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件事一次办”便平易近利企暖人心

2022-04-10 12:27:41 来源:网络

  厦门:“一件事一次办”便民利企暖人心

  “只有赢得时间,才能在商业上赢得竞争。”厦门彩虹果业有限公司王明经常为公司办理门店相关事宜,日前,他颇有感触地说,“过去,门店开设得在市场监管、税务、人社等部门之间来回跑,办完全部手续需要1个多月。如今,只要交1份材料、申报1次就可以了,十分便利。”

  厦门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自2020年起大力推进“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改革,通过再造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核程序、发证方式等,打通“一件事”业务链条,全市共推动300个“一件事”线上、线下“一次办”,服务窗口延伸至全市131个便民服务站点。改革实施以来,办件量超63万件,办理时间压缩66%,申请材料减少55%,大大提高了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一件事,靠前办

  近年来,厦门启动“多规合一”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践,构建了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改革后,审批程序简化了,方便了业主。以前业主围着部门一家一家跑,现在部门服务靠前,部门内部自己跑,业主进一家门、办多家事,大大提高了效率。”厦门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叶金星说,“短短几天就完成用地规划许可,真棒。”

  针对不动产抵押登记、就医报销、驾驶证办理等民众需要在公证机构、金融机构、交易保证机构、医院、邮政网点、社区和政务中心之间来回跑的事项,厦门积极探索窗口前移、服务延伸,在第三方机构设置便民服务点,打通跨网络跨平台数据屏障,实现一件事,靠前办。

  如今,厦门“不动产抵押登记、贷款一件事”服务延伸至金融机构,申请人办理贷款时一并申请抵押登记,实时查询不动产权利状况,通过智能审核方式,“秒批”不动产抵押权首次登记。“补换领驾驶证一件事”依托邮政网点和医院,推行远程视频体检,证件邮寄上门,实现警、医、邮联动快速办理驾驶证业务。全国率先推行“小型渔船多证联办一件事”,将窗口下沉至渔港、渔村、码头,建立“预约下乡办理”“全程跟踪对接”机制,惠及渔民群众2000余人次。

  一件事,一网办

  “只需一张银行卡和社保卡就可以办理了。真是太方便了!”日前,厦门市民蔡巧玲女士对全程网办赞不绝口。

  原来蔡巧玲带着医院发票等好几份材料,来到窗口办理生育险,以为要花费几个小时才能办好这件事。没想到窗口告诉她,这项业务已实现全程网办。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蔡巧玲到大厅内的自助机上办理,短短几分钟就搞定。

  近年来,厦门积极打通市场监管、社保、医保、不动产登记等部门涉及的跨部门、跨层级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堵点,并着力简化优化审批流程,深度应用电子印章、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电子加密等支撑技术,为“一网通办”奠定坚实基础。目前,厦门58%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全程网办。

  此外,厦门市还积极推动“一件事”涉及的审批服务事项接入厦门“e政务”服务平台,市、区两级同步扩大“e政务”站点覆盖面,让企业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办成事。

  一件事,掌上办

  厦门市高校每年要迎来新生4万余人。由于参保事项繁杂、收集材料较多,涉及多个部门,每年大学生医保参保都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学生从参保到领到社保卡,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特别是疫情期间,这件事更是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为彻底解决这一痛点,实现大学生参保与金融制卡领卡一次办妥,厦门兴业银行与厦门市税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局共同打造“金融+政务”的服务模式。如今,厦门大学生通过支付宝小程序“厦门税务掌上办税厅”的“大学生医保参保一件事一次办业务”,从登记到制卡领卡在手机上就能完成。

  在集美大学,张涛同学告诉记者,通过小程序进行操作,从参保确认、制卡资格审核到社会保障卡申领,完成所有流程,前后用时大约5分钟。

  (本报记者 马跃华) 【编辑:朱延静】 ,厦门跳蛋的幸福理论 :“一件事一次办”便平易近利企暖人心

相关:

这些野菜是春天的味道  编者按:春天来了,对现在的人们来说,认识和辨认野菜,亲近植物,嗅闻植物和泥土的芬芳,既是认识生命的规律,也是认知农业生产过程,了解万物生长的原理。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是一个增长知识、格物致知的好机会。

海南审查机关依法对一涉黑团伙提起公诉  新华社海口4月10日电(记者刘邓)记者10日从海南省人民检察院获悉,日前,杨某云、杨某武等125人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一案,经海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依法向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依法告知了杨某云、杨某武等125名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依法讯问了全部被告人,听取了辩护人意见。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起诉指控:被告人杨某云组织、领导杨某..

热评|跑好糊口物资供给的“最后一百米”  热评|跑好生活物资供应的“最后一百米”  今天,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针对市民反映网上抢菜难、送不到的问题,上海市商务委负责人回应称,这主要是末端配送承受较大的压力。有些小区已经封控一个月,居民生活物资需求从主副食品拓展到了日用品、防疫物资、基本药品。“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再是诗句,而是处于抗疫全域静态管理之下的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抗疫保民生工作千头万绪,防疫要求的“静下来..

一个、两个、三个……求助紧急时刻他们来了!  一个、两个、三个……危急时刻他们来了!  近日,四川德阳绵竹市  一辆轿车突然撞毁河边护栏,冲进河中  小车缓缓下沉  车内共三人  其中还有一名孕妇  危急时刻  一个、两个、三个……  多位路人“下饺子式”跳入河中  合力将人救起  随后,悄然离开  汽车不慎坠河  退役军人率先跳水救人  今年49岁的王明红  是绵竹市剑南街道滨河西路社区居民  也是一名退役军人  当时,他和妻子正准备去..

吉林长春向阳沟殡仪馆成隔离场所?纯属谣言!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长春市民政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关于网上传播朝阳沟殡仪馆作为长春市疫情防治隔离场所的视频,吉林省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9日发布声明称,“纯属谣言。”   声明指出,疫情发生期间,长春市殡仪馆实行封闭管理,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因殡仪馆没有足够多的宿舍满足值班人员住宿,有部分员工住进守灵间。有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职工向家里报平安视频,在网上歪曲事实,捏造谣言。   声明称,目前,公安机关已经..

4月9日18时至24时天津新增1例阳性传染  中新网天津4月10日电 (杨子炀)记者从天津市防控指挥部获悉,4月9日18时至24时,天津市疾控部门报告1名本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为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运至天津市定点医院。现将4月9日18时至24时,新增的阳性感染者详情公布如下:   阳性感染者1,女,33岁,居住于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镇,系管控人员筛查发现,4月9日采集咽拭子,经检测中心检测,结果呈阳性,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完) 【编辑:张燕玲】

长春一殡仪馆成隔离场所?官方辟谣关于网上传播朝阳沟殡仪馆作为长春市疫情防治隔离场所的视频,纯属谣言。疫情发生期间,长春市殡仪馆实行封闭管理,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因殡仪馆没有足够多的宿舍满足值班人员住宿,有部分员工住进守灵间。有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职工向家里报平安视频,在网上歪曲事实,捏造谣言。目前,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调查。请广大市民不信谣、不传谣。特此声明。长春市殡葬服务中心2022年4月9日

上海:不得阻拦新冠出院人员回家今天(4月10日)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通报:4月9日,我市新增1006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2393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可点击查看)。1006例确诊病例中,228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587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191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23937例无症状感染者中,23412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525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今天发布的1006例确诊病例中,男..

上海本轮疫情已有逾11000名阳性传染者转阴  (上海战疫录)上海本轮疫情已有逾11000名阳性感染者转阴   中新网上海4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在10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表示,到9日为止,上海已有出院患者和解除医学观察人员11000多人。对于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人员,属地必须做好对接,允许他们回家,不得阻拦,要关心好同时配合做好其居家健康监测。   据悉,9日,上海新增1006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

全力守“沪” 上海“四叶草”方舱病院跑出加速度  (上海战疫录)全力守“沪” 上海“四叶草”方舱医院跑出加速度   中新网上海4月10日电 (张践 翟岩)4月9日,经过4天连夜奋战,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3号、4号馆两个独立区域首批6748个床位顺利交付。   3月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上海本土疫情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为打赢本轮疫情防控攻坚战,上海持续改建集中隔离救治场所,其中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成为上海目前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   据介绍,项目位于上海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