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耐盐大豆育种获重大进展 “科豆35”示范亩产超270公斤

2022-10-15 21:18:25 来源:网络

  中新网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耐盐大豆育种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获得重大进展——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田志喜研究团队成功选育的耐盐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系“科豆35”,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的典型盐碱地上采用完全天然雨养方式进行示范种植,10月15日通过田间实收测产显示亩产为270公斤以上。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介绍说,田志喜团队长期致力于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在大豆基因组学、种质资源演化、重要农艺性状遗传解析、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为培育高产优质耐逆性大豆新品种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和理论基础。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属于典型的滨海盐碱地。田志喜团队针对中国大豆生产的重大需求,结合盐碱地现实种植条件,在东营市土壤盐度含量5‰的地块上采用完全天然雨养的种植方式,开展创新性的耐盐碱大豆种质资源筛选、品种选育与示范等研究工作。通过连续5年的高强度耐盐碱筛选和小区试验,在1.3万多份大豆种质材料中筛选获得耐盐碱新种质68份,包括“科豆35”在内表现特别优异的有25份。

  2022年,田志喜团队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口镇海宁村土壤含盐量为4.5‰-6.5‰盐碱地块采用完全天然雨养的种植方式,对耐盐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科豆35”进行30亩连片的示范种植。虽然在今年整个大豆生长季,4-6月份播种前极度干旱(返盐严重),7-8月份经历强降雨洪涝(降雨量400毫米)和高温干旱虫害,9-10月份经历台风和强降雨(降雨量100毫米),但新品种“科豆35”抗逆性强,尤其是苗期耐盐性和抗旱性、后期抗涝性方面尤为突出,实现大豆丰收且外观品质优良。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10月15日邀请有关专家,对东营滨海盐碱地示范种植“科豆35”的产量进行田间实收测产,测产专家组经过实地勘察,选取中度(播种前含盐量3.7‰-4.5‰)和重度(播种前含盐量4.5‰-6.0‰)两个示范区块进行实收测产。通过联合收割机收割、称重、水分检测等一系列测产程序,最终得出两个区块“科豆35”亩产均超过270公斤的结论。

  专家组一致认为,“科豆35”具有耐盐高产特性,是大豆耐盐碱的重要创新性突破成果,将为缓解中国大豆危机和加速中国盐碱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田志喜团队称,“科豆35”属夏大豆中熟类型,具有耐盐性强、抗倒性强、抗病性好、高产优质等特点,在黄淮海北片地区夏播全生育期108天。该新品种2021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北片区域试验,亩产比对照品种增产10.3%;2022年继续参加国家黄淮海北片区域试验和国家黄淮海滨海盐碱组区域试验。

  据了解,中国大豆产量长期不足,近年来大豆进口量一直持续在9000万吨以上,对外依存度高达85%,提高大豆生产能力是中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急需。而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是缓解中国大豆危机的有效途径,但单纯地在现有耕地基础上通过减少主粮作物种植以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并不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实际国情。除18多亿亩红线耕地外,中国还有11.7亿亩的边际土地,其中包括5亿亩左右的盐碱地,而拥有各类具有农业利用前景的盐碱地总面积1.85亿亩,对这些盐碱地的有效开发利用,是提升中国大豆产能的重要新方向。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开发盐碱地种大豆。(完) 【编辑:李岩】 ,中国耐盐大豆育种获重大进贝登医疗 展 “科豆35”示范亩产超270公斤

相关:

二十大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名单

党的二十大主席团成员名单

上海代表团举行组团会议 推选李强同志为代表团团长今天(10月15日)上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上海代表在驻地会议厅举行组团会议,推选李强同志为上海市代表团团长,龚正、诸葛宇杰同志为代表团副团长,胡文容同志为代表团秘书长。

二十大新闻发布会 中外记者提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言人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16时30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图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新华网 王翰林 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言人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16时30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图为彭博新闻社记者。(新华网 王翰林 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言人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16时30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图为人民..

二十大新闻发言人举行新闻发布会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言人孙业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言人孙业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是分会场。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发言人孙业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

马斯克:俄罗斯试图在乌克兰“杀死”星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15日报道,美国企业家马斯克表示,俄罗斯试图在乌克兰“杀死”卫星网络系统“星链”(Starlink),即便已投入资源予以保护,它也有可能停止运行。马斯克发推文称:“星链是唯一仍在前线运行的通信系统,其他的都已死亡。俄罗斯在积极尝试杀死星链。为了保护它,SpaceX已投入大量资源……而即便如此,星链还是有死亡的可能。”马斯克周五确认,SpaceX无法再支付星链在乌服务费用。美国媒体此前援引文件报道称..

外交部:请在乌克兰的中国公民撤离转移当前,乌克兰境内安全形势严峻,外交部和中国驻乌克兰使馆呼吁尚在乌克兰的中国公民务必加强安全防范并撤离转移。驻乌克兰使馆将协助组织有需要人员撤离转移,请在乌人员尽快与使馆联系,并登记个人信息。自行撤离转移人员请向使馆报备。驻乌克兰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380503550734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86-10-59913991

普京:北约军队与俄军直接冲突会导致“全球性灾难”参考消息网10月15日报道 俄罗斯卫星社10月14日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哈萨克斯坦之行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北约军队若与俄军直接冲突,会导致全球性灾难。报道称,普京被问及,若基辅处境变得更加艰难,北约是否会出兵进入乌克兰。他回答称:“不管怎么说,出兵参与冲突,与俄军直接冲突,这是极其危险的一步,这会导致全球性灾难。希望那些有此想法的人足够理智,不会采取如此危险的动作。”

外媒聚焦二十大:中国有望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中新网10月14日电 “特别重要的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随着召开时间临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相关报道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平台。多家外媒高度关注,相关文章均认为,中国有望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所有目光都将聚焦北京,我们寄予期望”,《坦桑尼亚每日新闻报》在报道中作此表述。该媒体回顾了新中国成立73年来,中国发展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经验,并评论指出,中国的稳定与繁荣..

近半美国人就新冠预防措施撒谎 专家警告:将使疫情被延长参考消息网10月14日报道 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10月13日报道,研究显示,近半数美国人曾就新冠问题对他人撒谎。报道称,自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以来,你是否曾忍不住想要捏造事实并假装采取了所有正确的病毒防范措施?一项新公布的调查显示,你并不孤单。10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网络开放》期刊上的一项新的同行评议研究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时期,42%的美国人要么没有遵守公共卫生措施,要么撒谎说自己遵守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