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喜剧《独行月球》:科影融合之路任重道远

2022-11-17 13:23:45 来源:网络

原标题:《独行月球》:科影融合之路任重道远



电影《独行月球》是由张吃鱼执导,沈腾、马丽主演的科幻喜剧片,改编自韩国漫画家赵石创作的同名漫画。电影讲述了人类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小行星撞地球危机而实施“月盾计划”。沈腾饰演的独孤月被“意外”地留在了月球基地,于是,一人一袋鼠开始了在月球上的搞笑日常。在地球与月球之间,相隔38.4万公里的距离,上演了一出惊世骇俗的天上与人间交互联动的悲喜剧。


《回到未来》(1985年)剧照


《独行月球》的定位是“科幻喜剧”,但放眼全球科幻影视作品,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回到未来》系列。究其根本,虽然同为类型电影,但科幻电影和喜剧电影有着完全不同的类型核——科幻电影的类型核是“基于科技造物的视觉奇观”,喜剧电影的类型核则是“通过对人、事、物及行为的夸张、变形来制造笑点”。这两种类型核并不完全兼容,因而作为一种类型融合的题材,科幻喜剧电影必然要有所侧重。


中国电影人似乎对科幻喜剧情有独钟,早有1991年上映的《隐身博士》,近期则有香港电影人参与的《机器侠》(2009)和《美人鱼》(2016)等作品从总体上来说,都是偏喜剧类型,“科幻”基本上都是作为背景要素存在的。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中国电影业的特效制作能力和创作理念都不足以支持制作高水准的科幻电影,另一方面则是顾虑电影市场对于国产科幻电影的接受程度。但随着《流浪地球》的成功,国产科幻显然不再需要搭喜剧的顺风车。尤其是2020年国家电影局与中国科协联合发布的“科幻十条”,明确了“科影融合”的政策导向,并在后续建立了一系列专责机构,负责政策落地。这就为提高中国电影从“外”(电影技术层面)到“内”(剧作层面)的“含科量”提供了保障。而《独行月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颠覆了以往国产科幻喜剧电影“喜剧为体,科幻为用”的基本模式,是一部真正建基于科幻的喜剧电影。


虽然票房数字爆炸式增长表明了观众对《独行月球》的认可,但在影评领域,《独行月球》却遭遇了两极分化的评价。有科幻圈背景的影评人一般都对其采取高度肯定的态度,而其他影评人往往在认可其作为科幻片“确实够格”的同时,对其喜剧部分表达了不满,认为尽管有“沈马CP”的加持,但其中的喜剧段子依然没有突破开心麻花以往的套路,而且分布呈现前重后轻的不均衡结构。甚至有人直言,《独行月球》是把“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一剧作原则,当成了剧作结构来使用,“尴尬到能用脚指头抠出三室一厅来”。尽管这些评论有戏谑的成分,但并非全无道理。


《独行月球》剧照


中医当中有个概念,叫“肺与大肠相表里”,是说器官的健康情况是相互关联的。在类型电影的领域,喜剧片和恐怖片也是这种互为表里的关系。因为这两种类型的电影都是直接通过视听语言诉诸于观众的基本情绪,因而从理论上说它们是能调动最广泛观众的电影类型。不过,由于国产恐怖片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促使喜剧片成为了中国商业电影当之无愧的顶流类型。然而,随着网络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的崛起,原本被包裹在影视等“长视频”剧作中的喜剧段子被解离出来,在没有铺平垫稳、没有三翻四抖的情况下,直接塞给用户——在短视频的场域中不存在传统影视意义上的“观众”。长期浸淫在短视频里的用户,早已被“直塞式”的逗笑方式驯化,对传统影视中的喜剧呈现方式表现出不适应。不适应的并不仅仅是观众,还包括编导团队,他们更愿意在电影中加入连珠炮式的包袱——只要观众笑了,目的就达到了,并不看重这些包袱与整体剧作的协调性。这也恰恰是《独行月球》作为喜剧片的短板的根源所在。


由此可见,通过科影融合让《独行月球》的“含科量”上升,的确令其成为一部水准以上的科幻片,但宣发团队和影评人念兹在兹的“含(沈)腾量百分之百”,却没有让《独行月球》在喜剧的层面上更上一层楼。诚然,整个媒介生态的改变,不是电影人所能够掌控的,但也并不意味着要随波逐流。


当年,作为一代科幻经典的《回到未来》,就是以时间旅行题材中最著名的“外祖父悖论”为全片的剧作核心,所有的喜剧桥段和包袱的设计,都是围绕着这个科幻核心展开,把各种有关时间旅行的硬核科学假说,以普通人容易理解的剧情呈现出来,将科幻与喜剧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了票房口碑双丰收,成就了其经典地位。这或许才是中国科幻喜剧电影未来应该有的样子吧。(作者:刘健,系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天津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科幻喜msfeedssync.exe 剧《独行月球》:科影融合之路任重道远

相关:

电影频道11月20日约19:47播出《古董局中局》1905电影网专稿 上世纪90年代初,一尊从日本归还的佛头文物,牵扯出一场尘封五十年的惊天骗局……马伯庸通过系列小说《古董局中局》打造了一个浩大的古董江湖,将古董鉴定、收藏、造假、设局等元素熔于一炉。而电影《古董局中局》正是改编自马伯庸系列小说中的“佛头奇案”。精妙的“局中局”将人带入沉浸式解谜现场,人人设局,处处有局,线索层层剥离之后谜题终于浮出水面,让你在观影时常有一种层层解谜、逐渐通关的代入感。..

目黑莲《舞翔长空》曝剧照 “惹人嫌精英”将登场 日前,日杂《ザテレビジョン》披露了即将在NHK晨间剧《舞翔长空》中登场,目黑莲的大量剧照。初次出演晨间剧的目黑莲,在剧中饰演出身世家的航空学院精英学员柏木弘明,父亲是一名飞行员,母亲是前空乘,自身也非常优秀。剧照中,身穿深色制服的目黑莲气质出众,帅气逼人,加上腕间奢华的腕表,精英范儿十足,眼神中传递出的高傲和不屑也将柏木弘明“讨人嫌”的人设很好的传递,展现了与其主演的日剧《Silent》中完全不一样的..

《还是觉得你最好》将改编舞台剧 2023年2月开演 香港爱情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将改编成舞台剧,由电影导演陈咏燊改编,风格是黑色喜剧,黄龙斌导演。主演包括电影主演之一陈湛文,以及周国贤(《一秒拳王》)、梁仲恒(《妈妈的神奇小子》)、廖子妤(《梅艳芳》)、黄呈欣、胡丽英等。舞台剧版《还是觉得你最好》将于2023年2月17日——25日于香港演艺学院歌剧院演出。据悉,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于9月9日登陆内地影院,影片讲述了黄子华饰演的大哥意外重逢前女友,却发..

宫崎骏《千与千寻》改编舞台剧 正式登陆流媒体宫崎骏动画名作《千与千寻》改编为舞台剧 11月16日,根据宫崎骏动画名作《千与千寻》改编的舞台剧宣布登陆流媒体,并将于11月19日在19家流媒体平台播出。《千与千寻》被誉为是宫崎骏的“巅峰之作”,也被誉为是儿童和成年人都可以欣赏的佳作。影片自2001年推出以来,深受好评。千寻、白龙、无脸男等角色更是成为文化符号影响了不少电影人。此次舞台剧版本也是《千与千寻》以这种艺术形式首次呈现,吸引了不少粉丝关注。 ..

《百年巨匠·体育篇·教育篇》:影像中重温大师精神原标题:纪录片《百年巨匠》再添新篇——在影像中重温大师精神《百年巨匠》海报资料图片在延安提出“窑洞之问”的黄炎培,同时也是开创和推行中国职业教育的第一人;抗日战争期间,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呐喊的蒋南翔,为开拓新中国教育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一生积极倡导体育的马约翰,推动中国体育事业不断前进,被誉为“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黄炎培、蒋南翔、马约翰……这些在近现代中国教育史、..

迪士尼《奇异世界》曝片段 家族奇幻世界大逃亡 近日,迪士尼动画新片《奇异世界》公布了一支正片片段。在片段中,冒险家族展开了大逃亡。而在他们的身后,是一大群说不清道不明的奇异生物。整个片段节奏欢快,配乐、画风、配音,具有非比寻常的迪士尼趣味。由此看来,这将会是一部独具迪士尼特色的影片,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并且还有诸多的奇幻生物出现。尤其是搭配上迪士尼的配乐和画风,让这部动画显得极具观赏性。影片的故事设定在一片神秘的、危机四伏的土地上,讲述奇..

电影《魔力麦克3》曝光预告 劲歌热舞戏剧感十足 近日,《魔力麦克》系列的最新一部影片《魔力麦克3:最后之舞》,曝光了全新的预告。在预告中,影片的传奇人物“魔力麦克”开展了一段事业与爱情的丰收之旅。整个预告充满了香艳的质感,戏剧感拉满。从导演的摄制手段不难看出,这将会是一部以歌舞场面穿缀起一个舞者生活和心路历程的影片。影片根据查宁·塔图姆的真实人生经历改编而成,他19岁的时候曾在弗罗里达州坦帕市做过脱衣舞男。故事讲述的是“魔力麦克”训练另一名年..

广州仲裁委员会设元宇宙仲裁院办理涉虚拟世界案件  首宗元宇宙财产纠纷仲裁案五天调解结案  广州仲裁委员会设元宇宙仲裁院办理涉虚拟世界案件  □ 本报记者 章宁旦  近年来,元宇宙概念持续升温。元宇宙,是人类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的,由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世界,可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虚拟世界,是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如今,数字化艺术藏品、网络游戏皮肤、虚拟社区土地交易……越来越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同质化数字资产(NFT,其所有权被记录在区..

货车运树时男子竟站在树枝上 交警:将调查核实货车运一棵数米高的大树,然而随车运货的人,不在车上坐着,却爬到树上站在树枝上。11月15日,河北保定一名网友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14日看到了这惊险的一幕,当时为树上的人捏了一把汗。视频截图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大树直立在货车车厢内。车厢里,一名男子站在树下,而在树上,一名男子站在树杈上,离着地面有五六米的距离。视频发布者表示:“太危险了,真替树上的人捏把汗。”视频位置信息显示为河北省保定市。极目新闻记者..

凯文·麦卡锡赢得美国共和党众议院议长提名当地时间11月15日,美国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以199票赢得共和党众议院议长提名,众议员安迪·比格斯(Andy Biggs)以31票落败。(央视记者 徐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