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大白” 不见外

2022-04-25 06:01:48 来源:网络

  洋“大白” 不见外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社区抗疫一线,有不少“大白”志愿者,是外籍友人。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英国人马修:

  方便了邻居,自己也有收获

  4月20日下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镇金桥酒店公寓小区的林荫道上,一名志愿者正来回穿梭,扛起一袋袋生活物资,从小区门口运到指定居民楼。被口罩遮住大半的脸,只露出高鼻梁和蓝眼睛。

  他是英国人马修。马修告诉记者,自3月11日小区出现密接并封控相关楼栋以来,他一直在做志愿者,搬运物资、清洁楼道、维持核酸检测秩序、收发抗原检测试剂……已经忙了40多天。

  “当志愿者,不仅方便了邻居,我也收获了很多。”马修住的楼栋有170多名居民,过去互不相识,即使住隔壁也很少交流。现在,马修几乎认识了所有的人,有了不少好朋友,一见面都笑着相互问候。

  “我们社区是外籍人士聚集的国际社区,5100多名居民中近三分之一是‘老外’。他们很多人在上海已经多年,对上海有很深的感情。”碧云社区第一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张晓青介绍说,疫情发生后,很多外国友人纷纷加入志愿者队伍。

  社区里,随处可见肤色各异、用中文说着“你好”的“老外”。他们忙前忙后,为居民们送吃送喝,协助居委会处理各项工作……目前,碧云社区服务抗疫一线的外籍志愿者有52人。

  新加坡人杨慧娟:

  在同一个社区,就是一家人

  来自新加坡的杨慧娟,与很多外籍志愿者不一样。她不仅精通英语,还能说流利的中文。以前,她就牵头一些“老外”在金桥碧云花园成立“尤克天使”公益志愿团队,常常前往敬老院、特殊学校做志愿服务。眼下,她和“尤克天使”们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分外忙碌。

  做好社区居民的物资保障是重中之重。疫情前,杨慧娟做过社区团购,有固定采购渠道,这次正好发挥长处。因为需求量猛增,守好居民“菜篮子”并不容易。“拿鸡蛋来说,疫情前每天也就帮居民团购一两百个,但现在得要一两千个。”她说,每天还要团购大量蔬菜、肉类、油盐酱醋、卫生纸等等。

  这么多物资,要有序发放,非常繁琐。“洋志愿者”们大显身手,帮忙一起统计数据、分类装袋。为了搭建非常时期的物资分发渠道,杨慧娟组建了17个楼栋团购群,每个群安排一名志愿者担任楼栋负责人,大家分工协作,保证物资及时送达。

  同时,她还参与语言翻译、爱心关怀等志愿工作。“社区很多人来自世界各地,虽然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们就像是一家人。” 杨慧娟说。

  丹麦人李曦萌:

  疫情不分中外,我们一起解决困难

  “这里面每一个汉字我都认识,但放在一起就看不懂了。”不少“老外”面对核酸检测过程中各类扫码程序直犯难。

  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伦敦广场小区的丹麦籍社区志愿者李曦萌,在中国近30年,中英文都非常流利。这位“中国通”,一下子成了外籍邻居们的求助对象。

  “疫情不分中外,遇到困难,我们应该一起想办法解决。”李曦萌说。此前,他也一直热心公益,与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很熟悉。“居委会好多人近1个月没回家了,物业也特别缺人手,单靠他们怎么行!”

  作为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兼CEO,李曦萌将商务经验运用到社区抗疫,效果不错——尽可能多招募双语志愿者,及时在社区群发布防疫信息,特别留意老人、孕妇、有小孩家庭的特殊需求……随着封控延长,许多家庭物资储备告急,他和妻子还自告奋勇成为小区“团长”,帮大家联络生活物资……

  每天打开家门,他总能收到邻居悄悄放在门口的各类食物,还有手写的感谢卡片。“都是一家人,当务之急就是克服困难,共渡难关。”他说。

  巴基斯坦人哈比:

  我们虽然是“老外”,但不是外人

  “那边好像有个外籍居民遇到困难了。”在上海从事外贸生意的巴基斯坦青年哈比正在长宁区荣华居民区的核酸检测点做志愿服务,细心的他一下子就发现了不远处有个外籍居民,拿着手机有些茫然,在检测点附近兜兜转转。

  原来,这位外籍人士刚到中国生活不久,用中文沟通存在障碍,对眼下的防疫措施也不甚了解。“俞警官,快来这里帮忙录入护照信息,生成二维码。”哈比准确地了解了外籍居民的诉求,并帮他找来了外援。因为录入信息到生成二维码的时间较长,这位外籍人士有些焦虑,想要离去。哈比随即用英语和对方聊起了家常,和他分享社区周边有哪些学校、医院和餐厅,顺便还给他讲解上海最新的防疫政策,缓解了对方的焦虑情绪。

  “我在上海已经生活14年了,最开始也不会用‘健康云’。幸好我在上海有很多朋友,我们小区的邻居和志愿者们也很热心,手把手教我申请二维码。”哈比说,“正是因为经历过这种困难,我才更能体会到求助者的心情,这也促使我去帮助别人。”

  “我所做的都是很小的事情,例如帮忙搬运物资,做翻译,联络沟通……但在身处困难的人眼中,这些都是大事。”哈比说,“一个安全宜居的城市需要住在这里的每个人都付出努力。我们虽然是‘老外’,但不是外人。”(本报记者 王伟健 季觉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4月25日 第 02 版) 【编辑:刘星辰】 ,市场调查报告 洋“大白” 不见外

相关:

打通“大动脉” 通顺“微轮回”  打通“大动脉” 畅通“微循环”(保供纾困在行动)   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波及多个省份,部分地方因疫情防控而采取的通行管控措施影响了物流畅通。连日来,为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交通运输等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全力以赴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工作。   ——自查自纠、加强调度,保障运输通道畅通。   4月18日,经各方共同努力,辽宁省近300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部恢复通行。在大连市..

小龙虾、陶瓷作品都有了身份证 扫一扫就知道它们来自哪里  小龙虾、陶瓷作品都有了身份证扫一扫就知道它们来自哪里   长江日报讯(记者雷心蕊 通讯员王文辉)4月末,是第一批小龙虾上市的日子。4月24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农贸市场,一筐筐刚刚打捞上来的小龙虾被拿到分拣台前称重、打包再被送到武汉各集市。其实,这些小龙虾从养殖到出售等过程环节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要素数据都被工业互联网平台记录。   该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大唐互联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共..

北美票房:梦工场《坏蛋联盟》轻松夺魁  中新社洛杉矶4月24日电 (记者 张朔)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坏蛋联盟”取代“神奇动物”成为北美票房新科冠军。   北美票房统计网站boxofficemojo.com4月24日发布最新电影市场数据,23部影片北美周末票房(4月22日至24日)报收约9266万美元。以《坏蛋联盟》(The Bad Guys)领衔,《北欧人》(The Northman)和《天才不能承受之重》(The Unbearable Weight of Massive Talent)等新片携手冲入最新一轮北美周末票房十强。..

韩红:愿意成为音乐的“疯子”  韩红:愿意成为音乐的“疯子”   本报记者 高倩   走上台后,韩红首先深深地鞠了3个躬,看得出满怀敬畏和真诚。“我这个人就是胆大,喜欢什么就去干什么。”韩红说。上周六,她的器乐作品《晨雾》音乐分享会暨首张黑胶唱片发布在国家大剧院举行。   对专业性要求极高的古典音乐,向来是所有音乐创作中最难的领域,“哪怕是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的学生,也未必能一下子拿出一部完整的、格式清晰的古典音乐作品。”著名主..

同窗妈妈去“摘星星” 我妈妈去“抓病毒”了  南沙区先后派出488名党员干部驰援疫情防控工作 同学妈妈去“摘星星” 我妈妈去“抓病毒”了   一线党旗飘   妈妈去哪了?   “同学的妈妈去‘摘星星’,我的妈妈去‘抓病毒’,都是最厉害的妈妈!”这句充满童趣的话,出自珠江街道办事处韦娴平的女儿之口,瞬间给驰援一线抗击疫情的韦娴平注入力量。   记者从南沙获悉,4月15日~20日,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南沙区从各镇街、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先后派出488..

“大白”佳耦并肩战疫 “再艰辛也感受很甜”  “大白”夫妇并肩战疫 “再艰辛也觉得很甜”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汤南 通讯员潘玉菲)“今天入户采核酸,采样工作比较危险,我来吧,你负责扫码就行!”医生黄宽举对妻子冯文娟说。   4月19日,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派出40名医护人员支援人和镇上门入户核酸采样工作。该院康复科医生黄宽举和药学部药师冯文娟夫妇,在广州本土疫情出现以来,多次主动请缨参与核酸采样任务。   这天,他们被同时安排参与白..

广东预制菜走向市场 顺德鱼生抢“鲜”闯世界  顺德鱼生抢“鲜”闯世界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研发经典粤式预制菜品 推动粤菜走向全国走向全球   策划/林燕 统筹/黄子宁   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文生、陈家源、王名润、黄子宁(署名除外)   “满载烤鱼、小龙虾的一大波广东美食,正走向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去征服更多味蕾。”今年年初,广东湛江海关为一批水产预制菜签发了首个农产品RCEP原产地证书。紧抓RCEP的机遇,广东推动更多广东预制菜走向市场,走..

广州共享单车运抵柬埔寨 助当地孩子骑行上学  广州共享单车运抵柬埔寨 助当地孩子骑行上学   “终于,我也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单车啦!”当一辆来自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蓝色单车摆到12岁的春茜玲眼前,小姑娘兴奋到手舞足蹈起来。这辆哈啰单车,半年前还在1500公里外广州街道上来回穿梭,服务于当地居民的“最后一公里”。   柬埔寨儿童求学难题   因广州单车化解   春茜玲是柬埔寨茶胶省巴蒂区鹊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所学校位于该国首都金边以南约50公里处..

坚持“动态清零”,全力救治老年患者  坚持“动态清零”,全力救治老年患者   23日,记者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定点医院)的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病区内,病床整齐排列,病区内危重症患者以高龄老人为主。床头的监护、治疗仪器不时发出“嘟嘟”的提示音,时刻监测着患者的生命体征。   工作站内,身穿防护服、全副武装的医生护士正忙碌着:记录病人信息、接听工作电话、备药、整理器械;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调整呼吸机参数;帮助病..

杨柳絮火灾隐患不容轻忽  杨柳絮火灾隐患不容忽视   每年四、五月份是杨柳絮飘飞的季节。飞絮,是指杨柳雌花发育后,携带种子漫天飞散的白色絮状绒毛。杨柳絮聚集极易引发火灾,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发生由杨柳絮引发的火灾事故。   杨柳絮会产生哪些火灾隐患?应如何防范?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防火监督处专业技术一级指挥长孙金杰介绍,杨柳絮呈蓬松状,如棉花,比表面积大,能够与氧气充分结合,非常易燃,遇到明火会立即燃烧,蔓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