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白酒业持续低迷 古井贡酒推新举措率先增长

2014-09-29 15:26:49 来源:网络

  2014年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国内各企业纷纷进行适应性调整,以应对大环境带来的压力。随着15家上市白酒企业2014年半年报披露,数据显示,其中13家酒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整体业绩惨淡,依然显露颓势,预示国内白酒业仍处于寒冬期。但古井贡酒营业收入继续保持正增长,增幅跃居首位。

  有业内人士分析,古井贡酒营收实现如此逆势增长非常亮眼,是白酒行业一个积极信号,是白酒行业寒冬里的一抹春意。

  御寒有招,新团队带来新业绩

  2014年,白酒行业外部发展环境持续恶化,消费变弱,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白酒行业也在经历着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市场转型等深度调整。面对白酒业的综合调整,部分酒企也进行了内部调整,其中较为明显是古井集团。

  2014年4月,梁金辉接任古井集团董事长一职以来,逐步着力构建强力稳健的古井新团队,不断推出系列新举措,提出新理念。这种调整不能不说是为保障古井贡酒的平稳增长而作出的适应性调整。从第一季度和上半年销售收入正增长,利润降幅收窄可以看出,古井提出的要“实现弯道超车”、“拿下百亿目标、重回第一阵营”,这一系列目标将有望奏响中国白酒走出寒冬的奋进之歌。

  古井贡酒在白酒行业整体下滑的态势下,逆势上扬,得益于一系列有效措施的执行。面对严峻的白酒消费市场,古井贡酒及时有效地调整营销策略,持续深化,坚持创新与转型。强化内外管理,深耕核心市场,实现白酒主业稳健经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古井人信奉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之基,始终坚持“质量为天,风格第一”,坚定不移把质量做好的经营理念。古井贡酒新管理团队提出要给予消费者卓而不群的消费体验。

  临近国庆,在各大酒企都在出奇招抢占市场、拓展消费客户时,古井贡酒除了扎实做好市场营销之处,还重点强调要通过“外聘内育”的方式来实现“大师智企、专家智企”,聘请行业权威技术专家和技术大师,结合内部资源聚焦打造中国白酒科研新高地。

  产品质量好、口感好、风格独特,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对消费者真正地负责。面对行业局势千变万化,古井贡酒坚守对消费者的承诺,他们不断践行“做真人、酿美酒、善其身、济天下”的价值观,用心酿造美酒,贡献社会。

  所有的营销策略调整,都是以市场为终端,以品牌为核心,实现业绩提升。外界低温难耐,古井御寒有招,一切服从于营销,一切服务于市场,市场反应是对企业最有效的证明。

  逆势上扬,赢得业内外看好

  古井贡酒收入转正,带给白酒行业强有力的信心,有券商表示,“梁金辉时代”或将开启古井贡酒新征程。大部分证券机构对古井的评估也给出“增持”、“推荐”、“强烈推荐”等评级。

  古井新团队自组建以来,提出“保价就是提升,稳健就是增长”,坚持“收缩战线,聚焦产品、聚焦区域、聚焦资源,坚守核心市场和产品”的思想。

  《华夏酒报》评价梁金辉是古井贡酒的一颗“定盘星”。以梁金辉董事长为核心的古井新一届管理层均出自一线,公司战略明确,团队执行力强,具有丰富的白酒销售经验和专业管理水平。对市场的掌控驾轻就熟,对白酒行业理解深刻、有前瞻性。业界一直对以他为核心的新团队驾驭古井这辆马车,具有强烈的期待。

  有分析师指出,未来的竞争,是区域性的竞争,一些此前追求全国扩张的酒企,目前要不断抢回原有核心市场的潜力,这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古井贡酒作为区域龙头,坚守核心市场相比会更有优势。作为行业领先的中高端市场龙头,古井贡酒在中高端市场具备单品牌规模方面优势明显,且在省内外兼备成长空间。

  打破常规,期待走出白酒行业寒冬

  古井贡酒的系列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众多分析人士认为,古井贡酒将是最先走出行业低谷的白酒企业之一。多家证券公司表示,古井贡酒公司基本面经历低点后已经开始恢复,特别是第四季度公司优势将逐渐扩大,份额优势将会转化为利润优势。

  梁金辉曾多次表示,古井人要想实现弯道超车,率先破局,就必须拿出“走出古井看古井,站在月球看地球”的魄力,要敢于打破常规思维,敢于破局整合。据透露,第四季度古井将加大品牌建设与推广,继续开展中国酒文化全球巡礼活动,加快建设古井贡酒全国体验馆,推进国家实验室和大师工作室建设,为市场竞争再筑高墙。

  古井掌门人梁金辉看待未来形势很乐观,对完成2014年各项目标充满信心,他坚信“危机”之中破除“危”就是“机”,古井人必须抓住机遇获得大发展,更要为行业发展提振士气,坚定信心。古井贡酒期待走出行业寒冬,实现行业的率先复苏。

(责任编辑:DF142)

,今年白酒如何显示隐藏文件 业持续低迷 古井贡酒推新举措率先增长

相关:

糖业“寒冬”苦熬一年 新制糖期形势依旧揪心  吨糖成本价5000-5300元,主产区现货价4300/吨……到9月上旬,国产糖在进口低价外糖的持续打压下,已经在国内外糖价严重倒挂的逆境下苦苦“煎熬”了近一年,大批糖企陷入不卖不行、越卖越亏、资金紧张的危局。眼看新的制糖期即将到来,而当前糖市总体形势依旧揪心。  食糖销售迟滞行业困局凸显   2013/2014榨季业已结束,按照正常情况眼下各大糖厂均应进入销售食糖、回笼资金、兑付蔗款的高峰。但据中国糖协统计,刚刚..

12家企业29日登陆湖北“四板”  12家企业29日登陆武汉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其中10家属于科技型企业。当天,中心与光大银行武汉分行签署协议,专门为挂牌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标志着湖北“四板”已成科技型企业融资主渠道。  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是华中地区唯一首批通过验收的区域性股权托管交易市场,主要挂牌非上市、非公共、具有较高成长性企业,是继新三板之后中小企业的又一融资渠道,业内称之为“四板”。此前,中心打造了全国区域股权市场..

非农数据来袭 商品期货“严阵以待”  10月3日晚间,万众瞩目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将“揭开面纱”,商品期货在数据公布前“严阵以待”,静候非农对其价格的指引。  非农数据,是指美国劳工部发布的非农就业率、非农业就业人数与失业率这三个数值。野村证券表示,8月非农表现差强人意,但可喜的是薪资出现增长,同时失业率和初请失业金水平已降至危机前水平。此外,根据9月地区制造业的调查数据来看,制造业雇佣人数也在持续增加,预计9月非农就业人数将增加21万人..

新资产证券化 促市场+保护投资者  事件:  9月26日,《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修订稿)》及配套规则终于发布,开始了公开征求意见。   研究中心点评:  该规定有两个亮点,值得我们注意:其一,取消了行政审批,将审批变成事后备案,去行政化,更加注重市场化;其二,增加了负面清单,更多地考虑如何保护投资人。  今年2月,证监会公告取消了证券公司专项投资业务,距今已经超过半年,证券公司的资产证券化项目恐怕现..

医疗保健板块活跃 后市可关注两条主线  沪深两指持续震荡。板块方面,医疗保健板块活跃, ST板块整体走强表现活跃,盘中,*st仪化、*st三毛、*st成城、*st商场、*st派神、*st三维、*st天威、*st国创、*st三鑫、*st生化涨停。  后市,建议投资者中线继续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受沪港通及国资改革标的股,尤其是其中股价低于7元,乃至跌破净资产的个股;二是以防御性较强的大消费和政策扶持明显的微刺激受益股 (责任编辑:DF142)

银行盈利对贷款增长过度依赖  普华永道最新发布的《银行业快讯:2014年上半年中国十大上市银行业绩分析》显示,中国最大的十家上市银行(以下称“十大上市银行”)截至2014年6月末资产和负债增速进一步放慢,盈利增长也同样放慢。然而,信贷资产质量仍是十大上市银行2014年上半年的主要挑战之一,下行趋势仍然明显,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增长迅速,已接近2013年全年增幅。  截至2014年6月末,十大上市银行资产总额人民币95.26万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9.59%,..

货币政策调控日趋隐蔽 市场呼吁应增加透明度  近日,在多个城市取消限购政策后,业界传出消息称,四大行将放松首套房认定标准,利率方面也可能会有所调整。  对于这样一个影响多个领域的重大传闻,各家银行包括监管层都没有在第一时间给予明确回复。   在沉默了近一天后,工行首先对外回应表示,该行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策导向,一直以来积极支持个人住房和房地产开发的合理信贷需求。当前正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和相关政策的调整,并将及时做..

银行监管需要突破创新  第18届国际银行监督官大会近日登陆中国,作为全球银行业监管者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国际会议,来自90余个国家和地区、120家银行监管机构和国际经济组织的代表在这一平台上交流监管经验。在当前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的监管也受到了关注。  创新与监管天生就是一对矛盾:创新带来风险,而监管压制创新。每当创新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削弱监管的有效性,而监管当局通过政策加码封堵创新的风险之后,银行业便会再次另辟..

ST板块集体飙涨 *ST仪化等16股涨停  受注册制年内启动的原因影响,摆在ST公司面前的重组问题显得极为迫切,而且ST板块多数都是低价小盘股,或由此引发资金抢筹。  今日午后开盘,ST板块整体走强表现活跃,截止收盘,板块涨幅2.88%,个股方面,*st仪化、*st三毛、*st三毛B、*st成城、*st商场、*st派神、*st三维、*st天威等16股涨停。   近来A股市场流行一怪现象,垃圾股竟然领头上涨。较前几年只在年底前大炒ST板块不同,从年初开始,ST板块中个股就遭到了..

印尼版4万亿:中国企业将面临众多投资机会  “印尼怎样才能持续、稳定地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受益,这是我现在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建议各位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26日,印尼第二大城市泗水,在印尼鹰航空公司主办的印中商务促进会上,印尼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对到场的众多当地企业界人士提出了上述问题。   自从今年3月上任以来,这位新大使就开始了他在中国和印尼的密集穿梭考察。在两个国家,他走访多地,接触企业界和地方政府,试图为合作牵线搭桥。在他..