛夏未来》剧照

《盛夏未来》剧照

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考命题变得高度灵活,情景化的试题和高等教育内容的渗透使学习成为极富创造力和多样性的工作,单纯的简单重复不可能再应对新试题的考验,“衡中模式”的神话已经逐渐被驱魅。换言之,流水线般的“高考工厂”固然存在,但这并不能概括中国高中的全貌。

当下高中生痛苦的主要来源其实并不源于外界的束缚,而是自我的精神内耗。在功绩社会中,我们被不切实际地教导着“只要我想,我就能做一切”的信条。在一个金字塔状的排名分布里,学生唯一需要做的是不断地向上爬。学习投入的大量时间、精力,只能经由排名和分数获得体现,如果没有这些可量化的指标,我们反而会感到迷茫,甚至失去学习的意义,只有不断上升的排名和分数,才使得学习的“成果”得以被感知。

《盛夏未来》剧照

《盛夏未来》剧照

这就好像一座始终看不到山顶的巨峰,面前唯存一条上坡的路,我们这些21世纪的西西弗斯,只有推着石头不断向上,才能知道自己确实正在向着那个虚幻的山顶前进。

正像是韩炳哲所说,“……主体并非不渴望终结,而是无法抵达终点。效绩强迫症促使他不断地提升效能。因此永远无法达到获得奖赏的休止点。他永远生活在负罪感和匮乏感之中。由于他同自身竞争,不断试图超越自己,直到最终崩溃毁灭。”

勒令西西弗斯推石头的是宙斯,但很多时候,比起老师和家长的耳提面命,学生的动力更多来自于“完美自我”的追逐与对抗。

我的学校有个光荣榜制度,每次月考文理前十名的照片会被展示在年级布告栏上。照片下的排名与总分成为聚光灯的焦点,“已经成功”的学生们如同一件被展示在橱窗中的优质商品,接受着“仍需更加成功”的围观者的鼓掌与喝彩。

现实生活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就这样被一片玻璃隔开。那一侧的我代表着期待的成功,而此岸的我必须不断“奋斗”,才能使玻璃窗内外的自己不被割裂。我亲手塑造着一个我永远无法达到的、完美的自己,并不断告诉自己,那是你应该呈现的样子。

《最好的我们》剧照

《最好的我们》剧照

每当我掉出前十名,布告栏上的照片被撤下,那个虚幻的完美自我也随之消失了,而布告栏外,这个不够优秀和成功的我才是现实的样子,但这令我无法接受。因此,我会更加努力,使自己无限接近那个完美的自我。

上个寒假,我和班上的一些同学只放了四天假:年二十九的下午结束上课,年初四一大早又回到学校,提前进入新学期。

课间聊天的时候,我和同学说:“感觉在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中,快乐是被贬抑的。”

课本上有太多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快乐只是一时的,而苦难则无时不在。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到“智勇多困于所溺”,无不表达着,忧患苦难是人生合理的常态,而对快乐的追求则是无端的放纵,必然将人诱向失败的深渊。快乐,就好像人生的附加选项,而绝不应当成为生活的目的。

《我的解放日志》剧照

《我的解放日志》剧照

因此,这种对苦难的内驱追求使我们无法停滞,休息片刻,都会带来无穷罪恶感。如果不能时刻确认自己正在“拼搏”,就会产生假想的“落后感”和“被淘汰感”,而理想中的完美自我也会渐行渐远。

在高三的无数时刻,我都在内心呐喊:“好想按下人生的暂停键啊。”但是,尽管心中如何煎熬和挣扎,我还是和其他人一样,早早进入教室,“自觉地”把晚自习时间从十点半延长到十一点。

为了不被整个高考体制淘汰,竞争中的学生们不敢停下喘息,拼命在学习中塞满一环扣一环的“待办任务”,而在“为了自己学习”的主体性幻想中,学生们又陷入了一种自我剥削的处境,“这甚至被伪装成了个体对美好前程的自主追求。”

这种价值观给了“自我剥削”式的奋斗以滋生的土壤,现代晚期的症结与经久不衰的苦难赞歌相媾和,塑造了中国高三的精神样貌。

《青春派》剧照

《青春派》剧照

就这样,那个永远比当下的我更好的自己,成了我三年的对手,我进一步,他进两步——我的成长永远跟不上我对自己的期待。这就好像一个永动机,如果没有外力的干预,它可能会这样无休止地转下去。

18年里,我按部就班地上了名牌小学、名牌初中、名牌高中,我以为人生的轨道会就这样不断向前延伸,我会如愿以偿地进入一个好大学,然后自由地追逐自己容得下一切的梦想。我在规定的轨道不断地上车、下车、换乘然后重新上车,争夺着每辆列车为数不多的一等座。坐在车上,我有种无端的自信,觉得它一定会朝着我设想的那个方向驶去,等待着我的将是一片光明。

而高考出分以后,这个永动机终于失灵。我设想的人生道路彻底偏移,列车在我从未设想过的站点停了下来,我的面前已经不再有铺设好的道路,一切都是未知的茫茫原野。

《忽而今夏》剧照

《忽而今夏》剧照

不仅理想的大学离我远去,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就业前景、收入,这些在我前18年的人生中从未考虑过,且不能被指标化计算的影响因子,第一次纳入了我的抉择依据。

这段日子,我花了很多时间从失败中走出来。面对一个脱轨的事实,我不由得怀疑,这三年按部就班的奋斗是否有意义。

幸运的是,我收到了很多师友的宽慰,其中触动我的是一个高三的同班同学。我的高中三年分了三次班,我这三年一直担任班长,但有点荒诞的是,其实高三的大家忙着学习,基本上没有什么相互交流的空间,毕业后我才发现,我连班上同学的微信都没加全,这让我以为这数百天的相处只不过是萍水相逢。

《风犬少年的天空》剧照

《风犬少年的天空》剧照

而那天晚上,那位同学告诉我,我在百日誓师上的演讲让她选择不再和自己较劲。仍然记得,我演讲的内容是,高中三年似乎是一场在环形跑道上毫无意义的长跑,也许跑着跑着,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但即便如此,我们的肌肉强健了。在这场不得不置身其中的长途跋涉中,谁也没法预测比赛的结局,但至少,我们能成为更加优秀的运动员。

高考失利的极大冲击使我忘记了我自己口中说出的那些话,但她的提醒,让我又重新看到了高考百日倒计时的时候那个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自己。

《盛夏未来》剧照

《盛夏未来》剧照

我将分数和排名作为这三年全部意义的来源,忘了其实这一年让我经历了很多事、遇见了很多人,他们是支撑着我在艰难中行进的动力。哪怕在高三的重荷之下,月考后的下午我和同学也会偷偷从学校里溜出去吃烤肉,或者在深夜里分享一瓶“魔法药水”直到凌晨。

我宽慰自己,如果我的高考没有失败,我可能仍旧会一如既往地迷信分数和排名,笼罩在绩效主义的阴影之下,永远活在高三的自我剥削之中。我会竭力寻找又一个可量化的kpi,每时每刻衡量着与完美自我的差距,试图填满人生的每分每秒,实现自己按部就班的人生规划。

现在,既然列车已经因为脱轨而失控,那就在人生的原野上自由地疾驰吧。一个失去路线规划的列车,尽管没有到达我们想要的地方,但或许仍能驶向一片未曾设想的光明。

高考考砸之后,我开始了脱轨的人生

,高考考砸之后,我开始了脱轨的小呆 人生

相关:

还记得《追鱼传奇》里的张珍吗?他去参加披荆斩棘啦?编辑:柠檬味的小年糕今年乘风破浪的姐姐们都很好看是吧~这不,披荆斩棘的哥哥们也要来咯(ღ˘⌣˘ღ)6月30号初舞台录制结束了!相信很快就能看到哥哥们的表演啦(^ω^)在路透消息中看到这位哥哥——关智斌!emmmmm橘在线提问:“关智斌你确定没有参加年龄满40-20的活动迈?你都不会老吗?”家人们快跟橘好好梳理梳理他的出道经历,他如今真的跟刚出道时没啥区别!(cr.是小牛啊)他1980年12月30日出生于菲律宾,五岁回到中国香..

27岁女孩,存钱只为退休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朱秋雨浙江女孩章末,在2023年做了一件“让数十家媒体都私信她”的事:跨省存钱。她在社交平台上写下了“经验帖”:首先下载江苏银行APP,搜索网点,提前选好目的地;在工作城市提前开卡,把钱存好,再跨省直接开存单。如此细致的准备,是因为她想让手上的10万有最佳去处。她经过多番对比发现,3月,江苏银行上海网点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存款利率达3.5%,比她在的杭州高0.2个百分点。她于是选择在一个风..

63岁男子向熊猫扔苹果,被终身禁入贾某某(男,63岁),2023年7月1日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繁育研究中心(熊猫谷)参观时,向大熊猫室外活动场内投掷苹果。鉴于贾某某的不文明参观和对大熊猫可能造成危害的行为,禁止其终身再次进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含熊猫谷)参观。经饲养员第一时间检查与观察,该只大熊猫身体情况正常。我们将持续关注每一只大熊猫的身体状况,确保它们的健康与安全。请各位游客朋友们在游览时做到文明参观,不投喂、不抛..

女生泼男生开水,到底犯不犯法呢?问大家一个问题啊,泼开水,到底算不算犯法呢?一百个人来看了,肯定说这犯法了。泼开水还不犯法,那什么算犯法呢?这可是开水啊,一盆开水浇上去,还不给人烫的皮开肉绽的?事实也确实如此,我小时候调皮,脚踢翻了炉子旁的热水壶,都被烫的抹了一个月的红辣椒,更何况直接是滚烫的开水浇上去呢?我在网上查到了河南省确山县法院的一条相关判决。这事儿咱们就别去关心了。关心一下判决的结果就可以了。1,轻伤一级。2,故意伤害..

花45亿新台币!台湾离“地雷岛”又近一步?台湾距离变成“地雷岛”又近了一步?据台媒报道,台防务部门6月29日发布公告称,台军以45亿4054万8930元新台币向美国采购的14套“M136火山车载布雷系统”,从2023年6月21日起分为三年执行,预估至2029年12月31日完成。这项布雷系统对美军购案,在2022年底由美方宣布。当时,美国防部称美国务院批准了向台湾出售价值约1.8亿美元的反坦克布雷系统。据台军介绍,这种反坦克地雷重型运输车,一次可以载运960枚地雷,10分钟可在台湾海..

电信诈骗鼻祖“尼日利亚王子”的前世今生错漏百出的邮件内容其实是骗子有意为之。撰文 | 黄晗奕最近,不少人都收到了“枪决通知”。“因您信货(应为‘贷’)诈骗,缺席出庭,已通过天网定位具体位置,现已通知当地执法部门和司法人员携带枪支带队,执行上门强制(枪)毙。14点前自行app结清全部欠款可撤销执行。”这当然是一则诈骗短信,错字、漏字以及离谱的内容让人哭笑不得:这么多年过去了,骗子的话术还是没有丝毫长进。事实上,通过发送短信、电子邮件“钓鱼”..

醒来的性瘾者恋爱吗?40岁的郑飞最近很纠结要不要开始一段亲密关系。坐在副驾驶上的他,像青春期的男孩一样跟朋友倾诉最近经历的三段潜在情感:第一个女性和他在手机上聊了一个月,价值观崩塌;第二个是他的同学,暗恋他一年多,但郑飞不喜欢;第三个女人跟他在西安的大街上散步聊天,举手投足之间,郑飞觉得她特别可爱,他第一次体会到喜欢一个人的感觉。驾驶座上的朋友回答他,修行归修行,但也不能封闭,该谈恋爱谈恋爱。但这是一般人的想..

韩国整容、泰国变性、土耳其植胸毛前几年特别流行一句歌词“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因此掀起了一波去土耳其旅行的热潮。但如果你走在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的街头,可能会看到这样一个景象:三五成群的壮汉,头上缠着纱布在大街上游荡。他们不是醉酒之后被敲破了脑袋,也不是刚刚结束了一场洗涤心灵的朝圣之旅,更不是在cosplay什么角色。他们只是刚刚做完植发手术,沉浸在“人生即将重获新生”的喜悦中的一群“中年老男孩”罢了。在此之前谁也没想到,那个经常因为“..

中俄联手布局世界最大锂矿,只是为了电动车吗?玻利维亚政府当地时间6月29日宣布,拥有中俄两国政府支持的中信国安集团和俄罗斯铀一集团将与玻利维亚锂业公司合作,建造两个碳酸锂提取工厂。中国、俄罗斯和玻利维亚的企业代表也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俄罗斯铀一集团将投资5.78亿美元建设一座工厂,中信国安则将投资8.57亿美元在乌尤尼盐沼北部设立第二个工厂。图中为玻利维亚国营公司YLB的工厂,位于乌尤尼盐沼,是全球电池金属锂资源竞赛的中心。(路透社)直新闻:中俄..

法国骚乱持续,马克龙推迟对德国国事访问【环球网快讯】法新社7月1日刚刚消息称,德国总统府宣布,法国总统马克龙推迟了原定于7月2日对德国的国事访问。自发生“警察射杀17岁少年”事件后,法国目前已连续四天发生骚乱。报道称,德国总统府发布声明说,“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天与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通电话,并向他通报了法国局势,”“马克龙总统请求推迟对德国的国事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