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资深人士8问中国海运:物流成本为何居高不下

2014-10-10 10:22:03 来源:网络

  全球金融风暴之后,海运业跌入低谷。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海运企业遭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各种矛盾也凸显了出来。

  而业内人士思考得更多的是,经济回暖的过程中,中国海运业能否随势而起?尤其是在国际航企合纵连横、联盟格局成为潮流的今天,中国航运如何才能突破障碍,真正取得与中国运量相符的地位?

  爱之深,责之切。激烈的言语之下,是“薛船长”们对中国航运的一腔热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或能为中国航运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好的环境。

  国家认为,海运业已过度开放了;但行业内部又没有感觉到。对海运业现状的认识矛盾重重。

  我认为,还是要对涉外运输完全开放,特别是对内开放,从而把企业的物流成本降到美国水平,也即在现在的基础上,将物流成本减半!

  对内开放听起来抽象,打个比方就形象了:哪天个人成立的理货公司可以到处理货、个人买条拖轮可以到处服务,个人组织装卸工人今天到上海装货,明天到天津装货。这就是对内开放。

  中国的海运从行业面到政策面都有许多急需改进的地方。中国跻身航运业强国仍任重道远,且有一系列问题需要厘清。

  1。航运业该不该救?

  船运行业经历了好几年的低迷期,部分企业一度陷入困境。那么国家该不该出手救助这些企业?

  有死才有生,救了竞争力不强的企业是对有竞争力企业的不公。

  就像上海街头的饭店,每年有30%关门,30%开张,并没有人来救餐饮业,海运业亦然,该倒的就该让它倒,甚至我还盼望着它倒,它倒下,我可以赚取合理的利润,省得不好的公司在市场上赔钱抢份额乱搞一气。我关心几家海运上市公司的报表,明摆着好几家早就资不抵债了,中国远洋我吃不准,但有部分上市公司一定是的。

  该破产的不破产,就会导致该破产的公司继续存在,把很多好公司也搞垮。

  航运央企资不抵债倒下了,行业成长起来了。

  2。中国为何难以有一流物流商?

  在国内占据重要位置的中外运在国际上排名靠后,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企业外战外行,内战内行?

  我认为是法律环境使然。

  与中国产品沦为“低质低价”的代名词一样,中国的物流服务也是“低质低价”。我个人在工作中发现一个规律,日本与德国的一流公司物流要求最高,货物的包装简直不惜代价。我作为船东都认为包装到浪费的程度。当然,运价也是到位的。

  次一等的是一些欧美大型物流承包商的,货物外面也有包装,包装也不错,大多坚持装舱内。最次的就是发货方和收货方都是中国企业的货物,能裸装,绝不给加个包装,只要便宜,随便叠随便放,运坏了,敲敲打打还能用。时常听到大石油国企某个油井关键设备运坏了,多少个月不能开工,损失几千万元云云。也听说四川一家大石油设备制造商价值数亿的设备被运得报废。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优质服务没有溢价,劣质服务不需要承担责任,完全是劣币驱逐良币。2008年之后,由船东市场转变为货主市场,设备制造商发现物流也能发财。部分在国外注册的皮包公司以国外大公司名义拿到项目,再以尽可能低的价格转包出去,一旦有事情,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遇到大到化不了的事故,也是旷日持久的官司,到时脚底抺油,存在四五年的公司本来就不多。试想,物流总承包商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宗旨的皮包公司,谁会去关心服务品质呢?所以经常看到不堪入目的包装,和满舱满载却无利可图的运价。有了这些劣币,当然没有正规物流商什么事情。

  物流不上一个档次,也制造不出高水平的产品,中国企业只能替国外企业打工。

  3。物流成本为何居高不下?

  据说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8%~20%,远超过欧美日8%~10%的水平,为什么中国企业花了这么多钱,得到的是如此恶劣的服务?

  我认为,钱没花在该花的地方,制造商被逼得只能因陋就简,否则就得赔钱。各个环节积聚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船东、车主又没赚着钱。

  港口装卸费,港口使用费昂贵无比,上市港口普遍赢利不菲,性质与“银行暴利”一样,那不是赢利,那是征税!一个港口吞吐量2亿吨,赢利6亿,相当于3元钱/吨。

  装卸费率几十年不调整,制约了很多产品的出口,几十年前,超过5吨就算重大件,今天也一样。25吨的热卷,装货费达80多元/吨,还是优惠价。一个卷钢,一拎一放,几分钟,装货费2000多元。

  装卸费怎么收,全凭码头老总一句话,某港口对罐子加倍收装货费,只要带轮子的、带履带的都算车辆,后来又规定小艇也算车辆,这合理吗?

  本来港口业可以做成稳定就业、稳定营收的长期产业,但是领导三年一换,急功近利,赚一票是一票的心态。货主、船东大多是分散的、议价能力差的“苦主”。改革后,反映到港口局、物价局,说是企业行为。码头随便发个传真,说涨价了就涨价,有的港口装货费比马尼拉贵十几倍。船东又不傻,只得次次叫代理报价,社会交易成本提高。

  4。船运服务竞争力如何提升?

  只有广泛接受全班轮条款,制造业才会上一个档次。

  这个观点比较难理解。就像提单一样,到中国人手上做得就变了样,清洁提单,倒签,乃至预借,岂不知到欧洲100票清洁提单会有100个索赔。有人会说,差不多就行了,谁能做到货物装上船完美无缺?

  日本人能做到啊!装一船钢材,你就是挑不出一点问题,想打批注都找不到借口。

  做班轮条款就便于厘清各方面的责任,货到船边是什么样的状态做如实记录,后面就是船东想方设法保证货物品质了,国际上通行的船东互保协会的游戏规则与这是配套的。班轮与舱底条款的区别绝不仅仅是费用的结算,还有责任的划分,所以常见欧洲大物流商与我签订班轮条款,但是又另签一份委托,要求我们代结装船费。这就是厘清责任。

  港口远远没有做好作为船东雇员的准备。装货过程中若有货物损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给你修,赔是不赔的,货运走的话我既不修也不赔。货主只求早点把货物运走,赔偿也就不了了之。

  曾经装过很多次日本三菱在国内采购的船用设备,要求非常苛刻。日本老头说,我们要将最好的货交给客户。上海灰尘多,装好货后,老头子拎着水桶,爬上爬下把他的货擦得干干净净,我除了敬佩还是敬佩。

  5。港口费用为何居高不下?

  全国没有哪个港口比黄浦江复杂,但几乎所有的港口拖轮费都比上海港贵,有的贵很多倍,比如宁波、日照、京唐及曹妃甸。一条一万吨的船,每次拖轮费都超1万美元,相当于一吨货6元人民币的成本。

  这些港口设施都相当超前,购有大马力拖轮,封存小马力拖轮,阻止外地小马力拖轮进入。有的则赤裸裸地违规收费,比如某港口接送引水,当地就加收50%的拖轮费。大家的拖轮都要生存,以地域来垄断必须打破,充分对内开放竞争。

  对企业来说,另一项费用来自救助拖轮,名义上是企业之间协商的结果,但实际并非如此。从个人经历来看:一条4000马力拖轮干了几个小时,船东付了300多万,若不是船上有我的13万美元的油,要我分摊2万多美元,可能我不会过于关注这一块。拖轮干几小时,船东的小半条船送给他了,货主的小半船货也送给他了,我的油也送了小半给他。

  淡水报价则可以看出一个港口的良心,很多港口放任码头上的淡水管线锈烂也不愿修理,供淡水只得用水船,几十元一吨淡水,而水船经营又没放开,取得各口岸单位的许可,成本可不是一点点。

  如此简单的一个事情,难道仅仅是因为没有海员工会为海员争取权益吗?不是!港口不想提供公共服务功能了。赚钱少的活就不想碰了!

  船东的这些付出是由中国的企业共同承担的。

  6。强制理货为何不取消?

  强制理货建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移世易,到今天依旧采用已经不符合实际。比如袋装货,每吨理货费3.45元,加上加班费基本要5元/吨,过去一吨货有20小袋,今天基本都是吨袋,费率却依旧不变,过去点20包收5元,现在点一包收费5元钱。

  我有条船的吨袋装的氧化铝,装货港根本没有理货,按水尺重量出的提单、舱单,船到某港口卸货,申报的也是散货,理货公司不请自来,声称这是件杂货,法定理货的货物。

  其实中国外轮理货公司在各地理货公司中只占13%的股份,当地港务局占87%的股份,记得1990年代,理货公司还强调一点服务,为船东服务;现在,服务没有了,有的只有收费的权力。

  对比来看,越南先前也是一家理货公司强制理货,约10年前,放开了,现今理货费只有先前的约四分之一,服务很到位。

  7。地方法规有多少不合理?

  最近据说有个港口城市出台了一个政策,要求船东增加软件、硬件配备以满足安保方面的要求。文件我没见着,但听说保安体系要重做,要指定的公司做,还要配置些硬件,进入交通部的一个类似船讯网的平台,做个体系据说要价4万元。这些你都懂的!

  国内地方管理能力良莠不齐,有的地方发个文件就是立法。作为企业,即便是央企也只得乖乖地执行,哪怕明知其中有潜规则,明明知道越权。

  类似的红头文件举不胜举,比如多年前,某海事处发个文件,说除液压舱盖外的舱盖上不允许装笨重货,几十年前交通部规定的5吨以上算笨重货。我曾被迫吊下已装上船的50多吨的重件,损失30万元。数年后与内部人士聊起,他问,你见过这文件?我说见过,传真给所有相关单位的;他说,这个章你确认是这个处的?我当即蒙了。

  8。为什么没人静下心来做研发?

  我曾见过上百台国产船吊标明30吨,不知有没有真正测试过35吨负载(试验负荷要加5吨),但实际应用中,吊20吨货物都费劲,1年后基本都降为12吨。然而没看到哪家吊机生产厂家承担民事责任。也不知道中国船级社怎么给发的合格证书。我看到船吊在美国趴窝,花巨额资金请美国浮吊的。回到国内再把船吊全部割掉换国外品牌,损失可不是一般的巨大。

  液压件不过关,甚至达不到日本30年前的水平,这是业内共识,为什么没人做研发呢?

  我猜想,花了巨额资金投入研发,竞争对手只要花钱挖几个骨干过去就可以开张。如果起诉侵权,则要到被告所在地的法院告,成本过于高昂。

  二十几年前跑船时,我看着驾驶台清一色的国外品牌,二十几年后依旧。

(责任编辑:DF146)

,业内资深人偶然徐志摩 士8问中国海运:物流成本为何居高不下

相关:

证大集团南非买20平方公里土地 戴志康称再建陆家嘴  证大集团在南非买下20平方公里土地将建设未来城  戴志康出海:我要在南非再建一个“陆家嘴”   在上海浦东喜马拉雅中心,证大集团总部所在地,这个颇具文艺范的建筑里,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畅谈了其未来的计划:金融+地产。  低调的戴志康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上一次频繁现于报道还是著名的外滩8-1项目。  不少人知道证大,可能更多的是了解其地产,尤其是文化、艺术地产,而且这类产业基本..

多省启动能源十三五规划编制 须服从国家总体规划  事关未来能源发展的国家和地方能源“十三五”规划正在加紧编制。记者获悉,目前已有贵州、浙江、黑龙江、上海、江苏等多省(市)启动能源“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  与“十二五”规划不同,省级能源规划必须上报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审改办为能源局新设立两项非行政审批:省级能源规划需上报国家能源局审批,涉及全国布局、总量控制及跨省输送的区域能源规划也要报国家能源局审批。   地方规划服从国家规划  业..

嘉能可意向合并力拓迷局:贸易商矿业野心  一家贸易商的矿业“野心”:嘉能可意向合并力拓迷局  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大鳄”嘉能可早已不再满足贸易商的角色,在通过一系列并购一举跃升为全球第四大矿企后,这家公司近期还试图打造一个市值高达1600亿美元的矿业“巨无霸”。   10月7日,全球第二大铁矿石厂商、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集团透露,今年7月,嘉能可曾与其接洽,并提议双方合并,但这一提议遭到了力拓集团的拒绝。  力拓集团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的声明..

中小房企明显缺粮追捧高利率信托:再烫手也得碰  地产信托“烫手” 9月大降16.6%  对于“现金为王”的房地产企业来说,高利率的信托再“烫手”也得碰。然而,数据显示,地产信托的发行已经呈现走低的趋势。用益信托发布最新数据,9月地产信托发行136亿,环比下降16 .6%,创下今年以来新低。“当前各方对地产信托持观望态度,预计行业不会太乐观,低位运行会持续一段时间,”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从集合信托发行、成立规模来看,放缓明显,..

从理发女孩到夜店舞女:我不是坏女孩(组图)  今年26岁的可可和20岁的Cindy是夜店中两个跳舞的女孩,浓妆艳抹下,看不清她们真实的面孔。10多分钟后,两人从台上下来,Cindy回到化妆间,而可可则留在了吧台之间。她们两个分属不同的组别,Cindy所在的A组,只管跳舞就行,而可可所在的B组,除了跳舞,偶尔还要招呼一下熟客,陪喝酒,当然,可以收获一定的提成。  

俄总理:俄准备全面支持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项目  据俄新网报道,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 9日表示,俄罗斯政府将对俄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设计、建设和使用对华出口所必需的天然气运输基础设施方面给予全面支持。  报道称,2014年5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签署天然气买卖合同,沿东线通过“西伯利亚力量”支线出口。  梅德韦杰夫在政府会议上说:“将在政府层面上对设计、建设和使用对我们的中国伙伴出口俄天然气所必需的天然气运输基础设施方面给予全..

世界首富提倡每周工作3天 让员工享受闲暇  据外媒报道,很多人都希望能多点放假,世界首富、墨西哥电讯大亨斯利姆便提出每周只工作3天的想法,让工作者有更多时间享受私人生活及与家人共聚。  斯利姆表示:“人的一生中应享有更多私人时间,而不是在65岁退休后才享受。每周工作3天可让人们有更多时间休息和放松,更好的享受生活。”   不过这并非没有代价,为保持工作效率,工作者每天要工作11小时,薪酬也要相应下调,退休年龄则要由65岁延后至75岁。  斯利..

加拿大列治文市选 改革党推三华裔候选人竞逐  列治文改革党三名候选人出席记者会,右起李溢、何强新、何锦升。  中新网10月10日电据加拿大《世界日报》报道,加拿大新成立的列治文改革党8日正式公布三名华裔市选候选人:李溢、何强新、何锦升,将分别竞选市长、市议员及学务委员之职。   在列治文生活、创业20多年的何强新表示,如果当选市议员,会确保每一分纳税金都得到合理利用,保障更有效的市政服务和小区治安。他说,决定出战市选,除了希望回馈社会,同时也..

《五个小孩的校长》杨千嬅古天乐 修成“正果” 《五个小孩的校长》杨千嬅古天乐十年银幕情侣“修成正果” 近日,由杨千嬅古天乐再度合作的影片《五个小孩的校长》曝光了两人温馨相处画面的剧照,这也是两人合作十年间首次以“银幕夫妻”形式出现,此次两人的再度合体也重新唤回了观众们对于他们曾经经典作品的深刻记忆,而此次两人首次饰演“夫妻档”也成了不少影迷期待和关注的焦点。电影《五个小孩的校长》由陈木胜监制,关信辉执导,目前处于紧张的后期阶段,预计2015年..

楼市回暖无基础房企仍在走量 故意炒作涨价  央行与银监会宣布放松限贷引发市场乐观情绪走高,部分房企还放风涨价。但一线城市国庆期间的楼市表现仍然较差,涨价传言迅速被辟谣,市场并无回暖的基础。  不过,多家机构和业内人士分析称,信贷松绑政策对楼市的利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预计四季度楼市成交量将有所好转。而面对大部分城市高企的库存量,房企的首要任务是消化库存,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目前并不具备涨价额基础。相反央行救市政策是房企平价走量的关键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